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一边吃面,一边扒拉着手机上的地图,这么一扒拉,就发现了一处地方——玉湖公园里有着城隍庙。
反正她也没有别的安排,就决定吃完饭去这公园逛逛消食。
玉湖公园显然是本地居民散步,游玩的地方,只是这时节没有什么景色可看。
论旅游资源,单从定西市区来说,实在是有些贫瘠。
玉湖公园内有着常见市民公园给儿童玩耍的游乐场,带孩子来这里玩耍的难免有些嘈杂。
卡卡避开游乐区,便来到了位于玉湖公园内的城隍庙。
是的,定西的城隍隍爷乃是文天祥,卡卡午饭后来到这里,香火鼎盛,看得出是本地的市民前来。
不过以卡卡的眼力也看得出,现如今的城隍庙应当都是后修的建筑,雕梁画栋,柱子上的红漆十分鲜艳。
来都来了,卡卡自然不会错过拜城隍,文天祥的大名试问谁人不知?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她无需努力回想,脑子里想着文天祥三个字,这首《过零丁洋》的名句就自动浮现。
定西并非是文天祥的故乡,要说这里为什么尊文天祥为隍爷,又建立了纪念馆,其中有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福建省侯官,授任安定知县的举人许珌(号铁堂,民间多称许铁堂)在前往安定赴任途中梦见文天祥邀请其共赴安定。还有一说,是其下海乘船途中前方一直有着一艘船挂着“安定城隍”的旗帜,换车马时,前方仍有车马挂着此旗帜,许珌认为他碰上了同样前往安定赴任的文天祥。
等其到任之后,这番故事流传民间,又筹措银两修建城隍庙,百姓纷纷前来拜谒。
卡卡在玉湖公园里的转悠,文天祥纪念馆内的电视播放着这位千古丹心的生平事迹。
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八,相传是文天祥的诞辰,玉湖公园这里也会举办城隍庙会。
只不过,卡卡来的太早了,现在是阳历的三月末,距离庙会日期还早着呢。
定西没什么玩的,卡卡琢磨着,自己明天是回兰州盘桓一两天,还是直接从兰州飞回杭州,只是这一期的素材也太少了。
她又在浏览器里搜索定西,下意识就多打出了一个字,把定西北三个字都输入了进去。
搜索框里自动联想出了一段信息。
【定西北到镇江南】
卡卡的眼睛瞬间亮了,缺什么来什么,她忽然嗅到这一期视频的素材了。
定西北到镇江南,听起来就是超级霸气的样子,让她来看看是怎么个事儿!
第48章
定西北,即为定西-北站。
镇江南,则是镇江-南站。
如是这般拆分开来,霸气的字样顿时变得有些平平无奇。
可如果只有“定西北”与“镇江南”六个字,就能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来。
定西北到镇江南的路线,G1972与G3182车次均可乘坐,前者全程8小时50分,后者9小时17分。
即便是最便宜的二等座,也要七百多块,商务座更是两千多元。
镇江距离杭州不到三百公里,卡卡完全可以坐这一班“定西北”到“镇江南”,再从镇江回到杭州。
卡卡查阅好相关的车次,顿时做好决定,明天,就乘坐11:20的复兴号智能动车走起。
考虑到这将近九小时的车程,卡卡斥巨资购买了商务座,2372元,全程历经18站,共1753里程。
G1972走的是徐兰,京沪线,G3182则是徐兰,京港,沪蓉,京沪线。
卡卡之所以买了第一班,只是因为这班抵达镇江会早一点,八点多即达镇江南。
第二天十一点,卡卡带着行李前往定西北站。
定西北是一处小站,虽然她买了商务座,但休息区只是隔开而已。
从定西北驶出的第一站是通渭,跨过渭河,这才抵达天水南站。
相传大禹治水导渭的渭河源景区就在定西城区外,卡卡因为季节原因没有前往,倒是乘高铁跨越了渭
河。
上午卡卡从定西北站上车时,这商务车厢就只有她一位乘客,倒是给她拍视频开头提供了不少便利。
全程八个多小时,自然不可能时时录着,商务座宽大的独立座椅已经放倒,卡卡换上了拖鞋躺着,这还是她第一次体验长途商务座,处处拍摄记录。
不过之后商务座陆续上了人,有乘客假寐睡觉,也有戴耳机打电话的,卡卡也压低了声音。
路过了天水,可惜没有尝尝麻辣烫,接下来的时段里卡卡就没有怎么拍摄,因为高铁不断地穿过隧道,视野受限变黑。
卡卡虽然没有幽闭恐惧症什么的,但在这长长黑暗的隧道区间,看手机屏幕的亮光也很晃眼,信号也不好,问过了乘务员这段一直到宝鸡,隧道很长,她就暂停拍摄闭上眼睛眯了眯。
宝鸡之后到岐山,停留时间短暂,但卡卡这会儿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窗外。
这可是岐山啊!凤鸣岐山,自己小时候看《封神榜》记得可清楚嘞!
岐山臊子面,卡卡想吃了!
岐山之后,是杨陵南站,卡卡对杨陵这个地方并不熟悉,稍微查了一下资料,顿时了然。
“杨陵”二字顾名思义,是因隋文帝杨坚的陵寝而得名。
西安北,华山北,洛阳龙门......
列车过了巩义南,前方便是郑州东,中原交通枢纽名不虚传,列车将进站时,变能看到许多的站台以及大量旅客。
乘坐高铁的长途旅行是疲惫的,因为卡卡没有怀揣什么目的,单纯的旅行在这一次次过站中反而多了些趣味。
她在审视这一个个路过的地名,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可即便是不熟悉的,稍微查一下资料,又会找到历史上的痕迹。
每过一处,卡卡就在自己的手机地图上将这座城市进行“点亮”,在砀山过站时停留的久一些,卡卡到站台上一顿活动腿脚。
虽然商务座可以躺下蛮舒服的,但长途缩在一处,还是让身体有些劳累。
尤其是到了后半程,只盼着时间快一点,再快一点。
等到卡卡抵达镇江南时,已是晚上八点十分。
镇江南站与定西北站一样,同为小站,并没有名字那般霸气。
在站台取完了“镇江南”的景,卡卡拖着自己快躺了一天的身体叫好车,等她到了酒店便换了衣服做起了拉伸,想到今天自己横跨大半个中国这将近两千公里的路程,心中只觉得神奇,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
乘坐铁路出行的某些感受是飞机给不了的。
比起乘坐飞机,起飞与降落时往往会带给耳部的不适,路遇颠簸的恐慌,高铁在印象里总是快而平稳,除非遇到极端天气,很难遇到晚点。
人在飞机上俯瞰下方的世界,人处在平流层,看到是山川大地,是河流雪景。
当人在空中之时,高空上会感慨自然的伟力,地理的神奇,看浩瀚的雪景,山脊的褶皱,只有在飞机下降滑行渐渐落入机场时,逐步接近地标的城市,才会看到密密挨挨的人类生活痕迹。
但乘坐列车是不一样的,火车与高铁尽管速度不同,设施不同,可带给人的某些共感是相似的。
即便高铁的速度很快,会在过站的站台上呼啸而过,可它穿城而过之时,靠在窗边的乘客会看到大片的农田,看到青绿的麦苗,看到高低错落的楼宇,看到一闪而过的地标。
它穿山而行,走过漆黑的隧道,它驰骋中原大地,自塞北而至江南,亦能攀高山入雪原。
当列车穿桥而行,再经过幽暗的隧道,卡卡有种想落泪的冲动。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列车走过的地方是人类利用自然的展现,是智慧的结晶,是团结与毅力的展现。
从定西北到镇江南,这一路的车程中,卡卡没有和其他乘客搭话,只时不时地拍摄窗景。
她没有见到想象中西北的孤城万仞山,春风不度玉门关。
因为抵达镇江的时间有些晚,天黑以后,自然也没有看到江南的画船听雨眠,春来江水绿如蓝。
可这并不是一趟令人失望的旅程。
尽管时间很长,尽管卡卡觉得屁股和身体有点疲累,但这一次旅程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卡两个霸气的站名。
卡卡记得她路过砀山,路过了十三朝古都西安,路过了洛阳的龙门,路过了八朝古都开封,路过了建城近四千年的商丘.....
自大西北而来的列车在走过六朝古都南京之后,终抵镇江南。
浩浩千年,泱泱华夏。
卡卡在地图上一个个标注点亮城市,是数千年华夏历史的刻痕,是人类文明伟力的褶皱,更是素昧平生,从未相识的血脉同胞生活的家乡。
一方山水一方色,一方水土一方人。
气候有别,四季更迭,方言相差甚远,民族和而不同,可这一片土地的人都拥有相同的肤色,共同的文化基因,文明记忆。
第49章
卡卡在镇江的酒店睡了一晚,第二天醒来已经是周四。
周一抵达定西,周二在定西市区闲逛,周三坐了一天的高铁到镇江。
左右男朋友要周五下午才能下班,她回去还是一个人,卡卡干脆这两天在镇江逛逛。
她已经在心里想好,这一次的盲盒旅行视频主题核心即为“定西北到镇江南”,定西的素材拍了一下,总不能顾此失彼,镇江也得逛逛。
镇江与扬州,一为江南,一为江北。
卡卡没有在烟花三月下扬州,但先一步来到了镇江。
相较于“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文旅招牌,镇江似乎并不是一个旅游城市,但这里的文化历史底蕴,想来任何一个镇江人都能够滔滔不绝说上半小时。
卡卡读书时学过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亦或是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脑海里随随便便搜索就能想出数句有关“京口”,“北固”的诗句。
京口,即镇江的古称。
自古以来,镇江乃是江南重地。
镇江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而凡是来这里旅游的游客,都避不开“三山一渡”。
三山为金山,焦山,北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