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露出了一分笑意。
此话该去问那吃人修行的鼍龙王,该去问侵占人间的豹王,该去问陷城吞地的东王母。
只是此时他却没有说,想了一下:
“我会扶乩。”
“你会扶乩?占卜算命?”
“正是!”
“那你算算我姓甚名谁如何?”
“可以。”林觉点头说道,“就怕足下的名姓见不得人。”
“嗯?”
“让我算算……”
林觉微微一笑,状若施法。
可他却既没有拿出簸箕,也没有米盘沙盘和铁笔,就这么站在这里,停顿一下,便开口念起了乩诗: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青衫男子一听,便变了脸色。
很显然,他是读过书的,这才被派来做这等事,而他身为绿林,哪里听不出来,这句诗正是写绿林好汉、山贼匪人的。
“你……”
一个字还未说出来,便见面前这名道人头顶忽然跃出一道白光。
起初只是一个小小的白点,和豆子差不多大,一跳出来,迎风便涨瞬间变大,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白狐,落在地上,将有一间屋舍大小。
白狐站在林间,撑着两条前腿,略微俯下身子张嘴吐出舌头,伸着懒腰,六条蓬松的尾巴似扇子一样,在它身后缓缓打开。
“五、五尾白狐……
“林、林、林……”
青衫男子指着林觉,已说不出话来。
原本他有想过,也许这人确是道人,会些法术,那么不管法术如何,他都会将之放走。
甚至这人不会法术,只要能从容说出道观师承、道家之人,确定真是道人,也可放他离去。
想过最坏的结果,便是这人是有道行会法术的高人,听说这里有人落草为寇,特地前来翦除,那就没办法了,横竖活不下去,只得拼了。
却未想过,自己遇见的会是如今秦州大名鼎鼎的林真人。
这位真人的故事,可一直在山下流传。
甚至他们山上都供了他的神像。
“在下姓林名觉,从京城来,要去南山寻个缘法。”林觉对他们说道,“如今天下不易,念及你们不伤路人性命,我便也不伤你们性命,如今这世道我也懒得将你们送到官府,只是这天下不易,却不光是你们不易,在山上为贼终究不是正道,限你们三日之内下山而去,不管你们今后用什么法子谋生,不得再行盗匪之事,否则被我遇见,一定不饶你们。”
“是是是……”
“还有一事。”
青衫男子刚要走,听见这话,又连忙定住。
“我要在山上打坐修行,想请你给我送饭水过来,寻常吃食、干净饮水即可,每日只需一次,我用银钱和你换。”
“遵、遵真人法令!”
“你先去吧,我在山顶等你。”
“是……”
青衫男子慌一样的跑走。
林觉看着他离去,连连摇头。
“世上如君半是君……”
这句诗虽有几分夸张,恐怕还真在慢慢应验。
而这和太平年间显然已不一样了。
若是满天下都是盗匪,连老实的农民也成了盗匪,显然便不再是盗匪的错了。
“林林林……”
狐狸歪头看他,眼神清澈,也似一种治愈。
“走吧。”
林觉骑着驴儿,继续往前。
随着逐渐深入林中,上山而去,此山的灵韵缓缓呈现了出来。
一座巍峨石山出现在他面前。
林觉知晓山水有灵的道理,自己来取南山石,也来采南山的灵韵,自然没有飞上去的道理,便带着狐狸,沿着山路慢慢往上。
没有台阶,只有小路。
先是密林青山,草木繁茂,等走到青山之巅,以为视线会很开阔,以为距离南山之巅该很近了,结果眼前却被这座石山遮得满满当当,原来寻常青山的山顶只不过是这座南山的开始罢了。
渐往上走,便是石山。
好在从头到尾都有路。
林觉感觉到了浓厚的阴阳灵韵,应是吸收了日月精华的缘故。
他对此最为敏感。
除此之外,还有天地灵气,山石灵韵。
这些灵韵中有一份特殊。
具体如何,还得细细感悟。
林觉耐着性子,一步步往上走。
采一块南山石是容易的,此时已经身在南山之上,弯腰一拾,就是一块。
可要采到灵韵浓厚、最为玄妙的那一块,却要费些功夫寻找。
而林觉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自然不会光是采一块南山石那么简单,还要感悟山中灵韵。
就似此前在北豹泉一样——
豹泉有灵韵,有滋养神魂的作用,林觉在豹泉蹲守豹王数月,也在豹泉修行数月,如今神魂的强度已经远超从前。
南山自然也不可浪费。
林觉很快登上山顶。
举目四顾,一片开阔,唯有蓝天白云与清风,蓝天在身周,白云在脚下,清风无处不在,却连一只鸟儿也看不见。
开阔得有些无聊。
倒是有些体会到了江道长所说的九天之上的感觉。
“我要在此修行,莫要来打扰我,也莫要让山间的妖精鬼怪来随便打扰我。”
林觉在山顶盘坐下来,揉了揉狐狸的头,狐狸则一脸严肃的人立而起,也用爪子揉一揉他的头,好像不揉回去它会吃亏一样。
“放心吧!”
“若是时间长了,你可莫要觉得无聊。”
“狐狸会自己和自己玩,狐狸会去山里找别的动物妖怪玩,不会无聊!”狐狸严肃的对他说,“狐狸还有六条尾巴玩!”
“那就好。”
“狐狸保护你!”
“多谢。”林觉微微一笑,“若是实在无聊,你也可以练字认字。”
“狐狸保护你!”
“……”
林觉摇了摇头,闭上了眼睛。
山间灵韵一时好似看得见一样,随着云卷云舒,日出日落,呈现在他的心中。
原来此地的灵韵,是滋养躯壳的。
林觉还未将之炼成金丹,还未吞服金丹,倒是以这样的方式,先取用感悟了一遍。
第433章 取石下山
南山天气奇异,阴晴雨雾几乎平分。
山上长草,名曰熏华草,早晨开花,傍晚就会凋落,因此又有人说南山的晨昏也是阴阳交界。
此山高耸入云,地势复杂。近年来朝廷赋税繁重,农人哪怕不断开荒,一年到头忙个不停,再遇上好年生,也还是吃不饱饭,而这几个条件但凡差了一个两个,就要饿死人了。因此常有山脚下的百姓落草为寇,若有风吹草动,就躲入南山之上,过往商旅行人苦不堪言。
只是今年南山附近倒太平了。
有人说,山上来了神仙,喝令山中盗匪不得作乱,下山去谋生。
有山下樵夫说,自己在附近的山头上砍柴时,恰逢南山上的云雾被风吹开,隐约见到有人在山顶打坐,沐浴霞光雨露。
还有人说,自己行至山中官道,见过巨大的有六条尾巴的白狐在林中跃步,好似神灵。
也有人在山中遇险,被白狐所救。
而那青衫男子则是每日一回,带着村中饭水登上南山,送给山上的真人。
起初累得每日气喘吁吁,腿软眼花,此后许是适应了,渐渐没那么累了,体力也明显增长,只是仍然日渐消瘦。
应是每日饭食营养跟不上的缘故。
又过一些日子,青衫书生每日吃的还是那些粗粮杂糠,野菜草根,可不知为何身体却不再消瘦下去,反倒日渐充盈红润,每天在高耸入云的南山顶上爬上爬下一次,竟然感觉力气用不完一样。
向来体弱的他,也再未生过病。