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仙侠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敦煌九万场雪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慕清明   小说类别:武侠仙侠   内容大小:559 KB   上传时间:2025-07-07 13:00:11

  云安回家将此事告诉云识敏,云识敏果然知道。

  “不是半(ban)宫,是泮(pan)宫,”云识敏解释道,“那是凉王在酒泉建的学宫,王孙公子们的读书之所。从前敦煌立都时就建起来了,后来迁都酒泉,泮宫也随之迁走。看来,他是去酒泉读书去了。”

  “那他不是坏人,不会来找我们麻烦了?”云安一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回去。

  云识敏点头:“兴许如此。但那匣钱我们仍是不能用,留意打听着,等他从酒泉回来,找个机会偷偷还给他。”

  “阿爷放心,我识得。”云安欢快地答应着。

  除了这事,还有一件事让云安感到十分开心,那就是云识敏的身体状态日渐好起来了——准确地说,是他自己不再一心求死。

  那天,他躺在病榻上听云安抹着泪跟自己说她偷了东西,说想让阿爷吃点好的,希望阿爷不再生病……那一刻,云识敏突然觉得眼眶湿漉漉的。

  也是在那时他才意识到,他这辈子何其有幸能拥有两个云安,一个亲女,一个养女。

  但若是比苦命,两个云安简直不相伯仲。

  养女今年只有十三岁,倘若他死了,她就彻底失了庇护。

  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女娃娃,在这世道,要怎么活下去啊。

  他将亲生女儿换给别人已经是造了一次孽,若是自己撒手尘寰,将这样好的养女独留世上,任其自生自灭,就又造一次孽。

  ——人可以犯一次错,但决不能一次又一次犯错。

  云识敏不想死了,他放心不下云安,哪怕这个云安并不是他亲生的。他要撑起这个家,要看着云安长大。

  那天之后,云识敏强撑病体,恢复了往日代人写信记账、卖字鬻画的日子,家里光景也渐渐有了起色。

  *

  一晃又是三年过去,云安已出落成一个十六岁的俏丽少女。

  这三年里,她发现自己身上起了些微妙的变化。

  首先就是眉眼长开了,鼻子越来越挺翘,眼睛也愈发明澈,嫣红唇色又润又嫩,眼窝虽仍深,却不似小时那样可怖,反而显出一种我见犹怜之态。

  其次是皮肤变得越来越白净,虽因日常劳作而不似千金小姐那般细腻,但那种清冷雪白的肤色实在惹眼。

  夜深人静之时,云安褪去衣衫,借着月光打量自己手臂和胸前的肌肤,自己都会被这没有一丝瑕疵的白净吓一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她的个头长起来了,身材不再矮小瘦弱,而是变得袅袅婷婷,腰肢纤细,胸前微微隆起,行止之间动人心意,仿佛在这土灰色的日子里生长出一朵将要绽放的菡萏。

  先开始她并没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些变化,只是奇怪为何突然有许多婆婆婶婶来家里找云识敏,并且每次都神秘兮兮故意把她支开。

  后来她实在按捺不住好奇,躲在墙角偷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婆婶都是上门提亲的。

  “您是不知道,张家那娃子回去就害上了相思病。他娘央告我来跟您说这事,您看如何?”

  “您家这丫头生得也忒美,多少小子都被她勾了魂去。”

  “您看王家如何?他家可是农籍,家里谷粟多到吃不完,跟了他,你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皮。”

  “您再想想吧,云家阿爷。虽说是去做小,但那刘家可是咱们敦煌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他家郎君说了,想要多少钱粮,随便您开口。”

  “云先生,您这也不应那也不应,难不成是想把闺女嫁给凉王?啧啧。”

  “这样好的颜色,不快点许人,留着怕是个祸害啊。”

  来提亲的人都被云识敏打发走了,并非是他真的想让云安去攀什么凉王的高枝,而是云安在第一次偷听之后就跑来央求他,跟他说自己心里有主意,让阿爷千万别答应。

  云识敏心疼女儿,女儿说别答应那就全都不答应。他也没问云安心里究竟有什么主意,他相信她。

  在这些年的养育和相处过程中,云识敏发现,他的养女出人意料地聪颖且有主见。

  还记得有一回教她读书写字的时候,读到班婕妤的《怨歌行》——“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她忽地扔下笔不肯再写。

  云识敏问她怎么了,她说:

  “团扇因其有用,为人所取亦为人所弃,班婕妤因其有用,也像团扇一样先得欢心后又见弃,最终郁郁而亡。阿爷,可见‘有用’二字多么害人,我不想成为一个只对别人‘有用’的人。”

  说这话时,女孩将“有用”二字狠狠咬着,似要咬出血来。

  这孩子小时候不知多少次命悬一线,过得太苦太苦,只望她今后能快乐地活着,这就足够了,云识敏心想。

  至于那个装满“金柿子”的钱匣,仍旧埋在卧榻下面的土坑里,但父女二人都没忘记它,烫手的山芋还是要赶快还回去才好。

  就在云识敏打算找个机会把钱匣偷偷还给李翩的时候,事儿却找上了这对父女。

第43章 七重行树(1) 抓人还要送这么多东西……

  这事并非坏事,恰恰相反,是件天大的好事。

  这事还得从云识敏说起。

  当今世上的富贵人家附庸风雅,时常以字画装裱门面。但因这世道寒门与世族之间有着严格的区分,故而就连富贵人家也是分了等级的。

  就拿敦煌城来说吧,最尊贵的自然是李氏、宋氏、索氏这些不仅有钱还有权的世家著姓,接下来就是周王刘赵等有钱却只稍稍有权的人家,最次一等的当然就是有钱却没权的人,譬如民市上靠卖?酱发家的陈大虎。

  李氏、宋氏、索氏家中张挂的字画基本出自有身份地位的名流手笔,像云识敏这样的,他们看不上;但陈大虎家中若是张挂字画,才华横溢却杂身社会底层的云识敏则必然是首选之人。

  不过嘛,首选归首选,陈大虎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他们不喜欢云识敏。

  原因在于,这人实在清高的讨厌。

  身处朝不保夕的乱世,一个被太守府扫地出门的臭穷酸,还总端着什么礼义廉耻君子德行的架子,膈应不膈应啊。

  咋着,还想学那什么阮鸡翻青白眼不成?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前两年姓云的大病一场,整个人一天天消瘦下去,字也不写画也不做,街坊邻里瞅着都觉得他快不行了。这两年却又好了起来,重新提笔作画。不仅好转,甚至还主动去拜访了民市上那些有钱的老主顾,说什么逢年过节婚嫁寿贺需要字画可以尽管找他,卖字鬻画代写家书什么都行,姿态倒是放低了不少。

  先开始还不知他为何如此,后来才知晓,原来他家中有个如花似玉的闺女,且已到了出嫁年纪,估摸着是想给闺女筹措嫁妆,才对钱物之事上心起来。

  陈大虎虽是个卖?酱的粗人,但他是个好人,既然云识敏开窍了,有出路自然也会帮一把。

  某天,陈大虎就跟云识敏说,云先生画技这么好,不如去千佛洞给人画壁画。

  能在千佛洞凿窟礼佛的,要么是城内一掷千金的世家大族,要么是寺院联合百姓们集钱集力,怎么着都比现在这样满大街兜售字画要强。

  云识敏听陈大虎这样说,禁不住心动,遂托人打听,不出半月就有人跟他说,城南的沙梵寺出资在神沙山新凿了一窟,要绘制壁画,现下正在征募画师。

  云识敏遂毛遂自荐。

  他在敦煌百姓中原本就小有名气,那边募人这边自荐,两下里一拍即合,这便去了千佛洞。

  沙梵寺新凿的是一个覆斗形洞窟,由云识敏等三个大画工带十个小画奴耗时三个月共同完成。

  覆斗形是当下凿窟最常用的形式,这种窟较之毗诃罗窟更为气派,又比中心塔柱窟省钱,窟顶四坡平直,藻井三圆三方。

  大画工们每人负责一壁一坡,小画奴则负责打下手并绘制藻井和坡壁上的装饰纹样。

  待完成那日,沙梵寺僧众一同至神沙山观像。其中一名高僧在看到石窟北壁的“须阇提割肉济父母”画作时忽然痛哭失声,众僧围拢过去细细观看,无不泣涕如雨。

  在这桩本生旧事里,逃难途中粮水皆尽的修婆罗提致打算杀掉自己的妻子,用妻子的肉来养活大家。

  就在他将要拔刀杀妻之时,他的儿子须阇提跪地哭求,哀切地表示愿意用自己的肉换母亲活命。

  且须阇提十分聪慧,他没有选择自杀——死人的肉很快就会烂掉,他选择活生生地每天把自己的肉割下来供养父母,直到他们逃出荒林。

  帝释天在天宫望见此事,为验证须阇提的孝心是否挚诚,化作虎豹到树林中啃咬折磨他,还逼问须阇提:“你现在这么痛苦,后悔吗?”

  须阇提由始至终只说了两个字:“不悔。”

  (注释1)

  这幅被认为是整个石窟中画得最好的本生图,恰是出自云识敏手笔。

  其实“须阇提割肉济父母”的壁画在千佛洞已有许多幅,但别的画工画这图时,为了展现自己的画技,往往将绘画重点放在描绘须阇提割肉时如何痛苦、帝释天所化虎豹如何凶残之上,可云识敏不同,云识敏将画作的重心放在了须阇提哀哭救母和面对绝境仍能说出“不悔”二字的孤勇面容上。

  正是这九死一生的至勇之心和舍命救母的至孝之心感动了在场所有人。

  此事传出之后,云识敏一时之间在敦煌百姓当中声名大噪,传到后面自然也惊动了太守府。

  *

  大饥疫之后城内的世家著姓纷纷在千佛洞开凿石窟,作为敦煌太守,李椠在这事上当然也不甘落于人后。

  此前敦煌阴氏斥资在崖壁上凿了个大窟,说是能容纳十个人同时入内观瞻。

  宋澄合一听这话不乐意了,撺掇着李椠也去凿个大的。

  李椠对继室的话几乎言听计从,遂叫人赶紧去崖壁上选址开窟。他对石窟这玩意儿没什么想法,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许比阴氏那个小。

  石窟凿好之后宋澄合扬眉吐气,立刻聘了画工去绘制壁画。

  哪知这一环却出了大问题。

  先开始聘的画工是几个从西域来的胡人。西域本就是佛法发源流布之地,按理说那些胡人画工经验丰富,应该画得很好才对。

  宋澄合千挑万选弄了三个据说曾在龟兹克孜尔石窟内绘画过的画工。可结果却是,他们画出来的东西她一点儿都不满意。

  那些胡人画工确实绘画技法高超,但看来看去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用一千六百年后的一句土话来形容就是——木得灵魂。

  也许恰是因为他们画的实在太多,画多了人就麻木了,且全都是师父带徒弟,所以怎么看怎么有种照本宣科的呆滞感,宋澄合很不喜欢。

  后来又找了敦煌当地的画工来画,谁知画出来的东西宋澄合更不满意——这回不仅木得灵魂,连技巧都木得了。

  就在太守夫人为此事犯愁之际,有人向她举荐云识敏,说沙梵寺新窟里那幅“须阇提割肉济父母”的本生画如何巧思精妙,如何感天动地,果然说得宋澄合禁不住心痒。

  于是她当夜就跟李椠说了这事,李椠虽厌憎云识敏的臭脾气,但对他的学识却也是服气的。既然夫人这么想请他,那就请吧,随他开价,反正咱家不差钱。

  翌日午后,宋澄合打发家中管事王栩带着一石麦子、三十斤獐肉、十张羊皮去杂石里,登门拜访云识敏。

  *

  云安一大清早就出城去放马了。

  家中养着两匹用来交军赋的马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很是能吃,三不五时就要带出去遛,还要给它们打马草。

  待到烈日高升的时候,她牵着马、背着一筐打好的苜蓿回到杂石里。

  刚拐进巷子就见自家门前围了一群人,有闾间熟悉的婆婆婶婶,还有几个瞧模样明显是大户人家的奴仆。

  望见这架势,云安一颗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儿——这简直跟抓走王小女那天一模一样。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云安满眼悲凉。

  牛大姐正抻着脖子往云家的院子里望,见云安回来,赶紧冲她招手:“丫头,快来瞅瞅,你阿爷要富贵了!”

  “拿了不属于自己的钱,就得去还不属于自己的债。”云安手脚僵硬。

  王小女她娘也站在旁边瞧热闹,这会儿不无羡慕地说:“读书人家,到底跟俺们不一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0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1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敦煌九万场雪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