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哦。”小师妹这才呆滞点头,“那师兄你说,以前师父送师叔们下山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吗?”
“差不多吧。”
“那以后呢?”
“也差不多吧。”
小师妹心中的情绪无处发泄,又自己也捋不清搞不懂,便都化作了细碎的言语,既宣泄也转移注意力。
林觉却也耐心,小声答她,每句都答。
没走多远,又听小师妹说:
“好可惜啊……”
“怎么可惜了?”
“不仅今年的桃子、李子、杏子、梨子、山枇杷、楮实子、红泡泡、地果、猕猴桃都吃不到了——”小师妹细细数着,又接着说,“这满山的花本来也要开了的,我们要是晚走一段时间,就能再看一次了。”
“嗯……”
林觉不由转过身来,看向满山树林。
离得近的以杜鹃为主,离得远的有辛夷,又有桃李杏梨,此时却都没有花开。
离开花最近的,是桃花,却也只冒出了花苞罢了。
被师妹这么一说,还真是遗憾。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去年就是因为回乡去了一趟,没能看见浮丘峰的满山春花,难道今年也看不见吗?
脚步一下停住。
身后的驴儿便也停住。
纸驴脖子上的铃铛不再响了,走在前面的师兄因此转过身来,疑惑地看着他。
便见林觉放下书笈,伸手进去,拿出一枚花瓣。
花瓣娇嫩如新,却不知是哪一年的了。
去年秋冬有枯草,搓草即成香。
持在手中,摇晃三圈。
枯草顿时燃起青烟。
“青帝在上,在下浮丘观道人林觉,曾与帝君有所缘分。若帝君念及在下救帝君神像于烈火的情谊,便请降下神力,报得山花一时开。”
只念一句,草香散出的烟气竟然就被风吹乱了。
“呼……”
忽然一下,有阵浩然清风来,似春日般凉爽,吹起众人的发丝衣袍,吹过满山,吹遍刚醒不久的树。
此乃东风。
风中有难言的玄妙与神力。
青帝应约而来。
师兄们都是有道行的,自然有所察觉,不禁纷纷仰头,四下看去。
只见道路两旁的杜鹃花古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悄然长出花瓣,随即忽然绽放。
若是视线往山林深处看,更有无数杜鹃与辛夷花在一同盛开,不止装点着道人行走的这条古路,也装点涂抹着整座山。
山中不知多少飞禽走兽停在原地,惊异的看向旁边树上。
桃李杏梨,杜鹃辛夷,都于此时盛开。
仿佛神迹一般。
道观门口,大师兄和一群猫儿、细犬云豹仍然站在这里,不愿回去,虽然早已看不见师弟师妹们的身影了,可听见那山间若有若无的铃铛声,便也知晓师弟师妹们都走到了哪里,可这神迹一出,便都怔住。
怔怔看着面前,只是片刻之间,面前便已开出灿烂的花朵,整片山更是成了一片花海。
不止道观门口,后山同样姹紫嫣红。
就连新修的坟包之上,也有一株野草抬起头,用力的举起一个花苞,无声打开,乃是娇嫩又鲜艳的一朵野花。
生的最后一笔,亦是死的第一笔。
林觉同样怔于原地,举头四顾。
只是一个恍惚,只是一场玄妙,他们便已置身一片山花烂漫之中,古路依然幽静,幽静中却又美得令人窒息。
在这一刻,他有所悟。
那是生机的迸发,是新的轮回,胜过这世间的绝大多数神力。
亦是自己缺的那一点玄妙。
“……”
一片花瓣从他面前落过。
林觉将之接住,细细查看,又随手放落地上。
背起书笈,杵着木棍,继续往前。
山林中有悠长的号子声传来。
居然有人与他们逆行。
不是去浮丘观的香客,而是抬着砖瓦木材的力工与匠人,他们由此进山修建寺庙,方才力工匠人全都停下,呆呆看向山林,兴奋了片刻,这会儿又继续抬着建筑材料往山上走。
路边亦有僧人驻足,双手合十,静看满山灿烂春花,口诵佛号。
上山的人与下山的人在古路中相遇,于春花中互相施行一礼,便又擦肩而过。
此时剑已佩妥。
下山就是江湖。
第160章 熟悉的路
下山之后,越走越远。
狐狸毕竟年幼,彩狸也是单纯的性子,一狐一猫很快忘却了离家的愁绪,狐狸在山间轻灵跳跃,彩狸则在地上迈着小碎步与它追逐。
那四间道观、两间庙宇有远有近,近的是师父为他们找来的,远的则是散落天下的师叔们帮忙找来的,不过最近的也离黟山有三百多里。
“既然师弟师妹都没做好选择,我看我们就不必各选一处再分道扬镳了。便由近及远、一间一间一同找过去吧,路上也有个陪伴和照应。到了道观庙宇里再看适合谁,又有谁愿意留下,其余人继续结伴往前,也当互相送了。”
二师兄对他们说道:
“如何?”
“好啊!”三师兄当先点头道,“你说了算,反正现在你是大师兄了!”
“别贫。”
“不贫不贫,反正我是同意的。我又不选,也没有急着要去的地方,我就跟着你们,送你们到最后一个人。”三师兄举起酒葫芦饮酒,“给你们当一程免费的护道人,这天下乱,怕你们走不到。”
“我也同意。”
林觉也点头说道。
他和三师兄的想法差不多,反正自己暂时也不知道去哪,也确实舍不得师兄们,便多一同走一程,多送一送。
否则这么一别,下次见面又是何年?
其余师兄也都没有意见。
小师妹则多是沉默。
“离得最近的是求如县城里的养心观。”二师兄拿着一张书信说道,“说是当初这个道观里的道士帮助妖怪行窃银之事,神灵除妖之后,被当地城隍托梦给县官,进而抓捕了。因为师父以前曾在求如县除过水妖,所以当地县官一直将这道观空着,留着给师父的弟子前去住修。”
“求如……”
林觉转头看向小师妹。
小师妹挠了挠头:“我找得到怎么走。”
求如县就是她所在的县,师父除的那只水妖就是救下她时除掉的那只水妖。
“师妹的俗家就在求如县吧?”几位师兄也都记得。
“对的。”
“那师妹可要留在这求如县?就算不理家人同乡,起码言语相通,习惯相同,而且城中道观方便一些,有师父曾经的事迹,还有县官帮助,想来一切都会便利顺心许多。”二师兄问道,“也是个开观收徒的好地方。”
“而且离黟山近。”三师兄也说。
“这……”
小师妹这些天的脑袋有些迟钝,但也只稍作思考,便立马摇头:
“不!”
“去看看再说吧。”二师兄看着信件上的内容,皱了皱眉,“这上面说,道观当初被雷劈过,那些道士拒捕,又打烂了门窗,没有修缮。到现在又荒废了两年,怕是也没有那么好。”
“修缮道观?得花钱啊。”
“估计得花一些钱。”
“大意了吧?”
三师兄想起他们下山时拒绝大师兄给的银钱,便是一乐。
二师兄也皱起眉头。
众人下山时是带了一些银钱,不过只够路上的吃住花费,没有考虑到还要修缮道观庙宇,说不定还要置办一些锅碗瓢盆、家具被褥。
“不急!”七师兄笑着开口,“都是有道行的道人,难不成还能被半斤石头憋死?钱不够咱们在城里想法搞点就是,大不了多待些时间,反正你们的路费盘缠都可交给我。”
“有理。”二师兄倒也不慌,“反正一同想办法就是。”
众人继续往前走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