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师妹便离去了。
彩狸自然也离去了。
罗公是江湖人,自然有江湖人的事情,也不知去了哪里。
一时院中安静无比。
不过知晓师妹离得不远,自己在此也不过暂时安身,林觉倒是没有孤单之感,反而披着道袍坐在门边,看着院中的小狐狸上蹿下跳,一会儿跑到墙脚找一下适合打洞的位置,一会儿跑到院中的垂丝海棠树下乱嗅,一会儿跳上院墙,道人心中颇有静气,又觉得自在。
有风吹过房檐,寒意微薄。
到了下午,果真下起了雨。
这座府邸修得讲究,连这间小院的瓦檐上也有雨链,像是层层莲花,雨水顺着莲花层层落下,发出轻微的声响,更使人心静。
这是一场冬雨,也使京城又添了几分寒。
道人依然坐在门边不动。
这种天气不便出门,就该在院中点一炉炭火,对着炭火雕刻灵木,也是一件雅事,不过他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此赏雨。
“看风看雨独坐。
“听风听雨高眠。”
林觉笑了一声,终于起身,关上房门。
狐狸不知从哪叼了一根枯枝回来玩。
道人将之捡起,吹一口气,上面便开出了细碎的梨花,将之插进静室花瓶,顿为屋中增色几分,连带着心情也好了许多。
林觉这才盘坐下来。
左右看了眼门窗是否关好,又取出一盏守夜灯,点燃放在案几右边,十两白银,放在案几中间,最后才取出一个木雕。
狐狸也在四下警戒。
“呼……”
木雕上显出白烟,化作一只大头鬼。
“吃吧。”
林觉无奈对它说道。
这是他身上最后一点银子,别的都是铜钱了。莫说食银鬼下个月吃什么,就是他自己,下个月也得等到聚仙府发了奉钱,才有钱来吃饭。
不过想到自己对食银鬼是有承诺的,和自己同住的罗公也富得流油,林觉还是选择先把它喂饱。
于是便在这里看着它吃,同时心中默默想着自己的事。
自己来这聚仙府,若能习得一些法术,自然是一大收获,能给食银鬼找到食粮,也是收获,能再多凑一门金丹的材料的话,便更惊喜了,不过眼下他仍将“得到大阴阳法和五行灵法”排在了最前。
世间道人,以修天地灵法的最多,修阴阳灵法与五行灵法的人较少。
天地灵法中庸平衡,没有多少优点,也没有什么缺点。
阴阳灵法玄妙而又长寿,然而却有大阴阳法小阴阳法之分,小阴阳法修行较慢,因此哪怕有延寿之效,也不容易成真得道。
五行灵法擅长斗法,修行速度适中,不过对于延寿没有帮助,除非搭配类如丹道之类的延寿之法,便须得天资无比卓越,才有可能得道成仙。
因而近几百年来,以灵法成真得道的仙人,反而大多都是修天地灵法的。
林觉推测,怕是五行灵法更易获得。
而且阴阳灵法多在深山,五行灵法多在江湖散修中,聚仙府正聚集了这些散修,应该不难获得。
自己得问问那樊天师。
可那樊天师只有虚名,也不知他对此是否知情……
没有多久,食银鬼便吃完了,与他道了谢,心满意足回了木雕。
林觉也摒弃了杂念,只拿着一颗新鲜出炉的灵元丹,一口吞下,这才盘坐在蒲团上闭上眼,静心修行。
窗外淅淅沥沥,全是雨声。
京城灵韵驳杂,雨天又有水汽,不过无论什么,此时都化作他修行感悟的一部分。
……
一个面容平平无奇的中年男子走到了宅院门口,他披着蓑衣,却早已被雨淋透,戴着斗笠,可头上也在滴水,整个人像是河边的渔夫钓叟,可这渔夫好似不怕雨也不怕寒,神情淡然,打开门进来。
进门走了不远,便见旁边一面白墙,明明白净,墙上却突兀的写了两行字,使他不禁皱眉。
心中知晓,定然又是院中的狐在作怪。
“这些狐……”
男子眉头紧皱,脚下口中都不停:
“明天就把你们给收拾了!”
刚走到宅院正中,路过小湖时,就见一道人影伫立在亭子中。
也是一个中年男子,身着道袍,身材削瘦,留着胡须,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站在这里不为别的,似乎只是单纯赏雨。
“这道人……”
男子又低声念了一句。
其实他也隐隐有些怀疑,这樊天师到底有没有吹嘘的那般厉害,只是有些本事确实是平常看不出来也试不出来的,例如符箓派的本领,若不是真的将神灵或天兵天将请下来,谁也不知道真假,加上这道人气度着实不凡,他也有些拿不准。
上回激他去找鼍龙王,想看看他是否名符其实,却不料他运气好,跑了个空。
正想着时,那人似乎也听见了脚步声,转过头来,顿时一笑:
“原来是潘公回来啦,这几日都不在,潘公去哪了?”
“河边。”
“那妖王不是已经被除了吗?潘公为何还不归位到河中去?”
“不劳道友操心。”
“哈哈,不操心不操心,正巧遇到潘公,便告知潘公一件事情。”樊天师说道,“不知潘公路上遇到礼部的人没有,他们可有告知潘公,我们院子里新来了一位邻居,住在左边那间小院子里?”
“闹狐的那间?”
“正是。”
“我正要去收拾那狐狸呢!”
“潘公莫急,贫道还没告诉潘公我们新来的邻居是谁。”樊天师笑吟吟的看着他,想看看他的表情。
“是谁?”
“姓林名觉,还有他的护道之人,正是半年前在魏水河边除掉了鼍龙王的高人。”
“?”
潘公一听,眉头却已紧皱:“除了鼍龙王的高人?这半年来,整个聚仙府,冒出了不止七八个了吧?”
“你我皆知,那些都是假的。”樊天师风轻云淡,抚着胡须,“这位才是真的。”
“真的?”
“自然是真的。”樊天师说道,“道友虽然不曾告知我们为何离了神位,为何依托于一名凡人身上,可贫道自有本领,也猜得到,恐怕是与魏水河中那只妖王有关吧?呵呵,贫道念着同住之情,半年前本想替道友去除了那妖王,却不料被抢了先……唉,如此算来,此时西院那两位,才是道友真正的恩人啊。”
“看看再说!”
潘公却并不相信,只迈步往前。
樊天师却是暗自一愣——
本来想着这人脾气不好,莫要在不知情下与林道友起了冲突,这才提醒他,没想到这人居然不听。可莫要弄巧成拙才好。
于是中年道人也立马顺着长廊走。
走出长廊时,老仆适时出现,为他撑了一把黄纸伞,遮了天雨。
一路到了西院门口。
只见一只白狐站在海棠树下,冬日的海棠树光秃秃的,并不能遮雨,它便在院中淋雨,仰头专注的盯着树干。
“你这狐狸!总算显身了……”
潘公只把它当做了原先一直住在院中的白狐,迈步进去。
可才一步,他就停住了。
空气湿润阴寒,水汽中有泥土的气味,可又为他带来了一点别的气味。
那是……
鼍龙王的味道!
登登登!
潘公大惊失色,连退几步,退出院子,甚至差点撞到身后打伞而来的樊天师,只一脸震惊的看着院中。
院中自在淋雨的白狐也听见了动静,不由转过头来,一双眼睛里清澈得只有好奇,与他们对视。
吱呀一声,身后一扇房门打开。
一名道人穿着发旧泛白的道袍,隔着满天珠雨如帘,也与来客对视。
双方很快就知晓了——
对方真是除了鼍龙王的高人;
对方真是那魏水河神。
第264章 潘公与院中的狐
几人同坐小院堂屋,门外就是雨,雨水在雨链上哗哗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
但其实这是冬雨,没有春雨那般温润,也无秋雨那般绵柔,只觉得寒冷,若是能烤个火炉,也许还能有几分惬意,可是林觉还没有买炭,目前身上的钱财也不够买炭的,得等罗公回来买。
不过刚才淋完雨的狐狸走回走廊,却只是抖了抖身子,便甩出一阵水雾,随即像是煮饭陡然揭开了锅盖,一阵白气升腾,身上立马就干爽了。
另外一位潘公,虽然浑身滴水,可他好似浑不在意,只坐着与林觉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