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赵洵是光脚的,输赢无所谓。
他输了是理所应当,赢了的话可以吹一年。
南宫楚就不一样了,他好歹是被世人认可的大国手,仅差半步就可以被封棋圣。
这种时候若是他输给赵洵一盘棋,对于形象是毁灭性的打击。
和棋虽然也有影响,但可以说是把影响降到了最低。
对方抛出了橄榄枝,赵洵是接还是不接?
当然是接了,这还用想?
但凡是对自己的实力有点数,都不会在这种时候拒绝。
换言之,能够逼平大国手,赵洵同样名声大噪!
在这个踩人才能上位的时代,能够不伤和气的获得名望,还要啥自行车?
“如此最好,今日能够领教大国手的实力,赵某三生有幸。”
南宫楚已经给足了赵洵面子,赵洵也没必要在这种时候让南宫楚下不来台。
要想混的开,情商还是很重要的。
“妙哉,妙哉。”
六师兄卢光斗一直在旁观,见二人选择和棋,连忙出来称赞道:“这一盘棋看的我真是过瘾啊。南宫兄,小师弟,你们当真是棋逢对手啊。”
赵洵听到这里不由得想翻白眼,心道六师兄啊,说好听点你是棋痴,说不好听你是低情商啊。
南宫楚能够跟你做朋友,心胸是得有多大啊。
“咳咳,是啊,赵小郎君是我这一年来遇到的棋技最精湛的人了。”
南宫楚对赵洵不吝夸赞,让赵洵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说白了赵洵根本没有什么套路,一个字干,三个字就是干。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程咬金的三板斧使出来,把南宫楚打晕了而已。
“南宫先生谬赞了。”
赵洵拱了拱手道:“小可侥幸逼平了南宫兄而已。”
“赵小郎君是个妙人,博弈之道,贵乎严谨。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但赵小郎君一反此道,自始至终是无定法的绞杀策略。我落子何处,赵小郎君便紧随其后,端是把我逼得无路可走。”
南宫楚自嘲道:“宁输一子,不失一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两生勿断,皆活勿连。这是我一直信奉的信条,可就是太信奉此条,故而被赵小郎君抓到了破绽。”
赵洵心道这个南宫楚总结能力还是很强的嘛,不愧是世人认可的大国手。
虽然方才南宫楚当局者迷,可下完棋后立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如果现在让赵洵和南宫楚再下一盘棋的话,南宫楚的胜算至少有九成以上。
当然,赵洵是不可能再接的。
自取其辱这种事他做不来。
沉吟一番后,赵洵随口吟道:“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
赵洵刚刚吟诵完,南宫楚就被震惊的合不拢嘴。
“赵小郎君这首诗作的真是,真是...”
他一时想不到一个合适准确的词来形容,直是把赵洵惊为天人。
赵洵心中美滋滋的,心道你没听过吧?
这可是西游记里的一首诗,你要是听过就有鬼了。
赵洵诗词储备丰富,只要他愿意,随时可以祭出大杀器。
当然,如今仅一首诗就足以令南宫楚咋舌。
“谬赞,南宫先生谬赞了。”
“刚刚赵小郎君提到的烂柯是什么意思?”
啊这?
赵洵愣了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所谓烂柯棋局出自南朝小说《述异记》。
讲的是: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也就是所谓的仙人棋局。
可赵洵此刻所在的大周朝是一个完全架空的时代。
南朝并没有出现过,自然也就没有《述异记》和烂柯棋局了。
南宫楚可以听懂这首诗的前三句,但最后一句着实有些让他费解。
这倒也正常,如果南宫楚能够听懂烂柯意味,赵洵反而要怀疑他也是穿越者了。
“这烂柯嘛其实是一棋局...”
赵洵便把烂柯棋局的典故简单的跟南宫楚讲了一遍,南宫楚直是听得津津有味。
便在南宫楚意犹未尽之时,赵洵又按捺不住的吟诵道:“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双棋未遍局,万人皆为空。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唯余石桥在,独自凌丹虹。”
这一次,听过烂柯棋局典故的南宫楚感受更加强烈了。
“烂柯一梦...我终于明白我为何迈不过去最后那半步了。”
南宫楚感慨道:“我是太看重名利了,唯有放下才能获得。今日万分感谢赵小郎君提点,直如醍醐灌顶一般。”
...
...
第157章 枰中乾坤
“赵小郎君,你助我悟道,我自然也得投桃报李才是。”
南宫楚顿了顿道:“赵小郎君且稍候片刻。”
说罢他转身走向里屋。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南宫楚去而复返。
赵洵见他手中捧着一本书,心道该不是棋谱吧。
棋谱这东西对棋痴来说是极品,可赵洵是真的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啊。
走至近前,南宫楚将手中之物递给赵洵,感慨道:“这本《枰中乾坤》便算作我给赵小郎君的见面礼。这小郎君既为修行者,若能参悟这本书,对于你修为有极大增益。”
啥?
赵洵愣了一愣。
不是棋谱?
赵洵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竟然是一本跟修行有关的书...这可是大大出乎赵洵意料的。
赵洵知道大周的修行体系分为儒释道武魔五大类,可从没听说过下棋也能下成修行者的。莫不是这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咳咳,敢问这棋中术如何提升修为?”
“《枰中乾坤》中的东西类似于道家的养气术,起的是辅助作用。”
南宫楚解释道:“但是道家养气术是以自身身体为方圆,我们棋手则是将天下纳入胸怀中。”
好家伙,听起来倒是很玄妙的样子。
赵洵随即道:“也就是说棋手也能修行?”
“当然,不过棋之一道不是主流修行体系,最多只能算是偏支。类似的还有符文、篆刻等等。”
赵洵此刻恍然大悟。
原来他一直都被误导了。
最先与他灌输天下五大修行体系概念的是青莲道长吴全义。
之后山长、袁天罡、李淳风也在无形之中,或有意或无意向赵洵强化了这个概念。
归根到底是因为赵洵接触的这些人都太强了。
李淳风和青莲道长吴全义是二品强者,袁天罡跟山长更是超品存在。
在这些强者眼中,天下能够排得上号的修行体系恐怕也就是儒释道武魔这五大类。
至于什么篆刻啊、符文啊、棋道啊都是末流,不值一提。
但这些又确实真实存在。
大佬误我!
赵洵此刻只想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
“如此便多谢南宫先生了。”
赵洵感激的将这本《枰中乾坤》收下,辅助修行也好,赵洵现在三修太杂,需要一个辅助体系打通。光靠道家的养气术恐怕有些不够用。
“对了南宫先生,既然下棋可以修行,你现在应该是几品?”
“几品?我是大国手,也可以说是差半步棋圣。至于这几品之说,恕我孤陋寡闻,并未曾听说过。”
赵洵恍然。
既然主流修行者没有把棋道纳入修行体系,棋手的修行等级划分自然也不会用主流的九品制度了。
他们应该自有一套体系,外人很难清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