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那种一品、二品的顶级修行者实力过于强大,不在此列。
赵洵此先已经来踩过点,此番进入韶月楼,轻车熟路的向楼上走去。
行到三层,只见几名东宫护卫上前阻拦。
“什么人!”
“在下赵明允,这酒宴是我做东。”
“原来是赵大人,失礼失礼。”
一众东宫护卫纷纷抱拳赔罪。
赵洵的名气如今在长安城实在是太大,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便是皇太子殿下都对赵洵很是倾慕,谈及起来满口赞许。
“太子殿下已经在雅间里了,赵大人请。”
赵洵微微颔首,拔步朝雅间走去。
这雅间名为长河。
让赵洵不由得想起那首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雅间内众人,包括皇太子李显坤在内的众人纷纷侧目而视。
“好诗,好诗啊,明允兄这首诗真是豪气干云。”
旺财第一个跳出来称赞。
以他对赵洵的了解,赵洵的诗才不止于此。
但这首诗已经算是作的极好了。
“好一个大漠孤烟直,好一个长河落日圆。”
皇太子李显坤也是极有诗词鉴赏能力的。
他素来听闻赵洵有诗仙之名,一开始他还不怎么相信。可现在看来,赵洵当真是名副其实的诗仙。
“赵明允,到孤身边来坐。”
李显坤展现出了上位者礼贤下士的一面,面色和善没有一丝一毫的厉色。
“多谢太子殿下。”
赵洵冲李显坤行了一记叉手礼,随后十分自然的走到皇太子的身边坐下。
李显坤面上露出欣赏的神色。
不得不说,这个赵洵很对他的胃口。
一开始他还觉得此人太过狂妄。
但现在看来,赵洵虽然狂妄,但是有狂妄的资本啊。
能够像他这般有才的人,举世也找不出几人。
“赵明允,你可知孤这次为何要来找你。”
李显坤也是一个直来直去的人,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唔,太子殿下应该是想要问,我能否为太子殿下做事吧?”
赵洵也是一个直人,他最讨厌绕来绕去,觉得那是小女儿的形态。
李显坤没想到赵洵会如此直接,放声大笑道:“妙人,赵明允你真的是一妙人耳。”
约莫十几息后,李显坤的笑容戛然而止,随之面色一板道:“那么,你能否为孤做事?”
赵洵的面容也随之一凝,随后一字一顿很是认真严肃的说道:“恐怕不行,太子殿下,我很抱歉,我们不是一类人。”
听到这番话,旺财的面色一时间冷若寒冰。
他心道明允兄怎么会这么说呢,这是一点也不给太子殿下留面子啊。
太子殿下那是什么人,那可是堂堂一国储君啊。
明允兄虽然是国公世子,但跟一国储君硬刚死磕,未免有些过于狠了吧。
“唔,你这性情还真是叫人琢磨不透啊。”
李显坤似笑非笑。
“所以你是抱定齐王的大腿了?”
“太子殿下错了。”
赵洵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道:“在下既没有抱定齐王的大腿,也没有抱定太子的大腿。在下谁的大腿都不抱,因为我只信自己。”
赵洵这段话想了很久,觉得必须要展现出龙傲天的一面,才能让这位东宫太子爷彻底死心。
太子也好,齐王也罢,跟赵洵有什么关系。
赵洵确实看上了永和县主,但也仅此而已。
跟赵洵想要抱齐王的大腿没有任何的关系。
当然,这些是赵洵自己的想法,或许在外人看来又是完全另一种情况了。
太子一双鹰隼般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赵洵,久久方是放声大笑。
“妙人,真的是一个妙人。孤这辈子还没见过像你赵明允这般放浪形骸的人。”
说罢,李显坤一甩袍袖扬长而去。
“太子殿下慢走,不送。”
赵洵并未起身相送,而是冷冷的丢下一句话。
旺财见状有些急了。
“明允兄,你这是做什么啊。你好不容易把太子殿下从东宫请到了东市赴宴,咱们准备忙活了这么长的时间,连几句话都没有聊上,就这么结束了?”
见旺财一脸失望的样子,赵洵双手一摊道:“不然呢?快刀斩乱麻,才有意思。难不成要等到推杯换盏,酒过三巡之后再说我不愿意?”
旺财哭丧着一张脸道:“这,这...”
他显然是无法理解赵洵为何要如此对待东宫,这以后日子还怎么过?
仿佛能够看出旺财心中所想,赵洵清了清嗓子好言安慰道:“好了,你也不要过于担心了。这次得罪东宫的人是我,他记恨的人也终归是我,不会迁怒到你的身上的。”
旺财恨恨的一甩手臂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哪里是那种自私的人。明允兄,我是担心你啊。如今你得罪了太子,以后在朝中恐怕没有好日子过了。”
“那也未必。”
赵洵双手一摊,气定神闲的道:“咱们这位太子爷啊,心机太深,不得圣宠。他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有什么精气神去折腾我啊。再说了,即便他真的出手,我也不是省油的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咯,没什么可怕的。”
旺财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我谁都不服,就服你。”
...
...
第241章 登门京兆府
赵洵之所以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替东宫做事,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做给满朝文武看,甚至是做给显隆帝看。
如今赵洵哪怕是不想出风头,也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去。
谁叫他正当红呢。。。
享受了当红带来的福利,自然要忍受别人质疑的目光。
这些赵洵不在乎,但他知道储位之争这件事十分的敏感,而他迟早是要表态的。
如果他跟东宫之间暧昧不清,那么最终的后果会十分的严重。
齐王那边甚至会跟他划清界限。
就像赵洵所说的那样,齐王本身他是不在乎的。可是赵洵在乎齐王的女儿永和县主李太平啊。
在此之前赵洵是不相信所谓的一见钟情的,认为那是文人墨客整出来的东西。
可自打在曲江池游湖看到李太平的那一刻,赵洵明白一见钟情是真实存在的。
之所以之前他不相信这点,是因为他还没有遇到对的人。
看到李太平的那刻,赵洵明白李太平就是他要找的那个人。
其他的一切与之相比都显得不重要了。
只要能和李太平在一起生活,他就知足了。
所以哪怕是为了李太平,他也得和齐王交好,至少面子上得过的去啊。
那可是他未来的老泰山,搞得老死不相往来可不行。
所以从这点看,太子就已经输了。
至于东宫会不会由此记恨赵洵甚至报复之。
赵洵觉得记恨肯定会有的,但赵洵不在乎。
至于报复嘛,短时间内恐怕不会有。
正如赵洵所说的,如今的东宫太子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得担心如何才不会被显隆帝猜疑,哪里有心思再去整赵洵。
当然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了,就一定会生根发芽。
赵洵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但他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所以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
...
从东市回来后,赵洵便把自己关在国公府里。
整日不是写小说就是给妹子赵丹姝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