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君有气无力地点点头:“没有,我饿了,好饿啊!”她抬起眼眸,可怜兮兮地瞧着周衍,就像受伤的小动物一样,很是让人心软。
周衍这下是一点气也不剩了,声音里更是不自觉地多了几分关切:“怎么就这么饿着,我若是一直不回来可如何是好?”
“因为我没钱啊,拿什么去买吃的!”她一个女子,就这么把没钱这种事情说得光明正大,丝毫没有要在男子跟前隐瞒或者遮掩的样子,周衍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茬。
见他愣在当场,剑君看起来更委屈了,她甚至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饥饿的肚子适时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小美人儿你最好了,可救我一回吧?”
这种时候还不忘记要嘴上花花,周衍哪儿能不知道她这种样子就是装的,可偏偏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她是装的,自己还是狠不下心来赶人,甚至想要满足她享用美食填饱肚子的小小“请求”。
于是这夜周衍宫里伺候的人都感到很奇怪,因为从前长公子从太后宫里用完膳回来以后,一般都不会再传膳了,哪怕是真饿了,也就让人进些小点心。
今夜却在屏退侍从准备休息以后,突然又吩咐传膳,要知道长公子虽然身份尊贵,但一直都很体恤下面的人,很少会这样的。
今夜,这是怎么了?
第57章 [VIP] 第五十七章
57
剑君仿佛真就是来享用美食的, 吃完宫里的晚膳以后,拍拍屁股就走了, 只留下一句:“小美人儿, 明晚见哦!”
然后就这“明晚见”三个字,几乎成了两人每天晚上的道别语。
从这夜以后,剑君每晚都会准时来周衍这里报到, 不只蹭吃蹭喝,还总是嘴上花花。
弄得周衍都习惯了有一个人每晚必来, 从来都不忘准备好丰盛的晚膳。
前朝和匈奴使者的谈判进行得还算顺利, 毕竟割地、赔款、和亲几项都得到了满足, 匈奴也没什么可多说的。
太后斟酌几日,最后选了周衍身边的侍从青舟封为宁远公子,带回自己宫里教导。
选青舟一是因为他自小跟在周衍身边,忠心程度自不必说,耳濡目染之下,也熟知作为大燕公子应该有怎样的品行气度,教导起来省事不少。
二是因为他行事性情十分稳重,是个可堪大任之人, 如今匈奴正强势,等他去了匈奴, 大燕这边还有不少需要用得着他的地方。
太后看中了青舟, 便亲自召见了他, 对他晓以大义,青舟自知太后之意不可违,再加上他被封为和亲公子, 老家的父母姊妹都会得到封赏,弟弟云舟未来的归宿太后和长公子也会多加考虑, 堪称是牺牲一人鸡犬升天,权衡利弊之下,也就接受了这份使命。
反倒是一同伺候在周衍身边的云舟,本来就是个小哭包,如今几乎天天都哭成个泪人。
每每周衍去太后那里一同教导青舟的时候,他都会主动请缨跟过去伺候,就为了跟即将远嫁匈奴的哥哥多相处一会儿。
这日匈奴使团跟大燕这边商议完毕,终于带了满满的珍宝丝绸茶叶打道回府,唯独留下那个刀疤脸的女人在都城做外派使者。
当晚剑君潜入周衍宫里时,周衍一如既往准备好了晚餐,屏退了侍从。
“怎么样,匈奴使团终于走了,感觉如何?”剑君边吃边含糊其辞地与周衍闲聊。
周衍坐在桌子的另一边,多年来的教养令他即便是在私下里,亦坐得十分端正,看她吃得开心,他的心情也莫名变好。
“感觉……大概是松了一口气吧,终于走了。”
剑君就着一杯酒咽下嘴里的食物:“可是担心他们一直留在这里,终有一日会遇到你?”
周衍眼神迷茫了一瞬:“或许有吧,不过我大燕也不可能永远这般与匈奴虚与委蛇,总有一日……”
他没有再说下去,这未尽之意任谁都听得明白。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剑君突然说道。
“什么?你说。”
“细数大燕历史,不止一次与匈奴和亲,但从未让真正的公子去和亲过,如果,我是说如果,形势所迫,必须要你亲自去和亲,你会如何?”
这个问题周衍不是没有想过,事实上不管是学习大燕有关于和亲的历史时,还是太后选中了青舟做和亲公子时,他都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必须要去匈奴和亲的人是他自己,他会如何。
说实话,眼下他还无法回答。
如果回答愿意,去了匈奴自此离乡背井,或许此后一生再也无法回到生长的地方,再也无法与父后、妹子相见,而且据说匈奴那边的习俗与大燕很是不同,哪怕贵为单于阏氏,在单于死后如果是由非他所出的王子或者由单于的姊妹继承单于之位,他便要继续伺候下一任单于,这也就是匈奴所谓的收继婚制度,母死,夫其后父,姊妹死,皆娶其夫夫之。
更不必说他一旦去和亲,身边势必要带上几个陪嫁的侍从,他们一样要随他一起离乡背井,终其一生再也不得返乡,哪怕是死,也只能落个客死异乡。
前几代的和亲公子诸如此类的事例其实并不少。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回答不愿意,便是愧对他大燕长公子的身份。
他其实有这种觉悟,此生既然出生于帝王之家,享尽人世尊荣,为大燕而牺牲自己,并非不可为之事。所谓身在其位,必谋其职,便是如此。
今日听说匈奴使者一走,父后便让他明日去玉林苑散散心,还特意说得十分清楚,明日他妹子带着几个近臣在玉林苑狩猎,好像那日提过的霍远和孔清都在伴驾之列,若是碰巧遇上,正好可以相看相看,哪个更合他心意。
父后这是为了以防夜长梦多,想早日把他嫁出去,虽则如此,还是精心为他挑选了整个大燕年轻未婚女君中间家世、人品、才干、相貌最出色的两个供他选择。
说白了他无论选择哪一个,日后的境遇总不会差到哪里去,一番拳拳父爱之心由此表露无疑。
周衍沉默良久,还是没有回答剑君方才提出的问题,反而他几度想要开口,把明日玉林苑之事透露给她,最后却还是把这些话都咽进了肚子里。
罢了,与她说了又能如何?他莫非是在期盼着什么吗?
不过这件事情不说,另外一件事情也在他心里埋了好些日子,借着这个机会终于问了出来:“阿窈可能告诉我,你究竟是什么人?”
剑君此时刚把今日份的膳食全部吃完,正意犹未尽地嘬着小酒回味方才那些美味,忽然听周衍这么问,想了想便道:“我是什么人,总有你知道的一日,但不是现在。”
“既然总会知道,为何不能现在告诉我?是早还是晚,真的这么重要吗?”
“如果非要回答的话……”剑君的目光落在周衍那张每一次见到都觉惊艳的脸上,沉吟片刻,“确实非常重要,我只能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为了让周衍少去胡思乱想这些有的没的,她甚至身形一晃就连人带凳子坐到了他身边更近的地方,一顿抢白。
“我说小美人儿,你这么在意我的真实身份,可是对我有什么想法?”
“我……”周衍目光闪烁,眼睫轻颤,最后却道,“不是,如今正是多事之秋,陛下求贤若渴,知道你是个人才,有意招揽你进入军中,派人寻访了一段日子却一直没有你的踪迹,所以我才想着问问。”
顿了顿,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空了的那些碗碟上:“咱们认识也有好些日子了,除了你每日会突然来这么一回,我竟一点也不知道你的其他情况。”
剑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哦,原来是为了陛下,那你可以劝她不必忙了,她找不到我的,即便找到了,我也不会接受招揽。”
周衍猛地转过头来直视她,眸中充满震惊之色:“为何?不都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么,你为何不愿?莫非,你是匈奴人?”
剑君甩甩高高竖起的飘逸长发:“你看我有哪点儿像匈奴人?”
周衍迟疑摇头:“没……没有。”
剑君神秘一笑:“还是那句话,不可说,不可说呀!”
周衍再问:“宫里守卫如此森严,这些日子你如何每一次过来,都没有惊动守卫?”
剑君一脸理所当然:“这自然是因为本人本领高强,宫里头那些守卫拍马也及不上。”
周衍额角微抽,就没见过这么自信的人,哪知紧接着却又听她道:“再说,我这么来去一直没有被守卫发现,最主要的不是因为你长公子一直在为我打掩护么?”
这话倒是实实在在,一点也不掺假。
周衍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脸颊有些抑制不住地发热,长久以来的教养以及男儿固有的矜持让他不愿在对方面前失了态,微微别过脸去,不肯直面她。
此时却又听她道:“既如此,我就先走了,小美人儿,明晚不见不散哦!”
话音一落,很快宫室里就没有了另一个人的动静。
周衍强行压下心头骤然涌起的空落,起身吩咐侍从撤下碗碟,自己却走出宫室,立在青石板铺成的院落里仰头望月。
良久,久到云舟取了件斗篷为他披上,劝他:“长公子,更深露重,不如早些就寝吧。”
他才紧了紧肩上的斗篷,转身回了寝室,边道:“明日太后让我去玉林苑散心,你随行吧。”
云舟高高兴兴地应下了,自打进了宫,出宫的机会可不多,明日去的还是玉林苑那种趣味十足的地方,云舟自然高兴,一时连与青舟的离愁别绪也消散了些。
周衍以为出去院里静立一会儿,他的心情应该能够平静下来。
但是直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他才发现原来一直也没有平静,反而在这安静宽敞的寝室当中,愈发容易东想西想。
那样的感觉很陌生,但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萦绕在他心头,无论如何强行压抑、刻意不去触碰或是欺骗自己,那种情绪总会以更加猛烈的姿态喷涌而出。
他如今已是弱冠之年,该懂的都懂,他其实也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只是不敢去承认罢了。
他这是……动了心啊!
不知道是因为那日被匈奴纠缠,她从天而降将他救走时,还是这些日子以来每日雷打不动的相见。
抑或是头一次她突然出现在他寝宫,劝他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时。
他确实是真真切切地对她动了心,着迷于她高强的本领、潇洒来去的身影,以及风流艳丽的模样。
甚至,着迷于她总是一口一句地唤他“小美人儿”,如此不尊重甚至带点儿艳色的称呼从她嘴里叫出来,他竟一点也不觉得生气,反而感受到一种奇怪的甜。
每每被她那一双无时无刻不含情的桃花眼眸看着,他就甘心情愿地迷醉并沉沦着。
没错,他不再欺骗自己了,他根本就是对那个叫“阿窈”的女君动了情!
可是她就像是一股来去无踪、让人一点也把握不住的风,她整个人就是一团谜。
他该怎么办啊,明日相看过后,父后应该就会颁下懿旨,为他赐婚了……
第58章 [VIP] 第五十八章
58
玉林苑回来以后周衍立刻就被太后叫去问相看的情况了。
周衍回想起今日玉林苑的情景, 那个叫霍远的女君比较英气,孔清可能是家学渊源的缘故, 看起来更加温和儒雅一些, 能被妹子放在身边的人,大问题应该不会有。
像她们这样,放在外头必然都是极好的妻主人选, 他想,若是没有认识阿窈在先, 他可能也就在她们两人中间选一个做妻主了吧。
可是现在, 说实话他有些不愿意, 但是在太后面前无法明言阿窈的存在,于是只能找个借口说自己还要回去好好考虑。
毕竟是关系到一生的大事,他拿出这么谨慎的态度,太后不怒反喜,还一再关照他务必仔细考虑,懿旨早就拟好了,只等他点一下头,就安排侍从去宣旨。
周衍抱着一种纠结的心态从太后那里离开, 想着再拖延一段时间。
谁知这一拖延竟然就拖出了天大的祸事,足以改变他原本一眼可以望到头的一生。
匈奴使团回去后, 没过几日竟然派人送来一封呼延邪单于的书信, 说是原先商量好的割地、赔款的事情他们没有异议, 但是这和亲的人选,得变一变。
呼延邪单于不要如今选定的宁远公子,他要娶大燕真正的长公子做未来阏氏!
消息传到后宫, 太后勃然大怒,痛斥呼延邪单于给脸不要脸, 胃口大得离谱,他的衍儿绝不可能嫁去匈奴!
女帝自然也不愿意唯一的兄长嫁到匈奴,当即召集一帮智囊团,修书去与匈奴商谈。
太后越想越不放心,再度召来周衍,问他考虑得如何,霍远和孔清两人他到底要选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