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大时代之1993_分节阅读_第218节
小说作者:三月麻竹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9 MB   上传时间:2023-05-31 18:19:52

  不知道多少分钟过去了,张宣没有等来飞机坠地的声音,却等来了巨大地庆祝声。

  对!猛烈地尖叫声!喜极而泣地咆哮声!

  张宣赶紧睁开眼,发现此时的机舱内,不论男女老少,不论高矮美丑,都在举手庆祝劫后余生。

  有一位空姐脸上都是泪,却开心笑地跳起了民族舞。

  张宣偏头,窗外蓝天白云,阳光普照,地上的山水和建筑依稀可见,人世间一片祥和。

  他明白,死里逃生!他娘的死里逃生了啊!

  活着真好!

  他哭了。

  他前面忍着颤抖,忍着没哭,却在劫后余生时哭了。

  老泪纵横。

  见张宣终于有了正常人的表情,旁边的男孩妈妈从他右肩膀上移开,看着被自己眼泪打湿的一大片衣服。

  男孩妈妈擦擦眼泪,用一口粤语歉意地说:“谢谢你,一路给你添麻烦了。”

  张宣跟着擦把泪,挤个灿烂笑脸,也用粤语客气回答:

  “不用这么说,之前我都以为必死无疑了呢,心想死后还有伴陪着,就算过奈何桥也不孤单,那种绝望中的满足感,你不知道有多幸福哎。

  所以啊,不用谢我,不然你谢我,我谢你,谢来谢去就没完没了。”

  男孩妈妈听笑了,宠溺地眼神在男孩身上一扫而过,就问张宣:“你是羊城本地人吗?”

  张宣摇头:“湘省的,在这边求学。”

  男孩妈妈有些惊讶,“那你年纪轻轻,粤语说的挺正宗的。我一些外地同事,在羊城工作十多年了,一说粤语还带着浓浓的乡音。”

  张宣笑说:“可能我有语言天赋吧。我不止粤语一学就会,英语也一学就会。”

  男孩妈妈也觉得是这样,接着心有余悸地说:“你们两个是真了不起,之前机舱内大家都慌了,就你们俩个不怕,始终面不改色。”

  张宣看一眼李梅,唏嘘道:“不是我们不怕,而是我们曾经在生死边沿徘徊过,当面对死亡时,可能就镇定些。”

  男孩妈妈虽然很是好奇张宣和李梅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死,但毕竟双方认识没多久,毕竟此时环境不宜再谈生死这种话题了。

  飞机抵达了沪市上空,见到还是蓝天白云,张宣和大家一样,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下机落地时,又是一片欢呼声。

  分开时,男孩妈妈对张宣和李梅讲:“谢谢你们,有缘再见。”

  张宣和李梅只是笑笑,没说话。有缘再见,有缘再见,茫茫人海想要再次相见那是何其地难?

  出机场后,李梅问:“回程是坐火车还是?”

  张宣淡定地说:“坐飞机。”

  李梅盯着他的后脑勺看几秒,不再说话。

  同来接机的人在路边随便吃点,肚子瓷实后,一行人也是紧赶慢赶去了码头。

  “我们的集装箱在这边。”李梅对洋山港熟门熟路,一到港口办完手续就带着张宣往右边走。

  到达目的地,张宣围着2个集装箱转一圈就问:“这里一共多少吨新闻纸张?”

  李梅从背包里翻出报表给他,介绍说:“40尺柜装有20吨,另一20尺柜有12吨。”

  张宣一下明了,“新民晚报和华西都市报分别预订了4个月的量?”

  “对。”

  李梅应一声,又说:“这批交易完成后,我还得去一趟俄罗斯,为粤省日报采购12吨新闻纸。”

  打开货柜,张宣发现新闻纸出场成品是白色的卷筒纸,上面标有规格为1562x12000。

  张宣清楚,1562mm代表宽,12000m代表这卷纸的长度。

  伸手摸了摸,他感觉不出好坏,只觉着同平时的报纸纸张差不多,没有书法纸的质量好。

  李梅见他迷糊,就耐心解释道:“这种新闻纸一般用于印刷报纸,通常以80%以上的机械木浆和20%以下的化学木浆制成。

  纸质松轻、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这就保证了油墨能较好地固着在纸面上。

  纸张经过压光后两面平滑,不起毛,从而使两面印迹比较清晰而饱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透明性能好;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

  由于机械木浆纤维内含有较多的木质素,在光的作用下纸张易泛黄变脆,故不宜印刷需长久保存的书刊……”

  从海关出来,张宣跟着去了一趟新民晚报。

  是个中年女人带着秘书接待的两人。

  中年女人姓曹,李梅叫她老曹。

  曹女士见面就和李梅拥抱在一起,看两人的笑容,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了。

  松开时,李梅主动介绍张宣:“你不是一直好奇我回国后在为谁打工吗,这就是我老板。”

  见对方有点惊讶,李梅又插一句:“人民文学的‘风声’你应该不陌生吧,我老板写的。”

  曹女人更惊讶了,只是前后惊讶的两种表情完全不一样。

  张宣主动伸手,笑说:“你好,张宣。”

  “你好,曹茉。”

  作为新民晚报的大主编,风头正盛的“风声”那是必看的,而她对其作者“三月”更是充满了好奇,根据传闻,现在有很多记者在找“三月”的真身。

  没想到这么年轻,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见面了,曹茉自然不敢怠慢。

  两个手指尖尖交叠在一起,握了握。

  这时李梅又说话了,打趣道:“老曹,我老板身份够不够喝你的武夷乌龙茶?”

  “够,请。”曹茉笑着看眼李梅,伸手郑重地请张宣进会客室喝茶。

  会客室很简便,但不简单。

  张宣盯着古声古色的桌椅看了一阵,心都揪了下。

  他娘的,桌椅竟然是全红木打造的。

  曹茉似乎是特别爱好茶艺,武夷乌龙茶一系列规范礼仪下来,张宣人都快等晕了。

  许久后,曹茉端了一杯放张宣跟前,语气随之轻松诙谐地说:“尊贵的客人,请饮茶。”

  “谢谢。”

  张宣不敢怠慢,把老男人最深切的内涵拿了出来。

  品了品:味道还不错,入口细腻,有水蜜桃和兰花的香气,味道清爽。

  像模像样砸吧几秒,张宣笑着颔首:“好茶。”

  见张宣一副有文化底蕴的样子,曹茉也不知道他是真品出来了,还是跟自己客套。

  但观其气质和手笔下的“风声”,曹茉认为张宣不似作假,笑容不由咧开了几分。

  喝茶聊天花了足足一个多小时。

  为了应付这硬茬子,张宣把前生的文化积累都拿出来了,三人天文地理、人文风貌好一通扯。

  奶奶个熊,跟一肚子墨水的女人扯淡,累死个人。

  结账要离开时,逮着机会,李梅悄悄问:“我这老板怎么样?”

  曹茉点头:“名副其实,是个天才。”

  李梅开心笑笑,拿着汇款单走了。

  外面,张宣问:“到手了?”

  李梅把汇款单递给张宣:“每顿利润30元,4个月20万吨,到手600万。”

  接着不等张宣回话,李梅就用商量的口气说:“根据双方以往的默契,我打算拿出20万元上下打点。”

  回扣嘛,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张宣自然没意见。

  见张宣同意,李梅随后又说:“我跟曹茉是多年的朋友,如果你需要用钱的话,签完合同后,我们可以预支下一单的利润。”

  张宣秒懂,“商业承兑汇票?”

  李梅回答道:“是,报社不差钱。”

  张宣当然知道这年头的报社不差钱,紧着问:“贴息几个点?”

  李梅竖起2根手指:“只要放弃2个点,可以提前把钱从银行取出来挪做它用。”

  听到只有2个点,张宣不由再再再次高看她几分,这女人的人脉和手腕可以啊,果然厉害。

  张宣想了想,又问:“华西都市报那边,也可以采用商业承兑汇票吗?”

  李梅说:“如果你想要,可以。”

  张宣接过下一单的合同细细浏览了一遍。

  其实合同也没什么好看的,主要还是关注利润点。

  下一单利润还是没到5%,利润还是没到外贸的红线。

  张宣蹙眉一阵,见李梅沉默望着自己,许久后把合同还给她,好奇问:“你打算什么时候提价?”

  李梅解释说:“下半年。”

  “嗯。”

  张宣应一声,直接往前走。

  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

  这一单下来,新民晚报的600万已经到手了。

  不出意外的话,华西都市报那360万应该也没问题。

  除去税收、运输和人工等成本,一单净赚取960万,不看利润点,光看金额,可真是不少了。

  多有多份抛掉回扣和其它支出,这一单可用额度算920万。那下一单通过商业承兑汇票可以提前预支940万。

  920加940,是1860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7页  当前第2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8/12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大时代之1993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