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观传了这么多年,就算每位观主都不是专修豆兵,又只有少数豆兵留下来,那也是个很可怕的数字了吧?
那就真是撒豆成兵了。
随即继续锻造。
十二把不足两个指节长的小飞剑、三把和中指差不多长的小长剑被陆续打造出来,随后有一天,灰头土脸的小师妹直到天黑才回来,一副终于完成任务的语气对众人说,她已经将路修完了。
……
黟山之间,一条石阶路直达仙源观。
路旁皆是奇峰怪石,悬崖峭壁,各种植株树叶早已黄红一片。
一群道人行走其间。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一名老道。
只见远方一座高大巍峨的花岗岩石山,好似仙山一样,山上建着宫殿楼阁、亭台石阶与走廊,亦有许多或年轻或年老的修道人出来迎接。
“云鹤道爷!”
年轻道人中年道人纷纷行礼。
唯有站在最前面的另一名须发皆白的老道不屑,对着云鹤道人说:“你这老道,终于舍得再来我仙源观了?”
“千百年间,你我道观之间都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你这张烂脸还不值得贫道来走这条烂路。奈何我家徒儿勤劳又有本领,将路修了过来,想着这条路往后怕不是还要用个几百上千年,贫道自然要来走第一个。”云鹤道人对他说道,“今后你仙源观的弟子下山,走在这条路上,千万记得,是沾了我家徒儿的光。”
“你走第一个?昨晚道爷就走了一回了!”
“你走完了?没走完不算。”
“凭甚不算?”
“无始无终,如何算得?”
“看得出你倒要终了!”忘机子抓住机会,拂尘一挥,瞄着云鹤道人,“过得了今年吗?”
“去往本寻常,春风扫残雪。”
“哼……”
忘机子转身便往身后走。
倒是他的大徒弟站在原地,恭恭敬敬,对着云鹤道人和身后的林觉一行做出请的手势。
……
后院悟道房中,青烟袅袅是檀香,几案茶水与蒲团,一群道人坐在蒲团之上。
林觉与小师妹坐在一起,面前茶碗中是几片山茶与一朵大金丝菊,入口茶香本来苦涩,菊花使得茶水口感柔和了些,却又添了另一抹涩。
只听得忘机子道爷悠悠叹道:“你这老道,可有后悔过当年之事?”
“年轻总是鲁莽。”
云鹤道人举杯轻吹茶沫,随即饮茶,却不由皱了皱眉,在道观中喝惯了松针甜水,倒是有些喝不惯这仙源观的粗茶了。
主要是这茶实在太粗了。
“是鲁莽吗?自以为是罢了!”忘机子说道,“如今是香火神道的天下,上古那些先得道的灵修在天上占了位置,你以为他们心会那么好?让后来的人也纷纷成真得道,和他们站在同一处?须知他们之所以为神仙,之所以高高在上,不是因为他们道行多高、法力多强,而是因为,呵,因为在下面还有很多凡人道人,下面的凡人道人越多,他们就站得越高。”
“我们黟山修士,就差大阴阳法。”云鹤道人听了只是说道,“若当时在天都峰上听仙人讲道的是你,你也会忍不住的。”
“哪有那么容易?”
“也不过早死几十年罢了,没什么大不了,你比我多活几十年又能如何呢?还不是道行不如我、徒弟也不如我?”
林觉和小师妹听到现在,这才听懂,原来说的鲁莽是这件事。
同时林觉的猜测也果然没错,师父果然是因为在天都峰上听了仙人讲述阴阳之道的深层道理,追寻大阴阳法未成,这才导致阴阳失衡的。
这时忘机子的大弟子忍不住皱眉问道:
“何为大阴阳法?”
云鹤道人与忘机子立马对视一眼,却不深说,因为知道,只要说起了头,山上就会有道人去试。
山中道人要么清闲无聊,要么便是一心求真求道,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见得能忍得住不去尝试那条阴阳大道。
林觉是知晓一点的——
如今无论地上朝廷还是天上天翁,都扶持符箓派,压制灵法派,因此天下的法术越来越少,很多法术甚至失传。
更别说灵法了。
目前世间灵法派的修行灵法以天地灵法、阴阳灵法和五行灵法为主。
其中天地灵法又叫山水灵法,须得吸取山水灵韵,便得在仙山洞府之中修行,而且还要多游历、取不同山水灵韵。于此道修行有成之人,几乎都是淡泊名利不爱争端的性子。而且如今各大名山大多也被仙人占为了道场,或是被封了山神,灵韵便也受了限。
阴阳灵法则有大小之分,小阴阳法修行进度有限,这是限制浮丘观历代弟子难有人成仙的关键,大阴阳法则世间少有流传。
五行灵法善于斗法,偏不长寿。
总之各有各的限制与难处。
“如今世间尚存的有大阴阳法的道观怕是最多两三间,呵,恐怕会大阴阳法的妖怪都比道人多了。”忘机子摇头笑道。
“呸!你们这里还是擅长用最好的东西来糟蹋啊!”云鹤道人忍不住吐出一片金丝花瓣,低头一看,神情难受,“可惜这上好的金丝菊了。”
“你们好得到哪去?”
“好得多咯!我有好徒儿!”
“……”
三两句就将话题岔开,又三两句惹得忘机子道爷挑眉,三两句不欢而散。
第157章 师父仙去
秋叶落尽之后,黟山又下雪了。
浮丘观袇房之中。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得寒冷,这熊皮毯的作用才越发体现出来。
山上本来就冷,黟山又多雨多雾,潮湿实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原先林觉不觉得,只觉得一直是这样,觉得这年头就这条件,除了少数达官贵人能有棉花被与蚕丝被,到处的被衾到了冬天都冷,年生一长更是像铁一样。
直到用了这熊皮毯,无论外面雨雾湿气多重,也一点不潮湿,无论天气多冷,手摸上去都是干燥暖和,盖着也轻软蓬松。
冬天再在屋里点个火炉,对比之下,幸福感油然而生。
此时林觉便盘坐在床上,身上裹着轻软蓬松的熊皮毯,面前放着一本古书,手还放在旁边,无意识的揉着狐狸的脑袋。
书上正翻在“花开顷刻”的那一页。
此时得来的法术中,除了林觉暂时并不想要学的,其余的几乎都入了门。
不说造诣深浅,起码是学会了。
就连更晚得到的“罡气”、“点石成将”甚至更玄妙飘忽的“劝君皱眉”都入了门,却唯独卡在了更早得到的“花开顷刻”上。
确实如书中所说,这门法术修习极难!
林觉的悟性绝对不低,既与五行中的木行有感,又修阴阳灵法,既懂五行灵韵又知阴阳玄妙,还曾得桃妖赠送桃胶、与狼妖换了土木精,二者都加深了他对木行灵韵的感悟,可以说在修道人中已经十分适合修习这门法术了,却还是被卡住了。
卡就卡在书中所说的那点玄妙上。
这点玄妙也不复杂,直白来说,就是开花二字。
这是原本属于草木精怪的神通法术,草木本来就会开花,自然通晓那点玄妙,人却不会开花,因此极难感悟。
林觉当初服下两枚桃胶之时,曾恍惚间化作桃树,也曾有过短暂的开花感受,可如今已过去数年,感悟已经渐渐淡去,此时他也只得捏着书页不断聆听书中讲述的诀窍,又不断回想当初那若有若无的感悟,企图在某一瞬间顿悟,随即推开此术之门,入门而去。
“唉……”
不知过了多久,他叹了口气,放下古书,转而从身上摸出二十颗豆子来。
随手一挥,运转祭炼之法。
二十颗豆子立马在他身前旋转起伏。
其中五颗约有黄豆大小,还有十五颗已接近了绿豆和红豆大小。
五颗是修复好的豆兵,剩下的便是兵刃。
其实一尊巴掌高的雕像能被祭炼到黄豆大小,光是刀剑兵刃自然能被祭炼到更小,可能比菜籽还小。
然而豆兵之所以是黄豆大小,是因为这个大小最为合适,兵刃祭炼得太小的话,携带起来反而不便,使用的时候也不容易找到与分辨,林觉便只打算将它们祭炼到绿豆和红豆大小,暂时就不再炼小了。
除非以后又有别的需求和考量。
……
已是上山的第五年了。
冬去春来之时,林觉杀了道观中的羊,正在灶屋中煮着一锅羊肉汤。
小师妹为他烧火,时不时直起身子往锅中瞄一眼,透过那升腾的水雾看沸腾翻滚的肉汤与肉片,旁边还放了一筲箕的豌豆尖,这是这个时节山上少有的能吃到的新鲜蔬菜。
“师兄!”
“嗯?”
“最近山中好像要修一个寺庙。”
“寺庙?”
“是啊,和尚庙子。我前两天看见有工匠和力工往山上搬东西。”小师妹一边往里送柴,一边和他闲聊,“来和我们抢生意来了。”
“我们哪有什么生意,没有生意才好呢。”
“是哦。”小师妹拿出火钳,无意识的夹着玩,“不过山上的宫观寺庙越来越多了。”
“因为黟山名气越来越大了,自然会有越来越多道人僧人来这里修建宫观寺庙。说不定千百年后,这里也是一座天下名山。”
“也对。”
小师妹思考着,不禁又问:“那千百年后,这里还会有浮丘观吗?”
“谁知道呢?反正浮丘峰肯定还在。”
小师妹眼中露出思索之色,思绪飘到了千百年后,那时的自己应该已经是浮丘观的祖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