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微笑着夸奖道。
“真厉害呀~”
狐狸得意洋洋的重复道。
“这法术叫什么?”
“不知道!”
“原来如此。”林觉点了点头,“那你把东西吞进肚子里是什么感觉?”
“感觉吞了个东西进肚子里!”
“可有不适?”
“不是?”狐狸歪头,“就是!”
“可有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狐狸说道,“不去想它,玩着玩着就忘了!”
“那这个放你那里。”
林觉毫不犹豫,立马从布袋中取出螺钿盒子,递给狐狸。
“放我这里!”
狐狸如是说着低头张口一吸。
在林觉的眼中,那个螺钿盒子立马便飞了起来,往它的嘴飞去,不过不知是它不太熟练还是螺钿盒子自有奇异的缘故,盒子却没有变小,而是伴随着它的吸气贴在了它的嘴巴处,把它整张脸都遮住了。
“咦?”
狐狸惊讶了下。
正当这时,盒子发出微光,这才变小,又被它“咕咚”一口吞进了腹中。
“咦?”
狐狸又惊讶了下。
“你还好吗?”林觉问它,总觉得有些不靠谱的样子。
“好的!”狐狸说道,摇了摇头,晃了晃肚皮,“这个小比凳子小,不耽搁吃饭!”
“呵……”
林觉坐在屋中笑着。
如此他就更放心了。
平日里要携带又要经常取用的物件就放在布袋中,方便拿取,最贵重的螺钿盒子及里面的金丹材料就放在自家狐狸那里,免得遗失。
若是这样都遗失了,定是扶摇出了意外。
若是那样的话……
丢失的螺钿盒子、天材地宝,只会是他丢失的东西里面最不值得在意的。
接着林觉又试验了一下——
林觉本以为布袋也能装东西,也有这般奇妙,狐狸刚学的本领也能装东西,二者奇妙也许接近,可能它无法将布袋吞进去,结果却是可以的。
就像民间故事传闻中,一只妖怪口中吐出另一只妖怪,另一只妖怪又可以吐出第三只妖怪,甚至第三只妖怪还能再吐出第四只妖怪一样,这种玄妙似乎是可以并存又可以重叠套用的。
随即狐狸将石凳放大,左看右看,又将自己变大了一点,微微站起,用前脚推着石凳,用后脚走路,如是将之推了出去。
次日清晨,空气清冷,路面潮湿。
欢快打闹的狐狸和彩狸,神清气爽的林觉和小师妹,几名平静的师兄,还有没睡醒又不太情愿的七师兄,已经走在了前往枫山红叶观的路上。
这般天气,这般时节,走在路上,无论是迎面而来的冷风,还是走路时撞掉的野草上的露水,抑或是行走间鞋底带起的泥沙,随之而来的沙砾感,甚至是路上撞掉的蛛网,都使众人对行于路上的感觉更为清晰。
“修行也该如此才对。”
四师兄面带微笑,边走边说。
“如此什么啊,我才回来,才睡一会儿,就被你们拉起来了。”七师兄无奈道,“不能等晚一会儿再出发吗?”
“那你就要再晚几天去了。”
“师弟师妹说了,枫山的红叶就这七八天,下一场雨就凋落大半,我们会等你,红叶可不等你啊。”
“师妹也念着她的鸡鸭呢。”
“四师兄念着他的好友们。”
几个师兄说着话。
小师妹则是摘了路边的野菊花,给彩狸与狐狸都插了几朵在身上,弄得它们好生不自在。那近日里流连于京城的青楼酒肆、不愿归家的七师兄也被她插了一朵在头上。
而在这清晨的天空中,居然已经回荡起了清脆的叮当声,伴随着朝露与野菊,颇为应景。
细看才知,原来是有人在修路。
从这京城,直往枫山修去。
第425章 师妹与红叶观
“这路怕得修到明年了。”
“我倒愿意修到明年。”林觉说道,“寒冬最是艰难。”
“寒冬也吃野菜稀粥吗?”
“多吃一顿,或者加个野菜团子就是。”
“师弟深思熟虑啊……”
七师兄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按他的说法,他近日藏身于烟柳之地,为他们打探到不少无人感兴趣的消息。
近日京城也常议论这件事。
有人窃说,这位林真人实在吝啬,既想修路,又不愿花钱,只肯每顿给一碗野菜稀粥,十个铜板,请最穷苦的人来干苦活儿。
还有人说,林真人此举本意不为修路,是为济民。只是此举也欠考虑。明明是别的达官贵人王侯将相献上的银钱,他用来接济穷人,也不肯大方一些,明知这些穷苦人家连饭都吃不起了,一身力气都用来活着吊命了,根本没有多的精力,却还要他们来下苦工。
还有人说,林真人此举考虑周到,精妙不已,真乃千古少有之善行。
虽说京城对此议论纷纷,颇有微词,就连那些接了救济的百姓,对他的感激也不如直接送上门的钱饭,可他既为城外修了路,修路自古以来本就是天大的好事,仅是如此,就已经是一件大好事了,而他又接济了穷苦的百姓,让他们以做工来换取衣食,不至于不劳而获,每日的野菜稀粥并不适口,工钱也不多,则是杜绝了别的明明能过得上日子的人来冒领救济,使得这份接济只落得到最穷苦的那群人手中。
除了于林真人的名声没那么好,此外全是大善事,一举多得,更是令人钦佩。
七师兄对此倒不意外。
早在当初在山上修行,第一次下山除妖时他就知道了,这个小师弟智慧过人。
不知不觉,从官道转入小路。
过了一片村舍,晨雾被风吹着流动,不经意间,露出一片阳光下的彩林。
那是深浅黄红不一的秋叶,本就多彩醉人,在阳光下更是色彩绚丽,以至于那条上山的小路也似通往人间仙境。
“真全红了!”
“看来我们来得正好!”
“这时候的风景不亚于黟山啊!我记得上次回京路过的时候它都没有这么好看!”
“这是一年中最好看的时候了。”小师妹如实回答道,“别的时候没这么好看。”
“确实美啊。”就连七师兄也酸溜溜的说道,“我都有些羡慕了。”
“师兄学了神行术,常来玩啊!”
“师妹我们换一间吧!”
“不要!”
“心安之处,即是好住处。”五师兄慢悠悠说着,杵着定身杖慢慢往前,也一边走一边转头看着山上的风景。
伴随着纸驴的铃铛声,众人走入彩林深处。
深山之中时闻鸟雀声,山间小路时有蛇虫山兽探出头,好奇张望他们,走到半山腰上,又有狼群云豹前来迎接。
待得翻过一片山头,一座立着两尊石马的老旧铁索桥、对岸落满红叶的典雅道观便出现在众人眼前,红叶是它的饰品,山间清淡的晨雾就如它身上披着的轻纱,观前的古松,观后的竹林,隐隐可见散养的鸡鸭与香猪,也可见一条通往背后山上的刚修好不久的石阶路,山中但凡没有被此时的秋染红的地方,种的全是各种各样的果树,俨然一片世外之处。
“师妹得了一处好地方啊。”四师兄笑着说道,比起京城的繁华热闹,毫无疑问,他更喜欢这种地方。
“京城之外,竟有这么一片地方,难得难得。”五师兄也点头。
“灵气也充裕。”六师兄吸了口气。
“希望这里能清净得更久一点吧。”林觉说道。
“怎么说呢?”三师兄问。
“这可是柳真人。”林觉回答着道,“山下百姓本就知道她住在这片山上、这间道观,只是之前山下百姓不知她是柳真人,知道她是柳真人的京城百姓又不知道她住在山上,但我估计时间一长,也会知道的。甚至可能现在已经知道了,只是有人来过,发现道观一直没人,所以也没有人频繁的前来拜访寻仙。”
“师兄你怎么说话跟三师兄一样?”小师妹听着他说“柳真人”,觉得很不自在。
“是啊你怎么跟我一样?”三师兄也说。
“实话罢了。”
“没事,我到时候买个锁,安个门,把这座桥锁起来,我看谁敢撬我的锁!”小师妹说道,看着自己的道观近在眼前,已经高兴起来,当先走到了前头,对着师兄几人招呼道——
“快来!看我养的鸡鸭!”
“不错。”林觉看向了一只老鸭子,应该有个几年了,自己在山上刨食,居然长得很不错,“正好带了酸菜,今晚炖个酸萝卜老鸭汤。”
“我还喂了猪和羊!”小师妹环顾一圈,“嗯?我的羊呢?”
四师兄身边的狼群避开了她的目光。
“肯定在山后吃草!我拜托了花前辈照看它们的!”小师妹说着,继续往前指,“还有我种的果子树,山楂,柿子,梨儿,最近都熟了!哎呀梨儿掉了好多!还有华公主喜欢吃的石榴……”
小师妹兴奋的和几个师兄炫耀自己在山上置办的东西,大概也是在展示自己长大后照顾自己的本领。
几个师兄也都随她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