*
宋持砚一回来便去了湢室。
汤虽未全饮,但多少让他躁动,他又因为田氏戛然而止,回到自己院中才发觉难受。
恶意又像大雨潜入夜。
君子慎独,在他答应母亲的请求时,他就早已不是君子,但也不甘心在无人之时堕落。
宋持砚手撑着墙平复。
面前的墙却让他想到在山村时。
田氏缩在墙根,一身孝服套在纤瘦的身子上,眼尾犹噙着新寡的眼泪,被他冷淡的模样吓得躲到墙根下:“你,你别过来……”
宋持砚目光幽沉,邪念窜升,他用力抓住了她。
他撞碎那堵脆弱的墙。
*
田岁禾一直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昨夜难得晚了一个时辰才睡,她困得紧,次日晴光大好,她第一回 睡到太阳晒屁股才醒。
还是林嬷嬷把她叫起来的,“娘子、娘子,小郡主派人来了,邀您去驿馆,应是为了木雕的事吧。”
这回田岁禾不需要人引路,在林嬷嬷陪伴下前去。
“姐姐!”
小郡主对辈分的认知和判断全倚仗美丑,顺眼的排哥哥姐姐桌,不顺眼的排伯伯姨姨桌,宋持砚跟田岁禾在她这属于哥哥姐姐那辈。
“木雕不急的,我是闲着无聊,找姐姐踢毽子!”
踢毽子田岁禾可是能手,想给小姑娘露一手。不料一抬脚,腰就酸得扭不动,昨夜她一直在偷懒。
她扶着腰,手落的位置刚好覆盖她晨起发现掌印。
田岁禾尴尬收回手。
陌生公子为人很有分寸,平时他们触碰的地方只有腰间那一小块,决不越了界限,因而昨夜之前她才会误会他只一处结实,其余地方都很文弱。
但一个文弱的人怎么能不算太用力就留下掌痕呢?
“姐姐踢得好高啊!”
小郡主的欢呼戛然而止,田岁禾不慎把毽子踢在树上。
边上只有她们两,远处倒是守着两个婢女,林嬷嬷在对墙,但田岁禾不想给她们添乱,麻溜地上了树。
这树棵枝叶繁茂,田岁禾上了树,整个人都看不见了,刚把毽子弄下去,听到对墙林嬷嬷的请安声:
“大公子。”
宋持砚竟也来了?
矜贵的大公子看到她爬树会不会嫌弃她丢宋家的脸?
田岁禾低声叫住郡主,指了指前面:“小郡主,待会那个大冰块来了,您就……就说我去茅厕了!”
小郡主也觉得宋家大公子像一块冰块,别说岁禾姐姐了,她一个郡主有时候都有点怕他呢。
她连连点头答应帮她瞒着。
宋持砚清冷的身影绕墙过来了,田岁禾猫着身子藏在茂密的树叶中,大气都不敢多喘一下。
好在宋持砚平日心无旁骛,走路习惯目不斜视,经过小郡主身边时才欠身行礼:“下官见过郡主。”
郡主扮起小脸:“不必多礼。”
宋持砚目光落在她旁侧,虽没开口,小郡主亦会意。
“岁禾姐姐出恭去了,大抵吃错东西了,一直揉腰。”
树上的田岁禾红了脸。
宋持砚这样的人干净得像一块冰,像是不需要吃饭饮水一样,当着他的面提上茅房,好别扭。
树下的冰块果然皱了眉。
他定是很嫌弃,田岁禾被激出些窝囊气,动不动皱眉,哪天他拉一回肚子就老实了……但她不敢当面指责他,只敢暗地里碎碎念。
宋持砚竟像是心有所感,扭头看向了树上,田岁禾急忙藏好。
他只看了树上一眼,低头看着树干,田岁禾才发觉被树干上青苔有些痕迹,一看就知道!
她不仅像一个野猴子爬树丢了宋家的脸,还联合郡主骗他。
要是被发现了可怎么办啊。
宋持砚头也不抬,对小郡主恭敬道:“郡主莫在此逗留,下官观树上痕迹,似有蛇出没。”
一个字打中田岁禾七寸,此时刚好有风吹过树叶,一枚沾着露水的叶尖恰好刮过她敏感的后颈,像蛇吐出的信,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哪怕知道宋持砚可能在吓唬她,田岁禾还是慌里慌张蹿下树,宋持砚闻声抬头,清冷的眼眸很是诧异。
“田氏?”
他在意外,仿佛没发现她在树上,所以说有蛇不是在骗她?
田岁禾更慌了,在离地三尺的时候她乱了阵脚,错愕地往下摔,不知是不是看错了,宋持砚居然又皱着眉往旁边躲了躲,他故意躲她。
他不躲,她也不敢求助他,绝望地闭上眼:“阿郎!”
宋持砚又往边上退了半步。
昨夜她也是如此,他在底线边缘浮沉,她在下方兀自入睡,说着有关他弟弟、她亡夫的梦话。
白日里的他可并非阿郎,没有替弟弟尽责的义务。
尽管不愿理会,宋持砚还是伸出手去接她,手稳住她腰间。
好闻但很贵很冷淡的熏香扑面而来,田岁禾没有摔倒,她震惊地睁开眼,面前是宋持眼清冷的眼睛。
田岁禾被他深邃的目光看得不知所措,躲开都忘了。
宋持砚看到一双惊鹿似的眼,和在墙根下发颤的她很像。
不是山野小院的墙,而是昨晚湢室中的那堵墙。
宋持砚清冷的气息和目光俱是沉下,田岁禾更是不知所措。
他好像马上要揍她。
因为他扣在她腰间的手很用力,还越来越用力。田岁禾不敢当众提醒宋持砚他搂得太用力了,这会显得他是个登徒子,明明是她先砸下来的。
她只得委婉些说:“对不起,宋大……”他眼神实在可怕,像要吃人,为了让自己讨喜一些,她灵机一动:“大,大哥,对不住。”
哪知宋持砚更冷淡了。
作者有话说:
----------------------
禾禾说的梦话[红心],宋吃盐听到的[橙心] / 真叫你大哥你又不高兴了。
第18章
怎么叫大哥也不管用啊?
没有人会不爱听别人叫自己大哥的,也许他没听清。
就像幼时,阿郎才来家中的时候田岁禾并不喜欢那个哭包,可他总跟在她屁股后,一句句“阿姐”叫得可怜兮兮的,田岁禾心自然就软了。
她恳切地又唤一声。
“大哥?”
宋持砚脸色还是不算很好看,且避嫌地松开了她腰肢。
“多谢大哥……”
田岁禾也搞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道过谢就捂着衣襟后退。
宋持砚薄哂。
她讨好地以兄长唤他,却掩饰不了她惧怕他的事实。怕得宁可摔下来也不求助于他,被他接住之后更是紧紧捂紧衣襟。仿佛不是她先砸下来,而是他在强硬困住她。
宋持砚什么也未说便离去。
恭王世子等在前方,见宋持砚神色冷淡还当出了事。
大抵是由于田娘子胆小拘束,哪怕是宋持砚这样冷淡的人,待田娘子也更像待妹妹而非弟妇。
担心女儿吓着宋持砚的弟妇,恭王世子问:“前方发生了何事?”
“无事。”
宋持砚心绪似乎很淡。
箫呈也没多问,转到正事上:“今日邀宋大人前来,并非催促您答复,而是遇到一件麻烦事,关乎田娘子的身世。”
“田氏?”宋持砚回想起昨夜和方才的种种,气息更疏冷了:“田氏之事属内宅事,应由家母出面。”
又非他的遗孀,他何需连她的私事也一并操心了?
箫呈道:“理是这个理。可令堂深陷丧子之痛,我寻思着这事到头来还是要落在大公子的身上。”
说来这位宋大公子也着实不易,敬安伯偏宠贵妾,庶母仗势压人,母亲不理后院事。
原本按礼数,宋持砚都未成家立室,哪有去看顾弟妇的道理?
可田娘子生在山野,初来乍到,人又太过良善,听说还可能怀着宋家三公子的遗腹子。
宋家没个能主事的人,宋持砚不看顾,还有谁能护住田娘子?
宋持砚自然也清楚事情到最后会落到他头上,往日他也不会对料到的事做无用的推辞。
然而今日,亦或说,不知究竟从哪日开始,他逐渐认为相帮归相帮,但需先摆正立场。否则旁人会习惯把弟弟遗孀的事认为是他的责任。
这将混淆伦.理界限。
先摆正了立场,他才继续问恭王世子:“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