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啊老二,道爷我也想再多陪你一段时日,不过这天越来越冷了,再等就只能到明年春天再赶路了。”三师兄牵着马儿对二师兄说,“你住这地方太偏了,根本没人来这里,你得设法认识一些城里的人,到时候才好给别的几个师弟师妹些带信。”
“有空再说。”
“记得买个驴子。”
“你们先去哪呢?”二师兄问。
“剩下一间道观在京城外,自然往京城走。不过小师弟对那青岩县的瑶华娘娘洞府很感兴趣,想去看看,正好青岩县在这里和京城之间,嗯,估计绕一点路,就绕过去看看。”
“别多言了,走吧。”
“哎哟你这地儿啊……”
三师兄又忍不住四下打量这间道观,难得的露出心焦之色:“我都不知道你每天吃什么。”
“我有救荒丹。”
“那玩意儿是人吃的?”
“我自会种菜,养些鸡鸭。”
两人闲聊几句,林觉则走上前,仍旧递出一个信封给二师兄:
“师兄,保重。”
“你们也是。”二师兄对林觉和小师妹说,“若是觉得外面不好,就回来找我们。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想法托人带信来找我们就是。”
“记下了。”
“记下了!”
两人带好行囊,牵着驴子往山外走去,狐狸和彩狸回头看二师兄一眼,便也跟了上去。
当时八人一同下山,走在山间小路上,也能排出长长一队,走在官道上,分散开也是不小的一群。加上行李、两头驴子以及跑上跑下的狐狸,也颇有几分浩浩荡荡的感觉。如今却只剩下三人了。
铃铛声叮当作响,逐渐走远。
二师兄这才拆开信封,取出第一张信纸一看。
是师弟的字迹——
“将与师兄分别,十分不舍。
“山上几年,下山半年,师兄教我许多事情,实在无以为报。
“知晓师兄喜好炼丹,向往丹道,刚好得了一些丹药配方,觉得师兄也许感兴趣,便附在下面了。还有一门可口吐寒气的法术,也许对炼丹时调控温度、水火与阴阳有所帮助,也写了下来,留给师兄。
“也许师兄能借丹道成真得道。
“愿有再见之日。”
二师兄收好信纸,看了看下方。
果然是好几门丹方。
其中最普通的也是巨灵丹、灵元丹这等稀奇丹方,若说罕见,更有一门上古神华回生金丹。
二师兄笑了一声。
倒是不出所料。
……
“没了老二和老七,顿时感觉轻便了许多。”三师兄终于骑上了他的马儿,摇摇晃晃的走,有时还跑一段。
反倒林觉和小师妹由于没了板车,驴子要用来驮行李,尤其是林觉,只好牵着驴子走路。小师妹行李少,本来是可以背着行李骑驴的,见师兄走路,她便也跟着走路。
山下的饥荒确实稍好了些。
三人从琅峰县中穿过,路过原先青苗神的寺庙,见到有人在庙中忙活,过去一看,才发现是当地的工匠,受命将原先青苗神的神像换成护圣真君的像。
青苗神庙便也改成真君庙。
不过由于林觉和三师兄在石窟庙中留下的字迹,也有人打造青帝的塑像,准备立在偏殿中。
三人互相对视,交流心意,脚步却也没停。
前方青岩县有些偏僻,没有什么名山胜景,也无什么特产商贸,来往行人也不多。
几人一路问路过去。
以前有别的师兄在的时候还好,路上许还做些规划,在哪歇脚,在哪吃饭,都会问清楚。如今只剩下三师兄,便又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问了,走到哪算哪。
像是以前去鸣啁山大醮一样。
三师兄这人是不靠谱的,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走到哪里来了。
偏偏此时天气越来越冷,有时还会遇到下雨,露宿荒野已经不再是个好的选择了。
“三师兄,我们到底是不是在往青岩县走啊?”小师妹问道。
“肯定是!放心吧!”三师兄斩钉截铁的回答完,又补了句,“就算不是,也在秦州境内,反正你们又没事,去哪不是去,走哪条路不是走?”
“今晚要下雨。”林觉抬头看了一眼,感觉到了空气中的湿意。
这也是二师兄教他的,丹道里的本领。
因为有些丹药的炼制是要看天气的。
“嗯?是吗?”
“三师兄,这里没有人家。”小师妹左看右看,“我们已经有一段路没见到人家了。”
狐狸听见这话,也瞄准一个高处,轻巧一跳,便扶摇直上。
一步踏上高处,又一步踏上树梢。
它便稳稳站在鸟儿落脚也要摇晃的树顶,左右环顾,低头叫了一声。
“它说什么?”三师兄问。
“它说没看到人烟。”林觉说。
“不怕不怕,你不是跟着老四学了和野兽鸟雀说话的本领吗?你在山间找个飞禽走兽,像是上次老四一样,问问哪里可以借宿不就行了吗?”
“也好。”
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只是既然是问路,又没那么着急,自然没有用法术把人家招来再问路的道理。
林觉左右看了看,看见不远处的巴茅上站着几只麻雀,便走了过去。
第195章 荒山奇遇
秋风萧瑟,乱云如墨,荒山野林之间,站着三名自己也不知道走到哪来了的道人。
面前一丛巴茅,早已枯黄,花穗有如乱絮,上面站着几只麻雀。
便见一名道人对着麻雀行礼。
麻雀这种鸟类,虽然常见,也被许多人所不喜,但其实生得很可爱。
虽说没有修长优雅的身子,没有艳丽花哨的羽毛,但全身圆滚滚的,色彩简单而朴实,一双小眼睛乌溜溜的,直直盯着下面行礼的道人,还有后方离得稍远些等待的两人。
有警惕一些的,着重盯着那只白狐和驴儿背上的彩狸猫。
只是出于对这道人的信任,它们还是留了下来。
“我们是从黟山来的道人,没有恶意,只是走到这里不小心迷了路,不知道该往哪走,眼见得又要下雨了,这荒山间也没有可以借宿的地方……”
林觉大概知晓,麻雀并不明白哪里是黟山,什么是道人,只是出于礼节,他还是详细讲述,这也是抒发自己善意与尊重的一种方式:
“所以想请问几位道友,附近哪里有人居住的房子,或是能供我们借宿的地方?”
几只麻雀虽未被他吓走,却也都面露迷茫之色,面面相觑。
“就是可以供我们过夜睡觉、躲避风雨的地方。”林觉只好又解释道,稍稍一顿,又加一句,“是供我们三个这么大的人过夜睡觉的地方。”
“能有顿饭吃最好了。”三师兄在后头补充。
林觉虽然无奈,却也如实转达:
“最好还能有顿饭吃。”
几只麻雀好似这才听懂,又再度扭头,却是叽叽喳喳,互相交头接耳起来。
“唧唧!”
最终一只麻雀叫了两声,扭头看向偏西南的一个方向。
林觉顺着它鸟喙指的方向看去。
那里是一片荒山。
可是仔细一看,荒山野草之间又似乎隐隐有一条不易察觉的细线,像是一条被荒草遮盖的小路。
“谢……”
林觉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有一阵秋风吹来,吹得巴茅丛一阵狂晃,麻雀自然都站不稳,连忙拍打着翅膀飞起。
这一飞就没再落下来,而是越飞越高,很快便化作天边几个小点,看不清了。
“谢过几位。”
林觉只好加大声音,喊出一句。
也不知这声音在风中能传多远。
收回目光,小师妹和三师兄已经来到了他身边,狐狸和彩狸也走了过来,不断回头,望向天上的麻雀。
“它们给我指了个方向,说是那里可能会是我们要找的地方。”林觉指着那方山林,又说,“那片荒草里好像有一条被人走出来的小路,不过不常有人走,快被野草盖完了。”
狐狸和彩狸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看了一眼,又回头看向麻雀飞走的方向。
林觉敲了一下扶摇的脑袋:
“那可是为我们指路的好心雀,你可不能起歪主意。”
小师妹见状,也看向彩狸,伸出手来想学师兄,又舍不得,只好捧着彩狸的头一阵猛搓,学着说道:
“那可是为我们指路的好心雀,你可不能起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