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宝端了一盘月饼过来,用裁成二指宽的油纸包着月饼边缘捏起来递给曲花间。
曲花间咬了一口,不出意外是五仁的。
从小就不爱吃五仁月饼的曲花间囫囵嚼了几口便咽了下去,结果被没嚼碎的干果仁剌得嗓子生疼。
曲宝捂嘴偷笑,“少爷还是这么不喜欢吃月饼。”
原主也不喜欢吃五仁月饼?曲花间心底讶异,又很快压下思绪。
穿过来也有几年了,曲花间从没听人说过自己性格有变化。
或许两个灵魂本身就有相似之处,他才能来到这里吧。
也不知道原主的灵魂去了哪里,可能去到了现代与他灵魂互换了?也不知道年纪尚幼的他能不能适应。
“我只是不喜欢吃五仁月饼而已。”曲花间敛神,不再想那些事。
“可是月饼都是这样做的啊,我觉得还挺好吃的,多香!”
曲花间见他那副馋样,示意他自己拿着吃,又让小林也吃。
曲宝闻言开心的捧着月饼开心地往嘴里送,倒是小林,拿起一个月饼小口小口咬着。
实在不喜欢吃五仁,曲花间叫来厨娘,说了几种其他口味月饼的做法,让她试着做。
可惜厨娘从没听说过月饼还有其他口味,听了半天也是一脸懵,曲花间只能自己动手,有些不好意思的厨娘忙跟着打下手。
饼皮都是一样的,厨房里还有剩的,重要的是馅料的区别。
曲花间做了豆沙,咸蛋黄和鲜肉三种馅料,后面包月饼倒模和烘烤都是厨娘完成的。
可惜没有火腿,不然云腿月饼可是曲花间的最爱。
“猪场杀猪的时候,让他们送两条没有分割的猪后腿来,我有用。”曲花间吩咐曲宝。
“好的少爷,您又想出什么好吃的了?”
“还早呢,做火腿三年起步,就算心急也至少要等个一年吧。”曲花间不确定的说,毕竟他也没做过火腿。
听到要等这么久,曲宝只能收起心思,还是马上能吃到的新口味月饼诱人些。
新做的月饼赶在晚饭前做好,半个巴掌大的月饼上印着精致的花纹,还有福禄寿喜,花好月圆等字样,看着和普通的五仁月饼没什么区别。
但将月饼掰开,绵密的馅料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与干果仁完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曲花间挑了个蛋黄的,咬了一口,咸香细腻的口感在舌尖化开,宛若桃花的双眼微微弯起,是熟悉的味道!
每个口味吃了一个后,曲花间揉揉有点撑的肚子,让小林去叫厨房不必再做晚饭了。
小林出去没一会儿便回来了,还带着一封信。
“少爷,幽州来的信。”
曲花间闻言接过信,果然,是穆酒寄来的。
信封有些鼓,看起来不只有信纸,他小心翼翼打开,里面除了折起来厚厚的一叠信纸,还有一支木簪。
他将木簪取出来把玩了一番,油亮漆黑的木簪打磨得很光滑,簪头雕刻成鹿角的样式,很有几分野趣。
这应该是穆酒亲手做的,曲花间眼神难掩喜爱,他用指腹细细摩挲着上面的纹理,在中间偏上的位置摸到一圈几不可查的刻痕。
他心念一动,捏着木簪两头,用力一拉,果然拉成了两节。
连接着簪头的,是一根泛着冷光的细剑,竟是一支藏剑簪。
曲花间爱惜的将两端合拢,取下头上质地上好的羊脂玉簪,将木簪换上,这才展开信纸慢慢阅览。
信纸足足有四五页,一页也有百来字,这封信堪比一篇小作文了。
信中也没说什么正事,开头便是中秋节日问候,然后是随信附上的礼物,果然,藏剑簪是穆酒亲手做的。
从曲花间还在幽州时便开始做了,但因着不是处理军务便是出去游玩,每日只做了一点点,在曲花间走后几天才完工。
除了藏剑簪,还有一副精致的马鞍,一箱各式各样的坚果特产,信中还特意注明是给曲花间自己吃用的。
想必之前曲花间把他送的谢礼一并卖了换粮食这事儿让他耿耿于怀。
信的最后,还有两句诗,锋利潇洒的字迹跃然纸上,这短短十几个字仿佛比其他字写得都要用力。
看完信,曲花间眼神久久停留在那短短的诗句上,微微蹙眉,这狗男人,知不知道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啊?
许久,久到林冉也吃过晚饭来找曲花间一起逛灯会时,那被捏得微微发皱的信纸才被收起来。
曲宝无意间瞟了一眼,只隐约看到几个潇洒恣意的字,什么此时、什么月华……
还没看清,曲花间便已将信纸折好放进信封里了,曲宝也没打探主人隐私的习惯,很快就抛诸脑后。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作者有话说:注: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ps
这章算粗长吗宝宝?
点点收藏可以吗宝宝?
收藏下作者可以吗宝宝?
爱你们宝宝!!!
第32章 灯会
大周朝每年有四次灯会, 分别是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以及八月十五中秋节。
可惜如今百姓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也没有什么乡绅富豪愿意出资筹办灯会, 曲花间穿过来三年了, 还是第一次参加灯会。
青岱县城中央的主街上, 一整条街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 有竹子编成各种形状的精致彩灯, 也有用花草汁简单染色的照明灯笼。
许是许久没有举办过这样热闹的盛会了,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除了林冉,其他几个小孩都被自家大人带走游玩了, 此时曲花间一行人只有林茂兄妹和曲宝小林两个小厮跟着。
曲花间牵着林冉, 其他几人抬着手虚虚的将两人环护在包围圈里, 免得人太多被挤散。
今夜街上有许多摊贩, 卖吃食饰品灯笼的应有尽有,林冉人虽小,眼神却很好, 在拥挤的人群中还准确的看到一个满身挂着草编的小贩,目光跟着人家追了好远。
曲花间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不禁莞尔,牵着她追上小贩, 将她盯了许久的一只草编麻雀买下。
“诚惠五文钱!”小贩见客人穿着,知道是个有钱的买主,但也没有乱喊高价。
这麻雀是他家婆娘编的,很是费功夫, 足足编了将近一个时辰呢,五文钱真真是个实惠价。
小贩极力推销着身上挂着的其他产品,“客人要不要其他的,毛毛虫蝈蝈笼都有,喏,这还有只老鹰!”
曲花间接过那只草编老鹰,看得出来编织者手艺确实不错,用料扎实,编织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看到手里威风凛凛的草编老鹰,脑海里不由想起某个在下属面前不苟言笑,眼神锐利的人。
最后曲花间掏出十三个铜板,买下了两只草编,小贩满脸笑容,还用草绳将其挂在细木棍上,递给这位衣着华丽的客人。
买到自己心仪的小玩意儿,林冉十分高兴,拉着曲花间的袖子小声道了谢,这才心满意足的跟着他继续逛街。
一路逛吃逛吃,曲宝怀里堆满了各种小吃,拿不下的还往林茂手里一塞,“给我拿着,不许偷吃!”
林茂顶着一张黑皮,在昏暗的彩灯照耀下显得黑红黑红的。他沉默着将怀里的东西拢了拢,眼含无奈地看着前面不讲理的小胖子。
曲花间晚上月饼吃太饱,此时对这些街边小吃也没了兴趣,只买了一包蜜饯时不时塞一粒到嘴里。
酸甜适中的蜜饯带着淡淡的果味,含在嘴里唇齿留香,一不小心曲花间便吃完了小半包。
想到家里那一堆各式各样的中秋节礼,曲花间将剩下的半包蜜饯小心翼翼包好,塞进怀里放好。
“少爷,前面有猜灯谜的,咱们去试试吧!”曲宝指着前方人群聚集处,那是个挂满各式花灯的摊子,花灯下方还挂着带字的木牌,猜中上面的灯谜,便能将对应的花灯带走。
曲花间也来了兴趣,带着几人试图挤进去,“走,咱们也去试试!”
好不容易在林茂和小林的帮助下挤进人群,曲花间一眼便相中挂在高处的那只缠绕着鹿角状树枝的圆形翠微色灯笼 ,昏黄的火光透出草汁浸染过的油纸,呈现出浅浅的黄,看着野趣十足。
何况那灯笼上缠绕的鹿角形树枝,与他头上的鹿角簪相得益彰。
摊主是个眼神精明的瘦高个子,此时正敲着铜锣大声吆喝,“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猜灯谜了啊,猜中花灯下的灯谜即可将价值百文的花灯带走!十文钱一个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曲花间看上的那只灯笼下挂着四块小木牌,只要猜中那四个灯谜就能将其带走。
只见木牌上用端正的行楷写着四列小字,分别是:
明月横空飞神箭。
已作霜风九月寒。
美人口中吐真才。
问君明月几时有。
一首拼凑而来的打油诗,既不对仗,也不押韵。
曲花间心中默了默,便找到摊主,递上十个铜板。
摊主顺着他的手指,取下了那块牌子,笑眯眯的递给客人,“客人心中可是有答案了?”
曲花间点点头,“可是‘中秋团圆’四字?”
周围的人看见这人才刚挤进来,便胸有成竹的说出谜底,纷纷发出惊叹,还有人起哄道:“老板,快揭晓谜底吧,莫不是这小公子说对了,你舍不得灯笼了?”
摊主岂会做那等自砸招牌的事儿,忍着心里的肉疼,笑眯眯的点头,一边取下那盏花灯双手奉上,“小公子一看便非池中之物,一来就猜对了,您拿好!”
围观群众见摊主果真守信,一些识字的人纷纷掏出铜板也要试试,一时气氛更加高涨几分,连曲宝都忍不住掏出所剩不多的零花钱,准备赢一盏花灯回来。
他看中的是一盏弯月形状的小灯,只有巴掌大,因为太小,里面并没有放蜡烛的位置,不能发光,但胜在精巧,而且只有两道字谜。
可惜曲宝的虽然认得大部分的字,却对字谜一窍不通,憋了半天才猜出一个来,另外一个字还是林冉猜出来的。
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
朋友聚散终有时。
谜底是‘明月’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