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贾兴文面露难色,良久叹息一声道:“若是我向冯大人开口,恐怕晋升无望了。”
原来不良人衙门等级森严。
除了冯昊担任不良帅这一最高长官的职务,还有紫袍、绯袍、青袍、白袍四个等级。
紫袍是除了不良帅外的最高等级,整个不良帅衙门只有三人。绯袍则在紫袍之下,不良人衙门里有十余人是这个等级。
而青袍则再次之,整个不良人衙门有上百人处于这个阶层。
至于白袍…
则类似于后世的临时工,属于不在编制内的存在。
赵洵便是青袍,让他惊讶的是贾兴文也是青袍。
这可就奇怪了,要知道贾兴文在不良人衙门已经待了十几年,是实打实的“老人”了。
这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升迁,看着跟他一道进入衙门的人成为了绯袍甚至是紫袍,若说心里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就好比赵洵一进入不良人衙门就是青袍,严格意义上和贾兴文是平起平坐的。
贾兴文真的除了资历老以外别无其他的优势了。
所以贾兴文迫切的需要通过一次办案赢得冯昊的赏识。
毕竟在不良人衙门里,人员升迁任免就是冯昊一句话,即便狗皇帝都懒得管不良人内部的人事任免。
这下赵洵总算明白贾兴文不想声张的原因了。
“贾大哥,我理解你的心情,不过这件事肯定不能靠妖物蒙混过关。你要是不想声张我们就自己来查。”
贾兴文闻言颇是有些感动,一开始他以为赵洵不过是一个来不良人衙门镀金的官二代。
像这种纨绔子弟他不知道见识过多少,早已不报什么希望,只希望赵洵不要添乱就好。
可不曾想赵洵竟然还有过人的地方,通过指纹提取证明妖物作祟是人为营造的假象。
一腔热血,满身抱负,这很像年轻时候的贾兴文。
贾兴文回想起刚刚进入不良人衙门的时候,也是像赵洵这样天不怕地不怕,可是十几年下来,早就被岁月磨平了棱角。
“真的要查吗?”
贾兴文仍然有些犹豫,赵洵上前一步道:“贾大哥,你相信正义吗?”
“嗯?”
贾兴文愣在当场,片刻之后眼眶有些湿润。
“罢了,你既然要查,我们就一查到底。”
贾兴文就像是心底被唤醒了什么东西,紧紧攥着拳头说道。
…
…
既然要一查到底,自然要选好切入点。
根据案牍库的记载,何远山何御史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八月十三于西市酒肆会见胡商。
赵洵觉得从这里入手最为合适。
当然,西市繁华不已,不良人的身份又很敏感,不能大张旗鼓的去。
贾兴文提议易容。
这正合赵洵的心意。
正所谓技多不压身,能够多学几门技艺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可是后来赵洵发现所谓的易容术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的,其实更多的还是靠着化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赵洵现在迫不及待的要去西市一探究竟。
…
…
大周帝国长安城开有东西两市,其中东市主要卖的是奢侈品,伺候的是达官显贵。
而西市的定位则更倾向于草根,三教九流,泥沙俱下。
赵洵和贾兴文贴上了络腮胡子,又用木炭灰把面颊涂黑,从不良人衙门出发,直朝西市而去。
街道上熙熙攘攘,往来行人摩肩接踵。
不得不说,长安城无比繁华,光是人口就超过了两百万人。
这在后世或许不算什么,但在这样一个架空的异世界封建帝国,可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但是赵洵显然无心在这些事情上分心,而是跟着贾兴文一路杀向了西市。
何远山去过的酒肆位于丙字第三条街,紧邻街口的位置,十分的显眼。
二人来到酒肆门口,见到牌匾上用汉字和一种类似于波斯的文字刻着一行字。
伊兹塔克酒肆。
这名字很西域。
…
…
第13章 西市酒肆的发现
西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大周帝国对帝国版图以外阳关、玉门关以西地区的一个泛称。
这里既有三十六佛国也有各式胡人建立的城邦国家。
当然,当赵洵看到这家酒肆老板的眼眸时,可以明显的断定这个胡人是一个类波斯人。
蓝色的眼眸,高挺的鼻梁,棕色波浪式样的头发,小麦色的肌肤...
当然,赵洵之所以用类波斯这个名词,是因为在大周帝国并没有波斯这个国家。
“两位贵客,你们要喝点什么?”
这个胡人老板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一双眸子炯炯有神,似乎察觉出了二人的来意不一般。
贾兴文走近两步,压低声音道:“不良人办案,借一步说话。”
那胡人老板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寒颤,随即挤出一抹职业性的笑容,微微颔首道:“这边请。”
这家酒肆两层高,一层主要是供散客饮酒的大堂,当然不便问话。
胡人老板径直将贾兴文和赵洵带上了楼。
二楼的空间并没有想象中大,不算宽敞的空间被木板隔断成了几间雅间。
胡人老板关上门后,赵洵抢先一步,开门见山的问道:“姓名、年龄,从哪里来,在长安待了多久。我问一句,你答一句,多余的话不要讲。”
他虽然刚刚加入不良人,但是前世没少看侦探断案的小说、电视剧,对于一些基本的断案侦探理论还是了解的。
既然他们选择了这家胡人酒肆作为突破口,就要尽可能的还原一切,而这个胡人老板的供词将十分关键。
“我叫巴赫拉姆,今年三十有五,来自西域大月国。于显龙二年跟着商队来到长安,至今已有十五年了。”
巴赫拉姆显得很是配合,完全没有丝毫抵触的情绪。
“八月十三日,有一位名为何远山的御史来到你家酒肆饮酒,彻夜未归。你可记得?”
“记得,何大人是我家的老主顾了,一有时间就会来酒肆饮酒,很是照顾我的生意。只是好几日没有看到他了。”
巴赫拉姆的眼眸仿佛闪着火光,炯炯有神,完全不似在说谎。
“何御史死了,于两日前深夜死在了自己位于怀德坊的家中。”
赵洵把案牍库卷宗上看到的东西复述了一遍,仔细的盯着巴赫拉姆观察。
熟悉断案的人都知道,人的微表情是难以掩饰的。
哪怕是一个细微的脸部抽搐都有可能出卖罪犯。
“什么?”
巴赫拉姆露出极为震惊的神色,显然不敢相信听到的事情。
“怎么会这样?前几日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之间死了?”
赵洵发现巴赫拉姆的表情没有任何异样,完全是一个听到老主顾被害后的震惊状态。
即便巴赫拉姆再善于掩饰伪装自己的情绪,也不可能伪装到这种程度。
自此赵洵大致可以判断,巴赫拉姆应该没有说谎,他应该不是凶手。
“你还记得八月十三日那晚,何御史为何来到酒肆,彻夜畅饮未归吗?他是和谁在饮酒?”
赵洵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而是继续追问道。
“那晚何大人似乎是和几个东越国的人在一起饮酒,还请了妙音楼的姑娘作陪。”
巴赫拉姆没有丝毫保留,将那晚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与赵洵说了。
“东越国人...”
赵洵在脑中快速检索,他知道东越国在大周的东边,紧邻大海。
东越仅仅弹丸之地,不论是地盘还是人才都远远无法与大周相提并论。之所以大周没有将东越灭国,是因为东越国有一位武圣名叫魏无忌。
此人乃是东越剑仙,自小根骨清奇,气质脱俗,尤其痴迷于剑道。
后来他被东越第一剑客吴彦看重收入门下,将一生所学悉数教与他。
魏无忌天赋异禀,不出十年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十六岁那年,魏无忌离开东越国开始游历天下,三年后归,吴彦已然去世,魏无忌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东越第一剑客以及修行者。
东越皇帝将魏无忌引为座上宾,但生性高傲的魏无忌却让皇帝为他脱靴。
东越皇帝盛怒之下责斥了魏无忌几句,被魏无忌一剑斩下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