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土豆和香肠炖在一起的吃食,她还没见过哩!
第18章
炖肠是朝阳的一种特色小吃,卡卡来的这一家店铺叫做小二楼,装修颇有特色,老板疑似海贼王的粉丝。
这家店铺不是门市,而是位于居民楼的二楼。
土豆炖肠七元一份,还可以额外加桂花肠之类的,但卡卡考虑了一下,只选了原汁原味。烤串的价格也并不贵,单价是1-3元一串,有的是论“把”的。
卡卡点了一份炖肠,又额外点了烤串,想着要解腻,又加了一点拼盘的拌菜。
炖肠装在蓝花的大腕里,端上桌时卡卡即刻拿了手机拍照。
这炖肠真是新鲜,既然以“炖”为名,那必然有汤,而这汤汁的颜色极深,近似于黑褐色,一看就是勾芡过了。
切成薄片,甚至不怎么规整的香肠土豆块徜徉黑褐色的汤汁间,上面洒了一层芝麻。
嗯,卖相嘛,一眼看上去就是孩子肯定爱吃,但不健康的小吃。
卡卡用勺子舀起一块炖肠,这香肠据说是本地特产的六号肠,也就是一般说的面肠。连汤汁带香肠一块送进嘴里,黏糊糊的,酸甜口,很热乎。
甚至卡卡觉得,这调味的甜度有点高,酸甜之中甜味要更多一些。
单从小吃来说,这炖肠是好吃的,香肠中规中矩,连吃了几块觉得腻人了,来一块土豆就额外解腻。
卡卡点的烤串不多,她觉得心管比较好吃,芸豆也还不错,酱料同样是偏甜少辣,这份甜度让人不自觉喝一口饮料来压一压。
吃饭的时间不长,这一顿毕竟只是小吃,虽然点了烤串,但也没有主食,卡卡准备晚上再来吃大餐。
饭后,卡卡思考片刻,打车直接前往南塔。
上午看完了北塔,现在自然是要到南塔一探究竟。
南塔与北塔,这两塔隔着一条慕容街南北呼应,卡卡站在南塔之下,这里的环境与北塔稍有不同,没有了偌大的广场,附近是店铺,但这会儿没什么人,多有寂寥。
南塔同样是十三层的密檐式古塔,青砖砌筑而成,南方有券门,只不过游客无法登塔。
从南塔的青砖上能够看见明显的孔洞,除了华盖与浮云,不见其他的砖雕,极为素净,便没有北塔一眼观之的震撼。
拍摄完毕,卡卡转过身来前方就是慕容街了。
慕容街是典型的现代建设仿古一条街,街道两旁的门市都是二层,这里的店铺极为混杂,化石店,服饰店,特产店......
卡卡在化石店的门口就能够看到大量在摆放在箱子里裸露在外的一块块化石,还有摆摊卖的,战国红,玛瑙等等。
卡卡没敢靠得太近,毕竟不管是小说,还是现实里,这类似于古玩街的地方都得放亮招子,有一双慧眼才能横行。
让卡卡有些忍俊不禁的是,她看到贩卖朝阳特产的小店,以往在其他城市的这种古玩街网红街,这样的特产店往往是店面极大,里面有各种全国同款出自义乌的小玩意儿。
但这里的朝阳特产显然与众不同,牌子上明晃晃的写了“小米”、“杂粮”还有“鸭蛋”!
这可是正宗的本地土特产,见了让人心生好感。
卡卡去化石店看了看,但没有买,一来,是她自己完全不懂这些,店家拿出来贩卖品相好的,她猜测或许经过特殊的处理上色,让人能够看得清晰。
虽然以本地化石的低廉价格不至于产出假货,但卡卡想了想,她已经买了两个化石冰箱贴,拥有了本地的纪念品,就不必再买化石了。
她来过,她看过,她也喜欢,但不一定要拥有真货。买了化石也不知放在哪里,不如冰箱贴只需要一贴即可。
从南塔穿过慕容街抵达北塔,卡卡估摸大约有一公里,但她只需要走一半的距离,到了营州路右转,去关帝庙,东塔遗址的所在地。
关帝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过卡卡一路走过来,只觉得静悄悄。
人有的时候会有一种矛盾的心理。
如果去大热的景区,一旦赶上人少的时候,顿时觉得赚了,体验感极好。
如果去了门庭冷清之处,仅剩了自己,又觉得有些寥落,这么好的地界,怎么没人来看看呢?
关帝庙自然没有门票,卡卡慢慢悠悠地看着这古老的小庙。
在蓝色棚子之下,便是东塔的遗址了。
卡卡走过去,发现一位“熟人”,眼熟的丸子头,上午还在北塔博物馆见过,她也在这里。
卡卡走近去看,遗址如今只剩下一地的青砖碎石,可以看到东塔的塔基,遒劲的古树根系也保存在此。
她忍不住抬头幻想,如果东塔仍旧矗立在此,应当也是与北塔南塔相近的模样。
“东塔倒下,会不会跟那棵树有关?”丸子头突然发话,卡卡不知这人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朝自己发问。
她犹豫了一下开口:“我也有点怀疑,这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这么粗,根都突出来了,如果原来在东塔附近,肯定有影响。”
“是吧,它的树根都伸下去了,那个地方应该是原来的塔基,说不定就是这么动摇了塔基。”丸子头点点头。
“不过。”
“不过......”
两人同时开口,对视在了一起,卡卡主动闭上嘴。
“你先说。”丸子头道。
卡卡挠了挠头,“不过查到的资料里都是倒塌的原因不明,这么大一棵树在这里,当初如果是因为它倒塌的,肯定会记载吧。”
“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树也没准儿是后来长的,从清朝到现在也有几百年了。”丸子头点头。
“对了,你也是来朝阳看辽塔的?我先去南塔的时候没看到你。”她接着问。
“啊,我那会儿饿了,先去吃饭了,刚从南塔过来。”卡卡回复。
“北塔南塔,这里是东塔,可惜少了个西塔。”卡卡掰了掰手指头。
“有啊,沈阳有西塔。”丸子头说着。
“诶?”卡卡愣住,她好像有听
过。
“不过沈阳的和朝阳的不一样,沈阳的是皇太极下令建的四座塔寺,和北塔南塔完全不同。”丸子头解释。
“西塔应该是最有名的,是东北一部分朝鲜族的聚居区,烤肉,打糕,韩货一条街。”
“对,我之前好像就是看那种旅游vlog有人去的西塔。”卡卡想了想。
“你是哪里人?不是辽宁的吧?在这边念大学吗?”
“我是山东人,不过毕业住在杭州。”卡卡解释着。
“怪不得,你这个头,快一米七了,我听你说话没什么口音觉得不是东北的大概率是山东的。”丸子头点头。
两人就这么聊起来,丸子头小姐姐叫崔雨欣,比卡卡要大五六岁,如今被裁员,干脆拿了赔偿金回了老家,顺便出来走走。
“我家是隔壁辽阳的,我们那也有辽塔,辽阳白塔。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堂课,选修的,老师讲佛塔,我寻思这玩意有啥,我们家跟前儿就有,抬头就能看见。”
“从小到大看,习以为常,没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前两个礼拜到家,我看着塔就想起大学那时候了,第一次仔仔细细去看了白塔,很好看,让人觉得心静下来了。”
“我在网上搜了搜,发现我们这旮旯还真是遍地塔,朝阳十四座辽塔,阜新锦州光是省内就几十座,蒙东河北北京也有。”
“现存有说九十四座辽塔,还有说只有七十三座的,我准备把所有的辽塔看一遍。”
卡卡和崔雨欣站在玻璃罩住的三彩琉璃望天犼之前聊着。
“那朝阳的十四座塔,你都看完了吗?”卡卡问。
“嗯,我把最简单的留到了最后,凌源有一处四官营子小塔,在村里,开车路也不方便,是真难找。再就是凤凰山上的云接寺塔,上山真是要老命了。”崔雨欣苦笑了一声。
“凌源也有啊,我前天还在凌源看化石呢。”卡卡说着。
崔雨欣拿着手机给眼前的石碑与望天犼拍照:“可惜罩上玻璃了,拍的不太好。”
两人四目望去,这关帝庙里放在露天下,古老的文物大都被玻璃罩住,给人以距离感。
“文保这点就挺难的,我看这里不收门票,也没几个人手,罩上好歹给了保护,不罩上又怕损坏。”卡卡摇着头。
“山西那边也是,文保资金不够,人手也不足,几百年的古建到处都是,也保护不过来,游客看着也可惜,都挺难的。”
两个姑娘各自叹息了一声。
从关帝庙出来,崔雨欣才准备吃午饭,邀请卡卡一起。
卡卡中午只吃了一点炖肠和烤串,这会儿还真又饿了。
“你来了几天,还没吃东北菜啊,那得带你尝尝锅包肉,毕竟我们辽宁有特殊口味。”
崔雨欣说的特殊口味乃是“番茄锅包肉”,与卡卡从前吃过的老式锅包肉不同,番茄锅包肉的颜色相当亮丽,橘红橘红的,上桌便夺人眼球。
“这是我童年的味道,快尝尝,这个卖相我觉得味道应该不差。”崔雨欣看着番茄酱锅包肉上桌就忍不住笑了。
卡卡拍了张照发出去,随后拿起了筷子,很是好奇。
与老式锅包肉那上桌就能闻见泼天的醋味相比,番茄锅包肉尽管看上去红彤彤的,闻起来倒是不刺鼻。
卡卡其实是抱着一种品尝“黑暗料理”的想法来吃的,夹了一块番茄锅包肉一口咬下。
诶?嚼嚼嚼,诶诶诶?
酸甜的酱汁浓郁,里脊肉被炸得脆脆的,蓬松的脆壳不会硌牙,壳酥肉嫩,又香又好吃!
卡卡明白这道菜为什么是崔雨欣的童年回忆了,如果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话,嗯,肯定也会非常爱吃,完全不是黑暗料理。
锅包肉是酸甜口,吃两块就容易腻,卡卡又夹了素菜清清口,她看着对面的崔雨欣忍不住发问。
“雨欣,我有个容易挨打的问题,所以老式的锅包肉和番茄的哪个是正宗的?”
“嗯,都是正宗的,这个问题我之前还真就研究过,因为老式的做法和番茄的做法都是清朝一个厨师发明的,他在黑龙江做的糖醋口,在辽宁做的番茄口。”
卡卡被这个答案惊住了,“居然是同一个厨师!”
“是啊,一菜两做,他肯定想不到当初做了这两道不一样的锅包肉会给我们现在留下争论。”
“不过要是什么橙汁锅包肉,蓝莓酱锅包肉,我觉得那就是异端!”崔雨欣补充了一句。
饭桌上休息的时间,卡卡顺便查好了车票与机票,再待下去,她就要乐不思杭,但旅行预算要爆表了!
宁希和收到她发的番茄锅包肉照片,先是回了个小狗流口水的表情。
【彩虹糖】:[小狗流口水.jpg]
【彩虹糖】:觉得好吃吗?我也可以在家试着做一做。
【卡卡】:好吃,就是吃多有点腻,我对我们公寓的电磁炉有点忧心,它可能带不动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