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知晓。”三师兄说。
“听过。”林觉说。
“什么是飞花令?”小师妹说。
“便是以字为花,例如取一‘花’字,我们四人轮着来,每人说一句诗词,里面便必须包含花字,可以自创可以引用,不可重复。”红衣女子对小师妹解释着道,“若是答不上来,也没关系,饮一杯酒就是。这是一杯淡酒,喝多了也不醉人的。”
小师妹神情呆滞。
三师兄则已拍掌答应下来。
小师妹只好转头,呆呆的看向三师兄,随即又看向小师兄。
林觉也是无奈。
“刚好今日是个雨夜,屋外大雨瓢泼,我们就用‘雨’字为令,如何?”
“好啊。”
“妾身先来。”红衣女子酝酿一下情绪,便轻声念道,“江城烟雨锁闺楼,独倚栏杆望春愁。”
声音中似有叹息,又有悲戚,似乎也在诉说着她的内心思绪。
“好诗!”
三师兄当即站起身来,端着酒杯稍稍一想,听见窗外雨打芭蕉,淅沥声正传来,便开口道:“夜深听雨添新愁,芭蕉叶上也含秋。”
不仅带了雨,而且也带了愁。
还有一句秋,更是应景。
林觉一边夹起一块肉,递给身边扶摇,一边说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师妹神情呆滞,一举杯,一仰头。
咕咚一声,一杯酒就下了肚。
女子又开始新的一轮了。
飞完了雨,又换成月,不知几轮,小师妹也不知饮了多少杯酒。
而她倒也果断,一到自己,仰头就喝。
虽说缺乏文采,却有几分洒脱。
也值得人高看一眼。
甚至后来几人提高难度,规定某个字第一个人说时,须得在诗词的第一个字,轮到第二个人时,就得在诗词的第二个词,以此类推。弄得林觉和三师兄都喝了几杯酒,不过这对于小师妹实在是没有影响的,反正仰头就是一杯。
这酒也确实是寡淡,并不醉人。
可奈何喝得多了。
眼见得小师妹有些发醉了,几人便停下了,不过此时也早已消除了初相识的生分,尤其是三师兄,不觉已然变得热络起来。
双方畅快谈话。
歌姬舞女又奏舞一轮,女子也抱着琵琶弹唱,弹的是什么林觉都忘了,只记得“千金回雪,白日流霞”、“霜随柳白,月逐坟圆”这些字眼,三师兄也唱了一曲《万空歌》,颇有洒脱之意。
大概到了半夜,这才尽兴。
女子给他们一人准备了一个房间,都挨在一起,供他们留宿,躲避风雨。
林觉十分克制,因此还算清醒。
在侍女的带路之下,他背着书笈、带着狐狸,走回房中,谢过侍女之后,点燃了守夜灯,放在桌上。
今夜尽兴,却也疲累。
回想像是做梦一般。
“唉……”
林觉叹息着转身去关门。
却不料就是关个门的功夫,回过身时,便见守夜灯火光大盛。
几乎是一声爆响!
一人一狐惊讶警惕之中,那名红衣女子已出现在了林觉的床榻之上,斜身坐着,脸上带着几分酒意,又几分笑意,竟欲要和他结为夫妻。
第197章 师兄,你要成亲了
房间之中,小师妹坐在圆凳上,背靠着桌子,眼神放空,双手交替轮流拍着圆滚滚的肚皮。
“咚咚咚……”
一只彩狸坐在下方,迷惑的盯着她。
今晚的饭菜确实是极好的,若论口味几乎不逊色于师兄做的饭,若论品相,还要更精致些,吃得她满足不已。
今晚的酒也是极好的。
果味大于酒味,入口初酸,而后回甘,满满的葡萄香,力气也不大。
只是喝得多了,还是有些头疼。
若是没有两个师兄在场,她定是一滴也不沾的。若是以前在浮丘峰上,她喝再多也无妨,皆因那是她的心安之处。
可是此地却陌生,陌生而不寻常。
小师妹拍了拍自己脑袋,屁股往下一滑,便从凳子上站了起来。
记得二师兄炼制了一种护心丹,也叫迷糓丹,吃了不容易犯糊涂和被瘴气妖气鬼气所迷惑。若是当日在石窟庙中提前吃了这枚丹药,那青苗神的本领也许对他们也就不起作用了。
自然,当时是预测不了的。
毕竟谁也不知那青苗神什么时候来,它又有什么本领。
如今却不一样。
同样的错不犯第二次!
保险起见,小师妹决定去找小师兄要一枚护心丹来尝尝。
推开房门,一人一猫走了出去。
来到师兄的门前,抬手欲敲门,却刚好听见里面传来女子的说话声:“道长可愿与妾身结为夫妻?”
“?”
小师妹当即一愣。
伸手挠一挠头,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随即退后一步,仔细看看门房,又以为是自己走错了,确认无误,这才又走上前去。
门没关紧,凑近一看。
名曰华公主的红衣女子就侧坐在师兄的床上,师兄则是站在离门不远之处,神情和她一样惊愕:
“公主何出此言?”
“道长没有听过古时秦女的故事吗?”
“并未听过。”
“古时此地有个男子,外出游学,半路饥饿交加,于是去一户大宅院中求食。屋中的主人是此地人间帝王的女儿,许配给另一个国家,不料出嫁走到半路就病死了,因为有缘,二人便结为了夫妇,至今此地仍有他们的传说。”
小师妹本欲在接着门口偷听,奈何狐狸也在屋中。
狐狸敏锐,一转头就看向了她。
小师妹正欲将头一缩,想着以扶摇的聪明,定不会拆穿自己,奈何自家彩狸已经大摇大摆的跨过门槛,借由门缝钻进去了。
呼的一阵风来!吹开了房门!
显出门外呆愣的小师妹。
屋中两人都看向她。
小师妹见此情形,完全不知所措,只好局促的走进来,小声说道:“师兄,我脑壳有点昏,想向你要一颗护心丹来吃。”
“等下给你。”
林觉是故意开门让她进来的,并不愿意放她离去,那样屋中就只剩自己和红衣女子了,反倒更容易让人误会。
红衣女子也看向了小师妹,却不在意,反倒堂堂正正:
“正好道长的师妹也在,妾身心意没有什么好隐藏的,便直说出来:
“妾身本无恶意,只是流落在此,夫君还没过门就被那鼍龙王杀害了,妾身既不愿意再去那魏水河,也不愿意回到西岳,否则我那父亲定然会将我再许配给别的山神水神,而我嫁了一次,上次尚且不满意,这次怕比上次还差些。
“在此寂寞十几年,这等日子,妾身也受够了。”
女子声音温柔,带着几分魅惑。
停顿一下,又开口道:
“如今见道长不仅道行不凡,本领与气魄也不凡,加之五气纯净,相貌堂堂,我虽不是鬼魂,却也愿意效仿那位秦女,与道长结为夫妻,兴许今后也能在此地留一桩美谈,不知道长可有此意?”
小师妹闻言,呆滞转头,看向林觉。
林觉和她相识多年,哪里不知她眼神中透露出的意思。
何止是知道,甚至仿佛能从这个眼神中听见她说话的声音:
“师兄,你要成亲了。”
“……”
林觉不再看她,连忙拒绝道:“在下与公主刚刚相识,如何可以结为夫妇?”
“为何不能?你我虽然刚刚相识,但在方才饭局酒桌之上,不是相谈正欢吗?道长的文采,妾身也很佩服呢!”红衣女子仍然说道,“何况人间大多数人结为夫妇,新婚之前互不认识也不是少数,远的不说,就说我那没有成亲的夫君,我不也不认识?”
“这……在下并无成亲之愿……”
“难道道长嫌弃我容貌不好?”
“并无此意!”
“那不就得了?我观道长清秀好看,道长也不觉得我样貌丑陋,还有什么不可以结合的呢?”女子似是发自内心的不解。
这样就可以结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