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少夫人,您下次要真死了,提前知会一声,知道你娘俩身子骨弱,也别搞死而复生吓唬府里的人呀,一天到晚晦气得很!”
说着,秦氏便抬了抬手,让府医周大夫给姜云筝把脉。
“少夫人已经病入肺腑,无力回天了,老夫只能给少夫人开些温补的药方,能熬过一日便是一日。”
那大夫胡说八道后,便对上一双冷沉的双眼,周大夫心中一跳,又听姜云筝说道:“劳烦大夫了。”
“少夫人客气了。”说罢,周大夫便看了眼秦氏,又点了点头。
石筱雅哼声,嘲讽道:“姜云筝,拼尽心思嫁进石府又如何?你没这个命呀——”
姜云筝唇角上扬,眼中是渗人的冷。
石筱雅对上姜云筝冷然的眼神,一时间止住话,躲在了秦氏身后。
秦氏不悦地瞥了眼姜云筝,“行了,妾身还有事忙,不打扰少夫人休息,筱雅,你盯着她把药喝了。”
红玉很快端着药回来。
石筱雅抱手站在床边:“赶快喝了,本小姐还要去逛街买首饰呢。”
苦味弥漫在鼻尖,姜云筝盯着黑漆漆的药汤,心中冷笑。
今早原主起床吐血,便是已到了大限。这碗药再喝下去,大罗神仙来都救不活。
突然,药碗一歪,黑乎乎的药汤全撒在了被子上。
姜云筝嗓音虚弱:“都是我不好,没有拿稳。”
石筱雅黑着脸:“你知不知道本小姐赶时间!”
红玉还不知所以,连忙道:“少夫人,那奴婢再去熬一碗。”
“红玉,加大火熬药,免得四小姐久等。”姜云筝说完,又对石筱雅说道:“你若赶时间,可以先去。”
石筱雅冷哼一声,扯着帕子坐在一旁椅子上,“我偏不。”
姜云筝眉梢微挑,却没说什么。
没一会,石筱雅的丫鬟疾步进了屋子,附耳在石筱雅耳边说了几句,只见石筱雅面色一喜,接着犹豫看了眼姜云筝,很快下了决心说道:“本小姐还有要事要忙,否则必然盯着你把药喝了!”
姜云筝垂下眼,随意嗯了一声。
石筱雅主仆离开后,姜云筝去了趟小厨房。
红玉拿着蒲扇站起身:“少夫人,药熬好了。”
姜云筝嗯声,瞥了眼药炉里的药渣,接着将药汤倒进了泔水桶里。
大火破坏了千机毒药性,即使石筱雅没走,姜云筝喝下去的药也没什么问题。
“少夫人……”
“药方子错了。”
红玉本是以前宋氏身边的大丫鬟,一年前姜云筝的唯一的贴身丫鬟出府嫁人,秦氏又不愿意再给琪华居拨丫鬟过来,婆母宋氏也不放心别人,便将红玉给了姜云筝。
红玉很快反应过来,脸色刷白。
“少夫人,那之前喝的药……”
姜云筝表情云淡风轻,不欲多言:“喝了便喝了。”
红玉眼中都是难以置信,“药方子不对要喝死人的!可那是周大夫开的方子,难道是秦氏?”
“周大夫医术不精,这事先按下。”
小丫头脑筋转的快,喜怒全都写在脸上,姜云筝拍了拍小丫头脑袋,又将药渣全数装起来,便没力气靠在柱子边,咳得满脸通红。
这身子骨实在太弱了。
留着红玉看院子,姜云筝去了婆母宋氏的清风院。
清风院正屋门口,杨婆子正擦着眼角,见到姜云筝的身影连忙来扶人。
“少夫人,刚才周大夫来诊治过了,这会已经醒了。”
刚装进棺材里的人,转眼就死而复生,宋氏被吓晕,正常不过。
姜云筝点了点头。
掀开厚重的门帘,里面的炭火熏得姜云筝又咳起来。
宋氏脸色蜡黄,看着快是将死之人的模样。
姜云筝眼眶顿时一红,她能明显感受到这是原主下意识的情绪。
“娘。”
宋氏笑了笑:“云筝,醒过来了就好,娘就知道你会长命百岁,我刚才梦到了朝清还没走的时候,他在院子里给我们俩作画,可是……”
说着说着,宋氏便流下了泪。
姜云筝连忙替宋氏擦掉眼泪,“娘,你放心,有我在,您定会好好的。”
她搭上宋氏手腕,宋氏体内同样有千机毒,以宋氏的身体,能撑到如今已是老天开眼。
秦氏真该死!
杨婆子端着药过来,“夫人,药不烫了。”
姜云筝:“慢着。”
姜云筝闻了下药,拿过药碗,直接将药倒进了架上的花盆里。
宋氏一愣:“云筝,你这是……”
姜云筝紧紧握住宋氏手腕,“娘,那药里有毒,我们不能喝,我等下就出府去抓药,您一定要等我。”
宋氏脸色一惊:“云筝,这怎么回事?你如何得知的?”
姜云筝:“娘,那秦氏是什么人您还不清楚么?她怎么会诚心医治我们?”
宋氏不是没有怀疑过,也暗中找过大夫来看过,也查不出个名堂。
姜云筝临走之前,又叮嘱杨婆子:“外人送来的东西,一律不要动。”
宋氏不放心地看着姜云筝背影,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姜云筝刚一出院子不远,就被杨婆子叫住。
杨婆子将银票给姜云筝:“少夫人,这是夫人的意思。”
这些年,秦氏把持中馈,自己穿金戴银,给宋氏和姜云筝的分例越来越少,平日里少不得宋氏自己贴补,婆媳俩一个病的比一个厉害,下床的功夫都没有,如何能与秦氏再斗。
姜云筝没推辞,就她屋里破败成那样,心知也是没银子的。
姜云筝换好衣服,对红玉说道:“我要出府一趟,保密,我很快回来,有人找我就说我在休息。”
红玉不放心:“少夫人,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姜云筝摇头:“你守着院子。”
琪华居与清风院位置较偏,姜云筝按照红玉说的位置,很快找到狗洞钻了出去。
宋氏如今进气多出气少,顶多还有几日的寿命。
姜云筝要从阎王爷手中把人抢回来,还需要两味药。
第3章 祁昀慎出场;初见女儿
摘星楼是京城有名酒楼,位于永乐坊,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一二楼做吃饭看戏之处,再往上便是有条件的了。
前世,徐璟秧来过一次。
姜云筝叫住店小二,简明扼要:“找摘星子,告诉他,故人三约。”
姜云筝没急,等着店小二慢慢打量,一瞬后,才听到:“夫人请稍等片刻。”
隔着屏风,后面几个读书人正在高谈阔论。
“若是这次没能中举,侥幸能去做幕僚也不错了,听说太子殿下与禹王殿下对府上幕僚待遇极好。”
“呸呸呸,乌鸦嘴!”
其中一人说的小声:“孙兄,你这就不知了吧,禹王为陛下所不喜,更与镇国公府势如水火,如今禹王只在礼部领了个闲差,现下太子殿下健在,镇国公府向来效忠陛下,禹王殿下想要翻身,难上加难啊。”
“哦?镇国公府与禹王难道有陈年旧怨?”
“你刚来京城,有所不知,镇国公世子可是有名的大情种,亡妻逝世四年,独自拉扯女儿长大……至今没再续弦,真乃吾辈楷模。”
又有人说话:“可怜那世子夫人刚生产完便香消玉殒,被活活烧死啊……好像还和禹王妃有关,自那之后,据说禹王妃疯了,京城没人再见过她。”
姜云筝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她咳嗽的声音引起了那几个书生的注意。
禹王妃便是徐音琳,在徐璟秧嫁给祁昀慎的那一年,嫁作皇家妇。
“这位夫人,你偷听我们说话?”
姜云筝扯了扯嘴角:“你们继续。”
就在这时,门口有人喊:“祁世子剿匪回来了,大家快去看啊!”
姜云筝拦住那人:“什么剿匪?”
那人露出一个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的表情,“一年前沿海水匪盛行,三月前祁世子带人去镇压了!一个多月不到就将水匪小岛老巢给端了。”
姜云筝目光外移,不少百姓去城门口迎接。
店小二来到桌边:“夫人,先随我来吧。”
身后的书生还在说:“剿匪对祁世子那是小菜一碟,四年前世子夫人去世后,祁世子可是赶到西夏连夺西夏四座城池,最后西夏以一百万两白银和五年马匹进贡才免了后面的战争。”
姜云筝神色微顿,上楼。
摘星楼共有六楼,站到四楼便能将京城大半的风景尽收眼底。
门口传来动静,摘星子摇扇慢悠悠进门:“不知阁下是谁?”
姜云筝转过身,清冷的面颊挂着淡淡笑意:“故人临走前,将与摘老板的三个约定转交于我,今日便来履约。”
摘星子围着姜云筝转了一圈,“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