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话时,却听得殿顶传来一声磬音,转目看向外间,问道:“何事?”
有弟子在外言道:“回禀殿主,回阳峰主来了。”
周东泊神色略动,道:“快请进来。”
少顷,一名身着青布法袍,头戴问道冠的老道人跨入殿中,正是回阳峰主吴汝扬。
而殿中两人见了他,都时站了起来相迎,双方施礼过后,又各是于此间坐定。
周东泊笑道:“吴真人来得巧,方才我二人正好说到如何应对南海变局一事,真人到此,正好一起议个对策出来。”
吴汝扬沉声道:“我也正为此事而来。”
周东泊略微意外,道:“那不知真人如何考量?”
吴汝扬道:“吴某以为,陶真宏等三人接连破开风陵海上阵盘,后招又层出不穷,若留在那处,任其慢慢壮大,将来必是难制,对我玉霄实是不利,定要设法将其等早些铲除了,哪怕其事后再来,也总能换来几十载清平。”
周东泊沉吟不言。
周隶广见状,便道:“可是吴真人,那三人所筑大阵已成气候,破之不易,听得溟沧派眼下正四处搜罗宝材,甚至不惜攻打北冥洲,又命门下小宗上缴供奉加倍,可见其已是渐呈不支,若是能如此对耗下去,用上个一二百年,就可将之拖垮,那时再解决这几人岂非易事?”
吴汝扬却摆摆手,道:“外间所见,未必是真,只可信得五分,大有可能溟沧派用得障眼法。便非是如此,以北冥半洲之地,灵材便不及中柱、南崖两洲,维持其门中用度,想也勉强足够了,实不能指望于此。”
周东泊又思虑片刻,点头道:“真人说得有道理,只是为避大劫,门中诸真皆在用功,却不好轻折法力。”
吴汝扬道:“此不是无有解决之法,两位也知,吴某余下寿数,也不过一二百载,我不求飞升,功行增进对我已是毫无用处,愿去海上除此隐患。”
周东泊动容道:“吴真人何必如此,世上有不少延寿之物,我玉霄还少不得真人。”
吴汝扬摇头道:“纵是延寿得命,若不在灵眼那等灵机至清至纯之处修持,本元精气也必是每日衰退,到得劫开之时,又能余下多少战力?”
说到这里,他神色一正,道:“二位,我愿持宝,破去那海上大阵,再为山门镇守海上一百年,免使山门受得侵扰,但也请门中应我一事。”
周氏二人对视一眼,周东泊先是开口道:“吴真人请明言。”
吴汝扬肃容道:“我去之后,吴丰谷可继我峰主之位,万望请门中扶持一把,自然,他若不成器,难以破开境关,此事也就作罢,不必再提。”
周东泊叹道:“此事甚大,我也不好做主,唯有禀明上人。才可回复吴真人。”
吴汝扬点头道:“好,我就等两位师兄回言了,今日来得冒昧,不扰两位,这便先告辞了。”
言罢,他站起一揖。道一声“留步”,就转身往外去了。
周氏两人起身,目送他一路出殿。
周隶广看了过来,道:“师兄,此事你看……”
周东泊道:“不必说了,这事上人自有明断,我等无需自作主张。”
数日之后,玉霄派回阳峰主吴汝扬亲至风陵海,筹谋三月之后。命周如英、吴云壁二人为策应,以补天阁破阵至宝“平海岳”连攻半月,终是毁去海上阵盘,陶真宏等三人借龙宫遁走,重又退回东海,入得小界修持,以求早日回复损去法力。
而吴汝扬退得三人后,却是驻步风陵海上。调遣族中弟子再筑阵盘,不过半年时日。便又再起了一座禁阵,下来周、吴二人回得山门,而他一人在此坐镇,看去短时内不会离去了。
此间一切,很快传至溟沧派门中,不过张衍尚在闭关。齐云天、霍轩二人皆认为这数十年中不宜再动,命人往东海上送去些许丹玉后,就暂不关注南海。此刻北冥中,此刻早已平定南洲诸部,四部妖候封宫不出。一时之间,南北皆是平静安稳下来。
山中不知岁,时日流转,一转眼,又是四十年过去。
渡真殿中,张衍双目缓缓睁开,清眸中似有一缕紫色闪过,他将手中已是变得无比灰暗的无窍精元石放了下来。
此刻案几之上,四枚精石中,已有三枚变得黯淡无光,只余未曾取去紫清灵气那一块,尚是保持着原来模样。
自他闭关以来,法力便在不断上扬增进之中,可以说他所用时日越长,自身积累也就越是雄厚。
不过到了今日,却是不再有所变动,好似一汪深潭蓄到了极处,法力已是增无可增,满无可满,无论怎么炼化灵机,也不过是散逸于天地之间,再也无法提升上去。
他此刻已能觉得,在自家身躯之外,似有一层无形阻碍,挡住了上去之途,唯有将之打破,方能得见自在。
他很是清楚,只要破开这层束缚,自己就可真正迈入了那象相二重境中。
洞天真人修持到这一步,其实并无什么太大难处,只需自身法力积蓄到足够,便可过此关口;而到了二重境后,天地与己身之间也等若少去一层拘束,无论是吐纳灵机还是精气回复之能,都会大大高于一重境。
道册之上对此有许多称呼,诸如“拂尘垢”“过障纱”“明心目”,“推虚帘”等等。
然则此关好过,但再往下去,却需经历数重障关,才可入得三重境中,且一次比一次艰难,一关比一关牢固。根底越是雄厚之人,所历障关越多。或是经历六关、或是经历九关,甚至更可能在九关之上,全看修士一身根基如何。
张衍此刻已是一脚踏在门径之上,看去只要轻轻往前一步,就可达到对面境地之中,但他却并未急着过去,而是拿起一枚蚀文玉简反复看观读。
简上所载,乃是太冥祖师传下密法,可令门中洞天修士在入得二重境后,借用丹药之助,同时运转妙诀,就可在破境之机,再挟势破开二至四层障关。
三代掌门元中子,据载曾一次过去四重障,此后溟沧派中历代洞天,包括后来飞升真人,皆是止步三障之上,未有能与之比肩者。
张衍看过秘法之后,已是了然,若自己能在突破二重境时冲过更多关障,那么将来通往三重的道途必可顺畅许多,至少可省去更多用功时日。
他衣袖一振,站起身来,对着天中一揖,道:“弟子请祖师赐法。”
不一会儿,就见天顶之上,有一道黄光飞来,仔细看去,却是一卷帛书。
他双手一抬,就将之接入手中,而后缓缓打开,然而扫了一眼,这帛书之上居然是一空白。
他神情之中并无任何意外,把功行一转,其上便缓缓浮出一行字迹来。
此是太冥祖师传下的破障丹方,但这也是因人而异,因修士体悟不同,根底不同,功候不同,底蕴不同,甚至寿数不同,所用外药也各是不同,这时所显丹方,也唯独他自家可使,若是给了别人,必是无法合用。
他目注其上,仔细看了下来,不觉一挑眉,忖道:“此法也就我溟沧可用。”
丹方之上所载的灵药有许多已是无法在九洲寻得,但在小界之中却还有些,但数目也是不多,眼下也只他这等三殿殿主可以拿来取用了。
他招呼一声,把阵灵唤来,指着其上灵药,道:“你将之凑齐了,我稍候需开炉炼丹。”
阵灵曾在历代渡真殿主门下听用,显然非是头一次搜寻灵药,她言道:“老爷稍等,奴婢去去就回。”
只一个时辰之后,阵灵便就回转过来,她一个万福,道:“奴婢按老爷所言,将丹方上所载灵药俱是取得,只是有些灵材不多,至多可炼得四五回。”
张衍点首道:“已是足够了。”
阵灵道:“老爷可要奴婢现在开得丹炉么?”
张衍一点头,道:“开炉。”他一摆袖,穿过阵门,一步踏入丹室之内,随后坐定下来,并起法力封禁了此处。
因炼这丹药需得大法力催动,而是何等火候也只有自家知晓,是以唯有他亲来祭炼。渡真殿中历代洞天真人,也俱是如此。所幸如何炼丹,可由阵灵从旁相助,是以那等不通炼丹术之人,也只需懂得维持火候便可。
张衍师从周崇举,虽不敢言精擅炼丹,但在此道之上,也远远胜过诸多同侪,是以此回极为顺遂,不过半月,就炼得三枚丹丸,但破障机会只得一次,是以多出两粒实则并无用处。
他取了一粒入袖,踏开阵门,回得殿中安坐,又将案上那玉简拿了起来。
那破障法诀不过是一段蚀文,虽他在此道上造诣颇高,但一番推演下来,却有几处无法拿定主意。
若按却是不同方向去走,那必也导致结果不同,哪个是优,哪个是劣,只表面上看,却是无从判断。而一旦跨了出去,便是走错了,也再无回头路可言。
他沉思一会儿,起法力将丹丸一引,藏入法体之中,却并不立刻炼化,而是手握残玉,把心身沉入其中,慢慢推演起来。
第一百七十章 重门之后非绝巅
三年之后,张衍心神方自残玉之中退了出来。
经他反复推演之后,却是自那妙诀之中选出了一条能前行最远的道途。
不过同时也是发现,这法诀似也有其局限之处,到得某一关障之后,任凭再是如何努力,也无法再往前去了。
确定自家所选,已是其中最佳,他这才不再坚持。
他用数日稍作调息,自定中醒转后,见已是万事俱备,便来至大殿之外,纵身飞出,化清光到得玄海上空,清喝一声,就将法相放了出来。
只闻轰然一声,一道混冥玄气去往高处,绵邈无尽,浑浑沉沉,展铺在天穹之上。
他立在滚滚荡荡的玄气海内,闭目把气机稍作调理之后,便就盘坐下来。
随他放开自身意识,这一尊先天玄相之中便传来轰轰雷鸣之声,少时,就闻得小界上空传出一声大震,回音隆隆不绝。
张衍能清晰感觉到,自家法体之外好似何物破碎了一般,同时四周灵机也是变得更为清灵舒缓,只轻轻一引,就可汲吸入躯,再念头一转,就变化为精气法力。
此时他已是轻轻松松跨过了那第一道障关,也即表明,从此刻起,他便是象相二重境修士了。
不过今番运功,并是不到此为止,他又神意一起,运转起此前推演了不知多少遍的法诀。
霎时间,法力层层攀起,不断壮大,不过只过去十来呼吸,却似势头猛然一顿,仿佛上方已是碰触到了天顶。难再有所扩张,知是碰到了第二层障关。
这却也阻不住他,只稍稍一发力,其便轰然倒塌,随后滔滔法力一涌而入,又往下一层障碍冲去。
在残玉推演了数百上千遍,他对破障法诀已是烂熟于心,一路之上,几是势如破竹。以无可阻挡之势接连不断撞开前方阻碍。
第三层!
第四层!
第五层!
现下若有外人在此,可见他法相之上,道道雷霆在幽气之中窜动,鸣声不断。
张衍依靠着自身雄厚无比的积累,竟是一口气破开了五层关障!
到得此一步后,他眼神略略闪动,先前在残玉之中试演时,就是过不去这一层。
他事先读过典籍,明白在诸多障关之中,只此一处有单独名讳。号曰“天关”。
他也能感觉到,此层远比前面五障更为牢固。对自家束缚也更为紧密,好似在那母胎之中,四肢蜷缩到了一处,根本无法舒展开来,若是强行去闯,稍有差池,非但可能损及自身,便是先前破开障关亦有再度弥合的可能。
以他如今成就。实则已是超出了三代掌门元中子,为溟沧派门下绝无仅有,按理而言,已是可以收手了。
然而他眼神之中却是毫无退缩之意。
修行之道,当是勇猛进境,半步不退,未曾真正上前一试,又怎知前路如何?
残玉之中。千百次反复试炼,求得就是一次胜过一次,一回强过一回,不断在此前根底之上有所突破。
眼下既是又得一次机会,那又岂能驻足不前?
我之前路。当永无绝巅!
这念头一起,他神意气机赫然相合。心中那股一往无前,追逐大道自在的信念倏而跃出,赫然将法力汇作一股,直往第六重大关之上撞去!
轰!
就这一刹那间,整个小界似是震动起来,且声响越来越盛,越来越隆,到了后面,好似山呼海啸,天裂山崩。
而渡真大殿,无论偏殿正殿皆是轻轻摇晃起来,连洛清羽、庄不凡等数名在界中修道的长老也被惊动,纷纷飞遁出来,惊异无比地看着上方天穹。
一道灵光闪过,阵灵飞出大殿,她望了眼天中,急急喝道:“四方守卒速速镇定阵位,稳住界域。”
玄泽海界之中,随她一声叱喝,自海底之下升起一根根百丈玉柱,每一根大柱之旁,皆有三名身高三十余丈的佻人,由其拉动锁链,稳住阵柱。
与此同时,小界内一座座禁阵也是打开,将那宣泄出来滂湃之力缓缓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