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他们这一次是想要找机会发动政变拥护太子上位。”
齐王李象此话一出,李建业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他们敢这么做?”
“有何不敢?如今朝廷局势混沌,父皇整日跟那妖僧问道,也不理朝政。此刻恰恰是他们发动政变的大好时机。就看太子有没有这个胆魄了。”
齐王李象说的云淡风轻,但在李建业听来却是震撼不已。
若是一切皆如父王所说,那怕是近来长安城之中要有大动作了。
“沉住气,不到最后一刻不是摊牌的时候。”
齐王李象悠悠说道:“咱们东宫这位也是个能忍的,他不会轻易露出破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等,等到他忍不住的那个时候。”
齐王很清楚太子现在是很挣扎的一个状态。
一方面太子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另一方面他又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一日没有登基践祚,一日就不能面北背南。
太子就像是一只出头鸟,无数人都想要将之击杀取而代之。
所以就看太子能够忍到什么时候了。
若是太子忍不住了,那就是齐王党发威的时候。
“父王,这件事,你说陛下会知情吗?”
“本王也不知道。”
齐王摇了摇头道:“若是以往,以父皇的性格,肯定能够做到对太子以及诸王的动向了如指掌。但这几个月来,父皇一直在跟那个妖僧相处,耽误了大把的时间。所以我觉得他未必能够对太子跟郑介、冯昊接头的事情一清二楚了。不过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只要在合适的时机把这件事抖出去,效果便达到了。建业啊,记住做事情不能只看眼前,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要做的是黄雀。”
“儿子谨遵父王教诲。”
李建业十分恭敬的冲齐王道。
这些日子他发现自己欠缺的确实很多。
父王确实很有城府,哪怕是大事临头也能够沉得住气。
这一点他就要差很多了,需要多向父王学习。
“太子闹这一出,长安城肯定不太平了,届时不光是在咱们齐王府,其余诸王肯定也会有动作,无外乎是动作大小罢了。你看着吧,最多十余日,必是群魔乱舞。”
齐王李象说这话时隐隐有些期待。
是啊,对于一名藩王来说,如果朝堂一直顺风顺水那基本没有机会。
只有把水搅浑他才有机会。
水越浑他的机会就越大。
...
...
“山长,您尝尝这干拌面,这三杯鸡,这小葱拌豆腐,这拍黄瓜,还有这紫菜蛋花汤。”
赵洵在师兄师姐们以及旺财大快朵颐完,心满意足的离开之后,悄悄的将事先提前准备好的一份饭菜端到了山长所在的竹楼之中。
“这些都是徒儿孝敬您的。”
“唔,乖徒儿你有心了。”
山长夹起一块鸡肉送入口中仔细咀嚼着,脸上露出了十分享受的笑容。
“这鸡肉味道很不错。”
赵洵闻言心中直是狂喜。
谁不知道山长那是顶级的老饕啊。
能够得到他老人家的优质评价,证明赵洵作的这三杯鸡口感绝对是顶级赞。
山长要是能够给他代言的话,赵洵就再也不用担心三杯鸡卖不出去了。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师兄师姐们吃三杯鸡自然也是要付钱的。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这可是要讨得一个彩头的。赵洵觉得有了山长倾情代言,这三杯鸡的销路稳了。
“您再尝尝这拍黄瓜,爽口的很。”
赵洵急于献宝,很是殷切的把拍黄瓜送到了山长面前。
山长又夹了一块拍黄瓜送入口中,轻轻咀嚼着。
“确实很爽口。”
“呃,有一件事徒儿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说罢。”
“山长,您说这大战在即,您就一点也不着急?”
虽然赵洵知道在山长吃饭的时候说这些不太好,可他还是有些忍不住。
“何谓着急,何谓不着急?”
山长打了个机锋道:“为师知道他们终归会来,所以为师一直在等。为师之所以不肯露面就是想要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所以你觉得为师是着急还是不着急?”
“呃,山长应该是不着急,对吧?”
...
...
第325章 人族与精灵族的往事
东市浩轩楼。
这家全东市最豪奢的酒楼今日迎来了几位贵客,以至于整家酒楼都被包了下来。
酒楼里里外外更是有明着暗着无数护卫。
识趣的人自然而然的远远躲开,以防止冲撞了贵人,更有甚者甚至连这片区域都不敢靠近。
长安城中权贵无数,谁知道今日来赴宴的是哪家王爷、国公家的小郎君。
如今长安城中四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可两条腿的权贵却不要太多。
郑介和冯昊自然是早早就到的。
其一是他们发出的邀约,作为设办宴席者他们理当先到。
其次,他们邀请赴宴的是东宫太子。
太子是君,他们是臣。
从这个角度看,他们赴宴也没什么问题。
“郑公,你觉得太子殿下今日会如约赴宴吗?”
冯昊显得忧心忡忡。
虽然他们觉得以太子的性格多半还是会来,可是不到最后一刻根本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什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东宫还没有给准话,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放心好了,太子殿下会来赴宴旳。我是亲眼看着太子殿下长大的,对太子殿下再了解不过。以太子殿下的性格毫无疑问不会放过这么好结交权臣的机会。”
自古储君若想上位,最好的方式就是结交权臣。
权臣或是在朝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或者干脆手中掌握着兵权。
所以他们能够对朝局产生几位深远的影响,即便是君王都忌惮三分。
所以一般而言皇帝都会很忌讳储君、藩王结交朝中权臣。
但是对于有野心的储君、藩王,结交权贵是早晚的事情。区别就是什么时候结交,在不在明面上表现出来。
“殿下性格表面上看很温吞,但实际上自有一股狠劲在。只要有这股狠劲在该争的东西他就一定会去争,你放心好了。”
郑介的话让冯昊感到心中稍安。
如今为了大周的江山社稷,他们是将身家性命都赌上了。
只希望太子殿下不要让他们失望吧。
等待的工夫是漫长的,冯昊为了避免尴尬主动跟郑介攀谈了起来。
“郑公,你说眼下的情况我们究竟应不应该联合书院?最近几个月陛下对于书院都是忌惮三分的,但那多半是因为陛下跟山长之间起了嫌隙。可是抛开这一层关系,其实书院并没有对不起我们啊。”
郑介并没有立即回应冯昊,而是沉吟片刻道:“是啊,书院并没有对不起朝廷,山长也没有对不起陛下。是陛下太心胸狭隘啊。但是站在皇室的角度思考,其实陛下做的也没有问题。山长是护犊子,陛下又何尝不是?无非是山长更强一些,陛下只能败下阵来罢了。”
郑介的话让冯昊心中觉得五味杂陈。
在这个世界,只有强者才有发言权,也只有强者做的事情才是对的。
弱者永远只有在一旁远远看着的份,根本没有什么选择的可能。
“但是现在大敌当前,家国兴亡便在一念之间,所以我们必须要联合书院共同抗敌。”
终于郑介还是给出了答案。
冯昊长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一直是希望能够联合书院的。
但是他害怕郑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所忌惮。
因为显隆帝对于他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虽然眼下郑介想要抛开显隆帝的影响,但要想做到这点谈何容易啊。
没想到郑介还是有着自己独立的判读,有着果断的抉择的。
这一点令冯昊感到十分的钦佩。
“既然如此,郑公,我们该何时与书院方面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