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748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姜星火接过鞋垫:“你那位老姐姐还好吗?”

  “还好,就是跟我说最近牙疼吃不下东西,可她牙都掉光了。”

  “那就是牙床疼,先用冰块镇痛,然后多用青盐兑水漱口,再派人带点大蒜素过去或许能消炎去肿。”

  姚广孝点了点头,光头在月光下铮铮发亮。

  他又问道:“孔希路培育青霉素怎么样了?”

  “已经毒死诏狱里三个死囚了,走得都很安详。”

  “.”

  “看来不太好弄。”

  “是不太好弄,科学很少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两人的聊天一如既往地漫无目的,老友一边喝茶一边闲聊,想到哪说到哪。

  “朱允炆都死了这么久了,暴昭的余党还没抓到?”姜星火忽然问道。

  “纪纲养寇自重。”

  姚广孝意味不明地笑了下:“不然他怎么完成考成法的指标?”

  是了,今年抓两个,明年抓三个,只要没连根拔起,那就一直有活干。

  现在又不是洪武朝,没那么多连兴大狱的机会,锦衣卫这些鹰犬平日里闲的冒鼻涕泡,唯一称得上有点价值的任务都没了,让他们怎么混?

  毕竟,锦衣卫也是发年终赏赐包的。

  显然,考成法虽然很好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面的人也琢磨出bug来了。

  当然了如果放到别的部门,这种好几年没干完同一件事,肯定是要被扣指标的,可锦衣卫这种就比较特殊,所以皇帝都看破不说破,任由他们混一混。

  “还是得给他们找点活干。”姜星火想了想说道。

  “比如?”

  “去辽东猎女真人的头,去朝鲜拉拢朝鲜权贵,去日本诸大名那里刺探情报.多的是的活呢,总在国内待着干嘛。”

  “那你就请调呗,一纸奏折的事情。”姚广孝又饮了一杯茶,人老了本来就觉少,这是越喝越精神。

  姜星火答道:“嗯,到时候让曹松跟我一起去北京,让他带批人,日本的事情要早点上心了,光靠前期的那些探子和白莲教的人,很难完成预定的侦查任务帖木儿汗国为了远征大明是怎么做侦查的,你看到吗?”

  “看到了,真是下功夫了。”

  姚广孝也有些感叹,他看过缴获的帖木儿汗国画的地图,帖木儿汗国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派出无数支商团和使团,愣是把大明西北的地形研究的比大明还透彻。

  “我们在战略上可以瞧不起日本,但决不能在战术上也忽视应该准备的工作.到了北京,跨海征日的一些准备工作就该做起来了。”

  姚广孝点了点头,只说道:“其实跨海征日,在我看来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日本虽然人口上千万,可终归室町幕府对内压制力是不强的,那么多藩国反对幕府,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同概念,只要大明明确表示不打算吞并整个日本,他们很难会因为大明的远征而团结一致在幕府麾下,反而会趁着有大明这个强援,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把室町幕府推翻。”

  “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那四件国之重器的获取进度。”

  姚广孝看着茶杯里漂浮的茶叶,神色有些肃然。

  “蒸汽机是一件,土豆玉米红薯是三件。”

  “其他都是次要的,对于大明来说,只有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能决定大明国运的东西,是这四件。”

  “蒸汽机的事情.唉。”

  姜星火倒是靠着记忆,指导工坊的高级技师们手搓出了试验用的原型机,但是原型机跟成品压根就是两码事。

  工业革命早期的蒸汽机是用来给矿区抽水的,大明现在研发的蒸汽机也是抽水蒸汽机。

  抽水蒸汽机主要由锅、烧火室、冷凝室、汽缸、活塞等部分组成,锅用于盛装水,烧火室用于燃烧燃料加热锅内的水,冷凝室用于冷却蒸汽,汽缸用于容纳蒸汽,活塞用于将蒸汽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听起来很简单是吧?

  整个工作过程无非就是在锅内加入水,点燃燃料加热锅内的水,水受热蒸发产生蒸汽,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运动,将蒸汽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活塞推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抽水机工作,将矿井内的水抽出来。

  这东西可以用在矿区抽水,可以用在磨坊研磨,改进型号还可以用在纺织、造纸等大明已有的行业,可谓是前途无限。

  但问题就在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在试制的蒸汽机不仅活塞效率差(甚至不如手工摇),而且废气极为严重,但如果仅仅是这些,那么不是不能接受,废气多了就离远点,活塞效率差就想办法改进,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密闭性始终解决不了。

  如果是结构的问题,那么以华夏工匠玩的出神入化的结构技术很简单就能解决,但密闭性问题,就没那么容易解决了。

  工匠们尝试过铅垫、铜垫,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蒸汽泄漏现象比较严重,工作效率较低,而且还是会频繁损坏。

  为此,姜星火之前专门下令,让大明果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职员们好好地找橡胶树,他不知道早期蒸汽机怎么解决密闭性的,但上橡胶肯定没错就是了。

  橡胶树倒是找到了,橡胶也运回来了,但怎么弄出硫化橡胶用来密闭,到现在也没解决。

  姜星火从书房桌子下抽出一迭图纸,摊开在桌子上,正是蒸汽机的设计草图,姜星火亲手画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他对未来的期许。

  姜星火轻叹一声,眉宇间透露出几分疲惫与无奈:“目前蒸汽机的研发确实面临诸多困难,虽然工匠们已经对其原理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还是有非常多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他顿了顿,手指在图纸上轻轻划过,继续解释道:“蒸汽机看似简单,但其中涉及到的密封问题、材料选择、热效率等方面都极为复杂。比如这个汽缸,它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同时还要保证活塞的顺畅运动,这对材料的要求极高.而目前我们所能找到的材料,要么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和压力,要么就是成本太高,难以大规模应用,蒸汽机的制造不是用来摆在实验室里,要普及就必然要控制成本。”

  姚广孝听得极为认真,他把图纸掉过来,目光在图纸上来回扫视,仿佛在努力将这些复杂的技术问题刻印在脑海中。

  但最终姚广孝放弃了。

  他不是这块料,论造反他在行,论处理政务和筹划军事他当世一流,但论起搞技术,他实在是不太行。

  不过,姚广孝深知蒸汽机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更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

  有了蒸汽机,就有了姜星火口中的蒸汽火车、蒸汽轮船,那么不仅仅代表着帝国在运输效率上的极大提升,更是意味着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

  现在的大明为什么势力延伸到满剌加海峡就几乎到了扩张极限了?

  说白了,第一是往海外殖民的人口不够,第二就是运输和通讯效率太低。

  而一旦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出现,不仅能解决大明内部的边疆控制问题,更能在对外扩张上更上一层楼。

  更大的海外势力范围就意味着更大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就意味着大明新的阶层将会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增长,而这就意味着离屠龙更进一步!

  姚广孝沉思片刻后问道:“对于这些困难,有什么解决方案吗?”

  “困难总是有的。”

  姜星火话锋一转:“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目前工坊那边已经组织了一批最顶尖的工匠,正在对橡胶的应用进行研究,只要能把橡胶材料密封这一点做好,那么蒸汽热能的散失就会降到最小,再解决活塞效率的问题以后,抽水蒸汽机基本就能用了。”

  “而有了抽水蒸汽机,后面的纺织蒸汽机以及机车牵引蒸汽机,就是不断升级的事情。”

  “说到底,还是从无到有是最难的,现在还得解决‘有无’的问题。”

  姚广孝点了点头,他说道:“土豆玉米红薯,得等郑和抵达西方以后,才能再考虑继续向西的航程了。”

  “怎么?恨不得自己去?”姜星火调侃道。

  姚广孝半是释然半是无奈,只道:“人老了,总想着只争朝夕。”

  姜星火给他续了杯茶,岔开了话题。

  “对了,现在北京的那些人,你有什么建议吗?”

  “徐辉祖你认识,就不多说了。”

  姚广孝想了想,说道:“顾成你也见过一次,他在诏狱里就听过你,对你的很多说法很欣赏,不难相处.至于其他勋贵武臣,即便你在南京没见过,想来也不会为难你,因为基本都是朱高煦的好兄弟。”

  “主要是文官。”

  姚广孝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你北上之后,面对北平系文官,首要之务是稳定人心。这些文官多半与朱高炽有旧,对新政也多有疑虑,需以诚意相待,逐步化解他们的疑虑。”

  姜星火点点头表示赞同:“我也是这么想的,北平系文官在北直隶可谓是根深蒂固,应以温和手段,逐步引导他们接受新政。”

  姚广孝补充道:“不过也不能一味妥协,该杀人立威就立威,多选拔些新人,让他们认识到新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最重要的,还是发展北方的工业。”

  姜星火放下茶杯说道。

  “不错,现在想要破局,想要让北直隶在短短几个月内在竞争中超过已经固定了的南直隶数据,各方面来分析,只能靠乘数最高的工业了。”



第560章 北上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江北宁静的土地上。

  不同于南方的细雨绵绵,一过了长江来到淮河流域,姜星火就感觉到了明显的气候变化。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真是养一方人啊,脸都有些干了。”

  “擦点鲸油?”

  曹松掏出了一小罐鲸油,北镇抚司很喜欢发这种东西当锦衣卫福利,在外出任务的时候如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既能取暖用,还能炒菜凑合用,皮肤不舒服也能擦点。

  虽然捕鲸事业显然不利于动物和海洋保护,但这个时代鲸油就是最好的燃料,所以经常有捕鲸船前往东海和南洋,大明的律令对此也并没有禁止。

  不过曹松这时候也算是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在非必要的时候姜星火最讨厌往脸上抹东西,因为这会让他感到非常奇怪,当然了,如果是什么生死存亡的时刻,抹点血和泥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平时姜星火还是有点小洁癖的。

  于是,姜星火坚持忍耐洗完脸皮肤被风一吹变得干涩的感觉,摆了摆手拒绝了曹松的提议。

  众人一路伪装成商队,从南京至镇江府,然后从丹徒渡江到江北瓜洲渡,再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如今黄淮布政使司在,已经到了高邮州下面一个名为的张家沟的小村落。

  而张家沟位于京杭大运河东侧,再往东是一个规模极大的湖泊清水潭,隔着京杭大运河,则是界首湖、樊梁湖、壁社湖、新开湖等一系列已经被填平或引流的湖泊,这是宋礼整体治理黄河夺淮入海工程的一部分。

  之所以伪装成商人,是因为姜星火打算顺路亲眼看看新政在民间的实施情况。

  因为这里是黄淮布政使司的腹心地带,不仅能够看出来清田工作的推广情况,还能看户口累进税、分家公证税和士绅一体纳粮等政策的试点工作.甚至还可以考察一下治水。

  总之,这地方交通便利,又是不南不北的中间地带,用来观察新政的效果最合适不过。

  而一旦要不惜成本铺设南京-北京的商道干线,这里也必定是途径之地。

  张家沟的村民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行人马缓缓而来,却并未惊慌。

  靖难之役的时候,这里曾被短暂波及,但因为不是什么战略要地,燕军和南军都对此没什么兴趣,所以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即便是仅有的一点匪患,也在去年的大举剿匪过程中平息了,现在虽然称不上富裕,但起码算是安稳。

  村庄里的生活一如既往,老人在树荫下悠闲地打着叶子牌,孩子们在田间追逐嬉戏,女人们则围坐在溪流边,一边洗着衣裳,一边聊着家常。

  然而,这份平静之下,却也隐藏着即将涌动的暗流。

  扮作商队的车队在此地停下,村口就有村民支起来的茶铺,不仅卖一文钱一个大胖壶的凉茶,而且还卖些馒头、面条之类的吃食。

  “来十碗板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7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48/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