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外室女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苏 芷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52 KB   上传时间:2018-04-25 20:43:56

  “这些事情你去安排吧,江姨娘这是第三胎了吧,若再保不住,这也是命了。”

  秦氏心里却有些恼火,若是二老爷在京城安生呆着,哪里会让江姨娘又有机会怀上,偏生二老爷这次去的是山西,秦氏又不想跟去那种风干地噪、穷山恶水的地方,倒是便宜了她。

  “老爷这次出去,转了好几个地方,也有一年半载的时间了。”她私心里是想让老太太跟大老爷顾翰清说一声,要是有吏部调职的机会,就早些把二老爷召回京城,只是一时开不了口罢了。

  周氏早就预料到秦氏打着怎样的如意算盘,任凭她怎样巧言含沙射影的,愣是雷打不动的就装一个听不懂话的傻子,只是端着茶盏,轻啜了一口盖碗里的热茶,笑道:“老太太今儿这里倒是换了好茶了。”

  老太太便笑道:“怎么?我平日里招待你们的茶就不好了?”

  “哪里,媳妇本就是想劝老太太,老爷孝敬您的新茶,正要当年喝才好,隔了一年,就又是陈茶了,倒是糟蹋了好东西。”

  她这里正说着,外头已经有下人来回话,说是顾翰清已经从宫里回来了。

  去得快回得也快,想来是没什么大事,周氏放下掌中的茶盏,迎了出去。

第16章

  外头夕阳才将落了一半,天色仍旧敞亮,偶有晚霞的余晖落在顾翰清的脸颊上,越发让他显出不惑之年男子的成熟稳重。

  周氏见他气宇轩昂、红光满面的进来,就知道必定是有什么好消息。

  顾翰清不等周氏走近,便笑着道:“皇上召我过去恩领中秋节的赏赐,顺便说了一下边关的战事。”

  “皇上居然还赏了我们家?”

  周氏欣喜,每年几个大节,宫里确实会恩赏一些内制的节礼,不过就是一些糕饼、馔肴,其实也没什么,但这样的赏赐大多是只给那些有累世功勋的侯门公府,像顾家这样的人家,哪里有这样的殊荣。

  “不过是些小东西,但是皇恩浩荡,还有你正二品的诰命,皇上也一并批复了。”

  顾翰清不过随口一句,周氏却愣住了,一时间脸上羞得通红,想起当年两人的洞房花烛之夜,那时候顾翰清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虽然有大好的前途摆在跟前,终究是前路未明的。

  而周氏是国公府的千金,何等金尊玉贵,顾翰清揭了红盖头坐在她身侧,看着含羞带怯的新娘,朗声道:“夫人,将来必定还要替你挣一套诰命夫人的头面来。”

  顾翰清瞧见周氏愣住了,容颜虽是徐娘半老,脸上的表情却一如少女般羞涩,便笑着道:“夫人啊,为夫当年的话可不是随口说说的。”

  周氏听他这么说,便知道他也想起了当初的诺言,只觉得两人心有灵犀一般,低着头道:“老太太还在房里等着呢,你快进去吧。”

  周氏脸上热辣辣的,前一阵子因为顾明妧的事情,两人终是闹过一阵子,如今见顾明妧这样听话懂事,顾翰清又对她这般几十年如一日,心里便一点气也没有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都风雨同舟过了这些年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就让它过去算了。

  顾翰清进了正厅,同老太太说了皇上赏赐的事情,又道:“前两日肃王在边关大胜鞑靼,今日驿夫八百里加急已呈至御前,皇上的意思是要大大嘉奖,因此召微臣一同拟定抚军御史的人选,择日带上粮草皇恩,赶赴前线,以慰边关将士。”

  秦氏一听,这不是白白拿功劳和油水的差事吗?若是能让二老爷胜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她急的恨不得现在就同老太太说去,可又哪里插得上嘴呢!

  一时间外头有丫鬟来回话,说是在我坐斋里的席面已经备好了。

  我坐斋是顾家后花园的一处四面荷风的凉亭,取名于苏轼的一句名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顾翰清虽是权臣,却也到底是文人,这些附庸风雅的事迹,其实也是不少的。

  亭子不大,正好分左右两桌,中间用三扇松柏梅兰纹屏风隔开,分为男女两席。

  顾明妧同老太太周氏都坐下了,抬起头看见顾家三兄弟带着陈伯青从外院进来。

  此时天色已暗,一轮皎月从东边升起,照在波光艳潋的湖面上,将几个少年人映照在天地之间,乍眼看过去,都是兰芝玉树、霁月清风的模样。

  顾明远温文尔雅,顾明德风流倜傥,陈伯青则另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冷峻清高。但是又让人觉得很舒服,并不是那种故作清高,好像他原本就是这样的个性,已是在这样的场合敛去了锋芒,使人觉得略平易近人一些。

  顾明妧弯了弯嘴角,低下头去,心里却有些喟叹,他这样骄傲的一个人,前世也曾在她面前毫无保留的告白过。也许倾其一生,大约也不过这一次放纵,然而她却不曾将他放在眼中。

  心里对他有些内疚,抬起头再去看他的时候,那人已经在屏风之后落座,只能看见一道挺拔如松的背影。

  “多谢恩师。”

  然而声音仍旧是这样的清亮,少年人的抱负和才情,仿佛都浸透在这样的声线中。

  “三妹妹,要喝酒吗?”

  顾明妧被顾明珠的声音招回了神思,便瞧见她笑着道:“你发什么呆呢?这是西域进贡的葡萄果酒,要不要试一试?”

  美酒佳肴,前世日日沉迷其中,她倒是没什么兴趣,不过还是很乖觉的看了周氏一眼,见她点了点头,她才小声道:“那我就喝一小口。”

  老太太就笑了起来:“也不给你们多喝,一会儿明远说要去灯会逛逛,喝多了你们就只能在家挺尸了。”

  顾明烟听说晚上能出门,顿时就拍手道:“真的吗?父亲会让我们出门吗?”

  “一年也就那么一两回,有什么不能的?多找几个丫鬟婆子陪着就好。”老太太一言九鼎,坐在屏风另一边的顾翰清都没有发言,只有清朗的笑声传过来,一派和谐美满的气氛。

  这大概就是所谓家的温馨,这让顾明妧心里越发暖了几分,想想前世的自己,竟不曾好好的享受过这样的氛围,便觉得有些遗憾。

  “从丹也一起去吧,京城的中秋灯会,向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盛世之一,不去看看可惜了。”

  从丹是陈伯青的字,顾明远盛情邀请陈伯青同去,一旁的顾明德便凑过去同他小声道:“说不定还会有艳遇哦,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顾翰清不失时机的清了清嗓子,吓的顾明德急忙噤声,立马换上一副恭敬的神色。他性子同二老爷一样,喜动不喜静,除了老爹,唯一害怕的就是这个身居高位的大伯了。

  “去看看吧,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每到一处,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也是最基本的阅历。”

  “是,恩师。”

  顾明妧前头的话都没有听清楚,唯有这一句听的真切。她抿了一口玛瑙杯里的葡萄酒,只觉得舌尖上甜甜的,比起宫廷御酿似乎也不差什么。

  秦氏终于赶着了一个空闲,同老太太说起了二老爷的事情:“也不知道皇上会派什么人去前线,二老爷倒时常在外头,若是他在京城,这样的差事最合适不过了。”秦氏说完,又怕被周氏一下子识破了,连忙笑着道:“好端端的,怎么倒是想起他来了,大约今儿过节,总觉得这席上缺了一人。”

  周氏眼梢一挑,警觉了起来,只听老太太道:“也是,老二倒是有两年没在家过中秋了,去年正巧是中秋前走的,不过比起他兄长来,他已经是在外少的了。”

  老太太说完这一句,竟然都没有提起要让二老爷回来的事情,秦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急得眉心都皱了起来。老太太见她那样子,只笑道:“江姨娘都要生了,也不方便赶路,在那儿呆着挺好的!”

  周氏听了心花怒放,老太太的心明镜一样,秦氏这点小聪明在她面前实在太过小儿科了。再说朝廷大事,也不是由顾翰清一人说了算的,吏部升迁都是重中之重,他更是不可能只手遮天。

  ……

  团圆饭吃完,丫鬟们送了瓜果月饼上来,大家分食了一些,又赏了一会儿月,老太太就让散了。姑娘们都盼着出门了,心思已经不再家里了。

  老太太见顾明妧坐着不动,便开口问她:“三丫头,你不跟着你哥哥一起上街玩去吗?”

  顾明妧想都没想这事,她才来顾家几天,周氏怎么可能准她出门呢?再说前世她出门逛灯会,那是几年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她还是求了顾明远偷偷的带她出去的。

  “我也可以去吗?”顾明妧眨了眨眼睛,实在有些不大确定,忍不住往周氏那边悄悄扫了一眼。

  “怎么不可以,跟好了你兄长和大姐姐,别走丢就好。”周氏瞧见她那副可怜的模样,心就软了。想着她是个外室生的姑娘,过去的十来年必定是见不得光的,况且年年过节,顾翰清都是在家里陪着一家老小的,只怕是从来没人带她上过街,看过灯会的。

  周氏伸手抚了抚顾明妧的发髻,从自己腰间解下个荷包,递给顾明珠道:“你拿着,你三妹妹喜欢什么,你就给她买什么,今儿随你们玩去。”

  顾明妧方才只不过装乖卖巧,其实也并没有执意要上街去,可周氏这一举动,无疑让她心上无端被戳了一记,她都是活过了一回,二十多岁的人了,却一时没忍住,眼泪啪啦啦就落了下来。

  偏她又臊,又怕别人瞧见了,急忙吸了吸鼻子,用帕子盖住,可终究还是被周氏看见了。

  周氏见她这样,也是心里一暖,也不同人说,只拿起帕子替她擦了擦眼角,让她跟着顾明珠一起出去。

第17章

  大街上华灯如昼,灯火辉煌,澄河两岸人流如潮,河堤上皆是灯的海洋。

  顾明珠将事先准备好的面具分给大家,顾明烟选了一个孔雀的,顾明珠的是蝴蝶的,顾明妧便拿了个燕子的。

  反正带上了面具,就只露出一双眼睛,又不是面具选的好看,面具后头的人就好看些的。

  众人下了车,一下子就挤入了人潮中,虽有丫鬟婆子跟着,但人头涌动、摩肩接踵,没一会儿就被人群给挤散了。

  好在顾明珠年纪大,牢牢牵着顾明妧的手,一路都跟在顾明远的身后。

  那几个人便像是开疆拓土的将士一样,帮她们几个姑娘挤出一条小道来。

  顾明妧稍抬起头,就看见陈伯青正走在自己的正前方,他虽然才十五,站在顾明远和顾明德的身边,却一点儿不觉得矮小,瘦削的身材越发显的他身姿挺拔。

  那人大约也是头一次见这样大的阵势,怕她们走丢了,因此每走几步,总不忘回头看一眼,深怕几个姑娘不见了。

  顾明妧一见他回头就偏过视线,装作东张西望的样子。顾明远便开口道:“三妹妹别东张西望的,小心被人群冲散了,等一会儿到了堤岸边,我们停下来,随你们玩去。”

  顾明妧点头如小鸡啄米状,等她抬起头的时候,似是看见某人一向面瘫的脸上笑了一笑。

  没想到他笑起来是这样好看的,平常真是再书呆子不过的一个人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捏紧了顾明珠的手,牢牢跟着。

  到了堤岸旁的一处长街前,顾明远同众人约好了集合的时辰,大家便各自散开游玩。大魏礼教严苛,女孩子一年到头,也不过只有几天是被允许出门的,这样的日子实在是难得的很。

  顾明烟早就领着自己的丫鬟不见了,倒是顾明珠深怕头一次出门的顾明妧迷路,一路上都带着她。但她却有些魂不守舍,今年纪氏病重,周丞泽必定是不会出来逛灯会的,也不知道纪氏的病情好些了没有,白天看着实在有些怕人。

  “大姐姐,前面有灯谜,我们去猜灯谜吧?”顾明妧看出顾明珠有些意兴阑珊,也不知道她是为了什么,总觉得从安国公府回来之后,她就有些怪怪的。

  “好,我们一起去。”然而顾明珠是不会在人前露出半点不得体样子来的,依旧笑着和顾明妧一起过去。

  她们两人才走到那一片灯谜之下,顾明妧就瞧见一袭穿着月白色长袍的背影正站在灯下,身边却是另外一个人,上面穿着藕粉色的交领斜襟褙子,下身的那条裙子,却是她今日见过的。

  在寿安堂里,周怡月穿着的,就是这条水红色八幅秀鸢尾花挑线裙。

  “三姐姐,那边有卖糖葫芦的,我想吃糖葫芦。”顾明妧脑子一热,急忙就喊住了顾明珠。

  “好,那我们先去买糖葫芦,一会儿再过来猜灯谜。”顾明珠不疑有他,拉着顾明妧去卖糖葫芦的小贩跟前。

  明月皎皎、玉人娇娇。

  周怡月指尖拿着一张灯谜,皱着眉心递给顾明远道:“谜面只有两个字,我却想不出来。”

  她隔着凤凰面具,看着眼前的男子,心中却有些酸涩,这样同他一起猜灯谜的机会,这大概是最后一回了。

  “我看看。”顾明远接了纸条过来,蹙眉看了一眼,见上面写了“圆寂”两个字,他略略思忖了片刻,脸上的神色却陡然变了,过了片刻才涩笑道:“今年的灯谜倒是出得有些难,我也猜不出来。”

  “表哥当真猜不出?”周怡月看着他,一双杏眼闪着濯濯的水光,顾明远笑得尴尬,转身低下头去。

  他又何尝猜不出这个灯谜,可如今除了“坐以待毙”这四个字,他还能怎样?她的母亲嘉瑞长公主一心想她嫁给太子,顾翰清虽然官居二品,可如何比的上天子,他一个前途未卜的秀才,更加比不上当今太子。

  “也不是很难,谜底是四个字……”他正要开口说出来,周怡月却是伸手按住了他的唇瓣,眸中缓缓流淌着热泪:“你不用说了,我知道的……”

  她泪眼潸然,转头离去,裙摆像一阵风一样从自己眼前飘过,终于消失不见了。

  ……

  顾明妧买了冰糖葫芦,又去看了民间艺人做糖人,最后顾明珠将西游记师徒四人的糖人一人买了一个给她,她才算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摊子。

  她倒不是喜欢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只是为顾明远多争取一些时间,其实连她自己如今还在震惊之中,她是实在不知道,一向老实自持的大哥哥,竟然会喜欢周怡月。

  顾明妧忽然想起,那年太子妃难产去世的那天,顾明远站在顾家的花园中落泪。她那时候还觉得奇怪,以为是自己看花眼了,如今想一想,却原来是这个道理!

  可顾明远实在藏得很深,对过门后的周怡姗又那样好,实在让她难以想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外室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