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浸在仁的世界之中。
外界的声音他听不到,一个字也听不到。
吴全义见势不妙,便将飞剑祭出。
青莲剑意加持下的飞剑有如神助,生生拦在了赵骞魔爪的必经之路上。
二品修行者的飞剑不可不避。
但此刻赵骞已经魔心紊乱,彻底发狂。
失去理智的魔爪并没有收回,仍然向前探去。
飞剑当即将魔爪生生斩断,赵骞痛苦的哀嚎了一声,随即境界又向下跌了半分,已经跌到了二品之下。
这时龙清泉知道时机已至,飞速朝赵骞奔去。
葬花剑法用在这个时候再合适不过了。
你若是一心求死,我便为你下葬!
一剑直入心脏而去。
二品儒家修行者本就二品以下无敌,何况负伤跌落二品之下的赵骞。
赵骞本能的想要躲闪,但根本避闪不及。
一剑直接贯穿了他的心脏。
呃…咔咔咔…
龙清泉听到了心脏碎裂的声音。
原来赵骞的心脏早已冰冷如同石块一样。
随着心脏的碎裂,赵骞的躯体开始变得枯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
渐渐的筋肉露了出来,随后是森森白骨。
赵洵此刻已经从制符状态中恢复了过来,重新获得了完全体意识。
他看到此情此景直是震惊不已。
亲眼见证一个大魔头的消亡真是一件畅爽无比的事情啊。
随着赵骞的身亡,所有魂魄回到了百姓各自躯体之中。
黄州城上空的阴霾随之消散,阳光又洒在了这座繁华无比城池的街道之上。
“小师弟你没事吧?”
“乖徒儿无碍吧?”
龙清泉和吴全义第一时间赶到了赵洵的身边虚寒问短。
“没事,我没事。师父,三师兄你们可还好?这算是…都结束了?”
“都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吴全义感慨道:“为师也没有想到这一战会如此凶险,还以为一切都尽在掌握。早知如此,为师是不会让你陷入险境的。”
三师兄也道:“是啊,这一次真的太凶险了,还好小师弟你那一撞让他堕境,又用仁意锁死了他的大噬魂术,我们这才有了机会。若是真让他入了天魔境,一切就来不及了。”
二品对一品没有任何可能,哪怕是儒家弟子也是如此。
“那,那就好…”
力竭的赵洵只觉得眼前一黑,直接昏死了过去。
…
…
再醒来时赵洵只觉得自己头疼欲裂。
“小师弟你终于醒了!”
一直在一旁守候的龙清泉连忙凑上前去关切的问道。
“三师兄…我睡了多久?”
赵洵一边揉着额角一边问道。
“三天,你睡了整整三天!若不是青莲道长说你不会有大碍,我真的有些担心。”
“三天…”
赵洵心中一惊。
想不到他竟然睡了这么久。
仔细想想倒也在情理之中。
他毕竟只是七品实力,强行融合道家心法和儒家浩然气,结果遭到反噬,能够只三日就苏醒已经很不错了。
有多少人强行融合真气后再也没有醒过来,有的虽然醒来但走火入魔失去了神智。
“当初我用观心术想要看看赵骞的心中想的是什么,结果并未成功。当时我还在想自己是法力修为不济,但现在看来是对方修为品级太高。哪怕当时赵骞还未入二品地魔,那也有三品。以七品想观心三品,确实不可能。”
赵洵苦笑自嘲道。
结合之前不良帅冯昊动用传送术传送指令,看来长安方面早有察觉。
只是赵洵一直被蒙在鼓里。
“这也不怪你,这厮屏蔽隐藏气息做的太好,我也没有发现。”
三师兄感慨道:“或许也跟我前几日患了痢疾有关。”
谈到痢疾赵洵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怎么样,三师兄现在已经彻底痊愈了?”
…
…
第170章 长安的三座符阵
赵洵的一句打趣让龙清泉颇是有些尴尬。
“咳咳...早就好了,倒是你小师弟,你一连昏迷几日,可把我们吓坏了。”
赵洵回想起当时催动清虚心法和浩然气强行融合时的场景,倒是真的有些后怕。
“老实说,我不知道小师弟你为何要那么做,不过这可能真是当时最好的办法了。如果真让那厮入了一品天魔境。即便我和青莲道长联手也不是他的对手。”
龙清泉双手一摊叹声道。
听他提起来恩师,赵洵连忙追问道:“三师兄,我的师父呢?”
“青莲道长去休息了,我们几个轮着守着你,这样你第一时间醒来就有个照应。”
赵洵挣扎着起身,只觉得身子十分虚弱。
不得不说,这次强行融合真气让他消耗了不少能量。
若不是识海当初被恩师打通,赵洵还真不一定能够挨得过。
“唔,那便好。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刺史赵骞会是魔宗之人。现在仔细想想,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如果他是魔宗中人,他所做的一切污名化自己的行为其实就都是掩饰。”
掩饰身份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名声搞臭。
刺史赵骞显然深谙此道。
只要他背上了一个贪官污吏的名声,就不会有人把他往修行者方向想,更不会认为他是什么魔宗人士。
当然,这么做的副作用也很明显,那就是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或者说是不良人的注意。
冯昊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一眼就知道赵骞有问题。
至于具体是什么问题,便需要赵洵来解了。
所幸的是赵洵解开了。
“有一点我还是没有想明白,魔宗安排人混入大周官僚体系中是为了什么。”
此案算是了结,可还有一些疑点没有解开。
赵洵叹息一声道:“黄州固然繁华,又是天下水陆转运的枢纽。可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地方城池罢了,跟长安是没法比的。魔宗之人若真是有所图谋,为何不把人派到长安城潜藏起来?”
三师兄闻言哈哈笑道:“小师弟你这是在说笑不是?潜藏在长安城,还是个魔宗妖孽?这怎么可能?”
赵洵一脸疑惑:“为何不可能?”
“难道你不知道长安城其实是一座巨大的符阵?”
“符阵?”
“不错!说来这还是几百年前的事情。当初大周刚刚建立,太祖皇帝和当时的仙儒孟公达成了一个交易,朝廷尊奉儒家为正朔,推崇儒家学说,设立科举提拔儒家学士。作为回报,孟公在长安城设立了三座大阵,守护皇室和长安百姓的安全。”
听到这里,赵洵恍悟。
在这个世界,儒家早已有之。
但真正崛起是在大周朝定鼎之后。
说白了就是大周的太祖皇帝跟仙儒孟公达成了个协议,独尊儒术。
朝廷的推崇让儒家迅速崛起,至于科举考试不外乎是一种取士的方式,也是这几百年来的事情。
“方才三师兄说,孟公在长安城中设立了三座大阵,是哪三座?”
“这第一座大阵是覆盖整个外郭城的。长安一百零八坊每一个角落都被这座大阵覆盖。钦天监袁天罡为何能够看到长安城每一个角落,为何能够动用大观心术?就是因为他可以通过这个符阵进行观测。”
龙清泉咽下一口吐沫,顿了顿道:“至于这第二座大阵嘛是位于皇城的。皇城你应该很熟悉,三省六部、各司衙门基本都在皇城。皇城是长安的权力中心,是运转中枢,所以这座大阵比外郭城的那座阵更强大。”
“那第三座阵呢?”
赵洵追问道。
“第三座大阵位于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