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倒是好。”
罗姓武人对此好似也不奇怪。
“罗公从哪里来呢?要到哪里去?”
“从京城过来,没什么去处,只是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也算锻打锻打这身武艺,不至于生了锈,也许今后还有用处。”罗僧说道,“眼下是去寻那青岩山下的瑶华娘娘,听说她能解世间疑问难事,有事问她。”
“原来如此。”
“道长又从哪来?要往哪去?”
“从徽州来,往京城去。”林觉说道,“恰好也有疑问,想去寻那位‘瑶华娘娘’。”
“这倒是巧了。”
罗姓武人说着一顿,又看向他:“你去京城何事?那地方如今可没有看起来的那般太平,京城那些宫观寺庙里的僧道也没多少好东西。就算我曾经给你说过的聚仙府,里面也是烂人废物扎堆。”
“是吗?”
林觉不由惊讶。
“当初一别,我便直来了京城,呆了几年,如何不知?”
“在下暂时倒也没有在京城安身的打算,只是我家师妹要去京城外的一座偏远道观住修,我去送她,顺便见识京城繁华。”林觉答道,“不过也不保证会不会在京城呆上一段时日,看今后的打算了。”
“原来是这样。”
罗姓武人见到他也算高兴,似乎想到什么,便又问道:
“你从徽州而来,定然是从东南方向过来,不知有没有经过一片荒原?”
“有啊。”
“可有夜宿荒原?”
“也有。”
林觉对他的话添了几分兴趣。
“那你夜宿荒原之时,可曾遇到一些西岳来的神灵找你问路问人?”
“嗯?不曾遇到!可否细说?”
“我也不知。只是我昨天路过那边,无村无店,就抱刀在野外住宿,半夜被动静惊醒,却见几名披甲武官路过,我还以为是鬼,结果是神。”
罗姓武人语气中并无丝毫畏惧,倒是发现他对此事异常的感兴趣,不禁多看了他一眼,随即接着道:
“那几个狗东西,颇为嚣张,起先意欲恐吓于我,见我拔刀,才换了一副嘴脸,向我问路。说是从西岳来,是西岳府君麾下的武官侍从,奉命前来这里寻找西岳府君流失在外的公主,呵,也颇为有意思。”
“寻公主……”
林觉重新坐直,眼露思索。
从那夜华公主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她显然是不愿回西岳的,仓促找人成婚,也是为了躲避西岳府君再把她转嫁到别处。
却不曾想,西岳府君竟派人来找她。
而她对此不太可能不知情。
如今看来,西岳府君想要她回去的意愿比想象的更强烈。与之相应的,便是她躲避西岳府君的意愿也比她表现出来的更强烈。
不知她和三师兄的消失是否与此有关,但她让林觉带信回去,定是不想亲自回去。
不知这次西岳府君又让她嫁给谁?
“道长似乎知道些什么啊。”
“只是有些机缘巧遇罢了。”林觉并不多言,只是说道,“既然罗公也是去寻‘瑶华娘娘’,不如明早我们结伴同行?”
“罗某有要事,可要走个大早。”
“我们的事也不缓。”
“那便正好!”
两人又聊几句,商量好明早何时出发,这才上楼,回房睡去。
狐狸也跟着林觉回了房。
房间不大,一床一桌,两张板凳,没有多的活动空间。
睡一夜倒也够用了。
“呼……”
林觉点燃了守夜灯,将之放在屋子正中间,这才盘坐回床上,从书笈中取出螺钿盒子,又从盒中取出两枚灵元丹。
原先放在盒中,没有什么,一拉开抽屉,灵元丹的灵韵芬芳便散溢而出。
闻着也有几分诱人。
这就是前些天在二师兄的道观里时,食银鬼吃下去的二十两白银吐出的,因为当时距离上次吃灵元丹还不足一月,林觉就将之攒了起来。
此时自己一粒,狐狸一粒。
“安心吃吧。”
林觉对它说完,仰头便吞服了丹药。
修行还是要有灵元丹才行。
这是个好东西。
自己狐狸之所以这么快就长出第三条尾巴,想必也与此有分不开的关系。
随即盘坐床上,闭目凝神。
专心修行,感悟灵韵。
守夜灯安静的举着一枚豆火,在无风的屋内洒下刚刚好的光芒。
一夜无事。
……
次日清早,一行人已出门了。
罗僧还带了一匹高头大马,恍惚间好像还是原先那一匹,还有一套弓箭与一根过人高的长棍,林觉猜他的行囊中一定放了一枚枪头。
而在罗僧的注视下,两名道人亦是取出纸片,念一声“驴儿显身”,扔出便化成纸驴。
罗僧眼神凝了一下,有些吃惊。
不过他也没有大惊小怪,只是牵着马走在前面,一番打听,又置办好香烛与祭品,三人便出城而去。
清晨起雾,山路湿润。
一匹马两头驴子,一名武人两名道人,驴儿铃声叮当响,穿透浓雾传入山间。
行至山林深处,路边与山上长满栾树,在这季节栾树的果子要么金黄、要么粉红,远看像是开的花,中看像是叶子,待得走近细看,才知乃是一个个扁的菱形灯笼,将这片少有人迹的山林装点得色彩缤纷。
路面上又结了霜。
霜上有脚印,一行人走过之后,脚印又变得更多更杂了一些。
如同客栈伙计所说,走入小路时,路边都系着红色的碎布丝带,仿佛是在指引着路人往前。
不过距离也不近。
慢慢的,四周的雾散了,差不多也到了正午时分。
林觉有种感觉——
快要到了。
与此同时,他们听见了前方的脚步声,还有人叹息失望的议论。
在山林间拐了个弯,前方便出现了一片高大的青绿色岩山,一面陡峭石壁,将近垂直。
石壁下方是乱石堆,中间也长满栾树,结着或黄或红或粉的果实,如花似叶,也在前方碎石堆里落了一层,而在这片斑斓之中有个幽深山洞。
一群人正背对着山洞往他们这里走,看衣着都非富即贵,神情失望。
显然也是去请教“瑶华娘娘”的。
莫说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林觉想询问他们,不过罗僧已经抢先一步,站在了路中间,干脆利落的一个抱拳:“敢问诸公,这里可是瑶华娘娘的洞窟?”
“那碑上不是写着吗?你们也是来向‘瑶华娘娘’求解惑的?”
“正是。”罗僧看了一眼石碑,又问道,“各位可问到了自己想要的?”
“没有啊,今天几位仁兄恳求很久,娘娘都不曾理会,后来我求了很久,她才吹出一阵风,将纸卷了进去,却说今日有贵人要来,须得迎接,今日不再为别人答疑解问。”这人说着,仔细打量了眼罗僧,“也不知这贵人在哪。”
“多谢!”
罗僧神情平静,声音干脆。
说完之后,便走上前。
林觉和小师妹对视一眼,自然也是牵着驴子,跟着走上前去。
身后几人见状,反倒停下了脚步。
虽说这人看着像个江湖武人,身上穿的也只是寻常布衣,不过他牵的高头大马乃是达官贵人也难以买到的好马,又带了枪杆与长刀,行走说话时干脆利落而自有气度,几人也隐隐觉得他有些不凡。
而且正午也就这么一会儿。
估计后面也不容易再有别人来了,他们也想看看,这位能被“娘娘”都称作是贵人的人,究竟是在眼前,还是还在后面,是长什么模样。
这时三人已到洞府前。
只见洞府门口落满栾果,洞府上又长着藤蔓,绿意盎然,很是幽深。放眼望去,只能看见浅浅的一段,而看不见有多深。
洞中不断吹出清风,在这时节却不寒冷,而是如春风一般怡人。
林觉又和小师妹对视一眼。
这地方灵韵十足啊。
同时洞口有块石碑,写着瑶华二字。
林觉瞄向自家狐狸。
狐狸仍然不解,扭头和他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