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剑来_分节阅读_第2159节
小说作者:烽火戏诸侯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25-01-30 00:05:46

  于玄闻言无奈道:“文圣,实不相瞒,贫道暂时做不到,只能是拎在手里。”

  刚刚合道成功的于玄,暂时“兜不住”这幅河图,对其施展障眼法都不行。

  收入袖中都做不到,就更别提将其炼化为本命物了,事实上,于玄是注定无法炼制这幅河图的,只能是代为保管。

  人如书楼如藏书。

  但即便如此,于玄能够在未来漫长的修道岁月里,随时随地反复翻阅、观摩此图,获得的大道裨益,非比寻常。

  老真人在符箓一道,堪称绝顶再难更进一步的造诣,便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恰好是这一步之差,就是实实在在的天人之别。

  比如现在,于玄只是稍作推衍演算,便发现以前属于空中阁楼的十数种大符,都有把握画出。

  老秀才说道:“让我来试试看。”

  于玄毫不犹豫就将手中星图轻轻抛向文圣。

  老秀才抬起袖子,就将一幅星图收入袖中。

  于玄错愕不已。

  老秀才缩脖子,一手扶住袖子,立即抬起屁股,有一种拿了宝贝就要跑路的架势。

  于玄倒是镇定。

  老秀才悻悻然重新落座,满脸愧疚道:“见谅见谅,每次喝酒喝高了就这样,习惯,纯粹是习惯使然。”

  第一位人间来客,可谓丰神玉朗,腰别一截柳枝。

  是那个待在蛮荒天下那处日坠渡口的柳七。

  老秀才嘿嘿而笑,柳七这趟远游天外,撇下好友曹组,单独来此,并不让人意外。

  需知这位柳七,原名柳三变。

  明明是出身官宦世家,为何会取这么个名字,后世山上,倒是有个无据可查的小道消息,说是那邹子给排的八字、取的名。

  而这幅于玄暂时做主的河图,在万年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寥寥数次,曾有一位据说是火龙真人不记名师父的高人道士,道号“白云”,不知真名,传闻他就曾亲眼见过星图出河的景象,之后便为人间修士泄露天机,留下玄之又玄的“龙图三变”之说和两个晦涩难解的图式。

  柳七身形化虹而至,见着了文圣和于玄,便蹈虚停步,作揖行礼,微笑道:“见过文圣,恭喜于真人。”

  于玄起身,打了个稽首作为回礼。

  老秀才一个蹦跳起身,作揖还礼。

  先前在文庙那边,老秀才跟苏子,还有眼前这位才华横溢的柳七,各自讨要了一幅字帖,价值如何?都是读书人,谈钱多俗!

  柳七曾经首创柳筋境,也就是那个毁誉参半的“留人境”,不知耽误了多少自命不凡的修道天才,当然是一种自误了。

  作为公认数座天下最被低估的大修士之一,经此一役,柳七确实让人间刮目相看。

  在那仰止占据绝对地利的大海之上,柳七竟然能够以术法碾压仰止的水法本命神通,不知让多少浩然修士心神往之。

  斩龙之人陈清流,之前那场文庙议事,曾经去过一趟功德林,主动拜访恢复文庙神位的老秀才。

  这位白帝城郑居中的传道恩师,经不住老秀才的劝酒,很是小酌了几杯,便说了几句真心话,其中一语,就让老秀才拍案叫绝。

  按照陈清流的说法,当年那个试图逃回蛮荒的仰止,若是在海上碰到自己,而不是柳七,就不用劳烦文庙押送她去中土神洲了。

  言下之意,只要换成他出剑,旧王座大妖之一的仰止,就活不了。

  老秀才自然不会认为对方是在吹牛皮不打草稿,因为陈清流所说,是事实,千真万确。

  再说了,这家伙能够当郑居中的师父,吹个牛皮,又咋个了嘛。

  谁不服气,有本事去白帝城找郑居中啊,说你师父吹牛皮,我气不过……

  陈清流当时看似随口问道,柳七当真使出了三百多种术法?

  老秀才点点头,外界说是三百五十六种,文庙这边也不好确定具体数字,反正不到四百种。

  陈清流便笑言一句,还是有点本事的。

  当然了,老秀才心知肚明,柳七是一定会跻身十四境的。

  至于苏子,因为有白也,大天师赵天籁,则因为有那纯阳吕喦,能否跻身十四境,反而得两说了。

  不管怎么说,那个叫柴芜的小姑娘,能够在青萍剑宗那边一步登天,直接从留人境跻身上五境,柳七功莫大焉。

  所以老秀才以心声笑道:“赶早不如赶巧,择日不如撞日,也在这里预祝柳先生合道顺遂。”

  柳七愣了愣,再次作揖拜谢。

  此行不虚。

  故而没有久留。

  老秀才坐回那只葫芦,继续喝酒,在柳七那边不曾收到贺礼,小有遗憾。

  随后便有一个手持竹蒿的撑船老舟子,在那星河中悠悠然泛舟而至。

  是被曹溶他们当做大师兄、却不被陆沉承认的那个大弟子,顾清崧,道号仙槎。

  银河绚烂,人间舟楫路穷,自古唯有乘仙槎可上天河。

  老秀才赶忙起身相迎,大步跨出,径直往撑船舟子那边赶去,一脚踩在船头,殷勤热络道:“哎呦,这不是仙槎前辈么,好久没见了,怎么回事,瞧着不是特别有精气神,咋的,又与哪位了不起的高人切磋道法了?要不要老弟帮忙说几句公道话?”

  顾清崧一时间有点发蒙,其实他跟这位文庙神位高居第四的文圣先生,在今天之前,双方并无交集,好像都没聊过半句闲天。

  一来老秀才成名太快,感觉横空出世、名声鹊起没几年,眨眼功夫就去文庙吃冷猪头肉了,对于常年在海上游历的顾清崧来说,

  又像是个眨眼功夫,老秀才就又很快去功德林吃牢饭了。往年顾清崧听闻这些,也只当是当几碟佐酒菜来着,可怎么听着老秀才的口气,像是那种至交好友的久别重逢?莫非是自己失忆了?错过了什么?

  只说上次顾清崧偷摸进去功德林,不也只是为了见那个对男女情爱一事极有独到见解的花丛老手陈平安?

  而且那次见面,跟姓陈的小子,做了一笔买卖,他教了陈平安一种独门遁术,陈平安则传授给他的锦囊妙计,确实不俗,有用!

  老秀才一把抓起顾清崧的手,使劲摇晃,“久闻大名,神往已久,仙槎道友,可是一等一的性情中人呐,佩服佩服。”

  顾清崧想通了,估计是陈平安那小子在文圣这边,说了几句肺腑之言,实诚的公道话。

  所以一般不轻易说谁好话的老舟子,便点头道:“陈平安与我,勉强能算是同道中人,老秀才,你不用这般矫情言语,且打住,再多说几句,你浪费唾沫不说,我也要起鸡皮疙瘩,犯不着。”

  说完这些,顾清崧转头望向于玄,开始祭出了一门大名鼎鼎的本命神通,“老于头,敢情是又走狗屎运了?说实话,你要是把运道分我一半,可能一般都不用,我早就去青冥天下白玉京觐见师尊了。”

  于玄板着脸不搭话。

  老真人以前在顾清崧这边吃过亏。

  顾清崧问道:“咋个还摆张臭脸了,这么大架子,当自己是十五境吗?”

  老秀才大开眼界,人的名树的影,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见过会说话的,真心没见过几个这么会说话的。

  看来陆沉至今没收取仙槎道友为弟子,不是不愿意,是根本不敢?

  于玄呵呵一笑。

  顾清崧没好气道:“一个活了几千岁的年轻十四境,看把你能耐的,如果我没记错,或是文庙那边当年没骗人的话,老秀才只花了几十年功夫,就成了十四境,你瞧瞧老秀才,今夜与我才头回见面,跟我摆谱了吗?”

  于玄揉了揉眉心,无奈道:“怕了你了。”

  老舟子与老秀才告辞一声,拨转船头,使劲呸了一声,“老子好心好意跑来跟你道贺几句,结果眼睛长在脑壳上的,糟心,不是个东西。”

  于玄满脸苦笑,都不敢骂回去。

  老秀才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顾清崧突然转头说道:“老秀才,你这人蛮好,跟某人比,你们俩的位置,其实得颠倒过来,这才算名副其实的一个天一个地,要是没有某人这种朋友,就更好了。回头找我,咱哥俩好好喝顿酒,不醉不休,说不得就是喝我的喜酒了。”

  老秀才连忙说道:“好说好说,一定一定。”

  等到顾清崧撑船返回人间,直奔那艘桂花岛渡船。

  老秀才回到于玄身边,笑问道:“怎么回事,你以前招惹过仙槎道友?”

  于玄满脸憋屈道:“问题是贫道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年这家伙为何要堵门骂人。”

  老秀才好奇道:“骂你什么了?”

  于玄说道:“大致意思,是骂贫道上梁不正下梁歪来着。”

  老秀才笑道:“谁让于老哥的徒子徒孙那么多,被仙槎道友骂这个,一时间还真要心虚几分。”

  于玄喟叹一声。

  第三位道贺之人,是那召陵字圣,享誉天下的许老夫子,虽然老人不在文庙陪祀圣贤之列,也不在儒家道统文脉之内,许老夫子却是一个功德极大的读书人,跟如今坐镇宝瓶洲仿白玉京的那位老者差不多,都属于真正的隐士。

  等到许夫子与于玄客套寒暄完毕,老秀才终于有机会开口言语,竖起大拇指,沉声道:“许夫子,你有所不知,我那关门弟子,每每提起你,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是这个!”

  许老夫子淡然笑道:“文圣喊我名字即可,况且我也当不起陈隐官的称赞。”

  老秀才唉了一声,眼神幽怨道:“什么陈隐官,见外了不是,咱俩既然按同辈兄弟论,你就当陈平安是自家晚辈,以后遇见了,喊一声世侄即可。”

  此话一出,让许夫子不知如何作答。

  文圣的脾气和护短,天下皆知,你要是跟他客气,他可不跟你客气。

  然后是桐叶洲大伏书院的现任山长,万年老蛟出身,程龙舟。

  曾是天外常客。

  自然而然,就聊起了桐叶洲的大渎开凿一事。

  老秀才开怀不已,“要说豪言壮举,我这关门弟子,说得不多,做得更多些。”

  程龙舟笑道:“陈隐官在桐叶洲补缺一事,令人佩服。”

  老秀才沉默片刻,笑道:“哪里哪里,当仁不让于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之后是皑皑洲韦赦,一位曾经被认为十四境是他囊中物的天才修士。

  这位七十二峰主人走后,陆陆续续有大修士来此道贺,甚至还有青冥天下的几位道门飞升境。

  最后一位道贺之人,是那个绰号鸡汤和尚的僧人神清。

  “大和尚,我们心里边,先有个是非,得有个对错。对吧?”

  “是吧。”

  ————

  落魄山,竹楼外的崖畔石桌。

  明月当空,像个富贵人家的大玉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66页  当前第21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59/26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剑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