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两日,花前辈便离去了。
又过一段时间,体验过京城繁华、见过小师妹住处的四师兄、五师兄与六师兄也要回去了。
唯有七师兄还没玩够,不愿这么早走,反倒劝解着道:
“师兄们何必急着走呢?京城这么繁华,怎么能不多体验一段时间呢?何况再过几个月,便是一年新旧交替之时,据说那时候的京城才是灯火通明繁华如梦,难道不留在京城和我们一起过完年才回去吗?东西市如此热闹,难道只逛一次吗?而且山上的雪景几位师兄也没看过啊!”
“京城虽然繁华,却不属于我,我心还是在山林中。”四师兄笑着说道,“何况我的好友们,在这里已经待得不太习惯了,那石门山的山神好友也在等着我回去。”
“这……”
七师兄知晓他的性格喜好,无话可说,便又看向五师兄。
“京城虽好,枫山也好,可我也得继续外出行医了。”五师兄平静的说,递出一个方子,“倘若天下大乱,兵灾降临,往往伴随瘟疫,我写下了几篇针对不同瘟疫的方子,都是山下凡间可见的药材,最多有些稀奇独特,师弟师妹在秦州名声广,请将之传播开去。”
“师兄仁心。”
林觉郑重的将之接过,看了几眼,确实有几样不常见的稀奇药材,随即将之收好。
“六师兄呢?”
“京城虽然繁华,可师弟难道看不见繁华下的暮气吗?这还是我们在东北除了妖,带来得胜的消息,将之冲淡过的结果。”六师兄也是微笑着对七师兄说道,“这般暮气,不是我之所愿,我还是等明朝有机会再来看吧。”
“唉……”
七师兄摇了摇头,只觉他们不知享受。
这京城的繁华如梦,哪里是东西两市、一条天街可以概括的,更多的还是在红纱香帐中啊。
“四师兄,你的字好,趁着还没走,先给我们写几幅春联吧,过年的时候用得上。”林觉说道。
“……”
四师兄无奈答应。
“我的道观差一条狗,哪位师兄若是要回观中,记得帮我留意观中细犬什么时候下崽崽,一定帮我留一条。”小师妹也说。
“可以。”
几个师兄都应下来。
没有多久,他们乘着清风,踏着树梢,纷纷下山而去。
只留下七师兄贪恋京城繁华,留下无处可去又去哪里都可以的三师兄,在枫山鼓捣长生灵木和豆兵。
有了神行术,倒也没有那么不舍了,若是有空林觉还打算将化羽术也写下来,那时他们来往就更方便许多了。
再过几日,林觉和七师兄也回了京城。
天气一日日变冷了。
林觉用东王母残躯碎片雕刻的第一尊豆兵也逐渐成型了。
而他已经感受到了上面与日俱增的灵韵玄妙,好似它越接近人形,这份灵韵玄妙就越浓一分,以至于他都不太敢为它点睛。
生怕点了眼睛后,它就会忽然活过来,从他这里逃走。
当然,林觉自己也知道,这个概率是很低的。
正在这时,外面有客来访。
是青玄道长和江道长。
据说他们真鉴宫正在扩建,也扩招了一些弟子,还从齐云山玄天观又派了一些人过来,正直入冬时候,要进城为观中道人采购一些冬衣,便顺道过来拜访一下他,蹭几杯茶喝。
同时为他带来一个消息——
“草海关被攻破了。”
“什么时候的事?”
“就昨天。”
“道友消息还真灵通。”
没有了樊天师,罗公也回家去了,林觉深居简出,若不是他们来告诉林觉,林觉还真不知要再等多久才能知道。
那是北方十分重要的一道雄关险隘。
第428章 天下兴衰
几人煮着茶烤着火,闲谈天下兴衰。
“据说紫虚帝君和天翁麾下的神灵虽然依旧守着规矩,没有亲自下界,不过却都逐渐开始驱使一些也修灵法的信徒以及收服的妖怪,甚至有神灵的坐骑与护法灵兽下界,参加到这场天下大争中。”青玄道长摇着头对林觉说道,“这个规矩也不知能守到多久。”
“前朝末年,天翁是如何取胜的呢?”林觉问道。
“道友是见过浮池神君的风采,想问他们是如何斗过浮池神君的吧?”青玄道长笑了。
“知我者,道兄也。”
“确实,听说浮池神君仙神共体,肉身成圣,乃是武神之巅,两千载无败绩。虽说一直没有传出他证位大能的消息,不过神仙各有所长,若是争斗起来,怕是天上那些大能帝君也不可能正面取胜于他,若论率兵征伐的本领,帝君也应远不如他。”青玄道长说道,“不过这般事情据说也没有看起来的那般简单。”
“怎么说呢?”
“比如以前天翁上位,也曾是‘得道’的一方,各方多有助力,不乏别的大能相助,也不乏别的有力有德之人,只是现在,哈哈,天翁既然逐渐失去了民心,那么便‘失了道’,助力自然就少了。”
青玄道长说道:
“比如帝君可能无法正面击败乃至杀死浮池神君,却各自都有大神通,多半也有对付他的能力。
“再比如两千年前,浮池神君尚未成真得道之时,曾是一位古之神仙山中的门徒,听他讲道传法,得他恩惠,后来这位古之神仙,慢慢修证成了天上五大帝君之一的紫虚帝君,他便入其座下,为其效劳。而在上一次改天换地之中,紫虚帝君自认时机不到,便当了天翁的支持者,此后便作为天翁的侍神之一,在各大道观之中,都站在天翁左右,同享一份香火。
“总之时局是不断变化的。”
“原来如此。”
林觉听着青玄道长的话,看着他的神情,心中也有所明悟——
以前问这种关于天上神仙的话,青玄道长都答不上来,要让江道长来答,如今他却可以很随意的与自己谈述。
乱世果然也是符箓派的机缘。
看来随着齐云山玄天观道长们来到京城拼搏经营,在江道长身上神光越来越重的同时,青玄道长在南方神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
也许今朝过后,青玄道长也将成神而去。
“唉……”
只听青玄道长叹息摇头:“总之草海关被攻破后,军队南下,朝廷怕是很难守住了。”
“可是寒冬快到了。”
“那又能再延多久呢?”青玄道长说道,“从今年到明年?就算三年五载,也都是看得到的事了。反正朝廷已经在火速抓丁了,这个年,应该是过不安稳了。”
“也许……”
“还是羡慕道友啊。若能成真得道,便是自在长生,从此改天换地,朝代更迭,在道友眼中,不过冬去春来,夏走秋至罢了。”
“也不是这样的。”
白烟水汽自身边升起。
咕噜噜的声音不断传出。
天下兴衰大事,都随这壶茶而滚动,在几人闲谈间,便讲了个七七八八。
“还未谢过林道友请人替我们真鉴宫修上山台阶一事。”青玄道长站起身来说道。
“道兄心知,这不过是一种接济百姓的方法罢了,就算要谢,也该我谢两位道友给了一个上山台阶给我修啊。”林觉笑道,“何况江道友从保圣真君那里讨来东王母残躯碎片时,可曾让我道谢呢?”
“哈哈!”青玄道长笑道,“告辞了。”
“道友,告辞。”江道长也淡淡说着。
“有空多来喝茶。”林觉与他们回礼。
“道友有空也来我们真鉴宫坐坐,城外的雪景要比城内好看一些。”江道长说道,“冬日还有梅花,梅花谢了还有杏花。”
“我还记着四月雪。”
青玄道长和江道长便离去了。
林觉独自站在院中,满院严寒。
兴许另一场天下的严寒也快到了。
而他心中感受倒是不大。
这并不是因为随着道行与本领的增长,他对天下大事渐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反正战争到了面前,也伤不到自己,就冷眼以对。也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灵法派的道人,该逍遥自在,这等事情是符箓派该操心的,就不管不顾。而是更复杂的原因。
青玄道长有一点说得对,改天换地,朝代更迭,有时像是自然规律一样,四季更迭,总有荣枯绿黄,每次更换,又带来新的气象与成长。
就目前的朝廷来看,换个天下未必是件坏事,朝廷稳住江山也未必是件好事。
可惜的是中间的惨痛。
而他确实是个灵法派的道人,确实求的就是逍遥自在,这等天下大事,确实与符箓派关切更为紧密,这既非妖怪害人,也非外族入侵,不过是这朝廷惹人看不惯,又陆续有看不惯的人筹备多年,欲取而代之,林觉实在找不到自己插手其中的理由和立场。
唯一想它来得晚一些,也是想在京城中更安稳的炼完金丹罢了。
若那时候乱世已到眼前……
倒也挺好!
反正得在京城炼丹,若那时候南北大军已破京城,自己正好坐镇京城,便多护一些京城百姓了。
林觉继续雕刻豆兵。
没有几天,北方草海关告破的消息便在京城中传开了。
江水严寒开始变得人尽皆知。
林觉这才感受到乱世风气——
京城百姓开始人心惶惶。
有权有势者都开始做起了打算,有的开始摇摆,有的开始下注,不乏两头下注者。寻常百姓富户也都陆续有人囤积米面粮油,开始在家里院中挖掘可以藏纳银钱的地方。又有官府的人开始各地征兵抓丁。
反倒是城外修路一直没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