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早已没有蒸汽机车,没有汽笛声,可卡卡总觉得这里有着特别的氛围,好像每一位提着行李的旅客上了车,奔向某个特殊的地方,发生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列车员的口哨吹得作响,卡卡已经上了软卧的车厢,她幸运地买到了下铺,且上铺暂时无人。
将行李暂时放好,卡卡已经坐在床边,支起镜头对准窗外。
火车缓缓驶出站台,耳边能听见明显的响动,虽然今天一路舟车劳顿,可此时心情很是兴奋。
她眉眼弯弯,语气带着雀跃:
“火车开啦。”
“向东方红出发——”
第57章
卡卡大学的时候,曾经也和大学的同学一起坐着火车出门。
那时身体也好,又和朋友们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坐一夜硬座也“铁腚”能行,下了火车还能精神抖擞玩一天。
只不过后来为了快速与便捷,自己有了生活费以外的收入后就会选择动车与高铁,如果不是其他交通方式实在无法到达,卡卡很少会选择绿皮火车。
时间长,噪音大,休息不好,人多吵闹,对比高铁动车,这都是火车的缺点。
只是如今坐在软卧下铺,看向窗外逐渐远离哈尔滨市区的景象,卡卡忍不住想起了小时候。
她小时候父母都要工作,寒暑假的时候往往把卡卡丢给两边的老人。
小小的卡卡,跟着爷爷奶奶坐火车去到过北京,跟着姥姥姥爷乘轮船到过大连。
那时候太小,对于旅游与出门只有兴奋与快乐,去到了另一个大城市,去到了首都长见识,去到了天安门升国旗,给毛爷爷献上了花。
仔细回想,如今还能记忆起的东西其实不多,坐火车的时候,爷爷和奶奶轮流抱着她,不准她在车厢里随便走跑。
那年代火车哐当哐当,噪音更大,车厢里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她仍记得路过德州买的扒鸡,小小的卡卡看着窗外总是不停地问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爷爷这里是哪儿啊?”
“奶奶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北京啊?”
“马上,快了快了。”
“马上是什么时候啊?我们能去长城吗?”
小时候的童言童语卡卡早就不记得,只是长大以后,逢年过节团圆日,老人看着老照片追忆当年,桩桩件件都记得清楚,连带着卡卡才有些依稀的印象。
那时候也在火车上过了夜,可卡卡想了又想,愣是半点想不出小时候是怎么在火车上过夜的。
人怀念过去,倒不如说在怀念回不去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卡卡这个软卧车厢,下铺是297元,上铺285元,直到晚上将近七点,火车停在了“尚志”,才又有其他的旅客过来,是在卡卡对面的上铺。
卡卡的晚餐是一桶泡面,在火车上吃的泡面总是格外香,再配上一罐可乐,好快活。
她吃的番茄面,后来上车的旅客是一位大哥,吃的是经典红烧牛肉的口味。
对方听说她要去东方红看看,绞尽一番脑汁。
“东方红,他们那镇上也没什么人,一共才两三个行政村。”
“这以前都是林场,人都在林业局那,职工都得上万,现在不让伐木不行了,年轻的都走了,冬天天寒地冻的,暖气也不行,这地方不适合人生活。”
“亚洲最大的贮木加工厂,知道不,就在东方红。”
大哥一边说话一边摇着头,说的是普通话,但依旧能听出些许口音。
“那大家走了都去哪啊?”卡卡问着。
“害,还能上哪,挣点钱呗,近了的往哈市跑,上沈阳大连去,也有上河北内蒙的,远了的就上南方打工呗。”
“人网上不都说咱这是宁古塔苦寒之地,冬天供暖能保证水龙头能流,管道不冻就是胜利。”
“你上那东方红,镇上没啥人,它归虎林管,但是人基本都在林业局了,先有的火车站林业局才有的镇,853,854离的都不远。”
“唉,要不为了挣点钱,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咱们这山好水好空气好,就是冬天冷啊。”
“以前这可是王震将军带人开的铁路,起的名。”
大哥语气中带着一丝与有荣焉的骄傲,也带着落寞后的唏嘘。
第二天清早下车,同车厢的大哥下得更早,他在虎林站下车,此时刚早上四点半,但天已然大亮,卡卡被动静惊醒。
“妹儿我闹铃给整醒是不?”
“马上到虎林,你继续睡吧,东方红终点站,到时候列车员就来叫了。”
卡卡在卧铺上眯着眼睛看大哥蹑手蹑脚地带着行李出去,又关上了车厢门。
她昨晚睡得早,此时已经精神,拉了下车窗的窗帘,外头亮堂堂的,跟大白天已经没什么区别。
虎林这边虽然不是中国最东日出最早的地方,但也相差不远。
卡卡起床收拾了床铺,只剩下最后两站,卧铺基本不会上人了,她洗漱后又一个人坐在了窗边,镜头对着窗外,吃了两个小面包。
虎林之后,便是迎春。
迎着春日,到东方红站!
这一次出行,卡卡没有带太多的东西,只身上背着个大书包,加上身上的衣服算是三套换洗,毕竟是夏天了,衣服轻薄行李也简便,再者,她还在游戏背包里放了备用的东西,自己轻装上阵。
火车进站的声音响起,卡卡坐在窗边,看到了东方红站的站牌。
早上六点整,K7289次列车准时抵达终点站,东方红站。
卡卡背着大包下车,神清气爽,在这里,六点钟已经不是初生的朝阳。
一边拍摄一边出站,如今的东方红站已经改建过。
卡卡出站后举着设备在东方红站前的小广场拍摄全景。
“我在网上查,东方红站的设计叫做‘林中木屋’。”
“现在看,的确很符合这个名字。”
整个东方红站的造型看起来就是个小房子,墙壁外观是木色的,屋顶白色,看起来如同落了一层积雪。
在站房的正面看去,最上方是东方红的红字站名,而在屋檐之下,是一个特殊设计的繁体“东”字。
而在进站出站口的位置,还有着一个巨大的“平安”石,对了,下方的底座上印刷着“我在东方红很想你”的字样。
“这个石头和地下这个标语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嗯,乍一看很土。”
“有一种又实在,又非常努力地赶了下时髦蹭点网感的感觉。”卡卡没忍住笑了出来。
【恭喜旅行卡卡成功抵达东方红站,完成本次盲盒旅行任务!】
熟悉的任务提示已经出现,卡卡习惯性忽略掉。
这一次单从杭州飞过来再坐火车,花销真的不大,稳稳的纯赚。
“好了,这一次虽然我们的东方红站已经打卡完成,但来都来了,肯定要继续玩一玩。”
“现在是早上六点零八,还没吃早饭,出发,去东方红早市看一看。”
东方红小镇不大,卡卡在车站打了个出租车,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早市。
得亏她这会儿来了,出租车的司机说,她如果晚点到,早市就要散场了。
现炸的油条,香喷的烧饼,豆腐脑,大堆大堆的山野菜铺在地上,让人只觉得人间烟火气十足。
卡卡要了一碗豆腐脑,就着烧饼和小菜吃,她吃得津津有味,这样东北式的早点在杭州可不好找。
东北的六月,清晨十分凉爽,还有微风吹拂,整个人都不会觉得热。
卡卡吃完早饭刚刚七点钟,虽然平时她也七点多起床,但感觉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衣服是干爽的,站在外边太阳晒着,也不会觉得自己要被烤熟,不会觉得衣服就要黏在身上难受的要命。
卡卡并没有在东方红镇预定宾馆,小镇不大,半天一天的功夫就能逛个差不多,她暂时没有定下一步的安排。
吃个肚饱溜圆,卡卡决定去遛弯儿消食,就去当地人逛的年轮公园好了。
年轮公园里,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一面镌刻着八个大字“东方欲晓,旭日腾升”,正是这东方红的意象。
而在石头的另一面上,则铭刻这座公园的由来。
自1956年起,响应建设边陲的号召来到这里军人与民众屯垦戍边,半个世纪林区儿女艰苦开发,自商业性采伐停止后,建了这座公园。
卡卡行走在这座公园内,看到了许多石头,这些石头做了特殊的彩绘与造型,乍一看让人觉得花里胡哨的辣眼睛,仔细去瞧就能瞧出来,上面画着的都是曾经的林区建设,支边细节。
除了这些造型不一的石头,年轮公园里更多的是一些“大件”,有吉普车,有拖拉机,有绞盘机......甚至还有火车!
这些都是半个世纪以来,东方红林业局与林区儿女留下的痕迹。
红色外观的“集材50”,是来自五林洞林场的第8号车,它曾经创下10000立方米的集材任务。
当年运货的东方红车头也在这里,陈列火车的车厢上充满了时代的痕迹,“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的美术字标语依旧鲜艳。
“我不是火车迷工业迷,但现在人在这里,包括这些机械,林业局的作业车什么的我都是看这些介绍才认识,但人站在这里,看到这些东西就有一种感觉。”
“好像人会跟着回到过去那个时代,集中力量办大事,团结就是力量,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上两代走过的路,所处的环境都不同。但眼前这些我想是我应该记住的,前人开辟夯实过的路,才有如今的繁花盛开。”
从年轮公园出来,卡卡看了看地图,附近还有一个公园,北山公园,这里是一座不高的小山包,离的非常近。
卡卡走了大抵七八分钟就到了北山公园的入口,郁郁葱葱,绿树成荫,人只觉得吸一口气,身体都被洗涤过了。
卡卡一边走一边溜达拍,半道下山的时候,遇着一位拿着手机似乎在拍短视频的大姐。
大姐见她手里的设备过来搭个茬,自己的视频也不拍了。
“美女,你拍抖音呢?”
“嗯,不是抖音,就是拍视频。”卡卡说着。
“你是来旅游的啊。”大姐又接着道。
“对,我这今早上坐火车才到,您是本地人是吧?”卡卡问。
“对,土生土长东方红人。你这来了都上哪了?这东方红也没啥看的额。”
“这里名字很厉害,空气好,这么多森林,我早上还去早市吃饭了,物价也便宜,来避暑就特别好。”卡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