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又看向小师妹。
“我已经谢过了。”小师妹以为他是在催促自己跟他一起道谢。
“早饭吃了吗?”
“吃了!煮的鸡蛋!”小师妹说着,抬起手来,手中正握着一颗,递给林觉,“还烫的!”
林觉接过鸡蛋,先在脸上滚一圈,本来有些没睡醒,一下舒服了不少,同时说道:
“今天大年初一,咱们再出去走走,吃碗馄饨。”
“勤俭持家有余年!”
“馄饨能花几个钱?走!叫上罗公!”
“走!”
小师妹轻而易举被他说服,加上她现在也富裕,一转身便跟着他走,风风火火的。
叫上罗公,一同出门。
只是刚到门口,忽然撞见潘公。
潘公身上仍旧有些湿寒,手中提着两条鲈鱼,碰见林觉,也很意外,可他显然正是来找林觉三人的,立马对他们躬身行礼:
“多日未曾前来请安,今日特来给三位恩人道一声新年好!”
随即递出手中提着的两条鱼儿:
“今早才从河中抓的鲈鱼,意喻年年有余,献给三位恩人。”
“太客气了。”
林觉对此有些无奈。
罗僧则是接过了两条鱼。
同时他看着仍旧作渔夫打扮、身上湿漉漉的潘公,不禁问道:“听说潘公这些天一直少有回来,不知都在外面忙些什么?”
“没有什么事,只是替这位潘公照顾他的老母,又去河中找些东西罢了。”潘公说道。
“找什么?”
三人都疑惑的看着他。
“说来话长。”潘公站在原地,一点不怕身上湿寒,只对他们说,“九天仙境分封天下山河神灵,但凡有名有姓的,需集齐三件东西,才可以如先天神灵一样掌控山河中的事物,便是神职、法印与礼器,缺一不可。”
“继续说。”
“我虽然被那鼍龙王设计谋害,不过天上并未解除我的神职,因而神职神位仍然在我身上,不过礼器与法印却都遗落在外。三位恩人,哦,还有这位扶摇大仙,四位除去那鼍龙王后,我曾去他的洞府寻找,在一处隐秘所在找回了我的法印,可是礼器却始终不知所踪,据我感知,它仍然在魏水河中,并未远去,可我已经找了半年,也不曾将之找到。”
“礼器长什么样?”罗僧问道,“我们看看我们是否在那鼍龙王的洞府中见过。”
“魏水河的礼器乃是一个灯笼。”
“灯笼?”
三人不禁面面相觑。
狐狸也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那灯笼长得和寻常灯笼无异,看着很素,用一根木棍吊着。单单是个灯笼的话,除了灯笼映照之下,可以看到人的五气,除了寻常人拿着灯笼可以在水中来去自如,不受水害,别无它用,需要配合法印与神职才可以控制魏水河的水。”潘公继续说道,“我此时已经身死一次,便是想找回礼器,不再受九天约束,可以真正造福于民,唉,别的大话不应该说,这也是我唯一的重归神位的机会了。”
三人继续面面相觑。
本来只是随口闲聊,大新年的,别人带了礼来问好,总不好几句客套都没有,却没想到,还真聊到了他们知晓的地方。
可是林觉最先关注的点却是:“那灯笼映照下,能看到人的五气?”
“是啊。但凡职位高些的神灵,要么自己有看人五气的本事,要么便会拥有此类法器礼器,好在与人打交道时能辨善恶。”潘公点头,“不过也需得持有礼器的人神精怪自身五气不杂才行,若是自身五气都杂乱,便任使什么手段,也看不到人的五气了。”
“修道之人可能看见?”
“没有成真得道,便都能看得见。”
“哈哈!原来如此!”
原来那魏女是靠这个灯笼来判断出他们不是来为鼍龙王贺寿、而是来为他送终的。
如此一来,她看破自己三人意图的时间还要比自己原先想的更早了。
“有趣有趣……”
林觉转头看了一眼罗僧,见罗僧不知晓,便向他解释道:
“传说人有五气:木清则仁,火清则礼,金清则义,水清则智,土清则思,五气尽纯,圣德备也。木浊则弱,火浊则淫,金浊则暴,水浊则贪,土浊则顽,五气尽浊,民之下也。在传闻中,许多精怪神灵之所以能辨人的善恶,正是由五气看出。”
罗公岂是愚昧之人?
只不过毕竟离得久了些。
刚一听完,他的第一念头是那魏女行事还挺谨慎,在出水面之前,先用这灯笼来照他们,看他们的五气,分他们的善恶,有个大致判断之后,这才敢跑出来与他们见面。而她很巧妙的利用了自己的外形,营造出一种氛围,让人觉得她先将灯笼伸出水面,只是神灵的习惯或者仪式,不会让人怀疑这灯笼还有什么别的作用。
可是随即罗僧立马就想到——
那魏女既然以此见自己等人的五气,可能无法完全看清自己三人品行,可也定然知晓,自己三人不似自己装出来的那样子。
所以她在与自己三人见第一面时就已知晓自己三人在说谎,而她之后竟还上船,与自己三人相谈,其实整个过程也全都是在看自己三人表演。
这个女人,是如何做到全程都那么平静的?竟连自己也没有看出破绽来。
“哈哈!”
罗公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小师妹的神情则变得怪异起来。
“几位恩人笑什么?”
“没什么,不便说,不便说。”罗公提着鱼说道。
“罗公说得很对,虽然无伤大雅而颇有趣味,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林觉也与罗公一样,不觉得这有什么,反倒回想起来引以为趣,“这个中的趣味就只有我们自己慢慢回味咂摸了。”
小师妹没有说话。
本身她刚一听,回想起来时,是觉得有点臊皮的,可是那件事不光是自己一个人,而豁达这种情绪又与笑意一样也会传染,见身边两个同样经历了那番窘事的人都在笑,她便也挠了挠头,跟着笑了起来。
“对了,潘公。”罗僧提着鱼儿,“既然收了你的鱼,昨天还吃了你的咸肉,也算承你的情,这样,正好,我们知晓你那礼器的下落,便当做是你给我们送鱼送肉的报答,至于你能不能找得到,能不能从她那里得回礼器,就看你的本事了。”
“这……”
潘公听到前面半句,还很惶恐,想推辞来着,可听到后半句,却又愣住。
身子在打架,抖了一下,这才躬身行礼:
“请指点。”
“你既是魏水河神,自然知道,魏水河中还有一个小神,叫魏女吧?”罗僧说道。
“是她?”
潘公身子又抖了一下。
以前他是魏水河神,本领不说如何,魏水河中的小神都算他的属下,只是这般神灵之事,不如人间关系那么严格罢了。
“原来是她,难怪我找不到。”潘公喃喃自语,片刻之后,才又对三人行礼道,“多谢三位恩人。”
“都说是回报了,就不必谢了,算抵消了,我们也只说了一句话而已。”罗僧说道,“只是那魏女与我们虽然没有情谊,却也打过交道,因此你要是斗不过她,也不要来请我们帮忙就是了。”
“自然,自然。”
潘公嘴中念叨不已,连连稽首,又快步离去了,也不知回了院子,还是又出去了。
三人站在门口,看他的背影。
林觉开口问道:“罗公觉得,这二位相争,谁能取胜?”
罗公想了很久,这才摇头:
“难说。”
这位潘公自然占了原先就是魏水河神的便利,不过两位也算是各有优势。
如是站在这里,粗粗一想,好似就已在脑中补了一出神位争夺的大戏,而无论以谁作为主角来看,似乎都是个精彩的故事。
“我先把这条鱼提回去,放在水缸里养着,怎么吃就看道长的了。”
罗僧并不想太多,提着鱼儿就走回院子,没多久,又重新出来,陪同两人去外面吃碗馄饨。
大概是昨夜的事情,靠近大门的白墙上又被写了一些字,多是一些诗词,多是咏烟花咏新年盛景的,字迹大小不一,横七竖八,颇为随性,不过每行字都写得很好看,就连林觉昨晚那句“人间此夜千般好,不及围炉取醉眠”也在其中。
看来这两位是真喜欢诗词的。
三人赏了一会儿,这才出门。
不料刚走到馄饨摊,又撞见了回来的樊天师,听他说,五行灵法已送到了家门口。
第277章 五行灵法
“樊道友吃过早饭了吗?要不坐下一起吃,边吃边说?”
“自然吃过了……”
樊天师虽然如是说着,可低头瞄了一眼,看见他们碗中馄饨玉白却又透着内里的一点粉色,汤底泛着油花,又有葱花点缀,闻着也是骨头汤的油气和葱花的淡淡香气,虽然简单,可却很有食欲。
“便再来一碗吧!店家!”
“好嘞!”
店家见是樊天师,兴奋不已,当即便将给另一位客人准备的馄饨端给了他,心想这下以后是有出去吹嘘的本钱了。
于是三人变成了四人,狐狸和猫用自己专门的碗,在板凳上吃。
“道友说自己对五行灵法感兴趣,贫道便盘算了一下,聚仙府中哪几位道友可能修习的五行灵法,趁着过年去拜访了下。”樊天师说道,“结果还真遇到这么一位万道友。”
樊天师吃了一口馄饨:
“万道友正修的是五行之法,听说过道友向陶道友还礼,又听说过道友在大街上轻松制服石马的故事,对道友的法术与德行都非常敬仰,也因此放心道友不会欺骗于他,此番有心用自己的五行灵法,向道友求几门自己能用的法术。”
林觉深思。
小师妹也很凝重,停下筷子认真听,因为她知道,这其实是师兄为自己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