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必然是大琅王朝四位宗师之一,镇国太师闻喜到了。
除了这位老太师,大琅王朝也没决计没有第二人,敢在没有朝廷命令的情况下,随意调动兵马。
孙燕晚和阳貂儿站在城头上。
这会儿,孙燕晚又戴上了金色面具,阳貂儿也戴上了银色面具。
闻喜的长子闻朱重说道:“爹爹,此人好强的气魄。”
闻喜盯着孙燕晚,看了良久,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说道:“不是。”
闻朱重说道:“父亲也听说过,有人传言,此人是我大琅状元孙燕晚?不过此人身材雄壮,颇为高大,确跟孙状元身材中等,微有瘦削不符。”
闻喜再次摇头,说道:“不是。”
他随即解释道:“这人体态气质,一派外家高手摸样,而且气息渊深,已近宗师。外家功力,只能苦磨,没有一蹴而就的可能,哪怕是修炼魔功,偏于速成,至此地步,也至少十三四年的苦功,孙燕晚练武没有这么久。听说他还在嵩阳闭关,就算这位孙状元偷偷晋升了先天,也不会这么快就逼近宗师。”
“而且,他身边的女子,一身天魔功,气息诡异,浑厚无匹。”
“我曾见过阳貂儿,果然跟传闻一般,天魔功修为浅薄,但玄冥阴煞功练的不错。”
闻喜忽然提气喝道:“孙状元!又见面了。”
孙燕晚对这位镇国太师,印象深刻,当即运足功力,淡淡说道:“闻喜太师,废话不必说了,某没兴趣跟你辩论此事。
闻喜盯着孙燕晚,过了良久才说道:“未知苏举人恩师是哪位?”
孙燕晚根本没有应答,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圆转,但沉默却永远是一座金山,让闻老头自己乱猜去吧!
闻喜见孙燕晚没有回答,叹息一声,说道:“原来传闻是真的,老祖宗那一记天武崩龙劲,没能打死阳世筏那个老东西,还让他苟延残喘数十年,把天魔化胎法修炼到了可以转嫁魔胎的境界。”
闻喜忽然有些意兴阑珊,他也不是没想过,要不要招揽此人?
哪怕这位戒日王不是孙燕晚,好歹也是苏南桥,父亲是大琅状元,自己亦是大琅举子,但猜到了“真相”,这位镇国太师就知道,此事绝无可能。
虽然转嫁“魔胎”并不能真的夺舍,但对接受此魔功之人,必然有极深影响,从心智到性格,为人处世,种种习惯,全都从根底上改变。
闻喜叹息一声,对儿子说道:“苏状元当年若把儿子带来雒京,又被为父看到,你必然可以多一个师弟。”
“说不定,为父也能保他一保。”
“此子,必然在家乡的时候,就被魔教中人收为门徒,如今魔性根深,已经不可动摇了。”
闻喜提气喝道:“苏举人,可要跟老夫一战?”
“只要你能接老夫百招,我今日便可退兵,免此生灵涂炭。”
孙燕晚把手一举,喝道:“老匹夫,你来攻城罢。”
无数玄黄军涌上城头,弯弓搭箭,严阵以待。
闻喜再次叹息,说道:“走罢!我们来的迟了,若再早几日,这座雄城必然为大琅所有。”
他数次想要激怒孙燕晚,也想要引这位戒日王出手,若是能在霸州城下,把这位魔教戒日王打死,必然可以断去魔教未来的谋划,但孙燕晚“老奸巨猾”,明显是继承了上代魔教教主阳世筏的性子。
闻喜也无可奈何,这位镇国老太师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得知了吐浑小王子带兵去攻打金貂城,立刻就知道机会来了,匆忙离开雒京,一路上尽夺各道兵权,想要一举攻下这座让大琅头疼无比,铩羽而归的北燕雄城,却没料到来迟了一步,霸州城早就被孙燕晚拿下了。
既然再无机会,闻喜也不会强行提兵攻打。
孙燕晚在城头上,看着闻喜的大军缓缓退去,兵马互为掩护,渐次行军,军容齐整,绝无半分偷袭的机会,不由得微微可惜。
阳貂儿低声说道:“若是吐浑小王子有这位闻喜太师十分之一的带兵之能,我决计不敢出城掩杀。”
两人望着大琅的兵马,旌旗招展,都知道没得半分机会。
孙燕晚忽然叫了一声:“不好!”
阳貂儿微微一笑,说道:“霸州是天下雄城,黑蛟城可不是。”
孙燕晚也想到了,闻喜攻打不下霸州,必然会去攻打别处,黑蛟城只怕首当其冲。
他低声说道:“貂儿,你守住霸州,我要去一趟黑蛟城。”
阳貂儿吃吃一笑,说道:“吃过了小貂儿,也是该吃掉小师师了。”
孙燕晚赧然一笑,心道:“早吃过了。”
但他可不敢乱说话,肃容说道:“军情紧急,貂儿莫要玩笑。”
阳貂儿摸了摸他的胸口,柔声说道:“一路上小心!”
孙燕晚点了点头,这一次他只带了十余名亲卫,五十匹好马,就绕出了霸州城,直奔黑蛟城而去。
有这五十匹好马,他一路上就可以轮换座骑,能够更早赶到黑蛟城。
金貂城,霸州城,都是新近所得,其余的十几座城池,亦是攻打下来不久,黑蛟城为首的几座城池,才是孙燕晚的根基。
这个时代的人没有海洋的相关的概念,但对孙燕晚来说,黑蛟城为首的几个城池都靠大海,又机缘巧合得了伯食国和无影侯的大半船队,日后必然可以发展海运。
海上贸易何等暴利?
若是给他发展起来,这一股小小的势力,就再不虞缺乏资源,也不怕被大琅和北燕兵马困住。
要知道,他现在所占的地方,虽然能割据一方,但想要发展,却需要各地资源,没办法自给自足。
若是大琅和北燕禁制商队往来,他就如被困井中之龙,就如魔教一般,只能困守一隅,再也舒展不得拳脚。
所以黑蛟城不能有失。
黑蛟城兵马充盈,倒是不需要从各地调兵。
实际上,他赶不赶过去,对战局影响也没那么大,但孙燕晚怎么可能坐视黑蛟城北攻打?
去不去可是态度问题。
第284章 国事艰难,诸般掣肘
孙燕晚赶到了黑蛟城外,就看到了绵延大营。
闻喜尽收各道兵马,除了自己带领了一支大军,直奔霸州,也分兵一支,直袭黑蛟城。
孙燕晚来的已经算是快,但这支大军来的更早,已经跟黑蛟城厮杀了数场,只是没占到便宜。
孙燕晚早就换掉了戒日王的行头,一身标准的大琅士子服,令手下在附近等候,自己施展轻功绕过了军营,回了黑蛟城。
师姒,陆双凤,武雉,秦成都在城中,孙灵蝶如今得了天机孙家全力支持,执掌了天马帮,南梦宫也得了南梦家的全力支持,掌控了黑蛟城的船队,两人都不在黑蛟城。
虽然这些年,黑蛟城也算是连经战事,几个人都锻炼出来,但面对大琅的军队,仍旧颇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黑蛟城跟玄黄军攻占的城市不一样,玄黄军的主干是魔教军,攻下的城市也跟大琅毫无关系,但黑蛟城等几个城池,却名义上是大琅的地方,只是封给了孙燕晚等人而已。
这支大琅军队也不是无缘无故要攻打黑蛟城,而是宣称要攻入北燕,要从黑蛟城借道。
大琅的军队,要从大琅的城池借道,不管从哪个道理上讲,都是绝无问题之事,但不管是师姒,还是陆双凤,武雉都知道,这支大琅军队绝非是借道,只怕入城之后,就由不得他们说了算。
秦成好歹也是大琅的武将,投奔孙燕晚只是生活无着落,可不是想要背叛大琅,黑蛟城如秦成这般,并不想跟大琅作战的人并不少,比如那些雒京的游侠儿,他们可是正经的大琅人口,好些人还有亲朋故友在雒京。
孙燕晚回到了黑蛟城,了解了情况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把不想作战的人,全部送去金貂城。
金貂城在北燕疆域,并不像黑蛟城在两个交界,去了金貂城,自然再无这种烦恼。
这批人虽然心向大琅,但本身仍旧非常值得信任,去了金貂城,反而更有助于孙燕晚控制这座原属于北燕的城市。
同时孙燕晚也把从金貂城和霸州城,以及各处被他攻占城池,押送过来的北燕人,编入了军队,这些北燕人跟大琅作战,可没有任何心里负担,他们也没有可能投降大琅。
黑蛟城外的军队,攻打了数次,发现黑蛟城难攻不下,便偃旗息鼓,等待镇国太师闻喜到来,给孙燕晚清理黑蛟城,让出了宝贵的时间。
随着秦成在内,包括大批的雒京游侠儿,次第离开了黑蛟城,去往金貂城,黑蛟城内不和谐的声音渐渐消失,孙燕晚这才松了一口气。
十余日后,闻喜的大军终于到了黑蛟城下。
让孙燕晚比较惊讶的事儿,闻喜带过来的大军,少了将近一半,士气也不如在霸州城下。
闻喜到了黑蛟城,立刻就送了一封书信,让黑蛟城借道!
孙燕晚也以师姒的名义,规规矩矩的回了一封信,他本人此时“应该还在嵩阳山闭关”,不合公开露面,言明大军过境,太过扰民,希望闻喜可以让大军次第入城,一队百骑,缓缓而过。
嗯,如果闻喜真敢让大军分成百骑一队,孙燕晚也不吝啬照单全收。
闻喜收到了回信,怒极反笑,写了文书呵斥,说黑蛟城不顾国事,试图反抗朝廷。
孙燕晚亦回信求正式兵部文书。
闻喜是凭着镇国太师的名望,私自调动大军,哪里有什么兵部文书?
大琅如要正式出兵,怎么都要在朝廷上讨论,各种流程走完,最快也要几个月,慢一点可能就要半年以上,何况还未必能通过出兵之议。
孙燕晚虽然没在大琅朝堂上呆过多久,但好歹还是知道这些应有之意。
双方文书来往,嘴仗斗的不亦乐乎,孙燕晚本来以为,走完文的,就要武的,却没想到双方书信往来的这段时日,闻喜麾下的军队又少了万余。
孙燕晚顿时心头大定,想尽一切手段拖延。
半月之后,黑蛟城外的大军已经剩下不足两万。
太师闻喜在军营之中,喟然长叹,对长子闻朱重说道:“国事艰难,诸般掣肘,如是奈何?”
闻朱重也是无言以对,父亲不顾一切调兵,本来就颇犯忌讳。
这些兵马都是被闻太师强行带来,但随着时间过去,朝廷上怎么都有反应了,数次下令,让各道兵马回归本驻地,这些兵马如何敢抗命?就连闻喜都扛不住,只能让各道兵马离开。
手上没有足够的兵马,闻喜也不敢攻打黑蛟城,他收到的各方文书都没有表明,这位大琅的状元郎跟出身魔教的苏南桥有什么勾连。
若是能一战而定,闻喜倒也不忌惮拿下黑蛟城,只要能够拿下黑蛟城,他自然有各种手段抵赖,但若是没有攻下黑蛟城,把本来并无反意的孙燕晚给逼反了,牵动可就太大了。
毕竟孙燕晚乃是文坛未来领袖,因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硬生生让皇帝改了主意,让韩轼还朝,很得朝堂上的清流喜爱,而且此人出身嵩阳派,算是武林人士,未过门的妻子又是出身少禅寺,背后有两大武林圣地,轻易撼动,也会让武林人士心思潮涌。
闻喜虽然明知道,攻下黑蛟城对大琅有百利而无一害,却始终顾忌太多。
只能连发十余道文书,威胁黑蛟城守将,要去禀报皇上,得到孙燕晚以师姒的名义回应,必然会写信去嵩阳山,待孙燕晚出关之后,就去雒京打官司,双反扯皮了数日,闻喜黯然撤兵。
这段时日,跟太师闻喜斗智斗勇,文书往来,实比大军恶战,鼓勇比武更为累人。
孙燕晚在师姒面前百般卖乖,让师姑姑安抚自己。
如此过了数日,孙燕晚渐渐抖擞起来。
他好容易回一趟黑蛟城,自然要处理诸般政务,如今天马帮的生意,已经越来越大,尤其是吞并了红莲会,又得了天机孙家的支援,大琅天下一十九路,尽都有天马帮的货栈,从北燕到南夏,马帮络绎不绝,转运三国货物。
孙灵蝶如今,已经是天马帮的帮主,做生意是手段渐渐圆熟。
至于船队,在南梦宫的掌控下,也已经走通了大琅和北燕沿海几乎所有城市,甚至也跟海外诸岛国有了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