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到底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慢慢来吧,这个时候节奏太快或许不是一件好事。”
冯昊可谓是相当的谨慎。
只要他能够抓到最关键的细节,就有可能帮助不良人获得更多的利益。
...
...
袁天罡单手捻着胡须,望着远处的终南山出神。
书院目前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平静的状态。
但是袁天罡知道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多久的。
这属于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夕。
袁天罡已经很久没有一窥天道了。但是现在他看到了危机。
不仅仅是对书院的危机,还是对道门的。
“看起来这一次暗影族是要动真格的了。这一次我必须要抓住机会。”
身为大周国师,道门天尊。
袁天罡的一举一动都会对道门的未来造成深远的影响。
如果他无法把握好这个分寸的话,道门就可能会陷入到绝对的困境之中。
他的选择相当的关键。
天下这么多人在盯着他看,若是他失误了的话,那就真的有可能万劫不复了。
“或许我还得再尝试一窥天道,之前我看到的实在是太少了。这些东西还不足以帮助我作出决定。所以我必须要继续探索才行。”
如今袁天罡可谓是经历了相当多的事情。
他会努力尝试把细节完善一下,再总结出足够多的经验。
“或许我应该再多观察一下。现在盲目作出决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到了这一步袁天罡已经是非常的谨慎了。
如果他不能作出正确选择的话那还不如根本不做出决定。
眼下袁天罡不仅仅要观察书院会如何反应,还得观察一下朝廷的态度。
显隆帝的心思最是捉摸不透。
一般人是难以忖度清楚显隆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何况显隆帝还会尽可能的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
“也许除了陛下之外,其他人也会想要趟一趟这个浑水吧。”
太子,齐王,以及那一众王爷,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若是大家都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分一杯羹的话,或许长安城的局势就会变得无比混乱。
“不良人和郑介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跟陛下未必是一条心吧?”
如今袁天罡必须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不然的话会把道门推向歧途。
“师父,您在想什么?”
此时此刻李淳风凑到了袁天罡的身边,很是恭敬的问道。
“唔,为师在想道门在这场大变局中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袁天罡苦笑一声道:“但是到现在为止为师还没有想清楚。这就有些难办了。如果我们盲目的作出决定,很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既如此,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恩师,我们现在必须要表态吗?如果不表态的话会有什么影响呢?”
“不表态的话很可能会两边都不讨好。要是这样的话那肯定是不利于道门今后的发展的。”
袁天罡叹息一声:“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找到道门的立足点,这样一来就能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表明自己的立场,不然很容易会陷入到一种极致的矛盾中。我们必须要先保持沉默。”
...
...
江南道。
宁州城。
宁州刺史万彦此时此刻心情相当的复杂。
对他来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短时间内处理清楚这么多的事情,着实是有些让人头大。
光是这些也就罢了。
毕竟妖兽被平定之后,万刺史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够彻底解决的。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些事情,着实是让万刺史抓狂。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源自皇帝陛下。
大周天子显隆帝降下了一道圣旨,要从各州县抽调军队至京畿道。
理由还是上次的那个--拱卫京师。
万刺史真的是弄不明白了。
长安城十分稳固繁荣,怎么就需要抽调军队去拱卫呢?
而且显隆帝在圣旨之中还说的相当的明白,那就是要抽调精锐!
如果天下各地军队中的精锐都被抽调干净了,不管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京师长安固然很重要,但是其他的边关也是相当重要的,不能因为要拱卫京师长安,就把其他地方的军队全部抽调一空,这样是不合理的。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有可能导致大周整个防御体系全部溃散。
要知道地方和长安的防御采取的是不同的模式。
完全套用长安的模式在地方行不通,完全将地方的模式套在长安那更是行不通的。
皇帝陛下如今完全不分青红皂白要将地方的军队尽数的调往长安,这到底是存了什么心思?
为啥皇帝陛下要用这种方式来逼迫自己的臣子呢。
虽然万彦是地方官,虽然他是天子门生。
但是他还是觉得相当的困惑不解。
这一切实在太不合理了。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完全说不通啊。
这个时候万彦真的是太痛苦了。
他曾经尝试过让自己冷静下来,但是却发现完全没有效果。
“唔,我到底该如何做呢?”
迷茫,万彦这个时候真的是太迷茫了。
一边是朝廷,一边是地方。
一边是皇帝,一边是百姓。
万彦感觉自己不管是做出什么决定都注定要被骂的。
他要不想被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做一个谏臣。
但是做谏臣的风险性是相当高的。
首先肯定会因此触怒皇帝。
众所周知显隆帝的脾气不是一般的差。
万彦很清楚得罪显隆帝的下场。
如果只是被廷杖一顿那可能还是好的。
但是如果因此而被斩首甚至抄家,那对万彦来说就绝对是不可接受的了。
一旦真的陷入到了这种万劫不复的境地,万彦影响的可就不仅仅是他自己了,还有他的家人。
所以这个时候万彦真的是太无奈了。
“我要这样做吗,我如果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头那肯定会扬名的。但是扬名了之后呢。为了一个虚名而抛弃自己的一切,真的值得吗?”
得罪君王的下场不用想就能够知道。
他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他感觉自己不管怎么样做都会得罪人。
而一旦他得罪了皇帝,他本人肯定是完了,他的家族也肯定会跟着覆灭。
但是如果他这个时候选择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去做的话,他的良心又会过意不去。
所以说他到底该如何选择?
万彦知道这个时候必须要保证自己能够完全冷静,但是这需要时间。
他现在有时间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万彦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这还不算,他还得要去考虑做出这些决定之后可能承担的后果。
他真的能够承担的起这些责任的吗?
良久之后万彦最终作出了决定。
“陛下,臣得罪了。”
万彦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还是决定要向显隆帝上奏,谏言显隆帝放弃从各大州县征兵。
只是单纯的为了拱卫长安而把天下州县的兵丁抽调一空,不管是怎么看都是绝对的大昏招。
这个时候万彦是真的不能再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