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和田岁禾,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是他孩子的母亲,但宋持砚并不信任她们。
与其打草惊蛇,不如就先让她们放心,误以为他暂时回不来。
尤其是某人。
“贞洁。”
她自称夺了他的贞洁,还不打算负责。宋持砚轻嗤,亏她说得出口。
*
田岁禾睡了个大觉,清晨醒来,她怔然坐在榻边,摸着被吮得发麻的唇发呆。
半夜的时候人总是不大聪明的,醒一觉,再回忆昨夜跟宋持砚的对话,她忽然反应过来,她可能被是他套住了。
会不会他根本不需要离开那么久,田岁禾不放心,偷偷跟陈嬷嬷和林嬷嬷打听,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
她开始相信了。
所有人都说宋持砚是个大孝子,她也深深认同。若不是孝子,他根本不会答应借子,现在虽然想反悔,可也没有当面去跟郑氏闹呀,而是偷偷摸摸来她房中。
田岁禾决定无论如何,先抱紧郑氏这樽大佛。
林嬷嬷在下半晌的时候被送来山庄,并转述了宋持砚对田岁禾的“关切”。
“娘子放心,大公子已在山庄里安了眼线,听说都武功高强,您可以高枕无忧啦。”
“……他,他人可真好。”田岁禾笑得比哭还难看。
林嬷嬷也为难,她已从夫人的阵营被划到了大公子这一边,对田岁禾和夫人多少内疚,但细想来,这样对她老婆子还是娘子,都是最好的一条路。
此行来山庄,林嬷嬷不仅是为了照顾田岁禾,更充当着迷惑郑氏的角色。
照着宋持砚的吩咐,林嬷嬷对郑氏哭诉道:“大公子说,您也知晓此事,只不过是为了迷惑柳姨娘母子,老奴只好帮着隐瞒,哪知道大公子……”
郑氏问:“大公子可有说什么了?”
林嬷嬷摇头,“什么都没说,就说当一切没发生。”
林嬷嬷走了,陈嬷嬷忙安慰正是:“看来大公子当初是一时迷糊,好在没有铸成大错。”
郑氏对此事态度淡淡,问陈嬷嬷:“杨氏那边休养得如何了?”
陈嬷嬷神色变得谨慎,哪怕周围只有主仆二人,还是附耳压低声与郑氏说。
郑氏欣慰地点点头,“命人照顾好她,另外,福嬷嬷很快要来了,记得做主准备。”
陈嬷嬷挑着重担下去了。
*
宋持砚每隔几日仍会给田岁禾传信,一个月了,箱箧里堆了好几封信,而田岁禾一封都没打开,哪怕认不全字,想到宋持砚那清冷的脸,和那夜的威胁,她也没胆子看他的信。
那些信她避如蛇蝎,看都不看就烧了,见不到他,她在山庄的日子也还算悠闲。
敬安伯派了那位福嬷嬷来山庄,说是要照看田岁禾,但她听林嬷嬷说,那是柳姨娘担心他们动手脚,譬如把女孩换成男孩,特地怂恿敬安伯派来监视他们的。
林嬷嬷拜天拜地:“希望是个男孩儿,可以让大夫人出口气,也可以让娘子母凭子贵。”
田娘子毕竟是个村姑,大公子再宠爱也不好娶为正妻。但如果长子是娘子所出,大公子定会加倍重视。
田岁禾明白林嬷嬷的好意,因此她祈求是一个女孩,不是长孙的话,郑氏和宋持砚可能就没那么在乎孩子了。她带着孩子溜走就会更顺利。
这日午后晴光好,田岁禾扶着肚子在花盆里种大蒜,肚子忽地绞痛,疼得她站都站不稳。
“娘子!”
林嬷嬷忙上前扶住,高声喊陈嬷嬷:“快!娘子身子不适!”
陈嬷嬷忙放下手里山核桃,去请那位早已在山庄住下来的稳婆,山庄陷入喧嚣。
田岁禾的身边人来人往,好多个声音在说话,脚步声此起彼伏,但周遭的一切她已无暇去管,口中咬着帕子,疼得死去活来。
她也算小娘子中体格壮实的,可整整半个晚上,她使尽了全力都生不出来,偶尔心里也没底,她不会交代在这儿吧?
不行,田岁禾想着腹中孩子,阿翁,想着阿郎,甚至是吓人的宋持砚……以及郑氏,她咬牙挺着。
郑氏在院外焦急地走来走去,听到“头出来了”松了一大口气,开始有余暇筹谋别的。
她唤来信任的小厮:“大公子可知道消息了?”
小厮道:“大公子在山庄里应当有安排人,但娘子临盆得太突然,大公子就算知道消息也得几日后。夫人放心,大公子被事绊住了,至少半个月无法抽身。”
郑氏满意点头,“福嬷嬷那边呢,如何了?”
小厮会意地笑:“方才福嬷嬷的儿媳寻来了,说男人又惹事了,福嬷嬷救子去了。”
福嬷嬷料理完家事,回来才得知田岁禾临盆,汗都来不及擦,就匆忙去了。
“夫人见怪,老奴身子不适,来晚了。”
郑氏没有责备,宽慰道:“您年事已高,理当好生歇息的。”
福嬷嬷虽内疚,可心里也打起鼓,怎么她家里偏偏这会出事,实在太凑巧。
屋里传出稳婆的话:“娘子,就差一口气了!头出来了!”
福嬷嬷定定神,忙要入内确认,以免届时在她眼皮子底下发生什么偷梁换柱之事。
刚一进门就听到了婴孩的啼哭,以及稳婆激动的声音。
陈嬷嬷喜滋滋地道喜:“生了!生了!是个壮实的小公子!恭喜夫人!三公子有后了!”
郑氏匆忙奔入,仿佛喜讯过大,一时无法接受,人险些晕倒了,得亏福嬷嬷扶了一把。
二人往里间走,房中浓郁的血腥味扑鼻而来,老嬷嬷鼻子微皱,上前查看。
田岁禾面色苍白,头发都濡湿了,因为脱力陷入半昏睡。
而稳婆怀中的孩子方剪了脐带,身上还残存血水,福嬷嬷眯起眼一看,确实是方出生的婴孩。
敬安伯嘱咐她仔细敦促,别放过分毫端倪。但福嬷嬷今日因为自家事耽搁了,到底是心虚的,粗略确认之后便双手合掌,连道:“这孩子哭声清脆,是个有福相的孩子,这是宋家孙辈第一个孩子,老爷若得知定会欣慰,三公子后继有人了!”
郑氏看着仆妇为孩子洗净身子,并放入襁褓中,听了福嬷嬷的话如释重负,流下了眼泪:“是,是啊……我苦命的孩子,终于又回到家了……”
三公子一直是夫人的心病,福嬷嬷见她难过,心也跟着软了,忙劝郑氏先去歇息。
走出几步,郑氏才想起来田岁禾,转身返回榻边看了看精疲力竭的田岁禾,内疚道:“岁禾,你辛苦了。”
田岁禾还没缓过来,她累得出现幻觉了,甚至记忆出现了重复,明明记得孩子在刚刚就呱呱坠地了,可是过了好一会,稳婆才大喊“生了、生了”。
她愣神着呢,根本没留意方才郑氏重视孩子而险些忽略她的事,只虚弱笑笑。
太好了,她又有亲人了。
*
田岁禾生子得太突然,甚至不是在原定的厢房,而是就近在郑氏的房中。
宋持砚安插在周遭的暗卫不便靠近主母的地方,只能远远监视着,并在过后立即询问林嬷嬷。
“嬷嬷,娘子生子之时可有何异样之处?”
林嬷嬷将今日前后仔细回想了一番,暗卫悉数记下,急信传给了宋持砚。
清晨天方大亮,宋持砚在五十里外的客栈中,收到了山庄来的急信。
李宣急切赶来:“公、公子!生了生了!”
宋持砚猛地起身,牵动了因中毒而僵硬的身子,惹得郎中脸色煞白:“大人当心,您不能动弹啊,一旦动弹毒性又会蔓延,就得等更久了。”
宋持砚只能稳住自己,让李宣帮忙看信,得知田岁禾诞下孩子,他怔忪了数息。
“再念。”
李宣又仔细念了一遍。
宋持砚道:“再念。”
又念了一遍。
“再念。”
李宣连念了第三遍,宋持砚才慢慢恢复了以往的云淡风轻,但仔细一瞧还是能瞧出几分茫然。
哪怕都到这份上了,李宣还实在难以置信,田娘子诞下了大公子的孩子。
眼前这清冷得仿佛一辈子不会涉足情爱,甚至“人夫”、“人妇”都毫不沾边的大公子,竟一夜间当了爹。
还是弟妇所出的。
李宣斟酌着贺喜,但贺的是:“真是该恭喜田娘子啊,总算如愿以偿了!”
宋持砚躺在榻上不能动弹,幽幽抬起长眸盯着他。
“你倒是谨言慎行。”
被大公子看出来了,李宣不敢接话。他只恭喜了孩子的亲娘,却不曾一并恭喜孩子的亲爹。可他实在不知如何公子,若说恭喜大公子,但田娘子名义上还是三公子在村里的妻子,怪别扭的。若说恭喜三公子,那他的月银还要不?
更不能说“恭喜大公子、三公子”,这听起来叫什么话?
李宣也难做。
除了震惊,他亦感慨,这样算的话,孩子应是提早近月出生,恰好接上了三公子去世的时间,真是好巧。这时间掐得准,柳姨娘那边连质疑都少了个由头。
只是孩子提早出生,对大夫人是喜事,对大公子却未必。
替宋持砚解毒的郎中不知道那么多,看多了世间百态一眼就瞧出了,喜道:“恭喜大人喜得麟儿!大人年纪轻轻就已有了家室,真是令人艳羡了。”
但老郎中还是得劝:“您想必急着回去见妻儿,可这毒是慢性毒,还需少说七日,您且忍一忍。”
妻儿。
宋持砚淡漠的眉梢轻动,眉间含蓄的笑意似化雪,听到“七日”,眉头又若有所思。
他虽初涉男女之事,但也知道女子生子时形如越过鬼门,原本按他的计划三日后快马加鞭赶回去,即便她提早生子,他亦可赶到。
但他昨日中了毒。
此毒并非剧毒,只是会使身子麻痹,不便赶路。且若动弹过度,则会扩散。
宋持砚可以断定此事绝非巧合,且疑点指向郑氏,但以母亲对他的了解,怎会觉得他看不出?
想是铁了心要孩子记在三弟名下,顺道借此告诫他,让他冷静。
为了一个莫须有的香火,竟然不惜给长子下毒,即便是不会损伤根本的毒,宋持砚也不由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