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鹤你好像,有点儿过于积极了呢。”
看着餐桌旁认真复习的周鹤鸣,程霜降略显无奈地笑了笑。
“没有,我只是想到了程老师,不能愧对他的栽培。”
周鹤鸣冠冕堂皇地说道,头也没抬,继续埋首卷海。
“说起来。”
少女忽然开口。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阿鹤身边了的话,阿鹤还会这么努力地学习吗?”
“?”
周鹤鸣骤然停笔。
“就是说,比如我去治疗手臂,要动手术,去外省的大医院之类的。”
见到少年那般担心的模样,她莞尔一笑,随即解释道。
钱够吗?
周鹤鸣第一时间脑子里冒出的是自己的存款数字,以及他查过好几遍的手术所需要的费用。
只能说,完全不够。
虽然比不上自家的欠债,但同样是一笔不容小觑的金额。
至少,身为高中生的他们,无力承担。
“......要治疗的话,得等高考之后吧。”
“应该吧,但那时候,阿鹤应该也有面临的学业任务吧。”
“我会继续努力的。”
少年想起了程灵均对他说过的话。
“我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也是为了我自己能够问心无愧地生活下去。”
“阿鹤刚才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帅哦~”
她抬手,轻轻理了理周鹤鸣额头前面的头发。
“说到这个,你等一下哦。”
在长袖睡衣外面套了厚衣服的程霜降起身,回隔壁的屋子一趟,很快,左手抱着好几本书回到了周鹤鸣的房间。
“你这让我去拿好了,没必要自己动手。”
周鹤鸣立刻起身,接过那些书,放到餐桌上。
看了眼,都是些文学名著。
除了之前提过的《百年孤独》,还有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博尔赫斯的诗集,黑塞的《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悉达多》,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歌德的《浮士德》,纪德的《窄门》,名字很长的俄国作家的《白夜》,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一本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些书都显得有些老旧,好像翻过不少遍,但保存得比较完好。
“这些是之前旧书店的老板送给我的,还有一些是大伯那边给我的,我看完了放着也是放着,不如给阿鹤你以后有时间慢慢看。”
她柔声说道。
“嘶,任重而道远啊,说不定要到高考完才有时间看了。”
周鹤鸣看着这些书,顿时觉得未来有些过于充实了。
“阿鹤是那种看到喜欢看的书就会废寝忘食地一口气读完的类型,所以高考之前还是别看啦,到时候影响作息就不好了。”
少女对周鹤鸣了如指掌,她抿嘴一笑,像是哄幼儿园小朋友般轻声说道。
“而且,我想和阿鹤到时候一起重温,你想象一下,夏天蝉鸣最嘹亮的时候,我们坐在窗边,看着外面晴朗的天空,吹着空调,吃着切好的西瓜,一边看书一边聊里面的剧情和文字,多惬意呀~”
擅长想象的周鹤鸣勾勒了一下那般画面,确实非常惬意,令人心驰神往。
甚至,比考到六百分的奖励还要更加吸引人。
“我还列了一个书单呢,到时候咱们按顺序读下去,正好可以在恰当的时间读到最合适的内容。”
她将书单发到了周鹤鸣的QQ上。
该说不愧是擅长规划的J人,井井有条,甚至安排好了阅读计划表。
对比之下,周鹤鸣看书的计划基本都是抓到哪本看哪本,全看心情和眼缘。
“这么看起来,高考完之后要一起看书,还可以一起看电影,说不定还会去陆白老家观摩电视剧的拍摄,还有考驾照之类的,比想象中更加忙碌啊。”
周鹤鸣忽然觉得,自从遇到了程霜降,他的日子都仿佛变得充实而耀眼了起来。
也许是因为天气好,也许是因为天气不好。
也许是因为,天气刚刚好。
*
感谢大家的月票,推荐票~
第66章 我会,给你奖励
周一。
最后一节,语文课。
伴随着卷子发下来,周鹤鸣这一次月考的成绩也尘埃落定。
语文147分,作文58分,总分,正好600分。
看到分数的时候,周鹤鸣其实内心咯噔了一下。
“要是作文少一分,那可就上不了六百了。”
他忍不住小声后怕地喃喃自语道。
“......你看看,你说的是人话吗?”
一旁,再度考上了一本线的乔今晨听到同桌的话,忍不住打出一个问号。
“人家是要考宁江大学的,保底650的分数线,和你这种一本线混子不是一个级别的。”
徐悠悠这次考试发挥比上次好不少,考到了班上第一,621分,她听到乔今晨的吐槽,从后面讪讪地说。
“那还差五十分,阿鹤,任重道远啊!”
乔今晨拍了拍同桌的肩膀。
“嗯,接下来要准备定向考试了,这周末就要考了。”
周鹤鸣放下卷子,转而拿出了定向考试的复习资料。
“那个什么考试,真的有那么厉害?”
乔今晨之前听周鹤鸣和徐悠悠解释过,但他这种之前连达到一本线都是奢望的学渣根本不能理解这些考试的意义。
“是啊,因为宁江大学的戏文专业是文学院下面的,所以放在正常高考录取,但由于专业特殊,所以弄了定向考试,好像有一半的学生会通过定向考试录取吧。”
徐悠悠倒是很清楚,丁恺之前询问过徐悠悠要不要参加一些学校的定向考试,可她都拒绝了。
因为这些考试,大多都是特殊的专业,比如偏艺术类的,或者军工武器航天,要么就是学校偏远,距离江城太远,而更好些学校的,以徐悠悠的成绩,就算通过了考试,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分数线。
她目前的第一志愿学校是宁江的东海大学,985名校,综合排名只比宁江大学稍逊一点点,如果看工科的话,甚至比宁江大学要更好。
可东海大学的分数线常年在630以上,以她目前的成绩,还需要更加努力。
要么就是本地的江城大学,因为本地生源优势,徐悠悠只需要六百二十分就能进最好的专业,算是第二志愿。
第三志愿则是宁江排名第三的两所学校,宁江理工大学,宁江航空航天大学,六百分左右就能录取,但专业就有点儿尴尬,徐悠悠是不想去学什么武器制造或者飞行器之类的,那她只能选通讯或者计算机,肉眼可见的卷。
当然,周鹤鸣没有告诉徐悠悠,她在另一个世界线后来确实参加了定向考试,进了宁江航空航天大学,而且选了飞行器制造,一直读到博士,后来去了大西北的火箭发射基地,一年回不了两次江城,大概,也是为了逃离过往的回忆吧。
而现在,两人共同努力的话,应该,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那我和霜降,应该,也会有一个不同以往的未来吧?
丁恺讲卷子的声音传来,周鹤鸣却已经专注在文艺常识的复习资料上了。
不得不说,程灵均作为高级教师,教学水平确实有一手,周鹤鸣不是贬低小丁,但像是文艺常识和影片分析这些科目,普通的语文老师还真不一定懂。
周鹤鸣还偷偷问过程霜降,想知道程灵均是不是年轻的时候读的就是这个专业,但遗憾地得知,大伯虽是宁江大学毕业,但读的是师范方向的汉语言文学,也就是正经的中文系。
这么看来,程灵均年轻在学校的时候,应该多多少少也蹭了点儿戏文的课程。
那,他的遗憾,又是什么?
*
“六百分,不错,很争气。”
晚自习,程灵均难得表扬了一次周鹤鸣。
“但定向考试没有那么简单,和你竞争的,都是分数比你高出不少的学生,而且他们大多是文科生,平日里积累更加丰富,文艺常识这一块,你能拿到基础分就足够,这科目,大家差距不会超过十分,剩下,靠影片分析和命题写作来追。”
可他立刻又叮嘱道。
和丁恺那种,与学生们混在一起,成为朋友,乐呵乐呵教书育人的不同,程灵均更像老派的师长,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很少夸人,异常严厉,让学生们敬而远之。
“车票已经帮你买好了,收到短信了吧?”
“嗯,程老师,我把钱转给你。”
周鹤鸣说着就要拿手机给大伯,给程老师转车票钱。
“不用,这个学校能报销,另一个学生的我也是一起买的。”
程灵均挥了挥手。
“考试周六周日两天,但周六早上就开始,所以我们周五晚上出发,周日晚上回来,在宁江住两天,我带队,负责你们两个的考试,住的地方我也已经预定好了,不用担心。”
“谢谢程老师。”
“至于霜降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