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显隆帝来说,朝堂内外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藩王节度使又如何,不一样是一枚枚棋子吗?
过了良久,御辇终于停了下来。
早有太监将铺了黄绸的下马凳摆好。
调整好状态的显隆帝施施然的从御辇之上起身走下。
整个过程不疾不徐,处处体现出帝王的无上威严。
他缓步走到上首的御座前,然后撩起袍衫下摆坐定。
扫视了一番跪倒的臣子,显隆帝威严的下旨道:“平身吧。”
一众人等这才缓缓起身。
“今日宴席即刻开始,诸位爱卿入座吧。”
显隆帝降下圣旨,节度使和一众藩王这才入席坐定。
随后显隆帝拍了拍手掌。
只见两列身着宫装的妙龄女子鱼贯而入。
伴随着宫廷乐师的丝竹管弦之声,她们开始翩翩起舞。
为了这场宴会,皇宫梨园、乐坊司不知准备了多久。
此次他们自是憋了一口气,一定要在天子面前好好展现一番。
显隆帝则是正襟危坐,酷似一座雕像一般。
...
...
宴会的形式进程如同赵洵所料一般枯燥乏味,没有一丝一毫的新意。
皇家最看中的还是礼制,在这个限定死的框框里,很难搞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不过这些不是赵洵需要关注的东西。
眼下他只关心宣怀公主何时会进场,会以怎样的一种方式进场。
在他看来,宣怀公主无外乎有两种选择。
其一就是直接潜入芙蓉园中,在大庭广众之下挟持显隆帝,挟天子以令群臣。
宣怀公主是皇室成员,故而不会受到禁制的影响。
她又和南风双修多年,修为品级一定不会差。
南风是三品佛门境界,那么宣怀公主的实力大体应该也是如此。
这样一个强者,寻常宫禁守卫是拦不住的,甚至可能察觉不到她的到来。
但是赵洵觉得宣怀公主采取这种方式进场的可能性不大。
道理很简单,显隆帝身边肯定还有隐藏高手。
别人不说,郑介可是一直伴驾左右的。
真被逼到了绝地,这位号称超品修行境界的老太监一出手,一巴掌就能把宣怀公主拍在地上。
即便宣怀公主抢占了先机,真的挟持了显隆帝,又能怎么样呢?
显隆帝大可以先答应下来宣怀公主的要求,再寻找机会脱身。
以显隆帝这厮睚眦必报的性格,只要让他逃脱,势必会要求禁军将宣怀公主擒拿下狱。
在这长安城中,还没有人能够左右显隆帝的意志。
所以赵洵觉得宣怀公主即便出手,也不会选择在芙蓉园中。
上一次之所以在芙蓉园里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引人注意,把禁军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如果赵洵没有猜错的话,宣怀公主这是想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
她的最大目的肯定是救出南风。
而据赵洵所知,如今南风正是被关押在皇城之中。
一北一南,距离被拉的足够长,恰好给宣怀公主操作的空间。
当然这也只是赵洵的一种猜测,宣怀公主究竟会选择哪一种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
不过赵洵并不担心,因为他还请了不少后援。
以书院师兄师姐为代表的后援团应该此刻已经到位了。
他们只要把住各个要道,宣怀公主就没有机会劫走南风。
在一众大佬联手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宣怀公主根本没有胜算。
至于芙蓉园这边,除了禁军以外赵洵还有后手。
他的恩师青莲道长吴全义关键时刻会出手。
哪怕宣怀公主已经跨过三品门槛,可在二品修行者面前也是一只弱鸡。
别看二人只是差了一品,但这一品的实力差距极大,犹如天壤之别。
布局了这么久,也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
赵洵不会去理会皇室的那些过往纠纷,但他不能接受宣怀公主为了达成目的残害普通人。
那些宫人也是一条生命啊,也是爹生娘养的,就那么惨死了。
或许在这些贵人眼中,他们就是蝼蚁,就是韭菜吧?
但赵洵不会这么想。
赵洵坚信人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肆意剥夺他们生存的权力。
犯错就要挨打,挨打就要立正。
哪怕是皇室成员也是如此。
…
…
第137章 飞蛾扑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显隆帝开始施展自己的帝王心术。
节度使本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借着这个机会削弱节度使手中的权力才是最紧要的事情。此先王彦已经献策,显隆帝便直接将王彦献出的计策拿来用。
帝王威严在此时此刻彰显的淋漓尽致。
那些沙场之上杀人不眨眼的节度使们在显隆帝面前温顺的犹如一只绵羊。
夺权?
兵权、财权、任免属官的权力,不论是哪一种丢了,节度使都觉得肉痛。
可是能有什么法子呢?
推恩令从皇帝的口中说出来,他们还能跳出来拒绝不成?
何况如今他们就在长安城,城中的亲兵不过是几十人。
皇帝真想办他们,只需要下一道圣旨。
随后就会有禁军涌入将他们拿下丢入大狱。
就算是他们此刻心里头再憋屈,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
...
赵洵显然不关心这些东西,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对付宣怀公主。
可宣怀公主似乎意识到了危险,并没有出手的意思,至少现在还没有出手。
这厮是在伺机而动吗?
不愧是活了七八十岁的老太婆,经验就是丰富。
不过赵洵却不敢丝毫掉以轻心。
因为他在明,敌在暗,宣怀公主即便出手,他也有个反应的时间差,万万不能大意。
当然还存在另一种可能...
...
...
皇城,不良人衙门,地牢。
一间宽敞干净的单间里,盘腿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
这个男人便是南风,或者说古耶尔。
大周宣怀公主的男宠,面首,情人。
自打被赵洵借助山长之手封印在葫芦里,进而带回皇城后,他就被打入了不良人衙门关押了起来。
因为牵扯到宣怀公主等前朝旧事,所以不良人对于南风的审理十分的谨慎,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万一南风出现任何的闪失,他们是无法向皇帝交差的。
虽然他们知道此人罪大恶极,但皇帝一天不下圣旨杀他,他们就只能好吃好喝的供着。
南风似乎也感受到了不良人的忌惮,该吃吃该喝喝。
但今日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