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不过道长。”
“知州知道,贫道向来不答这类问话。”茶室内六师兄的声音响起,顿了一下,“不过这位‘林真人’,贫道还是很想听一听的。”
“这位林真人到京城不久,不过名声却起得很快,他先是在魏水河边斩了鼍龙王,又去锦屏县除了大妖,甚至带着妖头回来,穿城而过,城中但凡有妖鬼之事,求到他的手上,都无需他亲自出手,只需他座下的一只白狐前去,就可除妖……咦?道长为何发笑?”
“无事,请讲。”
“本州有线报传回,说京城外建了几百年的景云观,也极可能是覆灭在他手上。年前外邦使团来贺,大足使团带了许多法师和武人,据说在宫中与聚仙府的奇人高人斗法,一度占尽优势,也是等到他出手,大姜朝廷才找回颜面。此后有天夜晚,大足使团前去他府上夜袭,次日清早就有人看见大足的法师、武人尸体被一具具的抬出来。”
知州似乎十分忧虑:
“本州就是忧虑,其余樊天师也好,南天师也罢,就算真有本领,本领也在九天神灵那里,而凡人之间的争斗神灵向来不可轻易插手,唯有这位‘林真人’一身本领,真材实料,又全在自己身上。
“而且据本州的线报传回消息,当时这位‘林真人’去锦屏县除妖之时,京城聚仙府中许多奇人异士就在观望,后来大足法师当廷挑衅,聚仙府和中原的奇人异士差点落尽颜面,这位‘林真人’出手之后,已在聚仙府的奇人异士中声望极高。
“本州就怕……”
院中忽有一阵清风吹来。
道观中的侍卫随从早就已经抬起了头,看向院中树上站的白鹭,互相对视,窃窃私语。
本身白鹤白鹭就生得优雅,外形颇具仙气,加上这间住有真高人的道观,众人都觉得奇异,不敢冒犯。
忽听茶室中传出声音:
“本欲和知州再聊一个时辰,不过刚刚乩仙忽然告知贫道,贫道的师弟忽然来访,我们已有几年未见了,不如下次再与知州详谈?”
“哦?道长的师弟来了?在哪里?”
“已在院中?”
知州连忙起身开窗,往外看去,却见道观中空空荡荡,唯有隔几步路站的侍卫与随从,院中树上一只白鹭罢了。
道人走出茶室,到了院中。
白鹭背上忽然有人下来,化作道人,宛如传闻中的神仙场景,一时惊住了徽州知州与众多侍卫随从。
刚巧,门外师妹也到了。
师兄妹三人见面,自然高兴。
不过对于林觉和师妹而言,心中情绪却不由有些复杂不平静。
这里已经是徽州境内了。
还有不足二百里,就到黟山。
既因即将回去,心中兴奋激动,又怕观中已有变化,和想的不一样。
心中很不平静。
……
黟山之中,浮丘峰下。
林觉初次回来,为表敬意,并未直接乘鹭飞回道观,而是在临近黟山范围时,就落了下来,与师妹一同走进去。
这份敬意,一份给师门浮丘观,一份给庇佑黟山的山神,一份给浮丘峰下的反驳前辈。
林觉和师妹对视一眼,迈步走去。
狐狸和彩狸都跟在后头,白鹭则是在青天之上悠闲缓慢的飞行。
对于师妹而言,还要继续往上,到了面前这座小山的小半段,才能见到她的故人故景,可对林觉而言,这里就已经开始遇到故人了。
“前辈可在?”
林觉刚过独木桥,便四下张望,高声喊道。
心都提了起来。
“前辈?
“前辈……”
连喊几声,却都无人回应。
小师妹跟着他转着头,四下看去,正欲开口,对师兄说“也许那个前辈今天走亲戚去了”,就听林中传来声音:
“为何转头四下张望,难道你还能看见我不成?”
是反驳前辈的声音。
林觉顿时松了口气,笑着行礼:“一别数年未见,前辈可好?”
“这话说得不对!什么数年未见?你我年前不才见过吗?”
“嗯?”
林觉稍稍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它指的是自己用“扶乩之法”向它请教。
“那毕竟没有亲眼见着啊。”
“这话说得也不对!难道你现在就亲眼见到我了吗?”
“……”
林觉稍稍一怔,随即露出笑容。
这位“反驳前辈”,真是一开口就是熟悉的声音和语调啊。
就这一句,好似就回到了数年前,再回黟山的忐忑也好,不安、忧虑也罢,顿时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哈哈!多谢前辈!”
林觉笑着行礼,随即往山上走。
小师妹提剑跟着,一只狐狸和一只彩狸一边走一边扭头到处看,又打闹追逐着跟上去。
不知不觉,已渐渐走高。
偶尔停下四望,来时的芦苇小路,周边的山林,冒出水汽的温泉,旁边隐约现出的剪刀峰,都还和记忆中一样。
穿过树林,道观山门映入眼中。
是一扇褪色的朱红色大门,门口有两只猫儿懒洋洋的躺着,头顶牌匾写着“浮丘观”三字,两侧则写着门联:
得山水清气;
聚天地灵韵。
两只猫儿抖了抖耳朵,似有察觉,瞬间抬起头来,将他们盯着。
随即瞳孔迅速放大。
第350章 阴阳与轮回
两只猫儿满脸不敢置信之色。
直到看见彩狸和狐狸朝它们跑来,又互相对视一眼,确认之后,它们才噌的一下站起来,也朝一猫一狐跑去。
三只猫一只狐狸开始舞狮。
当靠近林觉和小师妹时,又分出心来,在他们裤脚上蹭一蹭,接着继续冲向彩狸和狐狸,继续转着圈圈舞狮。
道观的门没关。
印象中除了晚上,浮丘观的门很少关。
林觉和小师妹也对视一眼,一前一后,跨步进了道观中。
一棵古松,枝叶如伞如盖,如层如云,树下是他们常常歇凉吃饭的地方,树上仍然趴着一头云豹,睁着一双懒洋洋的眼睛看向他们,随即也一下从古松上站了起来。
道观十分安静。
二人都忍不住一边走,一边转头四顾。
客堂、袇房,天翁殿。
阁楼、灶屋,搬山殿。
基本和他们记忆中一模一样。
相比起这座千百年的道观,几年的时间于它而言,似乎只是弹指一挥间,这微弱的岁月之风还不够在它身上吹出什么涟漪。
空气中除了香火的味道,还有一股淡淡的药香,闻着令人愉悦,只是却少了一份酒香。
道观太过安静,以至于二人行走之际,总觉得有些不习惯,当记忆中的画面和眼前的画面重叠之时,总好似能从哪里听到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一点笛声琴声,可仔细一听,却又没有,这才知道,那是记忆中的声响。
道观的变化很少。
但变化也是存在的。
走到内院中时,二人才听到阁楼中传出声音,像是有人踩踏楼梯木板发出来的,又轻又快。
片刻之后,一名穿着灰白色小道袍的道童跑了出来,站在阁楼门口。
这小道童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脸色干净,眼神灵动,头顶扎着两个小揪揪,看见二人之后,立马转头对着阁楼上面喊道:
“师兄!我们道观有客人来了!”
林觉和小师妹闻言,又一次互相对视。
以前这句“我们道观”可都是出自他们口中,这句“有客人来了”,也是他们用来指别人的,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这里听见这一句。
随即林觉露出一抹笑意。
而小师妹本来是有些感触的,不过见师兄似乎并不感怀,反而觉得这事有些可乐似的,她便也收起了感触,跟着乐起来。
很快,又一名道童出现在了阁楼门口。
看起来也是七八岁的样子,不过是个男童,刚一下来,就愣愣打量他们。
二人穿着道袍,不像香客。
还以为是别的有交情的道观来的客人,或者是没交情的来找茬的道长,却见道观中的猫儿围着他们转圈圈,不断在他们的脚上来回蹭着,道观中的云豹也从树上跳了下来,围着他们啊啊的叫。
似乎比跟自己还要熟悉。
“你们两个,叫什么名字?”林觉摸了摸云豹的头,对这两个道童问道。
“我叫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