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263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你能想到,我能想到,姜圣想不到?

  而就在这时,回过味的李至刚也不再犹豫,当机立断地表态道。

  “臣刚才没说清楚,臣亦是跟夏尚书一样的想法,虽然觉得变法确实有要隘之处未能解决,但因为那个人,臣支持!”

  剎那间,形势翻覆!

  六部尚书,三个反对,三个支持!

  “臣有一言,不吐不快。”工部尚书黄福忍不住问道:“夏尚书和李尚书,究竟是因为何人,才会下定决心支持变法?”

  夏原吉和李至刚都看向了皇帝。

  显然,是否曝光姜星火的身份,这个抉择,只有朱棣才能做出。

  毕竟对于大臣们来说,有人知道姜星火的存在,有人不知道。

  但不论知道还是不知道,姜星火这个一直在诏狱里,通过讲课来指导朱棣治国的大明国师,都不是摆在台面上的。

  故此,众臣们知晓姜星火存在的,也在皇帝的明确警告下,极有默契地共同保守住了这个不算公开的秘密。

  而眼下,是到了这个秘密被公开的时候了?

  解缙心情复杂地看着眉头微蹙的皇帝。

  面对姜星火这个横空出世的妖孽,一开始解缙还有几分不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项项旷古未有的政策的提出。

  解缙的心态,从不屑变成了震惊,从震惊变成了自惭形秽,又从自惭形秽变成了麻木。

  人何必跟妖孽去比呢?

  而解缙知道,只要今天,在这个大明帝国高层决策者云集的内阁值房里,“姜星火”这三个字被朱棣说出来。

  那么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要到来了。

  在这种令人惶恐不安,却又不得不切实接受的历史洪流面前。

  哪怕是解缙这种大才子,也颇感无力。

  而就在此时,朱棣缓缓开口。

  “今日,是时候告诉你们了。”



第241章 指点朕的仙人【求月票!】

  此时的朱棣,神情很平静。

  仿佛即将掀起的风暴,并非他这一言而引发的。

  哪怕“姜星火”这三个字一旦正式由皇帝说出口,就意味着某种极为严肃的庙堂变革的开始。

  事实上,如果不是姜星火的存在,朱棣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认识不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的信仰究竟是什么。

  他的父亲,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经对他说过,他作为大明的藩王,同样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立于天地间的意义便是痛击胡虏,守卫汉家河山。

  这句话,一度深刻烙印在朱棣心中。

  所以,他曾数次率军出塞,征伐蒙古,不辞爬冰卧雪,不避战阵刀枪。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棣却慢慢放弃了这个信仰。

  从洪武二十五年,他的大哥朱标巡视关中后染上风寒猝然离世开始,朱棣的人生轨迹,也跟着发生了偏离。

  他的二哥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被下人毒死。

  他的三哥晋王朱棡,洪武三十一年病死。

  于是,朱棣成了诸藩中年纪最长、军功最大、势力最强的藩王,也成了小皇帝朱允炆的眼中钉、肉中刺。

  被逼到死路上的朱棣,不再满足于做一个藩王,他走上了一条从未有人成功过的道路。

  ——在大一统王朝里,以一地抗一国,起兵造反!

  靖难四年,他是燕军最高统帅,而更多的时候,他是一名亲临战阵第一线的战士。

  所以,朱棣那时候的信仰也很简单,既然选择了奋起反抗,他便希望战斗到最后,哪怕是力战而死,他也不会被朱允炆那个黄口小儿像羞辱其他藩王一样,将他羞辱至死。

  这是他唯一活着的信仰。

  但现在,这份信仰,似乎被姜星火改写了。

  “其实有一件事,一直没有向朝野公布。”

  回过神来的朱棣看着众臣,用一贯坚定沉着的语气道:“朕,得到了仙人的指点!”

  轰——!

  仿若晴天霹雳般,在场的每一位大臣脑海中都炸响了一道雷,一片空白。

  “陛下!”

  好半晌后,众臣终于醒悟了过来,纷纷跪伏于地。

  “仙人之说何等荒谬?自秦始皇求仙出海以来,历朝历代皆有君王追寻长生久视之仙人,可谁曾听说过真有什么仙人存世呢?”工部尚书黄福站起身来,激动无比的反驳道。

  仙人之说,不过虚妄。

  黄福这种务实主义者对此深信不疑,因为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什么长生久视的仙人。

  如果存在,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那么费心费力,花了不知道多少民脂民膏来用来求仙问道,怎么都没找到呢?

  换了你朱棣刚登基没几个月就能一下子找到了?

  而且八成是主动送上门来的仙人,这不就是江湖骗子?

  “历代帝王不乏曾派遣使者前往名山大川乃至海外仙岛寻找仙人的,然而皆无功而返,陛下,万万不可相信啊……”

  黄淮亦是硬着头皮颤声劝诫道。

  “陛下三思啊!”

  另外两名内阁文臣,胡广、胡俨同样连忙出声附和,他们虽然没有像黄福直接反对,但从表情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心里也并不认为朱棣是真的得到了仙人的指点,毕竟这种事听起来实在太玄幻了些。

  “陛下,老臣觉得应该立即派人将冒充仙人的欺世盗名之辈缉拿归案,如果此人真有异心试图蛊惑陛下,动摇我大明江山,必须杀之以除后患!”工部尚书黄福义愤填膺的建议道。

  在他眼里,这个所谓的仙人已经成为江湖骗子的同义词,北宋靖康之难的时候,难道不就是因为郭京这些自号有仙术的江湖骗子蛊惑君王,才导致第二次开封保卫战时几个城门轻易失守的吗?

  如今还有人敢冒充仙人来蛊惑皇帝,绝对罪加一等。

  诛十族都不过分!

  “对,陛下,妖言惑众之辈,若是张虚白、林灵素之流还只是沽名钓誉,可谁知道是不是下一个郭京……”

  几乎是一瞬间,文臣们纷纷站出来请命,声音震耳欲聋,群情激奋。

  “砰!”

  忽然,一道不算大的声响传遍了整个内阁值房。

  所有人都剎那间闭上了嘴,看向了拍了下椅子扶手的皇帝。

  朱棣看着众臣们,心中的信仰,已然坚定无比。

  现在的朱棣站在权力的顶峰,俯瞰着这个大明帝国,而他即将要踏上的道路,就如同奉天靖难一样,同样是一条与以往的绝大多数君王都截然相悖的道路。

  变法更化,让大明变得强大无比。

  让自己能成为千古一帝!

  朱棣认为,在姜星火的指点下,他找到了他想要的道路。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所以此时的朱棣,神色其实非常平静。

  朱棣锐利如刀锋般的目光扫视过众人,开口道。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二者兼备,方为英雄!”

  朱棣话音落下,内阁值房中鸦雀无声。

  “朕非是迷信什么求仙问道,也不认为自己的运气就比秦皇汉武还要好,朕能走到今天,靠得就是自知、自胜!所以朕从来都没有把强盛大明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仙人之说上。”

  朱棣此言一出,让众臣彻底懵了。

  合着刚才说得到仙人指点的是陛下您,现在不信仙人之说,觉得仙人虚无缥缈的也是您,那您到底是啥意思?

  朱棣缓缓开口,吐出了一串尊号。

  “化生解灾救苦纾难经国济民富海肥田仙人,指点了朕。”

  黄福怔了怔。

  喔,化肥仙人啊。

  又托梦指点您在哪有鸟粪了?

  等等!

  黄福僵硬地扭过脖子看着皇帝。

  这化肥仙人,不是张天师和袁真人杜撰出来的吗?

  您不会跟我们说,真有这个人吧?!

  朱棣看着呆滞的黄福,笑呵呵道:“朕知道你们觉得很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朕相信你们都已经看到了化肥对于农作物增产的神奇功效,化肥仙人并未骗朕。”

  黄福在东郊大祀坛,他是亲眼见证了,化肥仙丹到底是如何实现近乎所有农作物都统统“揠苗助长”一般的增产的。

  而且几个月过去了,化肥种出来的农作物,经过了无数饲养家禽和人的验证,并没有任何毒性,对人体也并没有任何损害。

  跟正常生长的农作物相比,除了有些化肥催生的农作物,在口感上略有几不可查的差异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而郑和从万里石塘挖回来的鸟粪为主材料,经过加工包装后制成的新式化肥,黄福作为尚书也分到了自己的一份。

  热衷于农耕的黄福,亲自在府邸的菜园子里,用新式鸟粪化肥种田,得出的结果,亦是新式鸟粪化肥无毒无害,且能高效增产。

  全方位、多角度的事实,如铁证一般摆在黄福面前。

  黄福,无话可说!

  “陛下,您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真有仙人存在?”胡俨忍不住问道,眼里带着疑惑,显然是被吓住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2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3/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