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无数人激动地跪伏下去,向高台上那明黄色的身影表达着他们的忠诚与拥戴。
晟璘站在高台中央,感受着脚下传来的震动,听着耳边山呼海啸般的拥戴之声,看着台下无数双充满期望的眼睛。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与一丝惶恐,上前一步,按照楚玉衡事先教导,沉稳地抬手虚扶:
“众卿平身!”
他的声音尚带少年清音,却异常清晰坚定。
“奸佞当道,山河蒙尘,璘,承天命,顺民心,必与朔州将士、与天下义士,同心戮力,扫荡妖氛,还我大胤朗朗乾坤,复我百姓安乐太平!”
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这番话由一个在民间素有仁善之名的少年皇子说出,却显得格外真诚而有力量。
台下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在高台旌旗的阴影遮蔽下,无人注意的角落,萧彻的手悄然垂下,宽大的袖袍掩盖下,他紧紧握住了楚玉衡微凉的手指。
那力道,带着承诺完成一半的激动,以及对未来征程的无限坚定。
楚玉衡指尖微颤,随即回握住他,侧头看了萧彻一眼,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潜龙已出渊,风云自此骤。
他们的路,才刚走完第一步,但至少这第一步,掷地有声,势如破竹!
与此同时,数匹快马,背负着抄录好的《讨逆檄文》和朔州正名大典的消息,如同离弦之箭,冲出朔州城门,分赴天下各地。
其中最为紧要的一路,正向着那座尚沉浸在虚假繁华与末日恐慌中的帝都——京城,疾驰而去。
而京城的那位伪帝和他的母后,此刻还尚未知晓,北方那片他们一直试图压制却始终未能如愿的土地上,已然亮出了一柄足以颠覆他们统治的、名为“正统”的利剑!
风暴,已然启程。
第130章 京华惊雷
朔州那场石破天惊的正名大典,如同投入死水潭的万钧巨石,其掀起的巨浪,终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千里之外的京城。
当那份字字诛心的《讨逆檄文》抄本和“五皇子晟璘于朔州拥立正位”的紧急军报,被战战兢兢的内侍呈送到御前时,紫宸殿内,死一般的寂静骤然被打破。
“混账!逆贼!安敢如此!!”永熙帝晟玚一把抓起御案上的琉璃镇纸,狠狠掼在地上,碎片四溅,吓得殿内侍从宫女齐刷刷跪倒一片,瑟瑟发抖。
他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是难以置信的惊怒和一丝被戳破隐秘的恐慌。
“朔州……萧彻……楚玉衡!还有那个小贱种!他们竟敢!竟敢拥立那个早就该死的废物!”他咆哮着,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尖锐扭曲,“朕是天子!朕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他猛地看向垂手立在殿中的几位心腹重臣和将领,厉声质问:“你们说!朔州叛逆,该当如何?朕要发兵!朕要亲征!朕要将萧彻、楚玉衡碎尸万段!将那个小贱种抓回来千刀万剐!”
一位老将硬着头皮出列:“陛下息怒!朔州兵精粮足,萧彻更是骁勇善战,如今又挟‘正统’之名,士气正盛。我军……我军近年来疏于操练,且北方防线漫长,若仓促征讨,恐……”
“恐什么?!”晟玚抓起手边的茶盏就砸了过去,茶水泼了那老将一身,“未战先怯,要你何用!”
殿内气氛降至冰点,无人再敢轻易开口。
愤怒过后,一种更深沉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晟玚的心头。
他知道那老将说的是实情,朔州的实力远超他登基之初的预估,如今更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他仿佛已经看到,各地那些本就心怀异志的藩镇和将领,在接到檄文后会是如何蠢蠢欲动。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立于珠帘之后的玉太后,缓缓开口了,声音冰冷而平静,如同玉石相击:
“皇帝,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晟玚猛地转头看向珠帘方向。
玉太后的声音继续传来,带着一种残酷的冷静:“朔州势大,又抢占了‘大义’名分,硬碰硬,非上策。我大胤立国百年,敌人,从来不止内部。”
晟玚目光一闪,似乎抓住了什么:“母后的意思是……”
“北狄狼主,向来觊觎我中原富庶。江南那几个自立的藩镇,也与朔州并非铁板一块。”
玉太后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敌人的敌人,便是可资利用的盟友。许以重利,割让些边陲之地,或开放几处关市,难道还怕无人愿意替我们,去啃朔州这块硬骨头吗?”
她顿了顿,语气加重,带着一丝阴狠:“就算不能一举灭之,也要让他们四面受敌,疲于奔命,无力东顾!待其势衰,再联合各方,一举剿灭,方是万全之策。”
晟玚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阴鸷的算计所取代。他明白了母后的意思。
正面抗衡风险太大,不如驱虎吞狼,借力打力。用国家的利益,去换取暂时的喘息和破局的机会。
“母后英明!”晟玚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脸上露出一抹扭曲的笑容,“就依母后之言。立刻派遣密使,分赴北狄王庭和江南诸镇!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出兵牵制,甚至攻打朔州,朕,可以答应他们的条件!”
一道更加恶毒、也更加危险的阴谋,在这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里,悄然酝酿。
京城伪帝政权,在最初的震惊与恐惧之后,选择了引狼入室,企图将整个天下拖入更深的战火与混乱之中,只为了维系他们那摇摇欲坠的宝座。
而远在朔州的萧彻与楚玉衡,尚不知晓,他们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正面的敌军,还有来自背后和侧翼,更阴险毒辣的暗箭。
第131章 未雨绸缪
朔州正名大典的余波尚未平息,那股席卷天下的震撼仍在于无声处酝酿惊雷。
王府书房内,烛火彻夜长明,萧彻与楚玉衡面对悬挂的巨幅疆域图,神色凝重,并无半分初战告捷的懈怠。
“檄文已发,天下皆知。”楚玉衡指尖轻点地图上帝都的位置,声音冷静如冰,“晟玚与玉太后,绝非坐以待毙之人。惊怒之后,必有反扑。”
萧彻抱臂而立,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北部漫长的边境线,以及江南错综复杂的势力分布:“硬碰硬,他们现在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实力。最可能的是……驱虎吞狼。”
两人共事多年,早已心意相通。
几乎在萧彻话音落下的瞬间,楚玉衡便接上了他的思路:“北狄贪狠,久欲南下。江南诸镇,貌合神离,各有盘算。若伪帝许以重利,难保不会有人心动,甘为前驱。”
“北狄铁骑,来去如风,善于野战,却短于攻坚。”萧彻走到沙盘前,将几面代表朔州精锐的小旗插在几处关键隘口和坚城之上,“我已传令北境诸军,加固城防,广布烽燧,实行坚壁清野。另遣两支轻骑,游弋于外,专司袭扰其粮道,疲其兵力。想靠北狄撕开我们的防线,没那么容易。”
他的部署果断而精准,充分利用了己方防御的优势,以抵消北狄的骑兵之利。
楚玉衡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南方:“江南水网密布,物阜民丰,诸镇节度使拥兵自重,所求无非是保全自身,扩大地盘。伪帝能给的,我们未必不能给,甚至能给得更多、更真诚。”
他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可即刻再派能言善辩之士,持殿下亲笔信函,分赴江南。陈明利害,许以‘匡扶正统’后,保其现有权位,并允诺战后按其功绩,另行封赏。同时,亦可暗中离间他们与伪帝的关系,令其知晓,伪帝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即便成功,他们这些‘外人’,也未必能得善终。”
这是攻心为上,分化瓦解。
相较于伪帝可能空许的、远在天边的利益,朔州给出的承诺更实在,大义名分也更正。
“此外,”楚玉衡沉吟片刻,补充道,“卫铮那边,也该动一动了。”他提到这个名字时,语气微沉。
卫铮,这把隐匿于黑暗中的利刃,是时候指向最关键的敌人了。
萧彻明白他的意思。
京城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玉太后经营多年,树敌亦不少。让卫铮潜入京城,不仅可以搜集情报,更可以在关键时刻,于敌人心脏地带,制造混乱,甚至……执行斩首。
“好。”萧彻干脆利落,“我即刻安排卫铮秘密出发。”他看向楚玉衡,眼中带着询问,“内部整合,粮草调度,可能跟上?”
楚玉衡自信一笑,那笑容清冷而笃定:“新政推行至今,府库充盈,民心可用。李崇文等人已拟定了详细的物资调配方案,足以支撑三线作战半年之久。新兵操练亦未松懈,随时可补充前线。”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的夜风涌入,吹动他额前的发丝。
远处,朔州城的灯火在夜色中连绵成一片温暖的光海。
“伪帝欲借外力困死我等,却不知我朔州,早已不是昔日偏安一隅的边镇。民心所向,将士用命,内部稳固,此乃‘不可胜’之形。如今,正可借此机会,看一看这天下,究竟还有多少忠义之士,心向正统;又有多少魑魅魍魉,会跳出来自寻死路。”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从容与力量。
萧彻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两人身影在烛光与夜色中显得格外挺拔。
“那就让他们来吧。”萧彻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战意,“正好,借此一战,涤荡乾坤,让这天下人都看清楚,谁才是这片山河真正的主人!”
战略已定,内外分工明确。
朔州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在亮出旗帜之后,并未有片刻停歇,反而以更高的效率运转起来,从容不迫地迎向即将到来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风暴将至,而他们,已严阵以待。
第132章 暗刃出鞘
夜色如墨,朔州城墙上火把在风中摇曳,映照着巡夜士兵警惕的身影。
一道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的影子,悄无声息地自城头滑落,如一片落叶,点尘不惊地没入城外荒野。
他依旧是一身利落的黑衣,面容隐在阴影中,唯有一双眼睛,在黑暗中亮得惊人,里面是沉淀了太久的冰冷杀意与近乎偏执的坚定。
他没有回头,也没有丝毫犹豫,身形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茫茫夜色里,向着南方那座吞噬了他所有温暖与光明的帝都而去。
萧彻与楚玉衡站在王府最高的望楼之上,目送着那道黑影远去。
“此去,九死一生。”楚玉衡轻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他深知京城如今必是龙潭虎穴,戒备森严,卫铮此行,无异于独闯地狱。
萧彻目光沉凝,负手而立:“这是他选择的路。有些仇,有些执念,唯有亲手了断,方能解脱。”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他是最好的‘影’,也是最利的‘刃’。”
两人沉默片刻,将目光从南方收回,转向北方的夜空。那里,星辰之下,是即将燃起烽烟的边境。
与此同时,朔州北境,镇北关。
守将郭兴是一位跟随萧彻多年的老将,面庞被边塞的风沙刻满了沟壑。
他刚刚接到萧彻传来的密令和楚玉衡分析的情报,此刻正站在关隘之上,眺望着关外漆黑一片的草原。
寒风呼啸,带着刺骨的凉意。
“将军,斥候回报,北狄的几个部落最近动向异常,似乎在频繁集结,而且……有零星的游骑试图靠近我烽燧线窥探。”副将在一旁低声禀报。
郭兴冷哼一声,眼中没有丝毫意外:“果然来了。伪帝那边刚吃了瘪,这边的野狗就闻到味儿了。”
他拍了拍冰冷的城墙垛口,“传令下去,按照世子爷的方略,各烽燧加倍警戒,所有陷阱、壕沟再检查一遍。告诉弟兄们,把眼睛都给老子放亮些,弓弦都绷紧了!让那些狗崽子看看,咱朔州的城墙,是不是他们能啃得动的!”
“是!”副将凛然应命,转身快步离去。
郭兴独自留在城头,任由寒风吹拂着他花白的鬓发。
他望着远方,仿佛能听到草原深处传来的隐隐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