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林觉是越学越快。
兴许以后感悟深了,离大道近了,便可如那位林中仙一样,遇到陌生法术,也可触类旁通,迅速学会,并且有所造诣。甚至还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其提出自己的见解,因为本身就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
而林觉之所以没有说出来,一方面是想让这小东西多体会一下做老师的感觉,另一方面便是因为刚学会的变小术只可以使自己变小,不可以将衣服也一并变小,若是使用,就光溜溜的了。
他又不像狐狸一样,长了一身的毛。
如今则已有所精进。
林觉看着狐狸,笑着说道:“不过没关系,你还可以教我土遁和入水。”
“……”
狐狸神情这才放缓了一点。
不过紧接着它又严肃起来:
“怎么这么快?”
“都是你教得好。”
“我看看!”
狐狸语气也严肃,像是不信一样。
林觉只好展示给它看——
只见道人将一把豆子放在桌上,摇身一变,一阵烟雾腾起,道人整个人连带着这身道袍便迅速缩小,眨眼之间,就从常人大小变成了一名约莫只有巴掌那么高的小人儿,像极了传说中的僬侥。
“如何?扶摇老师?”
道人站在桌上,笑着看向狐狸。
“我学得可好?”
“像是山下城里的老鼠妖怪!”
白狐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伸出手,勾着爪子,小心且快速的在他身上掏着。
“……”
林觉一边笑着,一边连连后退。
“再变小一点!”
“不行。”林觉摇头,“我造诣有限,暂时只能变这么小,还不便用它来出行。”
“再变小一点!变小一点点!”
狐狸老师低头盯着他,眼放精光,催促着道。
“……”
细微的白烟腾起,道人又缩小了一点,微不可查的一点点,然后告诉它:
“最小了。”
“等等!”
只见狐狸撂下这么一句,转头看了一圈,目光从桌上竹制的笔筒上扫过,觉得不合适,一下就从桌上跳了下去,化作一道白影跳出房间,不到一息的功夫,灶屋便传来叮当声,又一息后,它又跳了回来,引得守夜灯大亮爆燃。
这时的它嘴里叼着一个大木碗。
“?”
林觉不禁疑惑。
只见狐狸走到他的面前,一只爪子扒拉着他,瞄准他后,将碗一盖。
天色顿时为之一暗。
木遁之法!
“咦?”
狐狸低下头,疑惑的看着自家道士。
却见道人依然直挺挺的站在桌上,木碗将他身躯完全盖住,却唯有一颗脑袋从木碗上探出来,正无奈的盯着它。
这幅画面实在稀奇有趣,使得它又忍不住伸出手,有心想去拨那颗脑袋一下,又害怕自己力气太大道士太小,会伤到他,只好半途停下,隔着一寸远快速的掏了几下空气。
“……”
林觉从容迈步,无奈的从碗中走出。
这小东西怎么这么记仇?
这可不是个好性格……
“别玩了。”
道人的身影迅速变大,狐狸便也随着他的变大,从低头逐渐变成抬头,仰望着他。
“听说今天大足的勇士已经和大姜的武人比拼完了,那天我落了他们面子,而且我见他们似乎也对我这枚燕卵香有些兴趣,他们大概还要在京城待一个月才会回去,这几天我们得警惕一些。你比我机警,还得靠你。”
“警惕一些!”
“是啊。”林觉点头,“家中有些贵重物品,得看好了,莫要被他们偷了。”
“难怪!挖洞!藏!”
狐狸心中一惊,迅速反应了起来。
“聪明。”
“那我们可以跑去找小花!”
“果然聪明。”林觉说道,摇了摇头,“不过算了,听说大足军中有不少这类奇人助阵,他们这次来京城也有别的意义,我们若是躲了,倒显得中原的修道之人真不如他们一样。”
“听不懂!!”
“反正警觉一些。”
“听懂了!”狐狸说道,“我去按个爪子印子!”
“甚好!”
“再把师妹小花叫过来!”
“这倒合适。”林觉说道,“反正山上冷了,要过年了。也正好将她们叫过来商量一下以后回去寻师兄们的事。”
“叫白鸟去叫!”
“你真是越来越聪明了。”
“聪明!”
狐狸低下头来,舔着自己的毛。
……
青天白云,一行白鹭飞过。
一名清秀的女道人扎着麻花辫,骑着一头灰驴,一手挎着包裹,一手提着长剑,带着清脆的铜铃声,晃晃悠悠的走进京城。
一只彩狸猫迈着滴溜溜的小碎步跟在后头。
一路穿街走巷,进了院子。
彩狸猫一眼就看见了狐狸,顿时就往前跑来,狐狸也冲向它,两小只还没靠近就开始对着舞狮。
“师兄!”
小师妹也一眼就看见了林觉,她坐在驴背上不下来,一边走近一边说道:“这么早就叫我过来过年?”
“不光过年,还有一样法术要教给你。”
“什么法术?”
“赶路的法术。”林觉直言说道,“我有一门神行术,一门变小术,各有优缺点与妙用,你擅斗法和剑术,就你而言,神行术更适合你。学会之后就如吃了神行丹一样。”
“哦……”
“学会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去寻一趟师兄们了。”
“嗯!?”
小师妹顿时兴趣大增。
第340章 师兄的办法
“回去寻师兄们?”
“如今我已得了大阴阳法,自然该回一趟黟山,也将师兄们叫上,好将此法留在浮丘观。”
“大阴阳法?”
小师妹眉头一皱,疑惑又耳熟。
“便是我们浮丘观的成仙之道,也是我和师父一直在寻找的另一门阴阳灵法,我找了数年,师父则找了一辈子。”林觉眯着眼睛感叹道。
“大阴阳法……”
小师妹神情凝重,若有所思。
她并非一个痴傻的人,此时听师兄这么一说,脑中顿时便有模糊的片段浮现出来。
一下想起当年和师兄去爬天都峰,在天都峰顶听神仙谈论天下,得仙人赠予原版丹果,回去之后,他们问师父得了什么。师父则说,他当年爬上山顶之时正巧听见他们论述阴阳之道,惊为天人,可惜当时年轻气盛,以为听了仙人讲经,就能靠着一己之力找到传说中的阴阳大道,却忘记了徐徐图之的道理,导致阴阳失衡。
这是师父短命的原因。
当年那次天都峰上遇神仙,又是她修道之路上最为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以至于到了现如今,她的道行本领都大大增长,甚至于修道成仙好似也不再是看不见的遥远事情了,可回想起来,仍觉记忆犹新,仍然对她影响极大。怕是以后就算她也成了仙,当时那番场景,在她心中的地位也仍不会有任何褪色降低,那两位在她心中,永远都会是神仙。
这份记忆自然十分深刻。
又忽然想起最后一次师父去拜访忘机子道爷,也提到了这个词。
随即又想到下山之时,大师兄掏出一本册子,递给小师兄,似乎也隐隐与此有关。
小师妹眼中逐渐明悟,不禁问道:“为何师父从未与我讲过?”
“师父从未与任何人讲过。因为当时我们都修阴阳灵法,都有成真得道的机会,却又因不见大道而难成,所以他不敢告诉我们,生怕我们知道了会走上他的后尘。”林觉说道,“只有自己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