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战俘,星环贸易一向是优待有加,然而对于抵抗者,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了。
虽然纽约市禁枪,但那些流通在黑市的枪支,依旧给驻扎在当地的军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层出不穷的冷枪和燃.烧瓶令人烦不胜。一开始星环贸易还不厌其烦地逮捕,而等摩洛国的士兵抵达接过防务权后,这些打游击的爱国者们就没那么好运了。
所有参与游击队行为的人,直接拖出去毙了。所有疑似对游击队提供帮助的,直接抓了。纽约市的监狱被清空了出来,专门为那些嫌疑犯准备。而那些重获自由的罪犯,尤其是那些重刑犯,则被组成了一支宪兵队,负责协助摩洛国的巡逻队维持治安。
对于桑托斯来说,他可不在乎什么名声。
独立之前,摩洛国游击队被老美的飞机、特种部队镇压了不知道多少年,现在他的人有幸踏上了北美的国土,他只恨不能多杀个痛快……
若不是江晨亲自打电话勒令他不准搞事儿,没准他还就真这么做了。
……
位于曼哈顿岛的帝国大厦,这里被临时征辟为星环贸易北美战区司令部,然而真正的指挥中心却在美联储的地下金库。所有的情报都在这里汇总,然后发往各战斗单位,与位于新月岛的总指挥部共同构成星环贸易陆军指挥体系。
站在摊开的北美地图前,星环贸易北美战区总司令郑余飞,正在与参谋部的军官讨论着下一步作战计划。
“宾夕法尼亚州国民警卫队已经从费城撤离,退守哈里斯堡附近。我们的主力部队已经与空投华盛顿的轨道空降旅汇合,摩洛国第二十七、二十八步兵旅正在前往华盛顿方向,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往匹茨堡方向进军。这后面是底特律、芝加哥等美国大型内陆城镇,以及五大湖工业区……”
“另一个计划则是沿东海岸向佛罗里达进军,为我们的盟军打开登录的入口,形成一条从纽约延伸至佛罗里达半岛的战线,然后向着内陆方向平推过去。”
第一种方案的精髓是快准狠,第二种方案的精髓则是稳,然而对于星环贸易来说,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深入内陆可能会冒一定风险,但等到美国完成战争动员,那就不是风险那么简单了。
听完了参谋长的意见后,郑余飞沉默了片刻,开口道。
“总部不希望这场战争拖得太久,采取第一种方案。”
五大湖工业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钢铁、煤炭、化工等等重工业基地在这一带扎堆。拿掉了这里,就等于拿掉了北美抵抗的希望。
“第二装甲旅进军匹茨堡,追击宾夕法尼亚国民警卫队,”说着,郑余飞的视线投向了地图,停在了位于北美腹地的科罗拉多州上,眼睛微微眯起。
夏延山。
那里是美利坚最后的堡垒。
只要撕开这层堡垒,再拿掉五大湖工业区,差不多就能逼着美国在投降协议书上签字了。
第1479章金融海啸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任何国家的问题都无法单独割裂来看。
被十二枚三叉戟引爆的新美大战,点燃的不只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火,被卷入到这场战争余波中的国家,几乎覆盖了全球每一寸角落。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是文化,所有的一切都被卷入了冲突的漩涡。
首先崩溃的是美元,以美联储金库为导火索。
虽然不知道星环贸易打算怎么处置这些黄金,但光是看着那艘搁浅在华尔街街头的核动力航母,就足以让每一名持有美元的投资者对美元的前景萌生绝望。
一场以美元为中心引发的金融海啸,已经从北美东海岸扩散至全球,各国外汇储备蒸发的价值根本无法统计,因为通常被用作衡量价值的美元,本身就处在风暴中心……
所有人都在想想尽千方百计减持手中的美元,减持手中的美国国债。然而恐慌情绪一旦在市场蔓延,想要独善其身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在这场金融海啸中,唯一的获益者似乎只有新国。
从那十二枚三叉戟被圣盾系统拦截之后,新元在外汇市场的价格便应声而上。为了遏制持续攀升的汇率,新联储不得不修改了今明两年的量化宽松计划,痛并快乐地将印钞机运转至极限,以开闸放水的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来稳定汇率。
然而即使是如此,也难以遏制新元走强的势头。
外界普遍分析,如果新国对美国索要战争赔款,很大概率将向美国索要美联储的黄金进行支付。如此一来,似乎新元成了这场金融风暴中,唯一的“避险品种”。
为了平息燃起的战火,挽救恶化的经济形势,还是有不少人都做了一定程度的努力。有通过外交途径试图从中调停,当然也有试图走军事路线准备武力干涉的。
有愁眉苦脸的,也有在旁边做做样子,亦或者是打算从中分一杯羹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地球防卫同盟的两大主要成员国,无论是华国还是俄罗斯,此刻采取的态度都是观望。
美元的衰落可能对依赖出口的华国经济带来难以承受的阵痛,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霸权的衰落,对于华国还是利大于弊的。无论是从国家统一还是地.缘政治的角度来权衡,都是如此。
俄罗斯也是一样。
北约的衰落将缓解俄罗斯边境上的军事压力,更多的资金将被用在经济建设上,而不是在漫长的边境线上与北约扳手腕。
但若是直接出兵,又太过冒险,毕竟能莫斯科可没有圣盾系统。
虽然地球防卫同盟中有对集体防御一事做相关规定,但在星环贸易主动号召盟友参战之前,他们也乐得用和平的手段支持已经占据优势的盟友。比如向边境增兵,在近海展开包含抢滩登陆以及大规模空降登陆的军演等等。
另一边,北约也是诡异一般的沉默。
就在星环贸易空降华盛顿的二十四小时后,英国首相紧急召开了议会,一份涉及对外战争提案,被拿到威斯敏斯特宫展开讨论,虽然会议桌上各党派代表的脸色义愤填膺,但在最终的投票环节,这份激进的提案最终并没能获得通过。
被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华盛顿公约》的第五条。
即,当一国遭遇侵略时,其余成员国将共同防御。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这场战争似乎并不是星环贸易先动的手。错误评估星环贸易实力的美国,才是站在侵略方,而登录北美的星环贸易,反而是站在防御方的立场……
如果将哥伦比亚战争从新美大战中割裂出来,确实可以认为是美国先发射的三叉戟核导弹进行先发制人核打击,导致的这场战争。而福特号航母战斗群,是在哥伦比亚战争中被俘虏的,并不能被视为新美大战的导火索……
其实说白了,这些都是借口。
如果真想打的话,北约也不是没干过绕过联合国直接发动军事打击这种事。
真正被英国议会顾虑的原因只有两个。
一个是远征号的主炮正悬在同步轨道上。在见识了连核武器都无法撼动的盾牌,以及那无可抵挡的“长矛”之后,M.A.D机制(即互相确认毁灭)已经彻底宣告破产。如果一方的核武器无法确保在战略打击发生后完全摧毁另一方,那所谓的威慑还存在什么意义呢?
就算英国佬在想帮忙,也不得不掂量下出兵可能带来的后果。
而再一个则是,北约联军的主力被牵制在了哥伦比亚的泥潭动弹不得,包括英国人的军队。如果英国想要增援美国,就必须发动二战以后最大规模的战争动员。然而在自身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这只是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