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敦煌九万场雪_分节阅读_第103节
小说作者:慕清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559 KB   上传时间:2025-07-07 13:00:11

  *

  林娇生没有再回玉门大营。

  因为蜡丸送出后不久,就在他表示身体无恙要回营的时候,却被人在路上给劫持了。

  对方不过是一群破衣烂衫的流寇,孰料护送他的那几个女军真是不经打,三下五除二就缴械投降。更悲催的是,林娇生的武艺还不如那几个女军……之后他就被蒙着眼睛堵着嘴巴,五花大绑塞进了一辆又脏又破的驴车里。

  驴车骨碌碌驶着,也不知要去哪里。

  林娇生看不见,只能靠听,可他侧耳细听却只能听到风声和驴车发出的吱扭声。

  那些流寇表现得竟是十足训练有素模样,行进过程中无一人交谈,而四周也完全没有任何可以分辩地点的声音——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回城,此刻正在往戈壁荒野行去。

  又走了好大一会儿,驴车终于停下,林娇生听到耳畔传来烈烈风声,正脑筋急转弯猜测这究竟是哪里时,就被人从车内用力拽了出来。

  那个拽他的人真是一点儿都不客气,将他往前猛力一推,林娇生直接摔在地上扑了个狗啃屎。

  紧接着有人上前为他松绑,之后又将他眼前的黑布解开。

  待得重见光明,林娇生发现自己果然身在一处戈壁旷野。但他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四周,就听得身后传来一个贱兮兮的嗓音。

  “密信已经送出去了?”

  林娇生回头看去,只见身后那人一身骚包的红纱衣被风吹起,轻盈荡漾,翩然如飞。

  ——不是李翩还能是谁!

  林娇生灰头土脸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衣衫所沾沙尘,不甘示弱地瞪着李翩,道:“什么密信?不知道。还有,不知明府缘何将末官绑至此地?”

  李翩唇角微挑:“绑你来,自然是要杀你。”

  听他这么说,林娇生面色一白,但却强装镇定道:“你敢杀我,我小姑姑和父亲都不会放过你!”

  “啧,啧啧……”

  李翩抿唇,舌尖与齿尖相碰,发出一种十足欠收拾的声音,并且眯着眼睛把林娇生从头看到脚,从脚看到头。

  “你一个察子,是怎么有脸说这种话的?”

  说完还抬起一根手指对着林娇生指指点点:“你小姑姑要是知道你把我们商议的军机全送给姑臧了,恐怕会第一个抽刀宰了你。”

  林娇生呼吸一滞——凉州君这是,全知道了?

  “凉州君果然是个大烂人,”林娇生干脆豁出去不装了,直接硬碰硬,“你拦了我的密信?”

  谁知李翩却好整以暇地摇了摇手:“这件事,我本来就是想借你之力让姑臧那边知晓。我为何要拦?我巴不得你那密信快些送到才好。”

  “你……究竟打什么主意?”林娇生感觉自己愈发看不透李翩。

  李翩没回答这话,而是突然笃定地说:“你是景熙的人。”

  林娇生一下子没藏住心中惊愕,脱口问道:“你怎么知道?”

  “啧,你是什么时候露馅的,自己都不清楚?”李翩戏谑反问。

  林娇生面色凝重地半低着头,脑海中飞速回忆自己究竟是怎么露了身份,可他想了半天却完全没个头绪。

  那边,李翩挑着凤眼,一副舍我其谁的欠扁样儿,慢悠悠地开口说道:“……看在你快死了的份上,告诉你也无妨。”

第80章 如是因果(2) 吃土,会腹痛;揉眼,……

  约略是李翩带着小凉公李谨从玉门大营巡阅回城后不久,敦煌城内突然开始流传起一篇名曰《答客书》的辞章。

  世家公子们附庸风雅,总爱写些酸不溜丢的辞句,汉时盛行的大赋到如今已鲜有人撰,目下更受青睐的是百十来字情意绵绵的小赋。

  这些人不仅爱写,写完之后还爱让人四处传诵,流传范围愈广,自然就代表着撰写之人愈有才华。

  大圆脸盘的李见书整日扛着督邮的担子满城乱窜,窜着窜着也听到了那些世家贵胄口中吟诵的《答客书》,觉得有意思,就抄了一份屁颠颠地拿去讨好族叔凉州君。

  李翩接了那篇《答客书》,从头至尾读罢,颇为赞许。

  “这是何人所作?”他问。

  李见书乐呵呵地答:“侄想着小叔肯定喜欢,特意誊了来。听人说是景熙侯闲来无事挥笔写就。”

  “沮渠青川?他倒是挺会舞文弄墨。”

  后来那篇辞章就被李翩随手搁在了书斋的案几上,云行之路过的时候瞅了两眼,瞅完嫌弃地撇撇嘴,转身就出门偷鸡摸狗去了。

  又过了大概半月左右,云安依例来找领导汇报工作。

  领导左手邸报右手茶碗,吊儿郎当地倚着个木制三足几,见她来了,勾起凤眼轻轻一瞥,十成十的有大病。

  李翩刚回敦煌的时候他们曾公事公办地商议过,两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要在外人面前摆出极度不睦的样子。所以每每有事相商时,他们的见面地点既不在七宝堂也不在鹿脊居,而是在敦煌城外的一处芦亭。

  那芦亭所在之地十分隐蔽,在城池西边,距阳禾门大约十里。亭内仅容二人相对而坐,亭外则是个荒弃的烽燧和其所附小坞,再旁边是大片大片茂盛的骆驼刺和梭梭,也不知李翩是怎么寻到这种又烂又破的鬼地方。

  戈壁滩上的骆驼刺和梭梭皆长势凶狠,芦亭沉默地立于其间,风沙扬起,在这漫天漫地的土黄中真是卑微又哀凉。若非李翩那一身骚包红衣够醒目,云安每次都差点儿找不准芦亭的位置。

  此刻,云安拴了马走进芦亭,在李翩对面自顾自落座,瞄了眼李翩端着细呷的茶碗,碗内漂着一层浮土。

  “吃土,会腹痛。”云安平静地说。

  听了这话,李翩不动声色地将茶碗从唇边拿开,放在了面前的土墩上。

  忽地一阵大风吹过,尘沙向着面前飞来,李翩的眼睛本就难受,这时便忍不住抬手揉了揉。

  “揉眼,会瞎。”云安淡定地说。

  李翩双眉蹙起看向云安,正要说话,却听云安又道:“皱眉,不吉利。”

  “云常宁,你故意的吧?”李翩简直忍无可忍,“你在报复我?”

  云安不置可否地晃晃头,见好就收地换了个话题:“军市缴纳的赋税我想用来给女军置办新的甲胄。”

  听了这话,李翩正色道:“依制,军市赋税属将军私有,你可以留着自用,不必贴补给女军。”

  军市与民市、胡市不同,它是由军队掌管的市肆,其赋税之额由将军收入囊中。所以在过往很多时候,军市就成了将军们为自己捞私房钱的好地方。

  云安也有军士赋税的收额,但她几乎每次都将这些钱用在了女军身上。

  谁知这次她听了李翩的话,居然颔首道:“你说得对。”

  李翩见她赞同自己,面上虽仍是淡然,心内却控制不住地泛起丝丝喜悦。

  正搁那儿心里美,却听云安又说:“我那些钱先留着。你之前跟我说过,要将今春民市的赋税拨一半出来给女军,那就先花你的钱给她们置办甲胄,之后再花我的更换环首刀。对了,还有马匹,马匹的钱咱俩一人出一半。”

  李翩咬牙切齿:“云常宁,你……”

  云安:“我怎么了?”

  李翩此刻被云安噎得说不出话来,遂起身将那碗落满土渣子的茶泼在茅亭外。

  他刚才等云安的时候十分无聊,一个人咕噜咕噜喝了好几碗茶,现在满嘴土腥气,看来确实已经吃了不少土。

  难受,李翩想哭。

  “浮生忽忽,无所凭力。”云安却在他身后缓声诵出一句话。

  李翩回头看她:“你也听过这句?”

  云安颔首:“我很欣赏,就记下来了。”

  听她说“欣赏”二字,凉州君的表情像是放在酸菜缸里泡了三个月似的,很入味。

  “沮渠青川不当墨客骚人当什么大将军,真是委屈他了。”很入味的酸菜说。

  云安奇道:“沮渠青川?怎么突然提到他?”

  李翩也奇道:“这话出自沮渠青川新作《答客书》,现下备受世家子弟喜爱,你不知道?”

  云安摇头。

  李翩更奇了:“那你又是从哪儿知道这句的?”

  “是林蔚。有天我去寻他,恰巧他不在营房,我无意中瞧见他褥子下面压了张纸,抽出来一看是笺书文,其他的都没记住,就只记得这一句。”云安说。

  林娇生自来到敦煌之后就被打发去了玉门大营,这是李翩故意安排的。只因在最初见面的那场接风筵席上,李翩就对这人起了疑心。

  ——那是一场所有人都心怀鬼胎的筵席,可林娇生的鬼胎怀的有点儿太明显了。

  布菜饮酒期间,李翩曾数次发现林娇生在默默观察在场所有人,他看得很小心,却也很仔细,只是这些都没逃过李翩的眼睛。

  如此古怪的神情不该出现在一个身无半职的少年郎身上,李翩眉心微蹙。

  筵席结束后林娇生就被李翩“发配”去了军营,目的之一是想将他困在荒凉的大营里,目的之二是让云安看着他。

  现在听云安说这句话她是从林娇生那儿知道的,李翩的眉头蹙得更紧了。

  “他又是如何知道?”李翩继续追问。

  云安:“我听阿绾说,也许是军营里太无聊了,每次望日募兵的时候,他都会恳请阿绾帮他打听些城内趣事回来,也许是阿绾告诉他的。”

  想了想,云安补充道:“他倒也没有打探别的,就是抄抄写写……你怎么了?”

  她抬眼看去,见李翩的眉头此刻简直已经拧成麻绳。

  “云行之!”李翩忽地扬声唤道。

  云行之是跟着李翩一起来的,像一只忠诚的汪汪护卫,李翩走哪儿他跟哪儿。

  此刻,这人正躲在荒弃的烽燧后边玩刨坑游戏,听得李翩叫他,甩着两只沾满土渣的手跑出来。

  “郎主。”

  “带笔墨了吗?”李翩问他。

  云行之赶紧点头:“带了。”

  说着就跑去一边,在一丛骆驼刺里扒拉半天终于扒出个漆箧,打开来,里面装着笔墨纸砚。

  云安不知李翩要做什么,但她明白李翩一定是发现了什么隐秘,于是不再追问,只帮着云行之研墨铺纸。

  很快,纸笔皆备妥,只见李翩挥毫便在纸上写下了沮渠青川那篇《答客书》。

  写完之后递给云安:“你看看。”

  云安看了点头称赞道:“写得很好,想不到那景熙侯虽是匈奴卢水胡出身,亦如此风流缊藉。”

  可李翩紧蹙的眉头仍未放松分毫,轻声说:“我总觉得这事另有玄机……”

  说到这儿,他蓦地脸色一变,命云行之重新铺开干净的纸,再次搦管写下《答客书》。只是这次,他并未按时人惯常的无句读之法来写,而是刻意将每句话单独写成一行,整篇文辞写完便如珠帘玉幕般悬垂于纸页之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1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敦煌九万场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