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时候更是要一鼓作气,将力气鼓足。
唯有鼓足力气,才能一口气冲到沙洲去。
现在他们还只是遇到了天灾,若是遇到了人祸,那更加的可怕。
面临天灾加人祸,安西军和商队要想安然无恙,需要贾兴文在整个过程中付出无比的努力和耐心。
耐心是很有必要的,若是他一直处于一种狂躁的状态是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的。
而如果贾兴文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那么接下来整个安西军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贾兴文在出发之前曾经给大都护刘霖立下了军令状,他发誓一定会好好的把安西军带到长安,再好好的把安西军带回西域的。
他不能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所以不论前路有何等艰险,贾兴文依然会努力的去尝试,努力的去尽到自己的职责。
...
...
西域,莎兹国。
慧安法师最近的心情好了不少。
因为经过他的一番联系,不少的西域主战派国家已经同意再次组成同盟以对抗安西军。
安西军重返西域之后虽然一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只是屯田练兵。
但即便如此,也可谓给到了西域各国极大的压力。
最大的压力是,有一些主和派的西域国家已经派出使者和商队前往长安了。
他们是想要纳贡啊。
纳贡之后他们就会得到安西军的照顾,也就相当于是投靠了安西军。
这无异于是给了主战派的西域各国当头棒喝!
对慧安法师来说,如果接下来他们不能够做出积极的回应的话,就很可能会让整个西域主战派的士气一泻千里。
作为主导者,慧安法师知道此时此刻他必须要选择站出来。
此时此刻,他必须要拿出一些独属于自己的东西来。
唯有如此,他才能够让所有安西军明白,在西域谁才能够说了算。
西域密宗的实力十分强大。
其影响力也不仅仅覆盖西域部分,只不过在中原相对没有那么繁盛罢了。
这一次慧安法师便要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中原人明白,得罪西域佛门的下场。
他那个愚蠢的师兄慧言法师竟然还满脑子想着讨好中原的皇帝,借助中原朝廷之手推广西域佛门。
此时此刻,慧安法师要做的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的那个愚蠢的师兄这样是行不通的。
很多时候人们总会把希望和幻象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这是慧安法师所不能理解的。
求人不如求己。
必要的时候依靠自己总归是没有错的。
慧安法师从来不会认为别人能够带给他希望。
每次深处绝境深处逆境的时候慧安法师总会靠自己化险为夷。
这一次也不例外。
虽然这一次慧安法师要战的并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强大的安西军。
但是慧安法师并没有觉得任何的不妥。
在他看来,即便是要跟整个安西军作战,他也没有任何可犯怂的地方。
因为在他看来安西军只不过是一个纸老虎,看起来强大罢了。
实际上外强中干,一戳及破。
只要他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方给予安西军打击,那么安西军就会像是一个被戳破的羊皮筏子迅速的泄气。
越是这种时候慧安法师越是要保持冷静。
因为他是西域主战派的领头羊。
这个时候他必须要表现出极为强大的力量,才有可能带领所有西域主战派国家共同对抗安西军。
只要把安西军赶走,西域佛门就会不断的在这一代获得更强大的影响力。
...
...
第428章 朝廷的脸面
大明宫,紫宸殿。
显隆帝在暖阁之中看着安西送来的奏疏。
安西大都护刘霖说,西域各国朝贡纳贡的使团商队很快就会抵达长安。
届时希望朝廷和天子能够接见他们。
此时此刻,显隆帝的嘴角浮出了一抹笑意。
终于有好消息了啊。
当初他得知这些使团请求朝贡后就当即允准了。
因为对显隆帝来说,他无比的希望有这么一个好消息来冲破目前弥漫在朝廷上下的阴霾。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都是还在是太闹心了。
显隆帝不知道自己还能够支撑多久。
当然,作为天子,作为君王他应该一直咬牙坚持。
但是有的时候显隆帝也会觉得疲惫不堪啊。
毕竟他说到底还是个人,不是神仙。
外有腐蚀者、书院搅合的局势天翻地覆,内有太子党觊觎,随时准备抢班夺权。
对显隆帝来说,这确实是十分闹心的事情。
就当下而言,显隆帝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但是他肯定不会轻言放弃。
眼下这个好消息就算是冲喜了。
如同穿过阴霾的一束光,能够给人带来希望。
希望从来都是难以聚拢的。希望从来都是难以凝聚的。但事实上只要能够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立下这种希望,总归是能够带来积极的东西的。
此时此刻,显隆帝就信心满满。
虽说不是万国来朝,不过是几个番邦小国入朝纳贡。
但是显隆帝可以大肆宣传,营造出一种万国来朝的假象啊。
显隆帝是无比要面子的一个人,朝廷这个时候也确实需要面子。
既然如此,那显隆帝自然应该大肆宣传一番,以满朝文武,满朝公卿们都乐呵乐呵。
哪怕只是傻乐呵,哪怕只是瞎乐呵,哪怕只是装着乐呵也是极好的。
显隆帝不会以为这些文武官员会真的以为这是什么万国来朝的大喜事。
但即便如此,只要他们肯配合演戏就是好的。
对显隆帝来说他在乎的不过就是个面子,只要面子达到了,那目的也就达到了。
“传旨,命礼部尚书裴长恭,鸿胪寺少卿崔储觐见。”
此时此刻显隆帝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筹划,但是还需要找到相关官员商议细节。
“遵旨。”
...
...
显隆帝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上过朝了。
对他来说,上朝实在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
看着文武官员们在朝堂之上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情争的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向,实在是无趣的很。
所以显隆帝宁可在大明宫紫宸殿中单独召见想要召见的官员。
只有涉及到了必要的大朝会或者祭天等等情况他才会去上朝。
今日他召见的礼部尚书裴长恭和鸿胪寺少卿崔储,二人就是显隆帝必须要见的人。
涉及到了西域藩属国使团入朝纳贡,这两位主事官员是绕不开的。
当然,显隆帝此刻相当于是稳稳的布置一切,具体的事宜还得他们拿出一个章程来。
天子有旨,相干被传召的官员们自然是连忙赶来。
巧合的是,礼部尚书裴长恭和鸿胪寺少卿崔储竟然是恰好赶到了一起。
“哎呀,裴尚书您怎么来了?”
“崔少卿你不是也在吗?”
“呃,下官乃是陛下召见。”
“巧了,本官也是陛下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