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还特地做了配音,方菲听到了哗啦啦倒钱硬币碰撞的声音。
“今天到的有点晚,先去民宿安顿下来,明天再去寻找我的目的地。”
卡卡说着话,手指前方的小区,紧接就是一个转场。已经出现在了民宿之内。
民宿是岛上的海景公寓,面积不大,是一室的开间,装修也是流行的奶油风,最惹人注意的是大大的落地窗,外边就是无边海景。
小区的后门直通海滩,这样的民宿一晚只要200块,还算贵的嘞!
卡卡简单拍摄了一个roomtour,连卫生间也没放过,点评了一下性价比。
“海景还是不错的,小区安保我觉得也可以,目前看卫生也不错,我订了三晚,还要等晚上看看隔音怎么样,靠近海边海风肯定很大。”
刚才卡卡进了卫生间还拍到了镜子,虽然她手持着摄像头,镜头里露出的一点点面容也直接被她替换成了自己的像素小人大头。
进到民宿安顿以后,方菲明显看到位于视频画面左下角的属性栏里,卡卡原本因为一路劳累下滑的心情值明显有了好转。
原本心情值已经降到了50,呈现出面无表情的小圆脸,但这会儿又上升到了65,变成了微笑的表情,似乎是站在窗子前看到海,直接让卡卡的心情好了起来,不过,卡卡的体力值掉到了50,饱食值更是只有45。
两项掉到50以下的属性值让属性条直接变成了浅红。
“折腾过来可累一天了,今天晚上我要大吃一顿。”卡卡说着,画面里是她在外卖软件上来回移动的
像素小人卡卡,十分难以抉择。
姜母鸭,海蛎煎,沙茶面......还有各色的海鲜饭店让屏幕前的方菲也跟着向往起来。
只听见视频里的卡卡突然念了一声,“就决定是你了!”
一个响指闪过,像素大头卡卡如同钻进了手机里,瞬间的转场,卡卡已经出现在了饭馆里。
依旧是第一视角的拍摄,桌子上已经出现了一盘海蛎煎,一份海鲜炒饭,看起来卡卡是在某一家小店里。
这边似乎有特色的“湿海蛎煎”,但因为卡卡是外地人,又是第一次吃,谨慎起见她点了没有“干”的海蛎煎蛋。
小店的价格不贵,炒饭和海蛎煎都只要二十块,海鲜炒粉里还有着大虾和贝肉。
因为自己是一个人出门,卡卡虽然对着大排档的海鲜眼馋,但自己一个人很难确定分量,也怕被宰客。
店老板正和其他的客人说着闽南语,卡卡听在耳边,但如听天书,完全不懂。
卡卡专注着吃自己的晚饭,海鲜炒饭用的明显是南方的籼米,吃起来的口感有点糙,口味是很好的,大虾也能吃出是新鲜的,只是这米让卡卡有些吃不惯,她有点后悔,自己应该点炒面或者米粉的。
金黄的海蛎煎卖相极好,卡卡夹了一块,瞬间被这道福建名吃所折服,蛋香混着海蛎的鲜美,还有香葱的清香,吃起来有些q弹,如果再配上番茄酱,更加别有一番风味。
说起来,卡卡觉得有些奇怪,海蛎这个东西不止是这边有,她家里也会吃,也有叫蛎蝗的,但往往是跟萝卜丝一起弄个汤,或者是火锅时候下进去,怎么就没有生成和这边一样的吃法呢?
视频里第一视角吃播从慢到快,还有卡卡解说,之后虽然不断加速,屏幕前的方菲有些承受不住了。
明明她准备了这么多零食,可是......视频里这金黄的海蛎煎怎么就这么香呢?已经忍不住咽口水了!
她看着眼前飘飞过实时的弹幕。
【忍不住了b友们,先点个外卖为敬!】
【没吃过海蛎煎的小孩馋哭了,北方小城市真的点不到闽南菜外卖啊!】
方菲深有同感地点点头,闽南菜,她长到现在也没吃过呢。
【旅行卡卡食用海鲜炒饭,海蛎煎(干),饱食值+40,心情+10,体力值+20】
【旅行卡卡美食收集图鉴+2】
属性栏位置还有一本“书”的造型,这会儿只见两道像素美食生成,飞进了左下角的图鉴。
方菲忍不住莞尔,卡卡都是哪来的这些脑洞,做的太细致了。
而此时,吃饱饱的旅行卡卡结了账,向小店的店老板询问起“铜钵村”。
“铜钵村?哦,是寡妇村。”
旅行卡卡听得当场一愣,寡,寡妇村?
第22章
卡卡从店老板这里获得了一些铜钵村的信息。
在东山岛,“寡妇村”这个名字或许更知名。
七十多年前,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抓壮丁充当兵员,从仅有二百多个男丁的铜钵村抓走了一百四十七人。
而在这一百四十七人之中,九十一人成家已婚,自这一天起妻离子散,家破人分,寡妇村这个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后来台湾那边让来大陆了,就有些回来探亲喽,那时候那边可比我们有钱多了。”店老板操着口音明显的普通话说着。
“台湾让来大陆,那也得二三十年以后了吧。”卡卡努力回忆着历史书说着。
“八零年来的少,到快到九零年时候开放了,才回来的多了,有三十多年,在那边都有孩子了,还有老人到死都没看到孩子的,造孽啊。”
“那铜钵村现在还在吗?”卡卡又问。
“有啊有啊,那边不少做民宿的,还有个博物馆还是纪念馆的,给寡妇村建的。”
卡卡谢过了店老板,回到民宿。
在她和店老板交谈的画面里,屏幕前的方菲看着已经有不少比她早看视频,或是实时的观众发了弹幕讨论。
【五零年不是已经建国了吗?这些人还被抓走了啊?】
【建国时候不是全国解放,而且你想想这里地理位置好嘛,福建的小岛,离台湾最近了,唉,太倒霉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寡妇活着了。】
【近几年不经常有台胞过来寻亲吗,那个年代,这样被带走的太多了,时代的尘埃啊......】
“明天我就去铜钵村看看。”卡卡说着,屏幕画面上瞬间出现了关灯后的黑暗效果。
躺在床上的像素小人卡卡入眠,旁边还有着一个正在走动的时钟。
随着时钟疯狂加速,一眨眼,天色渐亮,视频前的方菲忍不住叫了一声。
“哇!”
此刻屏幕里出现了海景,不仅仅是海景,是初升的太阳和绚丽的朝霞。
朝霞照耀海面,一片金光灿灿,让人一时间有些失语。
方菲看到了视频里标注的“延时摄影”,时钟指向七点,像素小人卡卡起床。
【旅行卡卡睡了个好觉,一夜无梦,心情好好,心情值,体力值已回满!】
左下角的属性栏里,心情值的笑脸已经变成了开怀大笑。
早餐是面线,又是卡卡第一次吃到的美食,不过她之前在网上看到过福建的网友发帖,说是面线如果一直不吃,就会在碗里繁殖的越来越多,堪称每一个福建小孩的噩梦。
噩不噩梦卡卡不知道,但这一碗面线清淡又鲜美,好吃!
卡卡居住的金銮湾这一边,整体不如铜陵镇,南门湾热闹,好在岛上叫车也方便。
她七点起床,吃完早饭已经是八点多,体感有些热意,叫了个车到铜钵村,下车以后,她看着周遭一家家立着招牌的民宿。
这边距离马銮湾更近,骑电瓶车到铜陵镇也不远,不少游客选择这边作为落脚点。
卡卡在村子里绕了绕,村民的民宿小楼,摄影店,食杂店......看着现在的景象,已经很难想象当年的兵灾发生时,那会儿村子是什么模样的。
当年的村子里似乎只有一千人左右,而现在,每天来到东山岛旅游的游客就不知有多少了。
她找到具有“铜钵村”三个大字的石头,盲盒旅行任务完成的提示顺利升起,卡卡瞥了一眼任务奖励,五千金币和一次扭蛋,平平无奇。
她走了一会儿,有点热,看了眼时间到了九点,寡妇村展览馆应该已经开馆。
走进展览馆的院落之内,就能看到一个好像是喷水池的地方。
而在展览馆的大门之前还有着一个特殊的设施,木栏杆下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圆形铁饼。
“这是什么东西?”方菲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弹幕上也唰唰浮现相同的一问。
这圆形铁饼的中间有裂缝,是刻意做出来的那种,而在巨大的圆饼外沿,还有着一圈圈花纹。
【阴阳鱼?不对啊,这是个啥?】
【好神奇的装置艺术,放这个的人是什么脑回路。】
“这应该是个镜子吧?”卡卡看着外沿的花纹猜测。
“结合铜钵村的历史,这个东西的名字或许叫‘破镜重圆’?”
卡卡这话一出,弹幕上顿时闪过666,方菲也瞬间明白,对,可不就是破镜重圆嘛!
只不过这个“破镜”看上去挂在这里确实像个大铁饼。
进入展览馆后,卡卡顺着展厅,看到“寡妇村”相关介绍和历史沿革,的确如昨晚的店老板所言。
1950年5月10日,本该是普通的一天,普通的日子。
国民党洪伟达部强行抓走了铜钵村的147名壮丁,年纪最长的55岁,最小的只有17岁。
卡卡看着展板上的介绍,这些败军抓十几个人凑够一个班,自己就能从班长升排长,而抓几十个人凑够一个排,就能升连长,大肆抓人,东山岛七镇,被抓走了整整4792人,一个人背后便是一个家庭。
展厅的分区名为人间浩劫,旷世悲情,实在恰当。
展厅里,有坐在大树下垂垂老矣等到丈夫归来的老妪,有饭桌上顿顿都要摆出的空碗筷。
印着照片的展板上,卡卡看到了一只鞋,单只的鞋。
鞋子的主人是村民谢文,他只穿了一只鞋就被抓走,另一只鞋被妻子保存了几十年,只等到了谢文在台岛去世的消息,永不成双。
在台
湾思念妻子日夜以泪洗面的失明老兵林实座终于回到家乡,妻子早已不在,所见只有墓碑。
卡卡沉默地走过一个个展板,她看到在五十年代,尚且年轻的妇人照片,也看到她们垂垂老矣的面容,半生的风华消磨在无尽的等待与撑起家庭的重担间。
1970年,一封从台湾辗转到新加坡,又从新加坡发往大陆的家书给铜钵村的人们带来一丝希望。
1987年,台胞返乡,8位当年被抓走的壮丁回村,三十七年时光物是人非,寡妇从未改嫁,丈夫们有不少都已再立家庭,娶妻生子。
【我想起来了,我在纪录片《两岸家书》里看到过这个地方,就是寡妇村的,有一对夫妻,男人被抓走又娶妻了,女人一个人在岛上养大五个孩子和老人,后来男的回来每次新妻子也跟回来盯着,到去世原配夫妻好像也没有在一起待过了。】
屏幕上出现一条醒目的弹幕,让方菲也沉默了。
很难受,这份悲剧到底要怪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