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兄说着,看了眼四师兄,四师兄也对着他遗憾点头。
此去顺路是顺路,可原先众人还打算陪着四师兄在这山神庙里多住几日,此地风景不错,正好休息几日,也正好替他好好规划一番庙宇,畅想一下这间庙宇以及四师兄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模样,也算是一番乐趣,如此一来,便只能匆匆出发了。
“请将你见到的事、那疫鬼长什么样,说了什么,都仔细说说吧。”
“自然自然!”
孩童便将事情详细讲了一遍。
众人听得也很认真。
越听越觉得不像假的。
“我们记下了。足下安心回去吧。足下之事,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错,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古往今来,有如此异常之人,只要能免去夭折,往往都能有一些成就。既然严家待你不错,便好好当严家的子孙吧。”二师兄说道,“此山山神灵验,我家师弟也有本事,平日无事,可多来山上。”
“记下了。”
严家人这才下山而去。
众人互相对视,坐下来继续吃饭。
天边梦幻霞光,桌上叮当响。
天光暗了,便点上灯。
吃完这云端上的一餐晚饭,小师妹连忙去山上搬了石头来,借着灯火,准备趁夜为四师兄将柜子、水缸米缸都打出来。
林觉则去洗碗,四师兄也与他一同。
忍不住有些思绪。
过了今天,便又少一人了。
四师兄就在他旁边,似是能感觉到他的想法,不禁说了句:“如此送到最后,怕是只剩师弟你和三师兄了。”
“是啊。”
“师弟可要送别很多次啊。”
“终有一别,也终有人最后走。”林觉笑了笑,“放心吧四师兄,我虽没有三师兄潇洒,但也不觉得有什么。”
“你三师兄是没有心肝的。”
“还是有一点。”
“哈哈。”四师兄笑道,又说,“等到师弟安定下来之后,一定要递信来,详细告知我们位置,只要离得不远,我可以请鹰兄帮我们传信。”
“自然。”
林觉点头答应下来。
双方便没说话了,专心刷洗碗筷。
过了一会儿,林觉还是忍不住问道:“师兄,如严家孙儿那样的事情,天下真的很多吗?”
“不算多,否则也不会被当做稀奇怪事记入县志和各大志怪书中了。但也不少,起码书中就记了不少。”四师兄回答道,又转头看向他,像是知道他为什么要问一样,微微一笑,“这个也被称作宿慧。”
“宿慧。”
“是啊,宿慧。”四师兄如是说道,又笑着说,“师弟不也是吗?”
“嗯?”
林觉当即一愣。
思考一下,也没否认,而是问道:“师兄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林觉以为他会说自己比同龄人更成熟,或是自己知晓的事情远比自己原本的身份所应该知晓的更多,可却都不是,只是听他摇头笑道:
“因为师弟心中还有别的牵挂。”
林觉便默然了。
是了——
四师兄修习聚兽调禽之法,能通过飞禽走兽的神态姿仪、眼神流转而知晓它们的内心想法,定是有一颗玲珑心。
第171章 先行查看
四师兄那间房屋挤不了几个人,便还分了几个人去庙宇的偏殿中,正好这会儿偏殿还没有安置神像,还是空空荡荡的。
白天众人在山中扯了些细软的杂草,在给四师兄做引火柴前,先取了一些在地上铺一层,林觉再把熊皮毯往上面一铺,就已能躺得很舒服了。
月光从顶上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打出一片雪白。
林觉躺在左边,狐狸躺在右边。
小师妹的彩狸猫和林觉、扶摇关系也不错,因为熊皮毯的柔软,轻而易举就背叛了她,跑到狐狸旁边挨着它的尾巴睡着,还发出细微呼噜声。
林觉睁着眼睛,静静思索。
说来奇妙,知晓这等“宿慧”之事其实并不少见之后,哪怕他心知自己仍然特殊,还是不免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尤其是四师兄看破了这一点。
保守秘密其实是一件沉重的事,如果发现它没有那么特殊,它的重量无疑就会少一些,如果又告诉了另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就又会被分担掉一些。
四师兄无疑是值得信赖的。
思索片刻,安心睡去。
一觉睡醒,已是次日清早。
前面几天都太劳累了,山中又安静,这一觉睡得十分舒服,以至于睡醒的时候,别的师兄妹都已醒了,扶摇端坐在自己身边低头盯着自己,那彩狸猫也凑近自己的鼻子嗅啊嗅,像是在判断自己这个懒起的道士还有没有呼吸。
林觉爬起来时,小师妹已煮好了早饭,是用昨晚吃剩的野鸡加米煮的粥。
这年头的人就是这个思维——
见到没有吃完的好菜,不舍得浪费,便在第二顿时和别的菜或者饭煮在一起,煮成一锅,既避免了浪费,吃着有了盐味油水便也觉得知足了,并未思考过烧的野鸡色味太重,不适合用来煮粥这件事。
这其中主要是观念问题。
不过也怪不得他们。
这年头大多数人都没解决吃饱的问题,又谈何吃好呢?
早饭过后,便得与四师兄道别了。
“师兄,我也有一物交给你,希望师兄可以等我们走了后再查看。”
“多谢师弟。”四师兄笑着说道,也从怀中掏出一个红布包裹之物,“这是昨日严家赠送的十两纹银,我本想给二师兄,拿给大家做盘缠,二师兄却说昨日之事除了我的好友们,便是你家扶摇出了力,既然我不要这钱,便当给你家扶摇,它没有衣兜荷包,你便替它收着吧。”
本来扶摇是在旁边和彩狸打架,听见这话,瞬间扭头,先盯着四师兄,又看向林觉,眼中流转着好奇的色彩。
与此同时,它还有闲心后退,避过彩狸拍过来的一猫爪。
林觉知道二师兄的意思,便点头将之接过,对四师兄说道:“在山上莫要饿了肚子。”
“知晓。”
“有机会记得去官府为石门山山神讨个敕封,否则时间一长,就成邪神了。”
“会的。”
互道保重,便在山间分别。
四师兄站在悬崖边上,目光一直跟随他们,直到他们的身影在小路上越走越远,从能看得见到在林间若隐若现,直到好久都不再出现了,这才终于拿着信封转身回去,看见昨晚小师妹给他做的石桌石凳,便过去坐下。
最大那头云豹也走回来,在他脚边趴下。
这信封比六师兄那封更厚。
四师兄将之拆开,仍是从中先取出一封信纸,上面半页字迹:
“待师兄看到这封信时,我们定然已经分别了。师兄喜好清净,喜好与山间飞禽走兽陪伴生活,想来在山上也不会寂寞。不过余生漫长,仅在山上与好友们相处论道,恐怕也有些过于单调和枯燥吧?
“师弟偶然得了几门法术,私以为很适合师兄,或适合与聚兽调禽之法结合起来使用。
“一为木遁之法,可让师兄藏身林中,可以护体;二是传音术,可借此法聚调远处兽禽妖怪;三是追印法,师兄的好友得了道可以修习。
“附在信中了。
“若是师兄喜欢,可以研习,用以打发时间。若是不喜欢,烧掉就是。若是学了这门之后,还想修习别的,可等师弟安定下来,向师兄递信,师兄收到住址后再向我回信,或是向别的师兄讨要交换。
“当初师兄教我聚兽调禽之法,教我保持善心善意,不负本心,师弟至今也受益良多,可以预想到的是,今后也必将如此,在此谢过。”
下面还有三本册子。
俱是手写的字迹,常有删改污涂,每有一处,都像是竭尽了心思的痕迹。
“呵……”
四师兄笑了笑,没有去思想别的,只是转头,看向身边趴着的云豹,与之笑着说:
“云兄,我有种预感。”
“啊?”
“我们浮丘观要出一位真人了。”
“啊~~”
云豹晃着尾巴,眼神平静。
四师兄也很平静,收起书册信纸,站起身来说:“先按着师兄师弟们说过的,收拾一下庙子吧,今后还不知要在这座山上待多久呢。六师弟的乩仙说要不了多久就会是乱世了,还不知有多少妖魔鬼怪呢,这百里的山水,要靠我们来守护了。”
……
回程的路倒是没有迷路。
一是因为官道比不确定的村落更好找,四师兄虽与他们分别了,可他的乌鸦好友还在天上为他们指路,二是因为扶摇打了印记在板车上,跟着大致的方向走过去就是了,就算偶尔走错小路,也最多绕一点。
用了半天,回到官道上。
几人刚一进入树林,翻找着记忆时,狐狸就已经跳到了板车处,为他们指明方向。
众人找出板车,重新放上行囊,用马拉着,往流云县的方向走。
狐狸似是十分高兴,一直跑在前面。
彩狸本来也和它一起跑,用那四只小短腿迈着滴溜溜的步子,不过很快就累着了,便跳回板车上,当驾车的车夫,目不转睛的注视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