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十八岁的程霜降自己跑出来了一般。
可能她自己内心也在抗拒,去扮演另一个人吧。
就像第二卷的卷末总结写的,扮演是这本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第二卷是陆浅扮演了重生而来的程霜降和陆白,最终周鹤鸣告诉她,不需要扮演其他人,做你自己就好。
第三卷就是十八岁的程霜降扮演重生而来的程霜降,最终,周鹤鸣与陆浅告诉她,希望你做你自己。
其实到这里,可以往前推一下,第一卷,重生而来的程霜降,是否也有一定的扮演成分?扮演成为了周鹤鸣理想中的恋人。
毕竟很多行为,比如喝周鹤鸣喝过的东西,用一样的勺子之类的,两边做过。
当然,论迹不论心,能演一辈子其实也就是真实了。
我自己写的时候,也因为知道最后的结局,所以推情感的时候会很放得开,可以写得足够甜,代换到当时程霜降的心态,大概就是,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所以要尽力让自己不留遗憾吧。
说到这里。
其实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因为不用考虑成绩,所以我给自己写作设下的一个目标是,不描写两位女主角的心理,从而塑造角色。
仔细回头看的话,我是基本没有写两位女生的心里在想什么,就算在描写情绪的时候,也用的是周鹤鸣的视角的猜测。
众所周知。
偷听心声本身就是一个金手指类型,尤其在恋爱文里,描写女主角因为主角的行为而胡思乱想,脑补,羞涩,表面嘴硬内心倾慕,是一个重要爽点。
不写两位女主角的心理,其实会让读者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简单来说,就像现实的恋爱,暧昧期的时候,你不知道对方的心意时那种拉扯上头的感觉。
也多亏是小说,而且最早就定下三人行的基调,大家心里有个底,如果换成是党争修罗场,两个女生一推一拉,周鹤鸣怕是要欲仙欲死。
尤其是这本书的重点是扮演。
如果描写两位女主角的心理,那么很多扮演就无法产生效果,毕竟扮演也有完美的扮演和不完美的扮演的区别,光靠文字来呈现还是有局限的,再加上心理描写的话,难度就更高了。
当然,不写心理,恋爱就很难写得“爽”,但很多东西就能写得更有琢磨的意思。
举个例子,就像陆白,或者说陆浅,其实她还有个点没有揭露,不过很快在下一卷开头就能揭晓。
如果之后再写类似题材,肯定会两种描写手法混着用了。
不写心理单纯依靠动作表情和对话来展现内心实在吃力不太好。
说起这个题材问题。
其实在我最开始的设想中,第二卷会有比较长的篇幅的拍戏环节,用两个人的扮演来促进关系,同时程霜降第二卷中后段毕业后会消失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大学开学再重新回来。
然后第三卷的综艺,最早的想法是周鹤鸣与程霜降参加,然后陆白作为嘉宾在远程看他俩秀恩爱还要点评,就像再见爱人那种,嘉宾探班,然后坐在两人对面听着两个人搞恋综。
但写前面的内容的时候发现,因为开局的故事类型原因,如果真的按原本的想法写,那会很拖沓,因为对读者而言,看点在于三个人的拉扯而不是主角成长变强,和其他人互动。
所以包括后面拍电影的部分肯定也会缩减掉,不拿来水字数。
当然,类似的桥段可能以后写有文娱主线的书的时候会用上也说不定。
这里就回到一个点,那就是周鹤鸣没有金手指,少了很多操作的空间。
因为第一卷的结局,所以周鹤鸣必须没有金手指,按我的理解,如果主角有金手指,在这种偏日常的故事里,就不应该有太多的遗憾,要是程霜降再消失,那没道理的。
这一点其实好处是对一些读者而言代入感会很强,能涌现出很多回忆。
但本身国内高中日常,目标感很淡,也不像东京有很多不出戏的社团活动,比赛之类的骚操作,所以太日常平淡了,只能看周鹤鸣和两位女生之间的拉扯。
谈情说爱本身能写的不多,除非开大后宫,那些能写一百多万字的,基本上都是开三四个往上的后宫相互拉扯,再加点主角若有似无的事业线才能写那么多的。
说到事业线。
为了学习,我这段时间看了很多成绩很好的情感线比较突出的都市重生类小说,然后就发现,我确实对重生赚钱没有什么念想。
这点之前写旧日也能看出来,主角现实的文娱其实很少提赚了多少多少钱,最多就是需要做任务了开个公司,搞点电影之类的,类似文抄公类型的小说,我也是看文抄的作品是不是我喜欢的,比起靠这些作品赚钱,我更想看大家看到这部作品之后的反应,也就是俗称的伥鬼。
可能对我来说,赚钱就是个手段,而不是目的。
就像程霜降重生过来,她是可以赚钱,可以去读top1的学校,但对她来说,和周鹤鸣在一起才是重生的意义,给她那么多钱,那么多机遇,那么多的地位,不如一句周鹤鸣的“我爱你”。
可能显得恋爱脑,但她确实会更追求精神上的东西。
所以十八岁的程霜降,心里最大的门槛,就是她自己。
而在第三卷,通过陆白,通过周鹤鸣,她也算是解开了这一环,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同于重生而来的程霜降,但也足够温柔的女生。
至于周鹤鸣。
最难过的也是自己这一关。
如果没有陆白,没有程霜降,他恐怕也会一直纠结。
说起来,其实最早我有个画面,就是陆白拿到最佳女配角的颁奖典礼,邀请了周鹤鸣,然后临走之前,周鹤鸣被程霜降拉住,面对选择,周鹤鸣留了下来和程霜降跨越了最后一步,经典的白2去音乐会场景。
但后来想想这样节奏太慢了,于是就搁置了。
说不定以后有机会用上呢。
而他和重生而来的程霜降的真正的告别,也就是在这一卷的结尾。
有关卷名。
我最开始想到这首歌来当卷名,是看到了一个支教志愿者的视频,用的就是这首歌当背景音乐,再加上之前迪希雅PV引发的希望工程捐款,我觉得这首歌很适合作为第三卷内容的概括。
周鹤鸣能忘记她吗,我觉得不能。
但铭记不代表止步不前,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也是一种怀念。
聊一下第四卷。
第四卷其实类似于后日谈了。
收下尾,把一些之前说了要做的事情弄完,然后日常来点三人糖就完事了。
整体篇幅不会很长,我感觉十几章就能完事?
所以感觉也不需要下集预告了。
第四卷的卷名就非常适合收尾了,《毕业旅行》。
卷首语是——而人终究要长大,用毕生时光去体会爱与伤痛。
休息一天,周四更新第四卷。
因为国庆不在家,具体看进度,可能会在国庆前把最后的收尾,或者留几章间歇性发布,总之,就剩最后一点儿了,霜降之前,肯定能收掉。
上个月的加更同样折算成番外吧,应该是25章的内容,到时候还是按照老样子看。
*
金色梦乡
2025年9月23日于江城
第1章 我,还是她?
“鹤鸣,你终于还是说了出来。”
陆浅的声音很平淡,令人捉摸不透她的真实想法。
“如果我说不同意呢?”
沉默片刻,陆浅抿了抿嘴,开口说道。
“如果我说,我想要独占你,不想和程霜降分享你的爱,如果你要和她在一起,我情愿和你分开,永远不再见面,如果你要和我在一起,那就再也别见程霜降,那一天我之所以会提出我们三个人一起,是为了弥补你最后的遗憾。”
她说了很多。
“鹤鸣,你会怎么选择?我,还是她?”
陆浅声音严肃,不像是开玩笑。
几乎没有犹豫。
周鹤鸣即刻开口。
“我会选择你们两个,谁我也不会放弃。”
“我会说服你们,会去追逐你,会让你改变自己的想法,因为,如果缺少了你们两个之中的任何一个,我的人生都不会真正幸福。”
“我爱你们,但我也想要让自己幸福,所以,我只能这么做。”
听到周鹤鸣这过去的他绝无可能说出的发言,陆浅凝视着她,许久没有说话。
或许迎接着周鹤鸣的会是泼到脸上的一杯茶,或许陆浅当场会拍桌子走人,或许今天晚上,整个宁江大学的人都会知道周鹤鸣的贪得无厌。
但他没有退后。
因为周鹤鸣清楚,这是迈向属于他的幸福的道路。
倘若在这条通往幸福的路上都没能继续往前,那么,他这一生又有什么是能够坚持的?
一路走来,他有太多没能说出口的愿望。
小时候,如果他能勇敢一点,对父母说他现在就想要四驱车,或许就能拥有和同学们一起玩乐的快乐记忆而不是开学之后落寞的遗憾。
在老家的时候,如果他更主动一些,留下陆浅的电话号码,和她主动约好,或许,陆浅也不用扮演那么久的陆白,就连自我都几乎要舍弃。
甚至。
在故事的开始,他没能在另一个世界线的三十岁勇敢而大胆地向程霜降告白,没能在那个世界线的十八岁笃定而坚持地去追逐那个受伤的少女。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重生而来的程霜降给他的第一课,是勇气训练了。
陆浅凝视着周鹤鸣。
那目光,像是要将他就此杀死,像是要让他放弃一切,又像是最后的挣扎与哀求。
周鹤鸣迎着目光,毫不退避。
“这就是,我的答案。”
他重复了一遍。
下一刻。
并没有什么破罐破摔或者无可挽回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