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点的东西就上齐了。金黄的油条、雪白的包子、浓稠的炒肝、醇香的豆浆,以及三碗灰绿色、冒着可疑热气的豆汁。
苏建国率先端起豆汁碗,像是要干杯一样,猛喝了一大口。
表情瞬间凝固,眉头紧紧皱起,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好不容易才咽下去,长长呼出一口气:“嚯!这味儿…真够冲的!呕…”
李春兰和李夏莲看着他的反应,将信将疑地小抿了一口。
“呕…”
“呕…”苏建国看他们呕,有点反味了。
“呕…”三人对呕中!
李夏莲赶紧咬了一口包子压了压。 “这…这北京人一大早喝这个?也太提神醒脑了!
小雨好奇地想尝,被李夏莲坚决地拦住了:“乖,这个不好喝,你喝豆浆。”
只有苏晓,捧着自己那碗温热的豆浆,看着大人们“痛苦”的表情,嘴角忍不住地上扬,这顿早餐,估计能记一辈子。
接下来的三天,他们就像标准的游客一样,暴走在首都的各大景点。
第一天,他们起了个大早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第二天,他们挑战了八达岭长城。
第三天,他们去了颐和园,在昆明湖上划船,欣赏万寿山的秀丽风光;
去了天坛,仰望祈年殿的宏伟,在回音壁体验神奇的声学现象;
晚上还逛了王府井大街,感受首都商业街的繁华与现代。
这三天,李春兰可没光顾着玩。她时刻不忘此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考察。
在公交车上,她会留意路边的住宅小区;在景点休息时,她会看似随意地和看起来像本地人的游客或者小贩聊几句,
问问“这附近房子贵不贵啊?”“哪个区住着方便啊?”之类的问题。
听到市中心好一点的小区八九千一平米的房价,她暗暗咋舌,但想到是为了女儿的未来,又觉得这钱必须花。
到了第四天,苏建国宣布休整一下,主要是“办正事”。
他通过酒店前台推荐,联系了一位本地房产中介。
一位穿着西装、看起来很精干的小伙子很快来到了酒店大堂。
中介一听他们是想为女儿将来上大学做准备,打算提前买房,态度更加热情了。
他摊开地图,拿出一些楼盘资料,开始详细介绍: “您几位眼光真不错!现在买房正是时候!您看这海淀区,高校云集,人文环境好,以后孩子上学方便…”
“朝阳区发展快,商业配套成熟,生活便利…”
“要是考虑升值潜力,东城、西城这些核心地段当然最好,就是价格要高一些…”
“有新房,也有不错的二手房,看您预算和需求…”
苏建国和李春兰听得非常认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这小区离地铁站远吗?”“周围有菜市场吗?”“学校教学质量怎么样?”
苏晓也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四合院现在能买吗?”
“呦!小姑娘,四合院可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破破烂烂需要修缮的四合院,价格都在200-500万,好一点的那奔着千万去的。”中介边说边拿手比划着。
“几位对四合院感兴趣?”
“嗨!小孩子问着玩的,我们哪能买得起四合院啊。”
“那个,有没有靠近清华旁边的房子?”苏建国赶紧转移话题。
这一家子什么来头啊?一会四合院,一会情话北大的,中介在心里嘀咕,还是老实介绍。
“五道口华清嘉园,价格在九千块一平方。”
“这个小区基本都是清华北大中科院的老师,海归人士,都是高知人群,素质都很高的。”
“小区环境也好,物业也很严格,您要是有时间,下午我带你们去逛逛如何?”
“行,那就下午去逛逛,正好这几天逛去景点了,这些高校还没去看看。”苏建国拍板。
“好的,那下午两点我在酒店门口等你们,咱们一起去。”
中午在酒店的餐厅随便点了几个菜,实在是这几天跑累了,大家都愿意在出去吃了。
“我中午问了一下前台小姑娘,都说华清嘉园那个小区很不错。”
“当然不错,九千一平能坏到哪去。”李春兰想到价格就直摇头。
李夏莲已经被京市的房价震惊了一上午了,心里盘算着要是姐姐在这边买房,她就尽快把欠的钱还了。
苏建国和李春兰在那计算,买一套120左右的房子需要多少钱,要买几套拆迁房。
苏晓无精打采的扒拉着碗里的饭,“哎!我的四合院梦,算是破碎喽!。”
第95章 苏晓的四合院梦破碎了
李春兰哭笑不得地戳了一下她的额头:“你这孩子,心还挺大!还四合院呢,那得是啥样的人家才住得起?
咱能在这京市安安稳稳买个楼房,离你以后想上的大学近点,再做个小买卖爸妈就知足了!”
苏建国也笑着摇头:“就是,步子不能迈太大。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先在华清嘉园安个家!”
“爸妈你们也太低估咱家的实力了吧,四合院不敢想,楼房不是随便买,好歹江市那么多房产呢!”
李春兰苏建国笑,“晓晓说的对,咱俩得转变一下思想,我们现在是有家底的。
下午去看房把底气都拿出来,不要咋咋呼呼的,让人看笑话。”
简单休息后,下午两点,中介小哥准时出现在酒店门口,一行人打了两辆车去往五道口。
越靠近大学区,氛围越发不同。街道似乎更整洁,绿树成荫。
行人中年轻人的比例明显增高,很多戴着眼镜,背着书包,步履匆匆。
透着一种书卷气和忙碌感。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知识的味道。
“您看,这边就是清华东路,再往前就是清华大学的西门了。”
中介一边开车一边介绍,“华清嘉园就在前面不远,地理位置没得说。”
车子驶入一个看起来颇为现代化的社区。小区门口有保安站岗,管理看起来确实严格。
里面的楼房不算特别高,外观整洁,楼间距适中,绿化做得很好,有老人孩子在中心花园里散步玩耍,显得安静又宜居。
中介带着他们看了两套正在出售的二手房。
先看的是一套在二楼,一百二十几平,三室两厅,简单装修。
这会儿的房子公摊不像后世那么大,得房率还是很高的,一百二十平的房子客厅,房间厨房都挺大的。
但是苏晓嫌弃在二楼,视野不好,直接就pass了。
中介带她们去看了另一套在十五楼,一百三十几平三室两厅,还带了一个小的储藏室左右视野开阔,阳光充足;
房子简单装修过,保持得还算干净,户型方正。
“您看这采光,多好!小区供暖也好,冬天一点不冷。”
“这栋楼住的有好多都是清华北大的老师,邻居素质您绝对放心。”
“生活也方便,旁边就有菜市场,超市,公交地铁都近…”中介卖力地介绍着。
苏建国和李春兰看得非常仔细,摸摸墙面,看看门窗,打开水龙头试试水流,还特意去看了厨房和卫生间的情况。
苏晓则更关注窗外的视野和小区环境,最让苏晓满意的是,因为这套是边户,所以带一个转角阳台。
“爸,妈,我觉得这里挺好的。”
苏建国和李春兰看着这房子也觉得挺好,虽然面积没有她们在江市新买的那个大,但是这是首都啊。
苏建国沉吟了一下,把中介拉到一边,低声问:“兄弟,这价格…还有没有商量?我们诚心买,可能还不止买一套。”他想着卖掉江市的一部分房产来置换。
中介眼睛一亮,压低了声音:“哥,您要是真能定,价格到时候约了买家坐下来谈,我肯定尽力帮你们压压价格。
现在这边房源挺紧俏的,好多都是像您这样为了孩子上学准备的。您要是决定要,咱们得抓紧。”
“行,我们回去商量商量,尽快给你答复。”
看完了房子,就让中介先回了,她们打算在这附近逛逛。
几人站在清华大学门口,苏建国内心感慨,“我闺女要是考上这里,小区里的流浪狗我都给单开一桌。”
看着那庄严的校门、古老的建筑、以及进出校门那些意气风发的学子,苏晓的心更加坚定了。
李春兰看着女儿发亮的眼神,更加确定要在这里买房的决心。
“好,我以后也要考清华大学!”小雨打断了大家的心思。
李夏莲噗的一声笑出来,“是谁期末考试数学没及格的?”
“妈!我那是意外!我下学期肯定不会只考这一点了。”
“好好好!我闺女最聪明了,就算烤地瓜都是烤的最好的那个。”
“哼!”小雨听着妈妈调侃自己,心里下决心我以后一定会也要考清华。
然而这个目标在又一次数学不及格的时候就放弃了,烤地瓜其实也不错。
小雨和李夏莲的对话打断了大家的思绪,众人继续在五道口这边转悠。
晚上,酒店房间里,一场家庭会议召开了。
“贵是真贵!”苏建国率先开口,“但地方也是真好!为了晓晓,我觉得值!”
李春兰盘算着:“咱江市那五套安置房,现在卖掉两三套,差不多就够了。剩下的两套留着收租。”
“姐,姐夫,我本来想攒够了一起还你们,但是你们要买房,我可以先还你们。”李夏莲赶紧说。
“不用不用,你继续攒着吧,你那几万块够干啥的,先把钱攒着,等够了姐给你买仓库,”
李夏莲还想说什么,李夏莲打断了她,“夏莲,姐知道你不好意思欠我们钱,你放心姐要是真凑不够肯定不跟你客气。”
李夏莲知道姐姐是帮衬自己,点了点头。“行,姐,钱不够一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