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的法术,师兄若是有意,我也可以教给师兄,以后互相往来相聚就方便多了。”
“怎么突然来找我?”
“自是想念师兄了。”
“那怎么不在过年来。”
“过年太冷,法术没到家,时机也不到。”
“嗯……”
二师兄向来是沉静的性子,点了点头,没有多问,只是往他身后看:
“师妹呢?”
“就在身后吧,也快到了。”
正说着时,两名香客讨论片刻,也正要下山,又见一名道人踩着树梢竹枝而来,轻飘飘的好似飞鸟,带着一阵清风,引起树林一阵晃动,直接越过院墙进了道观中。
两名香客又是一愣。
“来了。”林觉对二师兄笑道,“师兄须得感谢我们。反正你只要躲在炼丹阁中,多吸引几个香客也打扰不到你的清静,反倒可以为你省下去城中采买或者用山中之物换钱的功夫。”
“你倒有些像老三了。”
二师兄瞄了他一眼,抖了抖衣服,快步往外走去。
后院之中,三人相见。
小师妹脸颊红扑扑的,背着包裹,有些喘气,但似乎乐在其中。
“二师兄!”
小师妹一见到二师兄,就笑着喊道,见到林觉,又取下包裹,递给他说:“师兄,你的行李。”
林觉察觉到了二师兄向自己投来的目光。
而他只得当做看不见,接过小包,从中将彩狸取出丢在地上,又从布袋中取出师妹的行李递还给她。
彩狸伸着懒腰。
狐狸舔着胸口的毛。
“师兄别来无恙?”小师妹问道。
“有吃有喝,一切如常。”二师兄回道,瞄了一眼林觉,“倒是听说了不少京城‘林真人’的传闻。”
“呀?都传到这里了!”小师妹累得喘气还没缓过来,而她好似浑然不觉,照常惊讶照常回话。
“香客说的。”二师兄说,“看来你们两个道行长进很大。”
“我很勤奋!而且师兄为我找了适合我的五行灵法,我现在修五行灵法,很厉害!”小师妹说道,又左看右看,像在找什么,“师兄你在信里不是说想收个徒弟吗?徒弟呢?”
“没找到合适的。”
“原来如此……”
小师妹似有些失望,又似松了口气。
“你们来找我应该有事吧?”
“想念师兄了!”
“这话你和你小师兄学的吧?”
“是的。”小师妹点头,随即老实道,“小师兄得了大阴阳法,所以来找诸位师兄。”
“嗯?”
二师兄顿时停下了脚步。
一向平静的神情也为之肃穆起来。
第348章 逐一寻找师兄
二师兄转过头,看向了林觉。
“没错,看来二师兄也是听说过‘大阴阳法’的。”林觉也很郑重,“我能得到,一是运气和偶然,二是师父的帮助,我验证过了,这确实是可行的大阴阳法。于是将之写了下来,只请诸位师兄再回一趟黟山,共同修习。”
二师兄的性子并不浮躁,何况他如今也快四十岁了,因此闻说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兴奋激动,而是唏嘘感叹:
“其实我也问起过师父‘大阴阳法’,不止一次,他并不和我多说,只用自身的教训告诉我,不要轻易去寻找。
“最后一次,我记得是一天夜里,那时距离他老人家仙去已经没有多久了,他曾给我说,也许我们浮丘峰成真得道的希望,是在你身上。
“居然是真的。”
二师兄不禁摇头,神情复杂:“可惜师父走得早了。”
“是啊……”
这半年来,林觉也常如此感叹。
尤其是在记述这本《大阴阳法》,又写到夜深人静时,脑子里总会冒出一下。
不过仔细一想,浮丘峰千百年来的规矩传统都是师父死后弟子下山,若是师父不去,自己也来不了京城,寻不到那本《阴阳大注》。也是直到师父去时他才将书册交给自己。
也许命就在这里了。
“师兄这两三年来,都在道观做些什么?”林觉问道。
“吃喝拉撒睡,闭门炼丹,下山除妖,还有什么?修道之人大多不都这样吗?”二师兄说道,“倒是偶尔有香客来上香,可以听见他们说起京城中的事情。少不得‘林真人’三个字。”
二师兄说着,笑了一声:
“看来你们在京城的日子,要比我想的更丰富精彩啊。”
“师兄精彩,我一般般,但也好玩。”小师妹再见师兄,有些兴奋,话也很多,“师兄大多数时候都住在京城的聚仙府,天天吃香喝辣,煮饭都比以前煮得少了,因为京城有人可以把饭菜酒水甚至点心、小吃都送到家里。他和樊天师住在一起,樊天师经常点很多吃的喝的,让人送一份到他那里,他还有个护道人,名叫罗公,也经常出门,回来就会带饭带菜。”
“那你呢?”
二师兄又看小师妹。
“我?我大多数时候都住在山上,就是师父留给我们那个道观,以前观中前辈留下来的。山上风景很好,整片山都是我的,还不用交税,我每天就打坐修行,练法术剑术,教小花写字和法术,多的时候就种地、浇树,看我种的树和庄稼,修路上山顶。”
小师妹说个不停:
“要是道观里的食物吃完了,或者没有油盐酱醋了,反正缺什么,我就进城赶集,或者叫师兄给我准备,我再去拿。我们用白鹭传信。”
“你不觉得枯燥?”
“有时候枯燥。枯燥了就进城找师兄,或者种的树结果子了,自己收了新米,也进城给师兄送一点,就不枯燥了。”小师妹说道,“也可能是我有小花陪着我,我在山上也还没呆那么久。”
“挺好。”
二师兄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微笑,又不禁起了一些感怀。
原来道观中最小的师妹,如今也可以自己将自己照顾得很好了。
不过细细一想,她也二十多岁了。
“不过我们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再听说三师兄的消息。最后一次听说,还是快两年前,我们进京城的时候,听齐云山的几个道友说的。”
“我也没有听说。他也没有给我寄信来。”二师兄说,“这人多半和以前那位二师叔一样,满天下潇洒呢。”
“也可能满天下跑路。”小师妹说。
“那位二师叔原先在山上时,也是主修豆兵的吧?”林觉则是问道。
“他给你说过?”
“没有,猜的。”
“在这年头,修习豆兵之法,有一身江湖气是助益。”二师兄点点头,大概知道他是怎么猜到的,随即说道,“若是要回黟山的话,须得容我先将这炉没炼完的丹炼完,再收拾一下。”
“那我不等师兄了,我先出发,再去通知别的几个师兄,也许他们也有事做,收拾也要几天。”
“我也先出发!”
林觉和小师妹都如是说着。
接着林觉打开布袋,从中摸索一阵,提出一个约莫和泡菜坛子一样大小的炼丹炉。
正是当时二师兄给他的那个。
“我从魏水河边的鼍龙王那里另外得了一个丹炉,用起来还可以,主要可以变大变小,携带起来也挺方便的。记得这个小丹炉师兄留着原本是想给将来收的徒弟练手用的,如今我可还给你了。”
左右看了看,将之放到角落。
师兄妹三人又是一番畅谈,直至深夜,道观的袇房才亮起灯。
“陈牛啊陈牛,你要记着,这就是我二师兄的道观。”
“找到呐!”
“白鹭道友,也请记下。”
“啊~”
袇房中的灯也熄灭了。
……
次日清早,林觉从二师兄那里取了一些无毒的药渣,喂给白鹭,便暂与二师兄道别了。
小师妹背着小包和猫,也与二师兄道别。
“我们浮丘峰见!”
“浮丘峰见!”
只见林觉和狐狸陡然变小,坐上白鹭的背,小师妹和彩狸眼巴巴的看着他们,随即白鹭振翅上了青天,师妹脚下一动,也乘风下山而去。
明霞县路边道观。
如今世道如此之乱,这里居然歌舞升平。
只是歌声不是美貌歌姬的婉转黄鹂嗓,而是来自粗犷的中年行商,舞姿也不是婀娜舞女的翩然身段,而是外地来的能歌善舞的寻常百姓。
春光,歌舞,喝彩,还有酒气。
就在道观的院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