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三师兄叹气摇头,这才说道:
“可以了。
“到这一步,你的‘雕刻’这一步就算是入门了,可以直接开始祭炼了。
“祭炼是个费时间的活,每天都要祭炼。随着时间,祭炼之后,雕像每缩小一分,化作豆兵就变大一分,直到能变出和人一样高的豆兵,那时候这雕像刚好化成一颗圆润的豆子。
“祭炼须得用心,这决定着豆兵的体魄,你的道行越高,造诣越深,祭炼越久,豆兵就会越强大。若你能修成大能,豆兵也能斗过天兵。
“至于之后,怎么将这一身木头盔甲换成铁甲,怎么将木刀换成钢刀,我后面再慢慢的教你。”
接着又教林觉祭炼的方法。
林觉在书中也学过一遍了。
于是每日回屋,或在山中修行的间隙,得闲就祭炼这座木雕。
刻豆成兵是木行金行术法,现在林觉只学到了木行。此前服用过土木精中的木行灵韵,还有桃妖赠送的桃胶,林觉于木之灵韵也有些感悟,果然每祭炼一天雕像就缩小一分、圆润一点,到一个月后,已成一颗豆子。
此时将之召出,已是一名壮硕的甲士了。
只是盔甲是木盔,长刀也是木刀。
这名甲士也不能移动。
林觉又带着它去找三师兄。
“哎哟!你祭炼得这么快呢?”三师兄略有些惊讶,也乐呵呵的继续给他说,“要想豆兵动起来,还能有灵智,知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便需请一道残魂进去,当你的豆兵。”
“去哪找呢?”
林觉是早就知道豆兵需要残魂的,也知道大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只是仍需向他请教。
“不要着急。
“首先,你要想豆兵能打能战,除了祭炼使得豆兵体魄更强,还需技巧,自然便得找一个武人的残魂。
“但你又需知道咱们这门‘刻豆成兵’之所以不被归类为邪术的关键。”
林觉自然是听过一遍的。
不过再听三师兄讲述一遍、换一个角度也没什么不好,甚至可能还有收获。毕竟三师兄主修豆兵,在这一门法术上亦是造诣不浅、极有心得,不见得会输给那位在古书中记下这门法术的人。
“这便是三点了:
“一是豆兵大多只请残魂执念,并不请鬼,盖因豆兵小而逼仄,又长时间躺着不动,残魂本无神智,能受得了,鬼魂却很难受得了;
“二是豆兵对于残魂并没有约束作用,因此才说‘请’,而不是拘,它随时可以离开。
“三是施术者对于豆兵也没有约束的咒法,它可以听你的,也可以不听。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对我的豆兵都十分敬重了?”
三师兄笑着对他说道。
“知道了。”
“你须知晓,残魂不是鬼,哪怕靠着执念保存相对完整的,也难以听懂人言,只能感受到感情品性。因此哪怕残魂都是逗留世间不愿离去的,你若想把它们请进豆兵中,也得用心与之相交。”
三师兄很是轻松的说着这件极难的事情:
“因此古往今来,修习刻豆成兵者,手下豆兵大多和自己性情相合:你若是个杀戮无道的,便得去找那些暴躁嗜血的残魂,你若是个君子,也得去找那些正义有坚守的残魂,才能与他们心念相合,让他们自愿追随你,做你的豆兵。”
“若是中间转了性呢?”林觉问道。
“有这样的例子。年轻时一身正气,忧心家国天下,因此引得同样为家国而死的残魂自愿追随依附,年纪大了,掌握了权力,人就变了,变成了以前年轻的自己对付的那种人。残魂感应到这种变化,自然离去,祭炼半生的豆兵便也没了用处。”
“真奇妙……”
林觉由衷的感叹着道。
“豆兵的残魂最好是自己找,下个月我们就要启程出发,去鸣啁山开大会了,如果路上有缘能够遇得到,自然是好,遇不到也没关系。”
三师兄很和气的对他说道:
“我知道一个好汉坡,几十年前,有位名声极好的大人物被奸佞陷害,判了死刑,江湖不少侠客仅是听闻,为了一腔义气,便半路去劫,血战两个时辰没有一人后退,全都死在那里。死也不甘,化作残念,不肯离去,又没有去处。你若也有几分侠气,可以试试在那里去请。”
“知道了。”
林觉本来还想赶在斋醮之前拥有一位豆兵,到时候遇到什么也好有些底气,看来是不太可能了。
而看着自己这位高大威猛的甲士却不能动弹,真是有些心急。
想到三师兄的豆兵,就更心急了。
第83章 灵树收获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不知不觉,又是一秋。
“走吧师妹。”
“好的师兄!”
林觉叫上小师妹与扶摇,一同往外走,以防万一,他还是揣了三瓶灵液。
林觉已经有段时间没有上山找过药了,除非修行的路上正好遇到,现在的灵液几乎都是小师妹带回来的灵株提炼出来的。
还没走出内院,忽听身后传来一声:
“你们正是要去哪儿?”
两人一狐同时转头,是三师兄。
“怎么了三师兄?”
“有什么活要干吗?”
“没有什么活儿,就是给你们说一声,鸣啁山大醮临近,我们要提前半月出发,要不要备点干粮?”三师兄看向林觉。
“是三师兄你带我们去吗?”
“没办法!到收粮食的季节了,你大师兄忙着呢,二师兄又喜静,唯有三师兄我,既能房中宿醉,又能闯荡天涯,要是在路上遇到妖怪,在大醮上遇到无礼的妖人,还能护住你们,还有比我更适合的吗?”
“这样啊。”林觉想了想,问道,“上次齐云山大醮,有准备干粮吗?”
“齐云山离得不远,中间又都有地方可以吃饭,就没准备什么干粮,倒是师父去寻他的老友,准备了些锅巴。只取锅巴,然后晒干。此外还有二师兄练的救荒丸,路上可以抵饿,吃着和石头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吃完后能拉出来。”
“这……”
林觉差不多知晓了。
“交给我吧。”
“那我就放心了。”三师兄咧嘴一笑,“你们要出去?”
“给师兄说过的,我们的果子可能最近要熟了。”
“哦,你们那个机缘啊。”三师兄很平静的点点头,像是并不在意,“熟了正好,就算炼不了丹,也可以拿到大醮上看有没有别人需要的。”
“好。”
“去吧。”
两人一狐便往山中去。
扶摇越发活泼,当先跑在前面,和多数狐狸有些不一样的是,它行走奔跑时十分喜欢跳跃,但凡遇到障碍就要跳过,身姿轻盈,又精力无限。
又是野果生满的季节,路旁常有果香,经常引得它停下来闻嗅一通。
“扶摇多大了?”
小师妹盯着前面的狐狸,神情疑惑。
“捡到它的时候,应该刚出生不久吧,现在一年多几个月。”
“师兄你有没有发现,扶摇好像长得比普通狐狸要大一些了?”
“是吗?”
林觉不由仔细一看。
当时那只巴掌大小的狐狸如今确实长大了,如今看着差不多将近有狗那么大了,可是直到小师妹这么一说,林觉才回过味来——
好像多数狐狸是要比山下的狗小一些的。
像是听见他们在说自己,正跳过一截枯树的狐狸陡然回头,眼神灵动的盯着他们。
林觉笑了笑,继续往前。
早已是轻车熟路。
两人小心的爬下去,狐狸则找到山石的凸处,一下一下的跳到谷底,若被山下人看见,多半也是一段狐精的传闻。
还没下到谷底,便是一阵异香。
到谷底时,已经有几只精怪在这里等候了。
林觉依然站在以前那个靠近崖壁的位置,见几只精怪都朝他们看过来,便对它们行了一个道礼,小师妹跟着他学,也行一礼。
有些精怪点头颔首,有些只是眼光闪烁,不懂这一套。
“你们来得早啊!”
前方树枝上传来一只金鸡的声音。
声音像是鸟叫一样清脆空幽。
金鸡拖着五彩的尾羽,低头看他们,它是这谷底养树育果的精怪中仅有的两只会说人言的精怪之一,另外一只是那头格外大的云豹。
不过其余的精怪也不见得是因为道行不够,更可能是因为长处深山,没有人迹,既无处学习人言,也没有和人交流的需求,自然就不会说了。这只金鸡似乎是因为和山中某间道观有交集才学会的。
“还是道友来得更早一些。”林觉和善的说道,每隔七天,就来这里一次,时间一长,倒也和他们有了交集。
“今天果子应该熟了!”
“今天熟了吗?”
林觉不由露出一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