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道衍喃喃自语:“制造力,暂时理解成‘种植粮食的能力’?”

  从内心来说,想来以儒释道无一不通而自傲的道衍,是不会在智谋才学方面,向任何人低头的。

  哪怕对方是什么当世才子、文坛宗师、一代大儒.都不被道衍放在眼里。

  这是属于道衍的骄傲,数十年来,也从未被打破。

  然而,今天姜星火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道衍对自己有了一丝怀疑。

  如果说之前姜星火关于削藩等事情的谋划,还只是让道衍认为自己在某个具体谋划上略逊一筹外,而其他方面则是全面碾压的话。

  那么现在的这句“制造力,就是种植粮食的能力”,却让道衍真正地,第一次在心里,把姜星火当做了可以与自己来比较的智谋之士。

  原因无他,这句话是只有到了道衍这种层次的智者,才能体会到是有多么的精妙!

  微言大义!

  墙的另一侧,姜星火的讲课依旧在继续:“食利阶层,也就是贵族、军队、巫师等等,这些人是社会第一次分离出大规模人员不直接从事食物生产、采集工作的阶层,也是作为社会分工必然出现的阶层,有人负责统治,有人负责保卫、有人负责信仰,才组成了最初的王朝。”

  “当然,王朝不是一开始就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这种继承制的,在夏王朝建立之前,先民们也尝试过禅让制。”

  “至于为什么继承制取代了禅让制,由继承制造成了以后王朝的家天下则更好理解,谁坐到了皇帝这个位置,还会心甘情愿地想着自己儿子不继承皇位而去回家种地呢?”

  “或者换句话说,谁看到自己的爹当了皇帝,自己还甘心去回家种地,不想着自己当皇帝呢?”

  此言一出,把一墙之隔的朱棣和道衍都给干沉默了。

  第一次来密室偷听的道衍对这种单向透明的互动感到很有趣,他笑着问道:“陛下愿意吗?”

  朱棣摇头失笑,只说:“自然是不愿的。”

  别说皇位传给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就是传给亲兄弟、亲侄子,朱棣都是不愿意的。

  自己辛辛苦苦以北平行都司一地,对抗建文帝的百万南军,九死一生才登上皇位,凭什么传给“外人”?

  道衍抚掌大笑,却也是不语,想来也是想到了刚刚结束的为了争夺皇位而发生的靖难之役。

  死了那么多人,流了那么多血,归根结底不就是四个字?

  ——争当皇帝。

  至于墙外朱高煦的心理,则更加简单。

  这天下是俺帮着老头子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就该是俺继承皇位,不让俺继承,凭啥?

  谁不让俺继承皇位,那就是俺的敌人,对待敌人,朱高煦只有一个办法,砍死他。

  “肯定没人愿意。”朱高煦直接答道。

  “所以继承制的王朝产生了。”

  “这便是我所讲述的,‘什么是王朝’这一内容。”

  姜星火“啪”地一声打开了朱高煦送自己的折扇,靠在树干上给自己扇了扇风。

  “而接下来讲的‘王朝的本质’,才能真正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

  闻言,墙内外的几人,都不约而同地正色了起来。

  朱高煦则是兴奋莫名地搓着粗糙的手,等待着姜星火讲解。

  朱高煦的兴奋是有道理的,因为自从他说那个折子是他自己写的,而且在中秋大宴上被父皇全盘采纳后,他的三弟朱高燧就被狠狠地震惊到了,看着他的眼神都充满了崇拜。

  这种震惊就仿佛是班上的倒数第一,忽然发现原来跟自己一起瞎玩的倒数第二,这次考试竟然突然名列前茅了一样。

  因此,朱高煦很期待学到点新东西,让他无知的三弟接着震惊一下。



第22章 恐怖王朝

  姜星火轻轻咳嗽了两声,缓慢清晰地说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八个字,你应当是听说过的。”

  “这是当然,俺又不是傻子。”朱高煦理所应当地答道。

  姜星火欣慰地点了点头,不是傻子就好。

  姜星火继续问道:“那你知道‘祀’和‘戎’,为什么是唯二的两件国家大事吗?”

  唯二?朱高煦觉得这个用词极不妥当,但又不好意思指出来,便忽略了过去,思考起了姜星火提出的问题。

  这次思考,倒真给他整个出答案来。

  朱高煦理所应当地说道。

  “因为砍了敌人使者或俘将的脑袋祭天,就可以发兵打仗了啊!”

  “.”

  姜星火被如此直白但合理的答案弄得沉默了几息,随后才说道。

  “你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是根由上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只是表象。”

  姜星火合上折扇,认真地讲解道:“本质是,军队和巫师,这两种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形成的阶层,是一个王朝形成所必须的统治阶层,一个统治肉体,一个统治灵魂,如此而已。而贵族其实并不是必须的,军队和巫师同样可以承担统治职能,形成军事国家或教政国家。”

  墙外,道衍手中转动的念珠停了下来。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原来是这个意思吗?”

  道衍的口中喃喃自语:“有趣,这个姜星火竟然有如此角度新颖,偏偏又直指问题本质的解读方式。”

  朱棣看着道衍的反应,轻笑一声,产生了些许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这就被惊到了?

  朱棣可以肯定的是,按照他所了解的姜星火的习惯,更大震惊肯定还在后头呢。

  朱棣非常期待,向来以智谋自傲的道衍,今天到底会被震惊成什么样子。

  “而王朝的本质,就来自于这八个字,以及其随着制造力发展而产生的各种形态变革。”

  “首先,我们要讲王朝的早期形态——奴隶制王朝。”

  “伱应该知道,最初的王朝,是夏王朝和商王朝。那么这两个王朝,在你心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想到他们,你脱口而出的东西是什么?”

  在朱高煦的认知里,就是夏桀和商纣非常残暴,夏桀释放野兽猎杀百姓取乐,商纣则发明了炮烙之刑。

  于是他想也没想,直接把自己的全部认知抛了出来。

  “夏桀商纣,古之暴君。”

  “你回答的很好。”

  见姜星火没继续问,朱高煦暗暗松了口气,再问下去,他就啥都不知道了。

  什么两个王朝传了多少代持续多少年,都城在哪,有什么历史,朱高煦是一概不知。

  姜星火没有问这些,而是问了一个听起来很奇怪的问题。

  “那他们为什么这么残暴呢?”

  朱高煦想都没想就答道:“俺觉得,他们生性便是残暴之人,也没有什么为什么残暴吧。”

  “不。”

  姜星火摇了摇折扇:“如果你认真读读史记,你就会发现,夏王朝和商王朝的残暴,不是最后一任君王的残暴,而是所有统治阶层的残暴。”

  “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姜星火的记忆力极好,曾经在大学当讲师时备课过的内容几乎是脱口而出,只字不错。

  “夏商残暴到什么程度?挑选婴孩和处女称作‘人牲’来进行活人祭祀,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更不要说大规模地屠杀奴隶,甚至以暴虐为乐的事情,就比如纣王把姬昌的儿子伯邑考做成肉丸子”

  “这种自上而下的残暴,甚至被称为恐怖王朝,根源上是因为他们是奴隶制王朝,他们根本就不把奴隶当人。”

  “但是我想问个问题。”

  姜星火抬头看着大胡子。

  “所以,为什么不把奴隶当人的商王朝灭亡后,周王朝成为了第一个封建制王朝,而不是继续残暴的奴隶制王朝呢?”

  “是因为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全都生性仁慈吗?周公为什么要制定了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奴隶的《周礼》呢?”

  “大师,这是为什么?”

  隔壁,朱棣好奇地扭头向道衍问道。

  道衍藏在黑色袈裟大袖中的手指,捏着念珠沉吟了片刻,方才不确定地答道。

  “《礼记·明堂位》曾记载: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想来是商纣的统治过于残暴,而导致百姓怨望,诸侯叛离,天下人对‘天子’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因此需要用礼乐来明确秩序,用宽仁来治理天下,所以周公制定了《周礼》,由此让秩序重回正轨。”

  朱棣点了点头,道衍说的很有道理,就如同靖难之乱后他想编撰《永乐大典》来昭示文治之心,让天下民心安稳下来一样。

  但隔壁的姜星火,却给出了明显不同的答案。

  “奴隶制王朝到封建制王朝,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就《周礼》所反映的社会经国济民制度来看,即具有领主封建社会的特点,明显处于封建社会的初期,也有原始社会制度的残余,以及部分奴隶制度的残余,但总地来说,是以封建所有制的制造关系为主。”

  “制造关系,你可以理解为三个方面,即生产粮食的全部资料归谁所有;生产粮食与拥有粮食的人相互间处于什么地位;粮食最终归谁分配。”

  “而统治者对奴隶从残暴到不残暴,王朝性质从奴隶制王朝向封建制王朝过度,这两个问题都要以此为出发点来讲。”



第23章 屠龙术!道衍的震惊

  “夏商之所以对奴隶如此残暴,本质原因是当时的生产方式还是刀耕火种,且可以通过从中原对外扩张来获得大规模的奴隶。”

  “在制造力水平有限,粮食产量并不足以供养全部人口的情况下,最底层的奴隶自然就变得性命廉价起来。”

  “而自商末周初开始,正如《诗经·周颂·载芟》所言: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生产方式开始变为协作耕种,因此制造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粮食产量可以供养大量人口的同时,耕种也需要大量奴隶,奴隶主开始更重视奴隶的性命。”

  “这就叫做——制造力决定制造关系!”

  姜星火向大胡子提问道:“按我之前给你阐释的概念,你来翻译翻译,什么叫制造力决定制造关系?其在商周之交是如何体现的?”

  朱高煦回忆了一下,有些磕磕巴巴地答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