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也抬手行了个道礼。
最后目光扫去,是两名同样穿着道袍的中年道人,正直直的盯着自己,皱眉苦思。
林觉也是皱起了眉。
同样觉得他们面熟。
仔细一想,这才恍然——
是多年前的鸣啁山大醮,结束离开之时,他们曾目送自己、小师妹与三师兄离去,自己转身,曾与他们有过惊鸿一瞥。
乃是京城玉山的道人。
今日这里的人可真杂乱。
正想着时,便听一声尖利喊声:
“陛下到!贵妃到!
“太子殿下到!”
先前还喧闹嘈杂的大殿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哪怕是那些灰衣大足,也保持着对中原王朝的敬畏和应有的礼节,神情肃穆,朝前看去。
婀娜娇软的侍女持着障扇,贵妃搀扶着龙袍老者,太监跟随左右,而林觉曾见过一次的太子则跟在后面,缓缓走向龙椅。
满朝文武、百国使臣纷纷起身。
林觉等人自也跟着起身。
而他则将身子微微前倾,寻了个空隙,朝着那位老皇帝与贵妃看去。
这位皇帝年过古稀,老态龙钟,不过还有一定的精气神,活这么长年纪的皇帝并不多见,这把年纪还能走得稳路的也不多见。
而他身边那名贵妃也已经五十多岁了,却仍保持着身段容貌,看着也就三十上下,与身后同样年纪的太子像是两个辈分,只是不知怎的,她的皮肤已经有些垮了,看着有些怪异。
林觉仔细打量着他们。
皇帝刚一落座,文武使臣便纷纷行礼,口呼万福金安。
“免礼。”
老皇帝坦然坐着,呵呵一笑。
接着便是众多文武与使臣前去送礼。
礼物倒是多种多样。
有的想方设法,搜来了世间珍品,有的投其所好,带来了据称可以延年益寿的丹药至宝,有的别具巧思,是今年北方丰收的稻谷一把,有的则极具阿谀奉承,送来了自己属地百姓的万民祝愿。
外邦使臣也不例外。
中原王朝虽已风雨飘摇,可对很多西域小国而言,仍是不可想象的天朝上国,哪怕真的倒下,吹起的风也能也会影响到自己,因此大多仍是毕恭毕敬的送来礼物,带来国王的问候。
“碧玉国送来五色宝玉一对,是我国今年以来,产出的最好玉石,我王特地叮嘱,要献给大姜皇帝,愿大姜皇帝万年安康。”
“哈哈哈好!替朕谢过你们国王……”
“大然国送来雄狮一对……”
又有人从外面抬来巨大的箱子,揭开红布,里面两头雄狮怒吼不已,震得大殿中文武心惊。
林觉默默看着,并不多言。
直到片刻之后——
一名穿着白黄色衣袍、戴着头巾的使臣走了上来,只捧着一个很小的盒子,朝着皇帝毕恭毕敬的跪倒在大殿之中:
“长春国为陛下奉上‘燕卵香’一枚,此物乃是中原与我长春国都记载过的至宝,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时隔数百年,终于又出现了一枚。我王说这是象征着祥瑞的事情,唯有神人才配得上它,因此拿来献给陛下,愿大姜与陛下都千秋不朽。”
“燕卵香?”
大殿之中传出一片轻微的声音,有的是惊讶,有的是疑惑,全都汇集在一起。
“此物大侑太宗皇帝曾得过一枚,焚烧可以驱散瘟疫,前朝皇帝也曾得过一枚,第三次就是现在了。这长春国送来这么珍贵的宝物,必然对我大姜或是陛下有所请求,应是想让朝廷帮忙调停与碧玉国的战争,否则就要亡国了。”
“能驱散瘟疫,倒是行军打仗的好东西!哼,这长春国,想保住国家,为何不给我大足?拿来献给大姜皇帝有什么用?”
“此物……”
一片窃窃私语,传入林中耳中。
林觉直盯着使臣手中宝盒。
余光一瞄,发现正对面的使臣座椅中,那些灰衣大足的使臣也盯着长春国的使者。
使臣交上宝盒,很快回到原座。
献礼还在继续。
不知多少个国家,皆是恭敬来朝,恍惚之间,真有几分朝廷仍然鼎盛,万国来朝的自豪感。
看那老皇帝笑呵呵的神情,老太子脸上的满足之色,甚至坐在自己这边的文武也心中飘飘然,林觉便知晓了,他们仍然在藉此麻痹自己。
但凡朝廷末年,总有许多迟钝之人。
偶有胆大的使臣,借机提些要求,这类本应归于无礼之事,也被他们无视了。
很快,殿中歌舞升平。
各种美味珍肴也送了上来。
林觉低头认真品味。
从他袖子里又钻出一只白狐,只有指甲盖那般大小,抬头看一眼他,又扫一圈大殿之中,便迈着小碎步,旁若无人的跑到他的盘子边上,像是跑了一个院子那么远。
这小东西也不客气,瞄准一块比它自己还大的肉,便咬了上去。
林觉三人坐在大殿的左侧,靠门又最后的位置,离龙椅最远,前面也有几排桌案,倒是将他们挡住了。
唯有樊天师和潘公斜眼看来,都觉稀奇有趣,也都没有吭声。
林觉伸出手指,点了点它。
而那极其小的狐狸竟也转身,伸出一只更小的爪子,在空中疯狂拨着,似是与他对抗。
“呵……”
林觉收回了手,不再理它,转而抬头,看向此时殿中的歌舞。
此时跳的正是世宁舞——
一群身材婀娜、容貌上佳的女子,披着少而薄透的衣裳,手中托着盘子,盘子上又放着杯碗,她们随着歌舞跳动,翻转盘子,明明杯盘几度都到了危险的境地,却就是不落地。
此为世宁舞,意喻天下安宁。
却不曾想,跳到一半,一名舞女靠近大足使臣时,那使臣抬头盯着她,待她再度翻转杯盘、危险之际,忽然重重咳嗽一声。
“咳!”
舞女陡然一惊,手上不稳。
只是一点差错,杯盘就落了地。
“啪!”
殿中曲调顿止,舞女也纷纷停下,就连文武与使臣们也停下了动作及话语,殿中顿时一片安静。
舞女面色惨白,连忙跪下。
唯有大足使臣舒坦了,吃喝自若。
“父皇莫怪,这正是岁岁平安之意啊,应是神明借舞女之意,送来的祝愿。不过到此,这曲歌舞便也该停了。”
前方传来太子的声音,他没有提此舞本名世宁舞,只是说道:
“今日父皇大寿,正是大喜的日子,听多了这些曲调、看惯了这些舞蹈,也觉得无趣,如今我大姜境内,正是仙气弥漫,高人频现,儿臣便请了一些擅长仙术的高人,为父皇表演仙法,也让各位大臣使者看一看别样的表演。”
皇帝摆了摆手,似是同意。
各位文武与使臣这才放松下来。
太子先让歌姬舞女退下,又一挥手,便有聚仙府的奇人进了大殿中。
第332章 伍问夏与明衡子
“景平二年冬,帝诞辰,大宴群臣及四方来宾,万国遣使朝贺,各献珍宝为寿。
“宴始,歌姬舞女演世宁舞,舞至大足使臣侧,使臣剧咳,舞女手中杯盘坠地。太子令舞女退下,召聚仙府奇人异士献演仙术于廷,以示国中仙气氤氲,高士辈出。”
大殿角落,有年轻官吏提笔书写。
收笔之后,又抬起头,认真看向殿中。
只见一名穿着鹤羽道袍的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个高瘦的中年人,整个人看起来也真如鹤一般,手中提着一支笔。
“陛下,娘娘,殿下,还有各位文武,外邦使臣,还有林真人,樊天师,贫道伍问夏,在云州修道,学得一手法术。”
鹤羽道人进来,先向殿中诸位行礼。
居然还特地提及了林觉与樊天师。
“伍问夏……”
年轻官吏喃喃思索,又忍不住顺着他的目光,看向了那边的林真人与樊天师。
殿中众人大多也是如此。
随即又听这位伍问夏继续说:
“今日陛下大寿,应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是东海距此有两千六百里远,南山离得近,但是今日在殿中又怎能看得见呢?正好,贫道习得一手绘画的本领,本来今日此处有降妖除魔的真人天师在,贫道不该拿出来献丑,可既受太子殿下所请,贫道便以这殿中墙壁为布,为陛下画一副寿比东海南山图。”
朝中文武闻言,都知晓定不简单,唯有一些小国使臣,见识有限,也对中原文化不甚了解,真以为是要作画。
无论如何,众人眼中也都露出了期待之色,聚睛看去。
年轻文官依然认真记录。
只见伍问夏走到墙边,待身边人送来墨水,他提笔蘸墨,手中大如扫帚的毛笔在墙上随意行走,快而流畅,简简单单几笔,就在墙上画出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石山,而他用手蘸墨,在墙上一按一提,又在山中点出一只飞鸟,这座石山便也由此多了几分灵性。
一切只在几息间,而画极有神韵。
伍问夏并没有停,而是又走到另一面墙边,以同样的方法,来回走了几段,便在墙上画出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