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534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这人愤怒的吼了一句,然后咬牙切齿的说道:“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今天一定要守住这个白象城!绝对不允许让明军突破我们的封锁!”

  听到自家将军这话,底下的众人顿时露出一抹悲壮之色。

  他们都清楚,明军已经有一部分渡过了胶水,如果让明军攻占了白象城,那么从胶水城出发的主力部队就必须跟明军野战。

  可跟明军野战,又有什么胜算呢?

  不夸张的说,打败了,安南国距离灭国就不远了,所以这个不起眼的小必须得守住,不惜一切代价守住!

  于是,他们不再犹豫,立刻率领士兵们从另一侧小门出城,拼死抵挡。

  “砰!砰砰!砰砰……”

  明军火铳手趁机扣动扳机,火枪齐射,顿时将冲过来的安南人扫倒一大半。

  看到自己一个劲地吃亏,安南人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他们心中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了,这仗怎么打?这仗该怎么打?

  “杀呀!”

  明军步兵一鼓作气,冲破背城列阵敌军的阻挡,向前推进,试图用简陋的云梯攀登城墙。

  城下仅存的安南人他们试图反击,但是却没什么卵用。

  明军的强悍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安南人抵抗不过明军的冲杀,节节败退。

  朱有爋见状,当即抽出腰刀,怒喝道:“杀~”

  他带着麾下的上百名骑兵如狼似虎般扑向了从城下逃跑的敌军步兵。

  明军的骑兵一个个都是骑术精湛,在高速移动中还能控制战马的走势,让长矛和马刀刺向敌军。

  而且他们配合非常默契,一旦有敌军靠近,立刻有明军上前,让敌军无法冲过来打破他们的阵型。

  “噗嗤!”

  明军手持长刀砍翻一个又一个安南人,不一会的功夫,城下便是尸横遍野。

  朱有爋的武艺非凡,一马当先,手中长刀左劈右斩,所到之处鲜血四溅,几个敌军甚至还未靠近,就被一刀毙命了。

  安南人眼睁睁地看着朱有爋如杀神一般,将他们砍翻在地,一时间士气崩溃,根本就不是明军的对手,纷纷扔掉武器跪在地上投降。

  城头,身边的人看着城下那一片狼藉的景象,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忍不住劝慰道:“将军,咱们还是赶紧跑吧!城下出城的军队都溃散了,这座小城守不住的。”

  “走什么走,这可是安南最后的希望了,要是咱们跑了,安南可就真的完了!”

  这位安南将军咬牙坚持道。

  他知道自己这时候要是跑了,那就彻底没机会了。

  而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忙跑了进来:“启禀将军东方烟尘大起,我们的援军到了!”

  此人闻言,原本颓败的神色突然一振。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竟然真的有一支持军到了!

  而随着远处大军的抵达,明军的斥候也把消息传回给了汝南郡王朱有爋。

  “安南人来了五六万?”

  朱有爋一怔,这是放弃了死守胶水城,而要与明军在野外决一死战的意思啊!

  “撤退,放弃攻城,返回与曹国公汇合。”

  朱有爋果断地下达了最正确的命令。

  而同一时间见明军撤退,原本龟缩在白象城内的安南国士兵,也纷纷勇敢了起来,扛着各自的盾牌和刀枪,冲向了城墙。

  一名名安南国士兵吶喊着,然后冲到了城墙上,跟来不及撤退的明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一时间,城头上刀光剑影,不断有人倒下。

  明军付出了数十人的伤亡后,前锋部队开始向后撤退。

  不久后,正在监督明军和仆从军过河的李景隆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阵阵马蹄声,紧接着数名斥候骑兵由东北方向奔而来。

  “报告国公,汝南郡王传话,敌袭!”

  “什么?敌袭?多少人呢?”

  正准备休息的李景隆听到这话后连忙跳上马背,举目眺望。

  “敌人应该是能动的都动了,足有五六万人!”

  “哈哈哈哈!真是天赐良机啊!”

  听到这个消息,李景隆兴奋地用手掌捶打着自己的拳头。

  李景隆本来打算等打下沿河的营寨后,与敌人决战于坚城之下,没想到这支敌军居然主动出击。

  这简直就是送羊入虎口嘛!

  不过这样也好,自己可以把他们一锅端掉,而这些敌军,已经是敌人在南线的全部兵力了。

  打完这场决战,明军便可直捣敌人的东都!

  正合他意!

  李景隆大喜过望,对着众将说道。

  “先为诸君军功贺!”

  众将亦是纷纷大喝:

  “打进升龙府,活捉胡季牦!”



第428章 战象

  伴随着南线最后的决战正式拉开了帷幕,安南之战已经来到了尾声。

  明军斥候骑兵将军情如流水一般传回李景隆的帅旗下。

  而胶水两岸,由于在下游出海口的胶水城是河流冲积平原的关系,整体面积是越来越宽阔的,茂密的丛林和随处可见的沼泽,在白象城前便不太常见了,反而变成了大片可供耕种的农田。

  十月已是秋末,此时平原和周围的农田都光秃秃的,正好成了大军作战的战场。

  “报,敌人已在七里外停下步伐,正在整军列阵。”

  当天日头正高的时候,李景隆收到了斥候的传讯。

  等到收集了战场周围的讯息后,李景隆沉吟了片刻后下达了命令:

  “传令下去,所有将士加速渡河,同时已渡河的各部做好防御准备,让西侧渡口的部队继续靠拢。”

  因为两处渡河点的浮桥有限,无法将所有部队都大规模地运输过来,所以截止到此时,明军主力只渡过了五分之三,也就是一万八千余人。

  而之前李景隆派遣汝南郡王朱有爋向前,沿着河岸攻击搜索,便是为了以守代攻,尽可能地给明军主力渡河,以及给西侧部队靠拢赶路争取时间。

  如今敌人已经结束了行军状态,开始进行整队,显然是要徐徐前压过来的意思,所以明军也没有多少时间继续渡河了。

  不得不说,潘麻休的果决,在事实上为安南军争取到了最好的局部优势兵力的机会。

  眼下,李景隆手里算上仆从军只有两万人。

  而安南军队,除了一万六千多不愿意跟着潘麻休出动,留在了胶水城的部队,其余可谓是倾巢而出,足足有六万余人!

  平原决战有三比一的优势兵力,正常来讲,胜算已经很大了。

  故此,李景隆也很清楚地知道,安南人肯定是要趁着有优势,在这个时间节点和明军决一死战了.毕竟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明军在野战时战斗力如何,安南人都不会放弃这个最后的机会。

  但是李景隆隐约觉得,这次安南人可能不单单是孤注一掷这么简单。

  因为安南人在胶水一线布置了重兵,并且沿途设立了这么多的营寨堡垒,如今不守营寨节节抵抗,反而要在明知道打不过的情况下与明军野战,说不得是有什么底牌。

  难道是一直久闻齐名,却从未见过的安南象兵吗?

  这支军队很有可能就是安南人最终倚仗,甚至是安南国最后的底牌!

  徐膺绪在得知了他的想法后,也给出了同样的猜测。

  事实上,这一点,从安南军队的表现中便可窥视一斑。

  在此之前刚刚发生的几场战斗里,无论明军怎样屠戮安南军,这些安南人都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害怕、畏惧或者悲愤之类的负面情绪,而是不惜代价地阻挡明军渡河。

  这让明军的高层开始普遍猜测,安南人这次可能会玩什么狠招!

  这也使得李景隆、徐膺绪、柳升等人,对待这一仗的态度变得谨慎了许多。

  第一代西平侯,有使用火器对抗象阵的成功经验,但元朝云南梁王的象阵,规模和战斗力上,肯定是跟安南国比不了的,谁也不知道,如果大象数量一多,会不会直接导致火器也无法阻拦。

  但接下来,李景隆却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安南国的天长路都统王汝舟愿意投降?”

  不仅如此,为了表示诚意,王汝舟派来的使者,同样告知了潘麻休所部的具体情况。

  果然不出李景隆等人所料,潘麻休携带了几十头精心训练的战象,作为决战的杀手锏。

  这些大象久经战阵,并非传闻中那样,惧怕巨大的响动和浓浓烟雾。

  而且大象身上的关键部位,同样披挂了牛皮鞣制的甲冑,对于普通的箭矢和铅弹,有着相当不错的防御效果。

  这些大象的四肢比战马的全身都要粗,移动起来震天撼地,如果与骑兵互相碰撞,绝对能撕碎人类和战马脆弱的躯壳。

  “所以,王汝舟认为潘麻休即便有象阵的助战,也一定不是我们的对手?”徐膺绪不禁莞尔。

  “呵呵,这王汝舟倒是个妙人。”

  柳升接话道:“不错,国师神机妙算,早就料到安南有这一招,我们倒是确有对策。”

  “能行吗?”李景隆此时反倒有些担忧地问道。

  “定然没问题,在广西出发前已经拿安南人进贡的大象测试过了,虽然不是战象,但原理是一样的。”

  “那就好。”

  李景隆本能地犹豫了剎那,最终决定相信柳升的秘密武器。

  事实上,虽然说安南军的数目确实庞大,但李景隆依旧不认为自己会落败。

  毕竟安南军的战斗力,跟明军是没法比的。

  如果能排除掉战象组成象阵的干扰,那么平原决战,明军哪怕人数极度劣势,也最多就是赢的慢一点,伤亡稍微多一点。

  更何况这些年来,他打的硬仗、大仗也不少了,早就养成了临危不乱的气质,这双方加起来拢共十万人不到的阵仗,并不能让李景隆觉得紧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5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4/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