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接过了陈牧手中的盒子,好奇的开始拧动起来,过了一会儿六面图案就变得一片杂乱无章,然后怎么也恢复不到原来的整齐,让她那精致的琼鼻顿时微微皱了起来。
小丫头才不过两岁,似乎就有了倔强和不服输的心态,不断试探起来。
此时。
正在练剑的陈玥也是放下手中的长剑,走近过来后,看向陈瑶手中的玩具,短暂观察之后,略有些好奇的道:“此物是什么?看上去倒是颇有许多玄妙。”
“乾坤方。”
陈牧随口回答,道:“这是我行走世间,偶然得见的一种玩具,的确颇有些妙处,契合乾坤轮转之道。”
陈玥来到陈瑶旁边,观察着陈瑶的把玩,很快也是来了兴致,忍不住出声指点起来,让陈瑶按她的方法去拧动,转动片刻之后,终于将铭刻有‘坎水’印记的一面拼的完整,但其他五面却仍然杂乱无章,而且无论怎么转动都难以再次拼整,总会将已经完整了的坎水一面破坏。
一时间姑姑和侄女两人,都是有点抓耳挠腮。
看着陈玥和陈瑶陷入其中,陈牧一时失笑,也并不去指点,就任由两人钻研,而差不多就在短暂的盏茶功夫后,一个声音凝成一线,横跨山峦,传入他的耳中。
“牧儿,镇北王布衣来访,想寻你一见。”
这声音温婉,正是秦梦君的传音。
听到这一句传音,陈牧将陈瑶放了下来,微笑道:“玥儿,你看着瑶儿,有位贵客来访,我要去接待一二。”
“哥哥去吧。”
陈玥此时正沉浸在‘乾坤方’的玄妙之中,听罢陈牧的话,也没有抬头,下意识的就挥挥手,拉着陈瑶继续研究。
倒是陈瑶的注意力立刻回到了陈牧身上,眨巴眨巴大眼睛,陈牧温和一笑,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然后转身往远处走去,两步落下,身影便消失不见。
不用秦梦君提醒,他便已猜到了是袁鸿来访,也知晓其人乃是布衣而来。
以镇北王天人之尊,不下王旨,不派使者相请,甚至亲自登门也并不公然拜山,而是布衣来访,陈牧向来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袁鸿不曾得罪过他,两人之间也没有旧怨,这般不在意身份地位,以布衣来访,他自然也当布衣一见。
片刻后。
陈牧来到太玄峰的后山崖巅。
一眼便看到,一袭布衣的镇北王袁鸿,驻足于山崖之侧,正遥望群山之景。
“王爷来访,有失远迎。”
陈牧神色平和的一步临近。
“老夫突然登门,算来还是老夫冒昧。”
袁鸿泰然一笑。
两人皆是初次见面,但言辞之间却彷如老友一般,此刻彼此相视一眼,两人那幽寂的眼眸深处,皆有一丝微光闪过,好似混沌之中开辟一丝光亮,犹如雷霆炸开。
这微光仅仅只是一瞬,两人表面上皆没有什么动作。
短暂停顿后。
袁鸿笑了笑,相邀道:“陈太上可愿随老夫走一走?”
陈牧神色随和的回应道:“王爷相邀,自当相随。”
袁鸿微微颔首后,便即向前一步迈出,踏出悬崖边缘,凌空虚渡,而陈牧也是从后方迈步跟上,两人就这么踏空而去,很快消失在山间。
山崖上。
尹恒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并不说话,只望着袁鸿的背影,露出些许沉思之色,而约莫数个呼吸后,秦梦君的身影也悄然出现在一侧,遥望陈牧和袁鸿消失的方向。
“师尊,镇北王此来究竟有何意图?”
秦梦君露出一丝沉吟之色。
她倒不觉得镇北王会对陈牧不利,毕竟如今局势,袁鸿和陈牧之间并无旧怨,即使袁鸿有颠覆大宣天下之心,那也是以大宣朝廷为优先之敌,不会与陈牧率先冲突。
尹恒驻足山崖之畔,摇头道:“布衣来访,如此放低姿态,倒像是有求人之事一般,但我倒不觉得这般简单,多半是想与陈牧一论天下大势吧。”
袁鸿自不用说。
如今占据寒北,将十一州纳入归治,寒北各大宗门或被驱逐,或服从于镇北府调度,又或者如七玄宗这般彻底封山,可谓是九分天下之一,与朝廷乃至晋、楚等分庭抗礼。
而如今的陈牧,集个人伟力于一身,已是世间公认的武道最顶尖的存在之一,至少也是当世前三,甚至不少人认为陈牧不需要修成天人,便已是天下第一,纵然麾下并无什么势力,仅有一个七玄宗,但仅凭一己之力,也一样足以撼动天下格局!
可以说。
袁鸿与陈牧的意图,将能影响大宣天下九十九州,数以亿万的黎庶众生。
他和秦梦君虽然也是换血境的存在,也屹立于淬体武道的巅峰,但比起袁鸿,亦或者如今的陈牧,在天下局势上,地位已是远远不及了。
“其实我观天下九分,也未必是件坏事。”
尹恒忽的说道。
他这段时间来行走天下,倒是见到了许多不同于当年乱世的景象。
当初姬永照在位,不理朝政,八王纷争致使天下大乱之时,各大宗门割据州郡,彼此争斗以致民不聊生,朝廷法度形同无物,底层帮派混斗,民生维艰。
而天下九分之后,这一情况却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且说寒北。
在镇北府收纳各州郡归治之后,自上而下统御州府,以法度治理,虽是在玉州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大开杀戒,但诛杀恶逆之后,很快整个州府就焕然一新。
上到玉州州府,下到瑜郡这偏僻郡府,皆在镇北府的统御下恢复了法度,不复之前那种乱世纷争,人命如草芥般的景象。
并且。
不光是寒北玉州。
寒北的其他州府,甚至连尹恒游历的其他道府,归属于楚王、晋王统辖的东临到、上雍道等等,也是被诸王强行收束,以各自法度治理,恢复民生。
原因也很是简单,过去诸王集中于中州,在天下各处互相争斗安插势力,而现在天下九分,许多宗门皆是举宗迁移,诸王皆是尽可能的收拢势力,之后谋求发展,自然是要以法度治理州郡,以武力维护官府的统辖调度,收拢势力,平定乱象。
可以说天下九分之后,虽不复大宣鼎盛之景象,但底层的纷乱却也逐渐消失了。
至少。
在朝廷、六王以及镇北王、六道盟这割据天下九道的势力,彼此之间没有彻底开战的情况下,各处州府都是一片休养生息之景。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却不知他是作何想了。”
秦梦君听着尹恒的话,微微摇头说道。
陈牧归来这几日,一直都在陪伴许红玉、陈瑶等亲人,只第一天拜见过她一次,也并未与她详谈过,因此她也不知道陈牧对如今的天下形势是如何去看的。
第460章 赴中州,天下动!
七玄镇。
繁华的镇落之上,陈牧与袁鸿漫步而行,经过之处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两人,尽管两人行走于街巷之间,但却与镇落上的芸芸众生仿佛相隔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
袁鸿往前行了几步,看看街巷上的喧闹,忽的有些怀念般的说道:“曾几何时,天下尚且安定,我为镇北王世子,却喜好武道,厮混于底层,接触三教九流,曾率人剿灭过盗匪,也曾孤身一人深入匪窟救人水火,那时我父王曾训斥于我,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却说行武侠事,胆气为先,我父王又言,既然如此,那便去行百家之事。”
“后调遣我担任城卫司总差司,统御一方,又调度我去镇北府军,任校尉,与关外异族交战,又命我任监察使,监察百官……我事事勤勉,在其位则谋其政,至我接掌镇北王印时,万事皆熟于心。”
陈牧与袁鸿并肩而行,随意漫步,听着袁鸿的叙述,神态并无太多变化,关于这位镇北王的崛起之路,半生经历,在寒北那也是流传甚广的。
初时混迹于底层,尔后历任诸多衙司,前半截的历程倒是与他相仿,不同的就是袁鸿乃是镇北王世子,再怎么混迹,暗中也必然有人时刻庇护,而他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两年,那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行差踏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袁鸿继续说道:“我曾与戏子畅谈,与差役结交,见识过盗匪的生死之交,看遍贫富之冷暖,最终以人道叩问天地,问鼎天人合一,登临武道至境。”
陈牧听到这里,终于开口道:“大凡世间武道,不外乎参悟天地,先触及天地之本质,不曾想王爷却是一路逆行,以人道叩问天地,倒是世所罕有。”
袁鸿神态如常,并无倨傲,道:“道者,万法皆通,大凡修行之道,无论何门何路,最终都是通往唯一一条道路,由天地及人,或由人及天地,皆是修行之路,不足为奇。”
陈牧微微点头,道:“确然如此。”
每一位天人高手,都有自我信念之所在,必须要维持那一抹信念和意志,才有可能在天人合一的过程中,维持自我心志,而不被天地同化,魂归天地。
有人是以武道为信念,有人是传承为意志,也有像袁鸿这般,以人道为信念所在。
袁鸿的三言两语,听上去是东一句西一句,意义似乎不明,但实际上陈牧却听得很清楚,这是袁鸿坦然阐述属于他的天人之道,一方面是与他一论世间武道,另一方面,也是向他明确自身追求的路途,乃是以人道为信念。
信念在此,那么追求天下安定,就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为了自身权势的一句虚言,更有甚者,也许是有志于天下繁荣,世道昌盛,人人如龙。
“王爷想做那九五之尊?”
陈牧想了想,也不多绕弯,直接问道。
袁鸿目光掠过人声鼎沸,一片喧闹繁华的街市,摇摇头道:“谁坐那个位子,都没有分别,我只希望天下繁荣,黎庶安定,人道昌盛。”
陈牧听罢,语气随和的说道:“王爷能问鼎天人,非是偶然,姬家的那些人物,争权夺势数十年,皆为了那个位子,单论心境便差之甚远,也难怪皆不成器了。”
他是相信自己的天赋和意志,信奉的是自己,未来必然能超脱于这方天地,而袁鸿则是认为人定胜天,信奉的是整個人族,整个人道,从上古时代微末中走来,至统御山河,未来必将能胜过这片天地。
到了陈牧,袁鸿的境界,都是在与天地相斗了。
而诸如韩王、晋王之流,则还在争夺权势,与人相斗,境界上就落了不止一筹,也就难怪八王至今也没几人迈入换血之境,目前唯一一个姬玄非,还是登上帝位之后练成。
“不知陈太上如何看待天下形势?”
袁鸿见陈牧言谈随意,并无什么试探与弯弯绕,便也停下脚步,看向陈牧。
陈牧将目光投向远处天际,悠然道:“我仅尘俗一武夫,天下于我何加焉?只求随性而行,率性而为罢了。”
若是放在前世,亦或是刚来到此世之时,那他心中自然会有御极称尊之念想,但历经无数坎坷磨难,以武力问鼎乾坤,对世俗权柄的心念早已淡了。
世俗琐事不过是牵绊。
当他已超然于世俗之上,于人间称圣,那又哪还有再沉入世俗当中的念想。
“如此,倒是洒脱。”
袁鸿听到陈牧的话,不由得感叹一声,倒也不觉得意外。
普通人罕有这种心态,但对于当世最顶尖的武道强者来说,却是十分常见了,诸如那些天人高手,至少也有一半都是这般豁达,对权柄不以为意。
哪怕是对于世俗权柄有所觊觎的,譬如南沼巫神宗的阳青山,其人支持姬玄非谋夺大位,也是为了借助大宣朝廷的底蕴,来满足自己的其他事情。
话音落下后。
袁鸿继续向前迈步,这次步伐略微加快,几步落下之后,便已离开了七玄镇,而陈牧也是随同跟上,两人身影犹如仙影,渺渺茫茫,顷刻间便抵达了玉州的府城。
时隔多年再临玉州府城,陈牧目光随意掠过,却见整个府城都焕然一新,相较于过去,外城的混乱已消失不见,街巷之间皆有秩序,差役巡逻往复。
“分分合合,乃天下大势,当今大宣九分,对世俗黎庶来说,却非为坏事。”
袁鸿屹立于玉州州府的城墙之上,俯瞰玉州城内的景色,语气平缓的说道:“镇北府收纳各州郡归治,而今已颇具成效,据我所知除西关道外,其余各道也大同小异,历经数十年纷乱,算是到了休养生息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